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陶淵明《問來使》王維《雜詩》閱讀答案

    [甲]雜詩 
    王   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乙]問來使 
    陶淵明 
    爾從山中來,早晚發天目。
    我屋南窗下,今生幾叢菊? 
    薔薇葉已抽,秋蘭氣當馥。
    歸去來山中,山中酒應熟。 

    14.陶淵明是   朝詩人。高中課文中學過他的作品《          》。(2分)  
    15.對兩首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兩首詩歌都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使詩歌跌宕有致; B.兩首詩歌分別問梅、問菊,都彰顯出詩人高潔的品格; C.兩首詩歌體裁都是古體詩,語言自然、質樸而無雕飾; D.兩首詩歌主題相同,都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16.有人在比較這兩首蘊含了作者深厚感情的詩時,認為“淵明之作,下文綴墜語稍多,趣意便覺不濃;右丞只為短句,欲于此下復贅一語不得。”對于這樣的比較分析,你同意嗎?請簡述理由。(3分) 
     
    參考答案
    14.(2分)晉  歸去來兮辭(飲酒) 
    15.(3分)A 
    16.(3分)甲問了無答,答在問中。言有盡而意無窮(1點)。乙有問有答,言盡意盡。(1點)結合具體語句展開分析(1點)。 


    附陶淵明《問來使》賞析:
    發:感到,感受。
    抽:縮減,凋零。
    歸去來:來,語助詞。

    你從山中來,早晚能感受到天目山的變化。我屋子的南窗下面,現在生了幾叢菊花?
    薔薇的葉子已經凋零,秋蘭的氣息應當很香了吧。你歸去天目山中的時候,山中的菊花酒也應該釀好了。

    詩人通過問來使菊花,以菊花的孤高隱逸,來形容自己的情懷。
    * [甲]雜詩?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乙]問來使?陶淵明?爾從山中來,早晚發天目。我屋南窗下,今生幾叢菊??薔薇葉已抽,秋蘭氣當馥。歸去來山中,山中酒應熟。?14.陶淵明是???朝詩人。高中課文中學過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