<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九江聞雁》《含山店夢覺作》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含山店夢覺作
    (唐)韋莊
    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閑揮袂客天涯。
    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

    九江聞雁
    (宋)陳均
    煙波渺渺夢悠悠,家在江南海盡頭。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聲新雁九江秋。
    注釋:①含山在今山西;韋莊,晚唐詩人,寫這首詩時在江南安家。
    ②九江在今江西;陳均,南宋詩人,福建莆田人。
    17.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江南夢”“夢悠悠”,兩詩都借助“夢”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B.韋詩首句著一“慣”字,說明流離失所、作客他鄉已是詩人的生活常態。
    C.陳詩“渺渺”既繪水面空闊遼遠,又是詩人惆悵和落寞心境的真實寫照。
    D.兩首詩中的“客天涯”和“海盡頭”都客觀再現了詩人別家漂泊的遙遠。

    18.旅人靜默,孤燈相伴,韋詩中的“燈”寄托了詩人濃郁的情愫。歷來詩家常借“燈”寓漂泊孤獨之感。下列詩句中的“燈”也寓有此感的兩項是(4分)
    A.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宋·辛棄疾《破陣子》)
    B.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唐·高適《除夜作》)
    C.溪邊喚客閑持釣,燈下留僧共覆棋。(宋·陸游《閑趣》)
    D.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唐·蔣貽恭《詠蠶》)
    E.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唐·馬戴《灞上秋居》)

    19.兩首詩的末句在抒情方式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這兩句詩分別作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7.D(“客觀再現”有誤,實為夸張手法極言別家之遠,以襯鄉愁之濃。)
    18.B E (4分,每答對一項得2分,答案超過兩項本題不得分)
    19.參考答案:兩首詩末句均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以景結情),使情感的抒發顯得含蓄、深沉。韋詩:“山月斜”,詩人從思鄉的夢中驚醒,所見的是山邊的斜月,清幽、冷寂,更增添了羈旅思鄉的惆悵。陳詩:結尾一句先用“一聲新雁”,渲染了凄冷、靜寂的氛圍,然后又用“九江秋”描繪了秋色的蒼茫景象,把詩人無限的憂愁寄托在無邊的秋色中。
    評分標準:點明兩詩末句抒情方式上的“異曲同工”之處1分;結合詩句分析各2分,分析符合詩意、闡述合理即可。
    * 含山店夢覺作(唐)韋莊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閑揮袂客天涯。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九江聞雁(宋)陳均煙波渺渺夢悠悠,家在江南海盡頭。音信稀疏兄弟隔,一聲新雁九江秋。注釋:①含山在今山西;韋莊,晚唐詩人,寫這首詩時在江南安家。②九江在今江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