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古代詩歌常見的幾種形象及相關題型解答方法步驟及試題訓練

    形象的分類
    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即詩人自己或寄寓自己情感理想的他人形象。
    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寫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
    3.事物(情節)形象: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的“物”和送別詩中的“動作細節”。
    二.常見的詩歌中人物的形象
    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
    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
    5.矢志報國、慷慨激憤的形象。陸游和辛棄疾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
    7.邊塞報國或反對征伐的形象。
    三.人物形象鑒賞的思路切入點和答案組織落腳點
    1.提問方式:簡要分析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2.提問變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作者筆下的某一形象有何特點?象征了什么樣的形象(品質)?
    3.答題步驟:
    ①找到詩詞中詩人描繪形象的相關詩句,明了形象類別(人、景、物)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
    ③結合詩句主旨分析詩人寫這一形象的原因
    ④指出作者描繪形象的作用和效果。

    二.問題探究
    【示例一】09年江西卷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注。
    【注】⑴蔡家親:表親。 ⑵此時作者被貶而身居外地
    問:簡要分析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形象,并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本文描寫了一位晚年得罪權貴獨居外地的孤翁形象。(什么形象)他不畏朝廷權貴,卻被貶獨居在異地,當作者在雨夜書房中苦讀時倍感孤獨落魄,此時親人卻來相見,在欣慰中透露出無盡的悲涼。(形象特點)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以樂事寫悲情表現了作者的孤獨落魄的境遇和凄苦孤單的感慨。(表達感情)    
    【示例二】
    點絳唇   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問:分析李清照的《點絳唇 》中女主人公形象
    答: 塑造了一個活潑嬌媚、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又略帶幾分矜持的少女形象。(什么形象)第一句是動作描寫,寫出了少女的活潑快樂;第二句寫少女的神態,展現了人物嬌媚的風姿;第三句寫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狀;第四句在“走”與“回首”的矛盾和“卻把青梅嗅”的掩飾中展現了想見有怕見的微妙復雜的心理(動作特點)含羞、好奇、愛戀等。(表達感情)   

    三.限時訓練
    1.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10年福建卷)
    訪隱者
    [宋]郭祥正
    一徑沿崖踏蒼壁,半塢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無人跡。
    [注]①塢:山坳。   ②山翁:此處指隱者。
    問:結合第三、四句,賞析“隱者”的形象。 (3分)
    答案:通過描寫隱者獨飲自己釀造的酒,足不出戶,門外落花滿地,無人造訪、無人灑掃的隱居生活,表現了隱者避世脫俗、隨性自然的情懷。
    2. (12,江蘇)
    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提問:詞中三、四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這首詞刻畫了一個滿懷深情盼望丈夫歸來的思婦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現了詩人對不幸婦女的同情。同時也寄寓著詩人遭受統治階級排擠,不受重用的悲涼心情,也是感慨懷才不遇的作品。

    四.延伸拓展
    【答題套路】
       這首詩通過描寫********,表現了******的人物形象,抒發了作者********的感情。
    【怎樣把握人物形象】
    (1)要知人論世,了解詩人遭遇、風格、流派、志趣、抱負。
    (2)分析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心理,所處的環境(包括時間、地點、周圍景物等)
    (3)分析詩中詞句的含義,理解這些物象所承載的人物思想感情;借助意象、重要詞語,運用典故、想象、比喻等技巧,感知人物形象。

    五.課時作業
    1.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問題 。 (12,安徽)
    最愛東山晴后雪 ①
    [宋]楊萬里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注] ①本詩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中的一首。
    提問: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4分)
    【答案】詩人只顧追尋勝景而不覺春寒,駐足春風夕陽中凝望東山,對東山雪景充滿喜愛之情。(步驟一,2分)從這些動作與心理的描寫中,可以看到一個心境悠閑、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詩人形象。 (步驟二,2分)

    2. (12,湖北)
    送鄒明府游靈武 [注]
    賈島
    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
    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
    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
    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
      【注】明府:對縣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
    提問: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詩中鄒明府形象的主要特點:清正廉潔。(步驟一,2分)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然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游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風,正是通過這些細節的刻畫,展現了鄒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步驟二,2分)
    * 形象的分類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即詩人自己或寄寓自己情感理想的他人形象。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寫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表現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