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閨怨詩的簡介及特點介紹

    【閨怨詩簡介】
    閨怨詩是以抒寫女子的悲怨愁情為主要內容的詩歌。它包括兩大類:一是專寫帝王宮中失寵宮妃孤寂生活和悲怨心情的宮怨詩。二是寫民間棄婦和思婦(包括征婦、商婦、游子婦等)別離苦情的閨怨詩。
    宮怨詩在歷代都有佳作,司馬相如的《長門賦》,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出現的宮怨詩。班婕妤的《怨歌行》、左貴嬪的《離思賦》、梅妃的《樓東賦》等都抒寫了后宮女子孤寂、哀怨、悲傷的情緒。唐代詩人王昌齡曾以寫宮怨詩著稱,他的《春宮曲》《西宮春怨》以及組詩《長信秋詞》,都深刻地表達了宮廷婦女的怨苦與不平。此外,白居易的《后宮詞》,李白的《妾薄命》,劉禹錫的《阿嬌怨》,李益的《宮怨》,元稹的《行宮》,王安石的《明妃曲》等等,這些宮怨詩都充分地體現了被深禁在宮苑中的后宮女子的寂寞冷清和幽怨不平之情。
    閨怨詩在《詩經》里就有,多以棄婦、思婦為主要描寫對象,如《邶風·谷風》《衛風·氓》等等;漢魏晉南北朝時,較著名的有漢樂府《怨歌行》《白頭吟》,古詩《行行重行行》,南北朝樂府《子夜歌》等。發展到唐代這類詩歌也進入鼎盛階段,名作迭出,代表作有王昌齡《閨怨》、李白《子夜吳歌》《玉階怨》、溫庭筠《望江南》、《菩薩蠻》等等。五代和宋朝也有很多閨怨詩詞名作,如李璟的《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繡明》,晏殊的《踏莎行·細草愁煙》,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閨怨詩的特點】
    1、題目特點
    閨怨詩的題目中多有“怨”、“宮”、“閨”、“思”等字眼;如《春宮怨》《玉階怨》《望夫詞》《秋閨思》《宮詞》等。
    2、思想感情
    閨怨詩傳達的思想情感,一般有四種:一是專寫宮中失寵宮妃孤寂悲怨之情。如白居易的《后宮詞》“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天明。”二是描寫遠戍邊疆、永不復返的征人妻子的幽怨悲苦之情。如李白的《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三是寫民間思婦或棄婦的別離苦情。如溫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寫了思婦樓頭不見舟歸的惆悵之情。四是的借少女懷春、美人遲暮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如李璟的《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繡明》借思婦念遠以寄意,表達人生道路上的一段追求、盼望、幻滅的曲折經歷,詞中流蕩著的那份遲暮之感,虛幻之情,正是李璟對政治、對人生感到空虛、幻滅的寫照。
    3、藝術手法
    在藝術手法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細致入微的心理刻畫。詩人善于捕捉抒情女主人公敏感、豐富的內心世界,細致入微地刻畫她們的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第二,獨特的意象結構群。詩人為了真實而貼切地抒寫宮女思婦的怨情,往往選擇一個以悲郁幽寂為基調的意象體系。這一體系主要由時間意象,空間意象,自然意象,器物意象構成。從時間上選用“春秋”、“月夜”、“日暮”等獨特的景致;從空間來看,往往選取寂寞空庭、深掩重門、翠樓、長門等典型環境;自然物象常常選擇月亮、落花、楊柳、黃鶯等;器物意象常是清漏,團扇、珠簾、熏籠等高度“意象化”的特殊物象。用這樣的意象群來渲染烘托女子的悲怨愁情,使得悲更見其悲,愁愈顯其愁,從而收到含蓄蘊藉的藝術效果。第三,含蓄委婉的抒情手法。閨怨詩常常采用含蓄委婉的抒情手法,將抒情主人公幽深哀婉的怨情凝練于具體的場景物象中,通過比興襯托、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等手法,創造出情味豐瞻的藝術境界,令人聯想無窮,回味無窮。如王昌齡的《西宮春怨》:“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描繪了宮女覽春景而恨彌長,借景抒情,以景襯情。
    【作品賞析】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賞析】
    本詞是閨怨詞中傳誦千古的名作,描寫了幽居深院的少婦傷春及懷人的復雜思緒和怨情。詞風含蓄蘊藉,委婉深沉。
    開篇不寫佳人先寫佳人居處。“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三迭“深”字,則佳人禁錮高門,內外隔絕、閨房寂落之況,可以想見。一“ 堆”字,繪出楊柳之密,霧氣之濃,宛如一幅水墨畫。接著詞人又把鏡頭搖向庭院,搖向簾幕。這“無重數”令人感到這座庭院幽深無比。可是詞人還沒有讓你立刻看到人物所在的地點。作者先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處”,宕開一筆,把視線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過筆來寫道:“樓高不見章臺路”。原來這詞中女子正獨處高樓,她的目光正透過重重簾幕、堆堆柳煙,向丈夫經常游冶的地方凝神遠望。詞的上片著重寫景,但“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在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見到一顆被禁錮的與世隔絕的心靈。
    詞的下片著重寫情,雨橫風狂,催送著殘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風雨無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無奈,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運同她一樣的花上。“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兩句包含著無限的傷春之感。女子的愁苦、傷痛無處傾訴,便深情地叩問花兒。花卻在一旁緘默,是花不解人,還是花不肯給予同情?花兒不但不語,反而象故意拋舍她似地紛紛飛過秋千而去。人兒走馬章臺,花兒飛過秋千,有情之人,無情之物都對她報以冷漠,怎能不讓人傷心!這種借客觀景物的反應來烘托、反襯人物主觀感情的寫法,正是為了深化感情。語淺而意深,情感層層推進,景與情就這樣水乳交融,渾然一體了。

    【高考金題鏈接】
    (2010年高考語文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鵲橋仙·七夕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注】爭:怎。
    (1)對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此詞說“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而秦觀說“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請簡要分析二者所表達的感情側重點有何不同。(4分)
    【答案】范詞重點強調別離的舊愁與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秦詞重點強調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
    (2)此詞多處采用了對比襯托的藝術表現方法,請舉出兩例并結合作品賞析。(4分)
    【答案】①通過“群仙相妒”(具體表現為“月姊滿眉顰”和“風姨吹雨”)反襯“雙星良夜”的美好。②通過“舊愁多”與“新歡”少(“相逢草草”)的對比表達“雙星良夜”相逢的短暫。③通過“重攪別離情緒”或“相逢草草”的“新歡”反襯“歸去”時所增添的“新愁”,以凸顯兩人感情的真摯和深沉。(舉出任意兩例,言之成理即可。)
    * 【閨怨詩簡介】閨怨詩是以抒寫女子的悲怨愁情為主要內容的詩歌。它包括兩大類:一是專寫帝王宮中失寵宮妃孤寂生活和悲怨心情的宮怨詩。二是寫民間棄婦和思婦(包括征婦、商婦、游子婦等)別離苦情的閨怨詩。宮怨詩在歷代都有佳作,司馬相如的《長門賦》,是中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