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閱讀答案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滟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注】本詩為作者元和十二年冬在江州所作,當時作者的弟弟白行簡將于次年春天從梓州赴江州,先以信告知作者,這是白居易接到信后答復他的一首詩。
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5分)
2.請鑒賞尾聯運用的藝術手法。(6分)
試題答案:
1.答:作者乍喜還愁。(1分)乍喜是因為有得來信,得知弟弟將要在初春時來江州與自己相會;(2分)但轉念想到弟弟途中要經過瀟湘瘴癘之地和三峽驚波,因而又不禁為弟弟沿途要經歷的環境過于惡劣而擔心和憂愁;想要托江水寄去自己的兩行淚水而不得,更是平添一絲愁緒。(2分)
2.答:尾聯作者主要運用了反襯(對比)、擬人、想象的手法。(答對兩種即可得2分)作者以江水之無情襯托自己之有情,將江水擬人化,寫自己欲托江水寄去自己思念弟弟的眼淚,想象江水不肯為自己而回頭西流(具體分析,2分);新穎而又奇特,突出自己對弟弟的思念與牽掛之情。(分析效果,2分)
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滟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注】本詩為作者元和十二年冬在江州所作,當時作者的弟弟白行簡將于次年春天從梓州赴江州,先以信告知作者,這是白居易接到信后答復他的一首詩。
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5分)
2.請鑒賞尾聯運用的藝術手法。(6分)
試題答案:
1.答:作者乍喜還愁。(1分)乍喜是因為有得來信,得知弟弟將要在初春時來江州與自己相會;(2分)但轉念想到弟弟途中要經過瀟湘瘴癘之地和三峽驚波,因而又不禁為弟弟沿途要經歷的環境過于惡劣而擔心和憂愁;想要托江水寄去自己的兩行淚水而不得,更是平添一絲愁緒。(2分)
2.答:尾聯作者主要運用了反襯(對比)、擬人、想象的手法。(答對兩種即可得2分)作者以江水之無情襯托自己之有情,將江水擬人化,寫自己欲托江水寄去自己思念弟弟的眼淚,想象江水不肯為自己而回頭西流(具體分析,2分);新穎而又奇特,突出自己對弟弟的思念與牽掛之情。(分析效果,2分)
*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滟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注】本詩為作者元和十二年冬在江州所作,當時作者的弟弟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