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雜詩(其二)》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
    隋·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其二)
    唐·王維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梅花著花未?
    【注】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仕于隋,后辭官南歸,這首詩寫于南歸途中。
    (1) 兩首詩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2) 兩首詩的表現手法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 不同:前者更側重思歸,歸心似箭;詩人在表達對故鄉的懷想和思歸之情的同時,又流露出了歸隱田園的情懷。(任答出“歸心似箭”“歸隱田園”一種情感,都可給1分)  用“云”向南飄動,“北雁”南飛象征思歸。“幾花開” 表現出了急切之狀、癡情之態。“籬下菊”化用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典故象征隱逸。(結合原詩分析得當1分)后者更側重牽掛,(1分)運用詢問的口吻,選擇典型的梅花——家鄉景物,表達抒情主人公的深切眷戀與牽掛。(結合原詩分析得當1分)
    (2) 相同:① 都采用了借代(象征)手法,以故鄉特有的風物借指(象征)故鄉,引起對故鄉的思念。② 均用問句結尾,引人深思,增強感染力。注:一條1分,共2分。不同:① 前篇側重寫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后者重在敘事,事中蘊情。② 前者用“南云”“北雁”象征思歸,含蓄委婉的表達情感。后者用敘家常的形式來表現眷戀,平淡質樸詩味濃郁。(兩條任答出其中一條均可得2分,學生將以上兩條整合答出,成理亦可得2分)    
    *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隋·江總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雜?詩(其二)唐·王維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梅花著花未?【注】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仕于隋,后辭官南歸,這首詩寫于南歸途中。(1)兩首詩在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