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步驟方法與試題練習及答案
詩詞鑒賞
該考點主要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一,鑒賞步驟:
1、讀懂作品的字面內容。
①盡量了解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作家的思想、經歷、風格。
②古詩的題目往往能揭示其思想內容。
③如正文前有序的,必須把序看懂,因為序往往起交代背景、作品產生過程、定下特定的感情基調的作用。
④如詩后有注釋的,還必須讀明白注釋。
⑤關鍵是讀懂字面內容。雖不要求字字講得清楚,但必須要讀懂句子和關鍵的詞語。詩與文不同,它的語言要精練得多,該補充的要能夠補充出來,除此之外,還要把作品中有關的用詞特點、句式特點、修辭手法等弄明白。
2、在弄懂文字含義的基礎上,就要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評論。
對分析理解作品結構層次,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等的基礎上,在對作品的思想內容作出準確的評價。但這必須站在作者的角度(不是站在今人的角度)去揣摩作者創作心理和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挖掘出作品真實的而不是歪曲的思想感情。
二,具體題型: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與東吳生相遇
韋莊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
貧疑陋巷春偏少,貴想豪家月最明。且對 一尊開口笑,未衰應見泰階平。
【注】泰階:星名。古人認為泰階星現,預兆風調雨順,民康國泰。
1)這首詩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請簡要概括。(3分)
答案: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世遭際的不平與感慨,也表達了對上層統治者飽含淚水的控訴。詩中既流露出老當益壯的激情,也透露著期望社稷郅治(或“期望社稷太平”)的心理。(答出兩點,得1分;答出3點,得2分;答出4點,得3分。)
2)這首詩構思巧妙,請賞析其構思藝術特色。(4分)
答案:全詩以“淚”始,以“笑”結,(1分)前后照應,首尾(結構)嚴密。(1分)“淚”是回顧,“笑”是前瞻。“淚滿纓”說明詩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尋常;“開口笑”說明詩人滿懷信心向前看。(1分)一淚一笑,總括全詩,擲地有聲。( 1分)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
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注:①這首詞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紹興五年)陳與義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鎮壽圣院僧舍時所作,追憶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國之前)宋徽宗政和年間在洛中與好友們游樂的往事。②午橋:在北宋河南洛陽南,唐朝裴度有別墅在此。
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詞句內容簡要分析。(4分)
答案:①運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1分)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靜景和伴著清韻悠遠的笛聲歡歌到天明的動景,(2分)③描寫了作者當年在良辰美景中與朋友一起借著酒興盡情戲鬧的游樂情形。(1分)
2)全詞圍繞“閑”的心緒,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4分)
答案:①從洛陽舊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閑”,感慨國事的盛衰興亡;②從昔日與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獨在之“閑”,感慨個人知交零落;③從二十多年的轉瞬即逝到夜登小閣之“閑”,感慨時光飛逝而功業無成。(答對其中兩點即給4分,答題意思對即可),
3,閱讀下面兩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暮春即事
葉采
雙雙 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約 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請從“動與靜”關系的角度賞析《暮春即事》。(4分)
答案:這首詩用動靜相生的手法描寫了封建時代讀書人埋 頭書案,苦心研讀的情景。(1分 )開頭兩句寫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到書桌上,楊花輕揚飄入硯池。(1分)這是動景,為后面兩句小窗讀周易 的靜景作鋪墊映襯。(1分)這里以靜意觀動景,以動景達靜意,給人一種悠閑喜悅之感。(1分)
