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羅隱《宿彭蠡館》閱讀答案賞析

    宿彭蠡館
    羅  隱
    孤館少行旅,解鞍增別愁。
    遠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見時態,醉中思舊游。
    所懷今已矣,何必恨東流。
    1.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頷聯。(4分)
    答:頷聯主要運用了擬人手法。(1分)薄暮中,遠山顯得端莊穩重;清秋中,高柳顯得怯弱驚懼。(2分)寫出了遠山和高柳的情態,為全詩渲染了一種凄清的氛圍。(1分)
    2.作者在詩中流露的情感有哪些?請結合全詩,簡要概括。(4分)
    答:羈旅中的凄涼孤獨寂寞和對世態的感慨,對舊友的思念和對所懷念事物都已消逝之后的無奈與釋然。

    作者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末五代時期的一位道家學者,著有《讒書》及《太平兩同書》等。羅隱的思想屬于道家,其書乃在力圖提煉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濟術”,是亂世中黃老思想復興發展的產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 宿彭蠡館羅?隱孤館少行旅,解鞍增別愁。遠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病里見時態,醉中思舊游。所懷今已矣,何必恨東流。1.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頷聯。(4分)答:頷聯主要運用了擬人手法。(1分)薄暮中,遠山顯得端莊穩重;清秋中,高柳顯得怯弱驚懼。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