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詩詞鑒賞之人物形象專項試題練習及答案

    詩詞鑒賞人物形象專項練習
    野 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
    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 ①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頷聯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
    (2)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聯化用了陶淵明哪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3分)
     
    2.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
    上 太 行
    于 謙
    西風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鳥獨還。
    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詩作于作者晚年巡撫山西、視察太行山時,“輕騎遍歷部所,延訪父老”。而且年年出巡。
    (1)(6分)前兩句詩描寫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5分)請結合詩的后兩句簡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
    玉樓春•和吳見山韻
    宋•吳文英
    闌干獨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風葉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隨云去急。
    霜花強弄春顏色,相吊年光澆大白①。海煙沈處倒殘霞,一杼鮫綃和淚織。
    【注】①大白,酒名。
    (1)聯系全詞,說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2分)
    (2)詞的下闋“霜花強弄春顏色”句用了哪兩種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這首詞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本句表達了什么情感? (2分)

    4.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7分)
    野  步    宋·周密
    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
    野  步    清·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1)談談兩首詩分別呈現了怎樣的一個野步者的形象。(3分)
    (2)兩首詩的三、四句都重點運用了同一種修辭手法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試作簡要分析。(4分)

    5.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6分)
    小  
    黎 簡
    水景動深樹,山光窺短墻。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
    幽竹如人靜,寒花為我芳。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① 寒花:菊花。
    (1)這首詩首聯中“窺”字很有表現力,請簡要賞析其妙處。(3分)
    (2)這首詩后兩聯由物及人(詩人),請結合景物描寫簡要賞析詩中“人”的形象特點。(3分)

    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第四橋
    蕭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無人管,柔櫓風前語夜深。
    (1)這首詩刻畫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結合全詩作簡要賞析。(5分)
    (2)結合最后兩句賞析這首詩在寫景方面運用了那些藝術技巧?(6分)
     
    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鷓鴣天
    陸游
    懶向青門學種瓜,只將漁釣送年華。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
    歌縹緲,櫨嘔啞,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是家。
    注:①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夏,陸游調任隆興(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二年春,以“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職歸家。這首詞就是這一年歸家初期寫下的。 ②“青門學種瓜”指學漢初的邵平在長安青門外種瓜。
    (1)這首詞在寫景抒情上有什么特點?請結合全詞內容簡要分析。(5分)
    (2)詞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結合全詞內容簡要分析(6分)

    8.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
    劍客
    賈島
    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 誰有不平事?
    (1)本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劍客形象?請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理想?(6分)
     
    9.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選自《陳與義集校箋》)
    【注】天經,姓葉,名德;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
    ⑴       簡要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3分)
    ⑵請對這首詩第二聯進行賞析。(5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訴衷情
    陸 游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①。關河②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③!
    【注解】
    ①梁州:古陜西地,此指漢中前線。 ②關河:此指大散關、渭河一帶。③天山:代指西北邊境前線。滄洲:水邊陸地,常指隱士居住之地。
    (1)詩中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主人公形象,請具體分析。(4分)
    (2)請從煉字的角度,分析“秋”“空”二字的妙處。(4分)
     

