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仲素《塞下曲》杜牧《邊上聞笳》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張仲素《塞下曲》杜牧《邊上聞笳》

    塞下曲
    張仲素
    陰積①茫茫塞草用,桔槔烽上暮煙飛。
    交河北望天連海,蘇武曾將漢節歸。

    邊上聞笳
    杜牧
    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
    游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禁②十九年。

    【注】①陰磧:塞外的沙漠。塞外寒冷,故稱②爭禁:怎么經受得起。

    (1)張詩一二兩句是怎樣描寫景物的?反映了邊塞什么樣的特點?(3分)
    (2) “游人一聽頭堪白”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3分)
    (3)兩首詩都運用了蘇武這一典故,但作用有所不同,試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通過視覺,一靜一動寫茫茫的沙漠、枯黃的衰草以及飄動的暮煙。(2分)反映了邊塞的蒼茫、荒涼。(1分)
    (2)夸張。(1分)突出了笳聲的凄愴,寫出戍邊之人生活的悲苦。(2分)
    (3)張詩流露了對蘇武忠義的敬佩之情,贊揚(激發)戍邊將士忠貞愛國;杜詩通過感嘆蘇武當年的艱辛不易,映襯邊地生活的艱苦。(每點2分)
    * 張仲素《塞下曲》杜牧《邊上聞笳》塞下曲張仲素陰積①茫茫塞草用,桔槔烽上暮煙飛。交河北望天連海,蘇武曾將漢節歸。邊上聞笳杜牧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游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禁②十九年。【注】①陰磧:塞外的沙漠。塞外寒冷,故稱②爭禁:怎么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