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詩詞·范成大《四月十日出郊》試題閱讀答案及全詩賞析
四月十日出郊
范成大
約束南風徹曉忙,收云卷雨一川涼。
漲江混混無聲綠,熟麥騷騷有意黃。
吏卒遠時閑信馬,田園佳處忽思鄉。
鄰翁萬里應相念,春晚不歸同插秧。
【試題】
1.這首詩的前兩聯用了擬人的表現手法,請加以解釋,并說說這兩聯詩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2.詩的尾聯,詩人是從什么角度敘事的?表現了他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1.詩人仿佛與南風約定好,讓它忙了一個早晨,驅散云雨,使天地清涼;江水和麥子仿佛善解人意,有意向人們展示它們的碧綠和金黃。(意思相近即可)
流露出詩人關心農事、盼望豐收的喜悅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2. 詩的尾聯是從擬想對方(鄰翁)思念自己的角度來寫的,表現了詩人思鄉的情懷。
(2009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
【賞析】
淳熙三年(1176),范成大在成都四川制置使任上作此詩。
詩作寫出其出郊所見所感,開頭兩句點明“出郊”適逢晚雨初霽,南風拂面,氣候宜人。次聯繪景,暗承上聯“風雨”二字,宿雨猛漲春水,漫江碧綠而混混無聲;南風吹熟麥穗,遍地金黃而騷騷作響。這兩句既緊扣晚春初夏特有的景色,明麗動人,亦表現出詩人小離政務出郊漫步時的欣喜開朗之情。
五六句抒情,語似平易無奇,但最是曲傳人意:身為方面大使,唯有遠離隨從時,方能悠閑自得地一路觀賞田園風光;但美好的田園風光卻又觸發起他濃郁的客愁鄉思。字里行間曲折傳出他厭倦紛擾官場、潛心向往歸隱純樸田園的心境。
最后一聯作者自己“忽思鄉”,卻說“鄰翁萬里應想念”,使躍躍欲試的心情更是透過一層。這是古詩中常用的一種敘事手法,就是由主體到客體再回到主體,借由抒情對象的角度來表達主體的感受,此類的詩歌還有很多,像柳永的很多詩中就是通過想象思念對象對自己的思念來表達自己的思念。
范成大
約束南風徹曉忙,收云卷雨一川涼。
漲江混混無聲綠,熟麥騷騷有意黃。
吏卒遠時閑信馬,田園佳處忽思鄉。
鄰翁萬里應相念,春晚不歸同插秧。
【試題】
1.這首詩的前兩聯用了擬人的表現手法,請加以解釋,并說說這兩聯詩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2.詩的尾聯,詩人是從什么角度敘事的?表現了他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1.詩人仿佛與南風約定好,讓它忙了一個早晨,驅散云雨,使天地清涼;江水和麥子仿佛善解人意,有意向人們展示它們的碧綠和金黃。(意思相近即可)
流露出詩人關心農事、盼望豐收的喜悅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2. 詩的尾聯是從擬想對方(鄰翁)思念自己的角度來寫的,表現了詩人思鄉的情懷。
(2009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
【賞析】
淳熙三年(1176),范成大在成都四川制置使任上作此詩。
詩作寫出其出郊所見所感,開頭兩句點明“出郊”適逢晚雨初霽,南風拂面,氣候宜人。次聯繪景,暗承上聯“風雨”二字,宿雨猛漲春水,漫江碧綠而混混無聲;南風吹熟麥穗,遍地金黃而騷騷作響。這兩句既緊扣晚春初夏特有的景色,明麗動人,亦表現出詩人小離政務出郊漫步時的欣喜開朗之情。
五六句抒情,語似平易無奇,但最是曲傳人意:身為方面大使,唯有遠離隨從時,方能悠閑自得地一路觀賞田園風光;但美好的田園風光卻又觸發起他濃郁的客愁鄉思。字里行間曲折傳出他厭倦紛擾官場、潛心向往歸隱純樸田園的心境。
最后一聯作者自己“忽思鄉”,卻說“鄰翁萬里應想念”,使躍躍欲試的心情更是透過一層。這是古詩中常用的一種敘事手法,就是由主體到客體再回到主體,借由抒情對象的角度來表達主體的感受,此類的詩歌還有很多,像柳永的很多詩中就是通過想象思念對象對自己的思念來表達自己的思念。
* 四月十日出郊???????????范成大???約束南風徹曉忙,收云卷雨一川涼。???漲江混混無聲綠,熟麥騷騷有意黃。???吏卒遠時閑信馬,田園佳處忽思鄉。???鄰翁萬里應相念,春晚不歸同插秧。【試題】???1.這首詩的前兩聯用了擬人的表現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