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于謙《示冕》閱讀答案及賞析

    示冕
    [明]于謙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邊垂發綠鬟鬟。
    好親燈光研經史,勤向庭闈奉旨甘。
    銜命年年巡塞北,思親夜夜想江南。
    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慚。

    注于謙在擔任山西巡撫時,接到家信,信中說幾天后就是他的長子于冕的13歲生日。當時于冕隨祖父祖母在錢塘老家居住。為了慶賀兒子的生日,于謙便給于冕寫下了這首詩。
    ①阿冕:于謙對自己長子于冕的愛稱。于冕(未知-1500),字景瞻,浙江錢塘(杭州)人,于謙之子。
    綠:烏黑色。
    鬟鬟:形容頭發長。

    1、這首詩的前四句運用了哪些表現人物形象的方法?刻畫了于冕怎樣的形象?
    2、這首詩的后四句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
    參考答案
    1.這首詩的前四句運用了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2分)刻畫了十三歲的于冕烏發長垂、勤奮讀書、孝敬長輩的形象。(3分)
    2.①自己為國守衛邊疆、不能與親人團聚的無奈,以及不能照顧家人的愧疚。②對家鄉和親人的深切思念。③對于冕健康成長的期望和鼓勵,希望他勤勉努力,不負韶光。(每點2分)

    簡析
    由于很久沒有與兒子于冕見面,不知道兒子現在是個什么狀況,所以作者在詩的首聯和頷聯中想象了兒子現在的情形。于謙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很特殊,詩的開頭并沒有上來就說兒子要怎么做,給他壓力,而是想象,這種想象是不會構成壓力的,只是一種暗示。而接下來作者筆鋒一轉,在頸聯寫自己未能經常回家,與家人團圓的原因,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也顯露出作者對家人的愧疚。這一聯也更加沖淡了對兒子的說教意味。尾聯是勉勵和告誡于冕努力上進,不要辜負青春年少的大好時光,也寄托了對子女的殷切期望,與頷聯呼應。
    * 示冕[明]于謙阿冕今年已十三,耳邊垂發綠鬟鬟。好親燈光研經史,勤向庭闈奉旨甘。銜命年年巡塞北,思親夜夜想江南。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慚。注于謙在擔任山西巡撫時,接到家信,信中說幾天后就是他的長子于冕的13歲生日。當時于冕隨祖父祖母在錢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