2)“閑坐小窗”與“閑敲棋子”中的“閑”情是否相同,請簡析。(4分)
答案:不相同。“閑坐小窗”之“閑”是一種悠閑喜悅之情;(2分)“閑敲棋子”之“閑”似閑不閑,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焦躁不安。(2分)
4,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2題。(8分)
【中呂】朱履曲(節選)
張養浩
休只愛夸強說會①,少不得直做的貼骨粘皮②,一旦待相離怎相離。愛他的著③他的,得便宜是落便宜,休著這眼皮兒謾④到底! 鸚鵡杯從來有味,鳳凰池再也休提,憂與辱常常不曾離。掛冠歸山也喜,抬手舞月相隨,卻原來好光景都在這里。
[注] ①夸強說會:夸耀自己有才能與本事。②貼骨粘皮:奴顏媚骨,溜須拍馬。③著:穿。④謾:蒙騙。
1)這首元曲展現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4分)
答案: ①對虛偽官員的充滿厭惡與斥責或對官場生活充滿厭倦(2分);②毅然辭官歸隱,享受與自然交融之樂(2分)。
2)這首元曲的下片在表達上運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借代手法(1分),以“鸚鵡杯”、“鳳凰池”借代官場生活,形象地寫出了官場生活的豪奢與腐朽(1分);②擬人手法(1分),“掛冠歸山也喜,抬手舞月相隨”,十分親切地寫出了辭官歸隱之樂(1分);③對比手法(1分),將官場生活的“憂與辱”與歸隱后的“喜”形成對比,深刻地揭示了詩歌的主旨(1分)。【3點中有任2點即可。】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建 業
丁開
誰遣凄涼滿眼中,蘋花渺渺又秋風。龍蹲虎踞江山大,馬去牛來社稷空。
縱有千人惟諾諾,本無百歲更匆匆。乾坤顛倒孤舟在,聊復殘生伴釣 翁。
【注】此詩大約作于南宋滅亡后。詩人途經建業(今南京),有感于它的殘破荒蕪。
1)首句中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找出來并賞析。(4分)
答案:“遣”字傳神,“使、令、讓”的意思。(“滿”字也可)(2分)說明建業的殘破荒蕪是人為的,是蒙古軍的鐵騎和南宋統治者的昏庸造成的。(2分)
2)賞析頷聯詩人表達感 情的手法。(4分)
答案:頷聯將建業的今昔作了鮮明的對比。(1分)南宋王朝的領土十分廣闊,建業的地勢也相當的險峻,現在卻落得個“社稷空”的下場,(1分)表達了詩人對元朝統治者的抗議之情和對南宋昏庸君臣的無情鞭撻。(2分)
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 雨
楊萬里
欲知一雨愜群情,聽取溪流動地聲。風亂萬疇青錦褥,云摩千嶂翠瑤屏。
行人隔水遙相語,立鷺摧枝忽自驚。歲歲只愁炊與釀,今愁無甑更無瓶。
1)第三聯“遙”“忽”二字富有情趣,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4分)
答案:①遙:生動描繪雨后水漲河寬兩岸相距更遠(1分),但人們仍然興奮不已,隔河大聲互語的情形(1分)。②忽:生動描繪雨后樹枝積水很多(1分),而鷺卻習慣性立于其上,終至樹枝折斷,鷺驚懼而飛的情形(1分)。
2)詩題為“喜雨”,尾聯卻寫“愁”情,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4分)
答案:①以愁襯愁:往年愁沒有糧食與酒,這場雨帶來豐年,今年將愁沒有儲糧儲酒之器;②以愁襯喜:今年愁無儲糧儲酒之器,反襯出喜雨。③出人意料:先寫“雨愜群情”的諸多情形,結尾轉寫愁情,反寫喜悅,出乎意料,使得詩歌脈絡跌宕起伏 。(4分。答到兩點即可)
7,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詞,完成1~2題。
蝶 戀 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注】玉勒:美玉 鑲的帶嚼子的馬 籠頭。雕鞍:雕繪花飾的馬鞍。玉勒雕鞍,代指華貴的車馬。游冶:指留連妓館,狎艷游樂。章臺路:原指漢代長安城西南街,代稱游冶之地。
1)首句“庭院深深深幾許” 連用三個“深”字,有什么表達作用?(2分)
答案:連用三個“深”字,極寫庭院外面濃陰繁茂、綠葉紛披,院內樓房高大、門戶重重的景象,把這個深宅大院的幽邃而又神秘的氣氛渲染得特別濃重。(2分,兩個角度各1分。)
2)“景中有情”是這首詞的主要藝術特點,請就此作具體賞析。(5分)
答案:開篇寫“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表現女主人公獨處內外隔絕的陰森、幽邃環境中身心的壓抑與禁錮。篇末“淚眼問花”,實即含淚自問。花不語,也非回避答案,“亂花飛過秋千去”,更昭示了“天地終無情”的冷酷現實,從而真切地表現了少婦難以明言的無奈和內心的隱痛。(5分,從兩處分析,各2分,語言表達1分。)
8,閱讀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清江引·秋居
吳西逸
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滿天人睡也。
1)“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兩句的寫景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5分)
