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朱敦儒《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閱讀答案賞析

    浣溪沙
    朱敦儒(宋)
    雨濕清明香火殘,碧溪橋外燕泥寒。日長獨自倚闌干。
    脫籜修篁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與誰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 ),洛陽人,“南渡以詞得名”,此詞作于流落江南之時。②籜:竹筍的殼皮。
    1.從“日長獨自倚闌干”中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詞人形象?請做簡要的分析。(5分)
    2 .古人認為,“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情”與“景”的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詞。(6分)
    參考答案
    1、(5分)詩歌塑造了一個內心悲涼凄苦,落寞悵惘的詩人形象。(2分)清明時節,凄風苦雨,寒氣難耐。白日漸長,一個人寂寞的倚著欄桿,這時光怎么過得如此緩慢。天寒人心更寒。(2分)詩人遭遇離亂,故國已亡,流落江南,內心的悲憤凄涼,由此可見。(1分)

    2、(1)借景抒情:上片一、二句寫景,早春時節,細雨紛紛,香火殘留;橋下溪水碧綠,橋外春燕銜泥,寒氣逼人。細雨、殘留的香火、燕泥寒,一“殘”一“寒”,既寫實景,也抒寫詩人內心的悲苦。為映襯(2)樂景襯悲情:下片一、二句也是寫景,剛脫去殼皮的修竹,正散發出嫩綠之色;剛褪去花瓣的新杏,酸味未成。如此的江南美好景象給誰賞看呢?詩人以江南的美好來抒寫故國(北宋)滅亡之悲情。為反襯。(每點3分)

    二:
    1)  請從詞中找出四個最能表現春景的意象。(4分)
    (2)  古人認為,“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情”和“景”的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詞。(4分)

    參考答案:
    (1)細雨碧水 春燕銜泥(燕子) 修篁 新杏(4分,每個1分,對4個及滿分)
    (2)以樂景襯悲情,(2分)用江南清明之美景來襯托作者故國(北宋)滅亡之悲情。(2分)
    * 浣溪沙朱敦儒(宋)雨濕清明香火殘,碧溪橋外燕泥寒。日長獨自倚闌干。脫籜修篁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與誰看。[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陽人,“南渡以詞得名”,此詞作于流落江南之時。②籜:竹筍的殼皮。1.從“日長獨自倚闌干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