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歌鑒賞試題綜合檢測及答案

    1.閱讀楊炯《戰城南》,完成試題。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
    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1)這首詩作者是以什么人的口氣來講述的?流露了怎樣的感情?
      (2)頷聯“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寫戰爭景象用了什么手法?我們可以從中讀到什么?
      
    【參考答案】(1)作者是以征戰者的口氣來講述的。在敘述軍旅生涯時,作者豪情滿懷,信心百倍,充滿了勝利的希冀,洋溢著濃烈的愛國之情。(2)頷聯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繪戰場的景象:戰旗獵獵,盔明甲亮,刀光血影,隱隱可見。我們從詩句里可以深深地觸摸到征戰者脈搏激劇的跳動。看到征戰者在東闖西突的搏殺的身影。
      2.閱讀寒山《城中蛾眉女》,完成試題。
    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
    鸚鵡花前弄,琵琶月下彈。
    長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
    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這首詩借“城中蛾眉女”的形象來比喻什么?怎樣理解結尾兩句的含意?
      【參考答案】此詩借“城中蛾眉女”的花容月貌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技,比喻人間高貴榮華。結尾兩句,“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說明好景是有限度的,一切美景都不可能永遠存在,表達了“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的主旨,言近旨遠,形象生動,有著諷時警世的作用。
      

    3.閱讀沈儉期《夜宿七盤嶺》,完成試題。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1)簡要說明這首詩的寫作內容。
      (2)從修辭的角度說說本詩的特點。
      
    【參考答案】
    (1)這首詩敘述旅途中夜宿七盤嶺上的情景,抒發了惆悵不寐的愁緒。(2)這首詩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嚴密,通篇對仗,鏗鏘協律,而文氣流暢,寫景抒懷,富有情趣。
      