答案:這兩句描繪出了一幅凄清寧靜的秋夜圖: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飛起的雪片,清冷的露珠使秋夜更添一縷涼意。(1分)“白雁亂飛”以動襯靜,突出了“涼夜”的寧靜;“白雁亂飛秋似雪”用白雪比喻亂飛的白雁,生動形象,又為下文的“涼”作了鋪墊;(2分)可見的“白雁”“清露”和可觸的“涼”,以視覺和觸覺的結合,形象地表現了秋夜的凄清寧靜。(2分)
2)“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滿天人睡也”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態?抒發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答案:通過掃云霧、踏月影、醉臥星月之下的舉動,寫出了詩人酒后率性自然、醉態可掬的情態,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向往和對隱居生活的喜愛之情。
9,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柳震入蜀
司空曙
粉堞連青氣,喧喧雜萬家。夷人祠竹節,蜀鳥乳桐花。
酒報新豐景,琴迎抵峽斜。多聞滯游客,不似在 天涯。
送人游嶺南
司空曙
萬里南游客,交州見柳條。逢迎人易合,時日酒能消。
浪曉浮青雀,風溫解黑貂。囊金如 未足,莫恨故鄉遙。
[注]①粉堞:城墻。青氣:青色的云。②祠:祭祀。③青雀:即青雀舫,指豪華游船。④黑貂:即黑貂制成的服裝,這里指華麗服裝。
1)第二首詩中的“南游客”是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3分)
答案:南游客不遠萬里到嶺南游玩,他身著華服,在豪華游船上廣交朋友,終日飲酒作樂打發時光。(2分)可見,南游客是一個喜愛游玩的富人(或紈绔子弟)。(1分)
2)這兩首詩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4分)
答案:前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蜀地風土人情的喜愛和對友人在蜀地快樂生活的祝愿。(2分)后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游客揮霍無度的警示。(2分)
該考點主要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一,鑒賞步驟:
1、讀懂作品的字面內容。
①盡量了解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作家的思想、經歷、風格。
②古詩的題目往往能揭示其思想內容。
③如正文前有序的,必須把序看懂,因為序往往起交代背景、作品產生過程、定下特定的感情基調的作用。
④如詩后有注釋的,還必須讀明白注釋。
⑤關鍵是讀懂字面內容。雖不要求字字講得清楚,但必須要讀懂句子和關鍵的詞語。詩與文不同,它的語言要精練得多,該補充的要能夠補充出來,除此之外,還要把作品中有關的用詞特點、句式特點、修辭手法等弄明白。
2、在弄懂文字含義的基礎上,就要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評論。
對分析理解作品結構層次,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等的基礎上,在對作品的思想內容作出準確的評價。但這必須站在作者的角度(不是站在今人的角度)去揣摩作者創作心理和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挖掘出作品真實的而不是歪曲的思想感情。
二,具體題型: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與東吳生相遇
韋莊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
貧疑陋巷春偏少,貴想豪家月最明。且對 一尊開口笑,未衰應見泰階平。
【注】泰階:星名。古人認為泰階星現,預兆風調雨順,民康國泰。
1)這首詩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請簡要概括。(3分)
答案: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世遭際的不平與感慨,也表達了對上層統治者飽含淚水的控訴。詩中既流露出老當益壯的激情,也透露著期望社稷郅治(或“期望社稷太平”)的心理。(答出兩點,得1分;答出3點,得2分;答出4點,得3分。)
2)這首詩構思巧妙,請賞析其構思藝術特色。(4分)
答案:全詩以“淚”始,以“笑”結,(1分)前后照應,首尾(結構)嚴密。(1分)“淚”是回顧,“笑”是前瞻。“淚滿纓”說明詩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尋常;“開口笑”說明詩人滿懷信心向前看。(1分)一淚一笑,總括全詩,擲地有聲。( 1分)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