    詩詞鑒賞人物形象練習答案解析
    1.[答案] (1)野菊生長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自減其香,不為外部環境而改變內心的高潔。
    (2)修辭:對偶,借代。煉字:“逢”“忙”等。色彩:“碧”與“黃”映襯。情感:喜愛之情。
    (3)采菊東籬下。率性自然、超凡脫俗。
    [解析] (1)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能力層級均為E級。頷聯主要從野菊的生長環境、際遇來表現野菊馨香、高潔。(2)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情感。(3)考查概括詩歌的思想內容。野菊的形象隱含了詩人不媚俗邀寵,不孤芳自賞,且狂放不羈的情懷。
    2. (1)夕陽、西風、衰草、秋空、薄云、飛鳥。(2分)以肅穆空闊的自然風光襯托詩人不畏肅殺、勇于進取的豪情。(2分)用孤鳥還巢襯托詩人應有的思鄉之情。(2分)
    (2)詩人在任上年年出巡,現在兩鬢斑白又一次登上了太行山,給我們塑造了一位雖年事漸高,仍勤政不倦、為國奔忙的政治家形象。
    3. (1)(2分)孤獨惆悵(1分),浪跡天涯的游子形象。(1分)
    (2)(4分)用了擬人的手法,用霜花強顏,表達雖有美景,卻難抵心中孤寂的情懷;用了對比(反襯)手法,把“霜花”和春色作對照,表達內心孤苦。(兩種手法各1分,解說各1分)
    (3)鮫人滴淚成珠,(1分)表達的是羈旅天涯的孤苦和對友人的思慕。(1分)
    4.(1)第一首:呈現了一個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郊野的隱者形象。第二首:呈現了一個在陣陣秋寒中帶著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兩首詩三、四句都用了擬人的手法。前者寫出對春天的陶醉與贊美。  后者寫出了老之將至的傷感之情。
    5.(1)“窺”字運用擬人手法,(1分)不說小園里的人越過短墻能看見墻外山光,卻說“山光窺短墻”,好像那山光探頭進入短墻,在窺視這小園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分析得1分)生動地突出了小園景物的美麗動人,富有魅力。(效果得2分)
    (2)幽竹亭亭靜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輝映(1分),烘托(1分)出一個品行高潔、胸懷澄明、具有高風亮節的詩人形象。(1分)
    6.(1)這首詩刻畫了一個傲岸不羈、逍遙灑脫、寄情山水、閑適恬淡的詩人形象。(2分)秋天的夜晚,詩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樂在其中。“自”和“孤樽”刻畫了一個旁若無人、傲岸不羈的形象;“無人管”和“柔櫓”之聲表現詩人此時寄情山水、自得其樂的輕松愉快。(3分)
     
    (2)第三句“一江秋色無人管”運用擬人的修辭手,讓人聯想到蘇軾《赤壁賦》中“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的意境。形象地描繪出江上令詩人陶醉的幽美景色。(2分)第四句巧妙地運用比喻,輕柔的櫓聲猶如人在呢喃自語(2分)
    既反襯出深夜的寂靜、夜色的幽美,又表現出詩人自己心情的輕松愉快。(2分)
    7.(1)全詞主要運用了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2分)詞中的“新燕”“輕鷗”“歌”“ 清酒”等意象為詞人“漁釣”營造了美好的氛圍,詞人置身其間,自在快樂。(2分)詞人通過富有典型意義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樂于隱逸的思想情感。(1分)
    (2)這首詞塑造了一位表面上享受漁釣生活、而內心卻藏著苦悶的隱者形象。(3分)從詩歌內容來看,詞人似乎很享受漁釣生活,但開頭兩句則已透露出了詞人的無可奈何,“送年華”顯示出了詞人的無聊和苦悶。(3分)
    8.(1)塑造了一個精心學藝、豪俠仗義、充滿自信的劍客形象。(概括2分)十年,劍客嘔心瀝血磨出一劍,而這柄鋒利無比的劍卻還未試過鋒芒。現在遇到了“君”,劍客馬上來個毛遂自薦,請您看看我的寶劍,天下哪有冤屈和不平,我將奮勇上前。一個滿懷豪情壯志、帶著俠義正氣的劍客形象躍然紙上。(分析3分)(意思答對即可)
    (1)托物言志。(手法2分)“劍客”是詩人自喻,“霜刃”即劍之鋒芒,比喻自己的才能,自己寒窗苦讀十年,真才實學還未施展,宏圖大志未能實現,但愿有朝一日能夠大干一番。詩人托物言志,借此抒寫自己渴望建功立業、興利除弊的人生理想。(4分)(意思答對即可)
    9.⑴答案:詩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視友情,風流飄逸。
    ⑵答案:詩人客居外地,以詩自娛,觀賞杏花,此種生活是苦是樂,是喜是悲,詩中并未直接道出,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客子”對“杏花”,“詩卷”對“雨聲”,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筆調表達了詩人了平淡閑適之情。
    10.(1)本詩通過今昔對比,刻畫了一個滿懷壯志未酬、歲月虛度、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憤不平之情的愛國詩人形象。聯系詩句分析略。
    (2)①“秋”本寫秋天木葉黃落,預示著一年將盡,此處引申為年老衰殘,本來應該壯歲從戎,氣吞胡虜,現在敵勢依然,“胡未滅”自己卻已老了,雙鬢都凋零了。②“淚空流”,白白流淚,無補于時。“空” 字既寫出了內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寫出了對君臣共醉的偏安東南一隅的小朝廷的憤慨與不滿。二字共同寫出了詩人雄心雖在但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
    * 詩詞鑒賞人物形象專項練習野 菊[宋]楊萬里未與騷人當糗糧①,況隨流俗作重陽。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注】①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