    4.閱讀張幾齡《歸燕詩》,完成試題。
    海燕雖微眇,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
    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注】張九齡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名相,以直言敢諫著稱。由于李林甫等毀謗,玄宗漸漸疏遠張九齡。開元二十四年,張被罷相,《歸燕詩》大約寫于這年秋天。
      這是一首詠物詩。所詠的是將要歸去的燕子。作者在寫燕子時,是怎樣傳達自己的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詩從海燕“微眇”(出身微賤)寫起,隱寓自己出身微賤。再寫燕子“乘春亦暫來”,暗示自己在圣明的時代暫時來朝廷做官,如燕子春來秋去,不會久留。中間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賤,只見“玉堂”開著,就一日數次出入其間,銜泥作窠,來隱寓自己在朝廷(“繡戶”“華堂”“玉堂”,都隱喻朝廷)為相,日夜辛勞,慘淡經營。末句是告誡“鷹隼”李林甫:我無心與你爭權奪利,你不必猜忌、中傷我,我要退隱了。
      5.閱讀孟浩然《早寒有懷》,完成試題。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①,平海②夕漫漫。
      【注】①迷津欲有問:用《論語•微子》孔子使子路問津的典故。長沮、桀溺是隱者,而孔子則是積極人世的人。長沮、桀溺不說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諷孔子棲棲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見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嘆。②平海:指滔滔江水與海相平。
      (1)請說說首聯兩句與詩題有著怎樣的聯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就這首詩的情感基調談談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首聯兩句寫景。詩人捕捉了當時帶有典型性的事物,點明季節。木葉漸脫,北雁南飛,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單說秋,還不能表現出“寒”。作者又以“北風”呼嘯來渲染,自然使人覺得寒冷,這就點出了題目中的“早寒”。(2)當時正是秋季,天卻相當寒冷。詩人睹物傷情,不免想到故鄉,引起了思鄉之淚。再加以當時作者奔走于長江下游各地,既為隱士,而又想求官;既羨慕田園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因而此詩流露的感情是相當復雜的,可以說,思歸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緒都有。
      6.閱讀王昌齡《閨怨》,完成試題。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與凝妝上翠樓,忽見春光,頓覺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貫而有力。
      (1)本詩標題為“閨怨”,一開頭卻寫“閨中少婦不曾愁”,是否違反了題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如何描寫少婦的心理變化?為什么“陌頭楊柳色”會勾起少婦幽怨的情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沒有違反題意。前面寫“不曾愁”,正是為后面的“悔”作鋪墊,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2)先寫少婦興致勃勃,梳妝打扮后上樓觀景;轉而寫她看見路邊的楊柳,勾起了對丈夫的離愁,心情由高興變為懊悔。因為楊柳是古人臨別時的贈物,少婦看見楊柳,自然就想起與丈夫分別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7.閱讀王昌齡《塞下曲(其二)》,完成試題。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①日未沒,黯黯見臨洮②。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注】①平沙:沙漠之地。②臨洮:古縣名,因縣城臨洮水而得名。
      這首詩在構思上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此詩在構思上的特點,是用側面描寫來表現主題。詩中并沒具體描寫戰爭,而是通過對塞外景物和昔日戰爭遺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看法。開頭四句從軍士飲馬渡河的所見所感,描繪了塞外枯曠苦寒景象。后四句,寫那里的景物和戰爭遺跡,從側面揭示了戰爭的殘酷。
      8.閱讀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①》,完成試題。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①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詩歌首句提及的“遷客”當指西漢賈誼,作者借他來表達自己的什么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詩直解》評此詩“無限羈情笛里吹來”。江城五月,恰逢初夏,當然無梅,可是耳聞笛聲吹寒,不覺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飄飛。作者運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用賈誼的不幸來比喻自身的遭遇,抒發了詩人遷謫之感、去國之情,流露了無辜受害的憤懣,含有自我辯白之意。(2)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通感交織,描繪出與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蒼涼景色,從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國懷鄉的悲愁情緒。
      9.閱讀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完成試題。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1)“無花只有寒”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宵眠抱玉鞍”一句的詩眼是哪一個字?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無花”既指沒有滿空飄舞的雪花,又有不見花開之意,也就是“春色未曾看”(看不到春天)了。(2)是“抱”字。這個“抱”字,突出了戰事的緊張的狀態,讓人似乎感到,一當報警,“抱玉鞍”者就能翻身上馬,奮勇出擊。
      10.閱讀杜甫《旅夜書懷》,完成試題。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中的“詩眼”是哪一個字?請聯系“詩眼”談談對“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此句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詩眼是“獨”字。“星垂”一聯,出句寫天地之廣大,對句以江流暗示歲月的流逝。天地雖大,而詩人不過是其間的一只沙鷗而已,這景況又何等凄涼孤獨;更何況歲月不停流逝,此時他已到了垂暮之年,還能有什么作為呢?可見,此聯雖是寫景,卻又寄托了詩人的身世凄涼孤獨之感。
      11.閱讀杜甫《春宿左省》,完成試題。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啊。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注】掖垣,本意是“左掖”(即“左省”)的矮墻,這里指門下省。
      你認為這首詩第二聯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作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這首詩描寫作者上朝前在門下省值夜時的心情。詩眼分別是“動”、“多”。前句寫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宮殿中的千門萬戶也似乎在閃動。后句寫宮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特別多。這兩句不僅把星月映照下宮殿巍峨清麗的夜景活畫出來了,而且寓含著帝居高遠的頌圣味道,虛實結合,形神兼備,語意含蓄雙關。因這兩字,全聯境界全出。
      12.閱讀杜甫《宿江邊閣》,回答問題。
    瞑色①延山徑,高齋次水門②。
    薄云巖際宿,孤月浪中翻。
    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
    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
      【注】①暝色:暮色。②次水門:位于水門。高齋,即江邊閣。水門,指瞿塘峽口。