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注:①這首詞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紹興五年)陳與義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鎮壽圣院僧舍時所作,追憶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國之前)宋徽宗政和年間在洛中與好友們游樂的往事。②午橋:在北宋河南洛陽南,唐朝裴度有別墅在此。
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詞句內容簡要分析。(4分)
答案:①運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1分)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靜景和伴著清韻悠遠的笛聲歡歌到天明的動景,(2分)③描寫了作者當年在良辰美景中與朋友一起借著酒興盡情戲鬧的游樂情形。(1分)
2)全詞圍繞“閑”的心緒,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4分)
答案:①從洛陽舊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閑”,感慨國事的盛衰興亡;②從昔日與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獨在之“閑”,感慨個人知交零落;③從二十多年的轉瞬即逝到夜登小閣之“閑”,感慨時光飛逝而功業無成。(答對其中兩點即給4分,答題意思對即可),
3,閱讀下面兩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暮春即事
葉采
雙雙 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約 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請從“動與靜”關系的角度賞析《暮春即事》。(4分)
答案:這首詩用動靜相生的手法描寫了封建時代讀書人埋 頭書案,苦心研讀的情景。(1分 )開頭兩句寫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到書桌上,楊花輕揚飄入硯池。(1分)這是動景,為后面兩句小窗讀周易 的靜景作鋪墊映襯。(1分)這里以靜意觀動景,以動景達靜意,給人一種悠閑喜悅之感。(1分)
2)“閑坐小窗”與“閑敲棋子”中的“閑”情是否相同,請簡析。(4分)
答案:不相同。“閑坐小窗”之“閑”是一種悠閑喜悅之情;(2分)“閑敲棋子”之“閑”似閑不閑,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焦躁不安。(2分)
4,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2題。(8分)
【中呂】朱履曲(節選)
張養浩
休只愛夸強說會①,少不得直做的貼骨粘皮②,一旦待相離怎相離。愛他的著③他的,得便宜是落便宜,休著這眼皮兒謾④到底! 鸚鵡杯從來有味,鳳凰池再也休提,憂與辱常常不曾離。掛冠歸山也喜,抬手舞月相隨,卻原來好光景都在這里。
[注] ①夸強說會:夸耀自己有才能與本事。②貼骨粘皮:奴顏媚骨,溜須拍馬。③著:穿。④謾:蒙騙。
1)這首元曲展現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4分)
答案: ①對虛偽官員的充滿厭惡與斥責或對官場生活充滿厭倦(2分);②毅然辭官歸隱,享受與自然交融之樂(2分)。
2)這首元曲的下片在表達上運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借代手法(1分),以“鸚鵡杯”、“鳳凰池”借代官場生活,形象地寫出了官場生活的豪奢與腐朽(1分);②擬人手法(1分),“掛冠歸山也喜,抬手舞月相隨”,十分親切地寫出了辭官歸隱之樂(1分);③對比手法(1分),將官場生活的“憂與辱”與歸隱后的“喜”形成對比,深刻地揭示了詩歌的主旨(1分)。【3點中有任2點即可。】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建 業
丁開
誰遣凄涼滿眼中,蘋花渺渺又秋風。龍蹲虎踞江山大,馬去牛來社稷空。
縱有千人惟諾諾,本無百歲更匆匆。乾坤顛倒孤舟在,聊復殘生伴釣 翁。
【注】此詩大約作于南宋滅亡后。詩人途經建業(今南京),有感于它的殘破荒蕪。
1)首句中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找出來并賞析。(4分)
答案:“遣”字傳神,“使、令、讓”的意思。(“滿”字也可)(2分)說明建業的殘破荒蕪是人為的,是蒙古軍的鐵騎和南宋統治者的昏庸造成的。(2分)
2)賞析頷聯詩人表達感 情的手法。(4分)
答案:頷聯將建業的今昔作了鮮明的對比。(1分)南宋王朝的領土十分廣闊,建業的地勢也相當的險峻,現在卻落得個“社稷空”的下場,(1分)表達了詩人對元朝統治者的抗議之情和對南宋昏庸君臣的無情鞭撻。(2分)
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 雨
楊萬里
欲知一雨愜群情,聽取溪流動地聲。風亂萬疇青錦褥,云摩千嶂翠瑤屏。
行人隔水遙相語,立鷺摧枝忽自驚。歲歲只愁炊與釀,今愁無甑更無瓶。
1)第三聯“遙”“忽”二字富有情趣,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4分)
