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柳宗元《入黃溪聞猿》雍裕之《江上聞猿》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入黃溪聞猿
    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
    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江上聞猿
    雍裕之②
    楓岸月斜明,猿啼旅夢驚。
    愁多腸易斷,不待第三聲。
    注:①此詩作于永貞革新失敗后作者被貶永州之時。②雍裕之: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
    1.請簡要賞析《人黃溪聞猿》前兩句的藝術特色。(5分)
    2.兩首詩都寫了聞猿后產生的愁思,二者有何不同?你認為哪一首詩的愁思更濃重?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觸景生情(1分):作者看到眼前的黃溪小路彎彎曲曲綿延千里,想到了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山中的猿猴聲聲哀鳴不知來自何處,更勾起了詩人內心的惆悵,(2分)在凄涼,哀婉的氛圍中,生發了身處逆境的苦悶與悲涼之情。(2分)
    ②視聽結合(1分):從視覺上寫“溪路”之曲折,從聽覺上寫“猿鳴”之哀婉,(2分)營造了凄涼,哀婉的意境,抒發了身處逆境的苦悶與悲涼。(2分)
    (如果從其他藝術角度答,言之成理也可。)

    2.柳詩寫的是貶謫之愁,雍詩寫的是羈旅之愁。(2分)柳詩所寫愁思更濃重。詩人被貶邊州,聽到哀猿啼叫本應“淚沾裳”“腸欲斷”,可詩人卻說“淚已盡”“腸已斷”,無需猿啼就已愁絕,這哀猿聲聲,徒自空嘯,更能突顯詩人極度的惆悵和痛苦。(4分)(或答:雍詩所寫愁思更濃重。在霜楓冷月的秋夜里,江上一聲猿啼就會驚破游子的旅夢,使人斷腸,已無需第三聲,從而突出詩人極濃的羈旅愁苦。)
    (第二問作答時言之成理即可)
    * 入黃溪聞猿①柳宗元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江上聞猿雍裕之②楓岸月斜明,猿啼旅夢驚。愁多腸易斷,不待第三聲。注:①此詩作于永貞革新失敗后作者被貶永州之時。②雍裕之: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1.請簡要賞析《人黃溪聞猿》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