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徐燦《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鑒賞試題閱讀與賞析

    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
    [清]徐燦
    雨窗閑話,嘆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幾遍青山酬對好,依舊黛眉當閣。灑道輪香,潤花杯滿,不似前秋惡。繡簾才卷,一樓空翠回薄。
    擬泛煙中片葉,但兩湖佳處,任風吹泊。山水清音聽未了,隱岸玉箏金索。頭上催詩,枕邊滴夢,謾③惜瑤卮落。相看不厭,兩高天際孤削。
    【注】①素庵,徐燦丈夫陳之遴的號。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②回薄:循環相迫變化無常。③謾:莫,不要。
    1.上闋中除直接出現“雨窗”外,還間接通過“灑道”、“     ”寫到雨。(1分)
    2.下面有關本作品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雨窗”句寫作者夫婦雨窗閑聊人生,認為不必糾結今天與昨天的多措。
    B.“幾遍”句寫夫婦倆經常互相唱和,雖然青山依舊人依舊,但情隨事遷。
    C.“擬泛”句寫作者在微雨中泛舟西湖佳景處,盡情享受難得的輕松自在。
    D.“頭上”句由雨生發的感慨:微雨催發詩興,引來美夢,不需美酒助興。
    3.從情景關系角度賞析“繡簾才卷,一樓空翠回薄”句。

    參考答案暫無

    注釋
    ①青山:指歸隱之處。酬對:應對,對答。
    ②黛眉:黛畫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③灑道:清掃道路。
    ④空翠:指綠色的草木。回薄:謂循環相迫變化無常。
    ⑤泊(bó):停留,飄。
    ⑥玉箏:古箏的美稱。
    ⑦孤削:猶孤峭。

    賞析
    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此詞為作者夫婦寓居西湖時因雨有感而作。
    詞人的情懷在與自然的對視中得到了慰藉。此詞為作者夫婦寓居西湖時因雨有感而作。詞的開篇即從雨寫起,“雨窗閑話,嘆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小窗外,細雨淅瀝,珠簾內夫婦對坐,閑話中談及如煙往事,夫婦二人禁不住頓生今是昨非之嘆。接著的“幾遍青山酬對好,依舊黛眉當閣”句,寫人寫景,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多少次夫婦面對青山詩詞唱和,到而今細雨迷蒙中,青山依舊,黛眉依扣,只是空去了如煙的往事。“灑道輪香,潤花杯滿,不似前秋惡”,仍寫雨,只因有了這宜人的細雨,這個秋天同去年相比,也變的美麗起來。字詞行間透露出對這雨中西湖的喜愛之情。而“不似前秋惡”一句,更是語直意顯,直吐出作者對雨中今秋的好感。上片末二句“繡簾才卷,一樓空翠回薄”,名為寫簾、寫樓,實則仍是寫雨,繡簾高高挑起,滿山滿湖回旋的青翠仿佛染綠了樓宇,使得它空翠之色頓生。于是詞人也便有了下片縱情山水的念頭。過片后,首三句:“擬泛煙中片葉,但兩湖佳處,任風吹泊”。在煙雨蒙蒙中,詞人只想乘一葉小舟,讓風兒吹著那只孤舟,游遍西湖的每一處勝景。“山水清音聽未了,隱岸玉箏金索”讓詞人留戀不已的不僅是那綿綿不絕的清越的山水之音還有邈遠的岸邊傳來的隱約的古箏之聲。其下三句“頭上催詩,枕邊滴夢,謾惜瑤卮落”詞人由雨而生發感慨。催發詩興的是那頭頂上不斷飄落的如絲細雨,引人入夢的也是那枕邊不斷滴落的雨絲,手舉玉杯,詞人禁不住空自蹉嘆。“相看不厭,兩高天際孤削”,寫人與山的契合。遠遠拋,兩座高峰巍然聳立,直插云霄。詞人的情懷在與自然的對視中得到了慰藉。
    * 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清]徐燦雨窗閑話,嘆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幾遍青山酬對好,依舊黛眉當閣。灑道輪香,潤花杯滿,不似前秋惡。繡簾才卷,一樓空翠回薄。擬泛煙中片葉,但兩湖佳處,任風吹泊。山水清音聽未了,隱岸玉箏金索。頭上催詩,枕邊滴夢,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