答案:①遙:生動描繪雨后水漲河寬兩岸相距更遠(1分),但人們仍然興奮不已,隔河大聲互語的情形(1分)。②忽:生動描繪雨后樹枝積水很多(1分),而鷺卻習慣性立于其上,終至樹枝折斷,鷺驚懼而飛的情形(1分)。
2)詩題為“喜雨”,尾聯卻寫“愁”情,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4分)
答案:①以愁襯愁:往年愁沒有糧食與酒,這場雨帶來豐年,今年將愁沒有儲糧儲酒之器;②以愁襯喜:今年愁無儲糧儲酒之器,反襯出喜雨。③出人意料:先寫“雨愜群情”的諸多情形,結尾轉寫愁情,反寫喜悅,出乎意料,使得詩歌脈絡跌宕起伏 。(4分。答到兩點即可)
7,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詞,完成1~2題。
蝶 戀 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注】玉勒:美玉 鑲的帶嚼子的馬 籠頭。雕鞍:雕繪花飾的馬鞍。玉勒雕鞍,代指華貴的車馬。游冶:指留連妓館,狎艷游樂。章臺路:原指漢代長安城西南街,代稱游冶之地。
1)首句“庭院深深深幾許” 連用三個“深”字,有什么表達作用?(2分)
答案:連用三個“深”字,極寫庭院外面濃陰繁茂、綠葉紛披,院內樓房高大、門戶重重的景象,把這個深宅大院的幽邃而又神秘的氣氛渲染得特別濃重。(2分,兩個角度各1分。)
2)“景中有情”是這首詞的主要藝術特點,請就此作具體賞析。(5分)
答案:開篇寫“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表現女主人公獨處內外隔絕的陰森、幽邃環境中身心的壓抑與禁錮。篇末“淚眼問花”,實即含淚自問。花不語,也非回避答案,“亂花飛過秋千去”,更昭示了“天地終無情”的冷酷現實,從而真切地表現了少婦難以明言的無奈和內心的隱痛。(5分,從兩處分析,各2分,語言表達1分。)
8,閱讀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清江引·秋居
吳西逸
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滿天人睡也。
1)“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兩句的寫景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5分)
答案:這兩句描繪出了一幅凄清寧靜的秋夜圖: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飛起的雪片,清冷的露珠使秋夜更添一縷涼意。(1分)“白雁亂飛”以動襯靜,突出了“涼夜”的寧靜;“白雁亂飛秋似雪”用白雪比喻亂飛的白雁,生動形象,又為下文的“涼”作了鋪墊;(2分)可見的“白雁”“清露”和可觸的“涼”,以視覺和觸覺的結合,形象地表現了秋夜的凄清寧靜。(2分)
2)“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滿天人睡也”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態?抒發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答案:通過掃云霧、踏月影、醉臥星月之下的舉動,寫出了詩人酒后率性自然、醉態可掬的情態,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向往和對隱居生活的喜愛之情。
9,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柳震入蜀
司空曙
粉堞連青氣,喧喧雜萬家。夷人祠竹節,蜀鳥乳桐花。
酒報新豐景,琴迎抵峽斜。多聞滯游客,不似在 天涯。
送人游嶺南
司空曙
萬里南游客,交州見柳條。逢迎人易合,時日酒能消。
浪曉浮青雀,風溫解黑貂。囊金如 未足,莫恨故鄉遙。
[注]①粉堞:城墻。青氣:青色的云。②祠:祭祀。③青雀:即青雀舫,指豪華游船。④黑貂:即黑貂制成的服裝,這里指華麗服裝。
1)第二首詩中的“南游客”是怎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3分)
答案:南游客不遠萬里到嶺南游玩,他身著華服,在豪華游船上廣交朋友,終日飲酒作樂打發時光。(2分)可見,南游客是一個喜愛游玩的富人(或紈绔子弟)。(1分)
2)這兩首詩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4分)
答案:前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蜀地風土人情的喜愛和對友人在蜀地快樂生活的祝愿。(2分)后一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游客揮霍無度的警示。(2分)
上一篇:龔鼎孳《上巳將過金陵》閱讀答案及賞析
下一篇:宋琬《江上阻風》閱讀答案及賞析
* 詩詞鑒賞該考點主要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一,鑒賞步驟:1、讀懂作品的字面內容。①盡量了解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作家的思想、經歷、風格。②古詩的題目往往能揭示其思想內容。③如正文前有序的,必須把序看懂,因為序往往起交代背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