      (1)說說詩人的所見所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述本詩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所見:山徑一片昏暗,暮云罩著山崖,江水翻騰,水中的月亮也隨著波浪而搖晃著。所聞:鸛鶴在水面上掠過,豺狼在山中的喧叫聲。(2)本詩寫因社會的動亂,詩人又無力實現整頓乾坤的夙愿,故此憂心如焚,徹夜無眠的情形,表現出詩人憂心國事的情懷和潦倒艱難的處境。
      13.閱讀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完成試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馀鐘磬音。
      (1)頷聯兩句為千古名句,宋代歐陽修十分喜愛,認為“欲效其語而久不可得”,你認為這兩句表現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詩人在取景攝物上有何妙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描寫的是禪院景象,詩人心中有無禪意?請列舉詩人所寫景物之一二或通過詩人所寫的詩句略加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表現了幽深空靈的意境,“竹徑”為一條雖美、卻又極平常的小路,然而它通向的卻是幽深的“禪房”。此意境之妙不在摹景之美,而在于令人如臨其境,喚起身經其境的無限回味。(2)詩人心中是有禪意的,如“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二句,聽見鳥兒在湖光山色之中飛鳴歡唱,看見水潭的清澈透明,似乎自己的心也變得空明而無雜念。(上面僅為一例,也可從其他詩句或景物出發,只須點出“人內心的明凈而無塵垢”即可。此題以表達“有禪意”為標準,但如果有考生認為無禪意,只要能言之成理也可。)
      14.閱讀張籍《夜到漁家》,完成試題。
    漁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猶未歸。
    竹深村路遠,月出釣船稀。
    遙見尋沙岸,春風動草衣。
      (1)本詩前兩聯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反映出了漁人怎樣的生活狀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后兩聯如何寫“行客”盼漁人歸來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本詩運用側面描寫,將描寫的目光投注在普通百姓生活上,寫漁家的位置、漁家的柴扉,天已晚而漁人仍未歸,表現了漁家的家境貧寒,勞作辛苦。(2)頸聯首句寫“行客”因急切地盼漁人歸來而遙望竹林深處的村路,不著一字卻把“行客”的焦急心情表露無遺。末兩句寫天色已晚,釣船漸稀,遠遠看去,沙堤之上,春風吹拂,一個披著蓑衣的身影出現了,“行客”喜出望外。
      15.閱讀白居易《楊柳枝詞》,回答問題。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①?
      【注】①阿誰,即“誰”。
      (1)詩中柳樹有什么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述三四句抒發了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特點:繁茂、悅目、柔美、孤寂。“春風千萬枝”,足見柳之繁茂。“嫩于金色軟于絲”極寫柳枝之秀色奪目,婀娜多姿。“金色”,寫盡早春新柳又嫩又軟之嬌態。“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寫了柳枝的孤寂落寞。(2)詩人對垂柳表達了深深的不平與惋惜。暗示人才生不逢時,只好終日寂寞。
      16.閱讀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完成試題。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注】浩初上人:浩初和尚,潭州人,時從臨賀到柳州會見作者。“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1)說說三、四兩句在寫法上的妙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首詩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三、四兩句寫詩人奇特的幻想:他希望能有一個變身法,將一身變化作千萬個身,以便“散向峰頭望故鄉”。這就把詩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懷念親友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真切強烈,形象生動。(2)貶謫之恨,思鄉之愁(一是遭貶的愁,二是對故鄉的思)。
      17.閱讀李商隱的《晚晴》,完成試題。
    深居俯夾城①,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
      【注】①深居俯夾城:初夏憑高遠眺所見的晚晴。俯:俯臨。夾城:城門外的曲城。
      詩中的“晚晴”是什么意思?詩人特別“重晚晴”表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詩中的“晚晴”是指久雨轉晴,傍晚云開日霽,萬物增彩生輝。晚晴雖然美麗,然而短暫,人們常常對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與悵惘。然而詩人并不顧它的短暫,而只強調“重晚晴”。從這里,可以體味到詩人分外珍重美好而短瞬的事物的感情以及他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18.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試題。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曲    白居易
    菱葉縈波①荷颮風②,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④落水中。
      【注】①縈波:在水波上旋轉浮動。②飚風:在水中搖擺。③搔頭:古代婦女綰發的簪子。
      (1)簡析兩首詩中采蓮少女形象的異同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人通過塑造的采蓮少女形象,各表達出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兩首詩中的采蓮少女都熱愛勞動,辛勤勞作。王詩中少女美麗、歡樂,充滿青春活力;白詩中少女羞澀、純真,情感真摯。(2)歡悅、驚喜。
      19.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試題。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唐寶歷二年,劉禹錫遭貶謫,二十三年后返洛陽,時逢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即席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劉禹錫便也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
      (1)白的贈詩對劉禹錫的遭遇感慨萬千,最后兩句感嘆劉禹錫的不幸命運是被_____所累。自居易的詩與劉禹錫的詩相比,感情基調較為__________。
      (2)劉詩的頸聯(五、六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詩富含哲理,至今還常常被人引用,請寫出它說明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才名  低沉(意思對即可)(2)樂觀的情緒,豁達的襟懷。(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成春。表現出對世事變遷和宦海沉浮的樂觀、豁達之情。)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意思對即可)
      20.閱讀曾鞏《西樓》,完成試題。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象?詩的前兩句從什么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的壯美景象。詩的第一、二句分別從視覺與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云涌、風吹、雷鳴,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意思對即可)(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意思對即可)
    * 1.閱讀楊炯《戰城南》,完成試題。塞北途遼遠,城南戰苦辛。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1)這首詩作者是以什么人的口氣來講述的?流露了怎樣的感情?  (2)頷聯“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寫戰爭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