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渡湘江》《絕句漫興九首(一)》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渡湘江①
    杜審言
    遲日②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絕句漫興九首(一)
    杜  甫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③,便教鶯語太丁寧。
    【注】 ①杜審言在唐中宗時曾被貶到南方極為偏遠的峰州,本詩寫在這次流放途中。       ②遲日:春日。  ③造次:匆忙。                                                             
    (1)請具體解說詩中“邊愁”與“客愁”。                                                    
    (2)《渡湘江》中“今春花鳥作邊愁”句和《絕句漫興九首(一)》中的“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句在情與景的表現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請作簡要賞析。
                                                                   
    答案:
    (1)“邊愁”是因個人的不幸遭遇而產生的悲思愁緒,今昔對比,思念京國。“客愁”則為詩人客居他鄉的游子之愁。
    (2)兩詩都將“花鳥”人格化,并運用了“樂景寫哀情”的反襯手法,在情與景的對立中,更加倍寫出了詩人的煩惱憂愁。春日花鳥本為娛人之物,《渡湘江》中鳥語花香在詩人心目中只構成了遠去邊疆的哀愁;《絕句漫興九首(一)》中,詩人見花開,則深感其造次;聞鶯啼,則嫌其過于丁寧。


    詳解
    《渡湘江》中“今春花鳥作邊愁”句和《絕句漫興九首(一)》中的“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句在情與景的表現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請作簡要賞析。答:                                                                       

        《渡湘江》是一首很有藝術特色的詩,通篇運用反襯和對比的手法。詩的前兩句是今昔的襯比,哀與樂的襯比,以昔日對照今春,以園游對照邊愁;詩的后兩句是人與物的襯比,南與北的襯比,以京國逐客對照湘江逝水,以斯人南竄對照江水北流。詩人渡江南下,看到江水滔滔北流,不禁對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抒發了懷念京國的悲思愁緒。  

    《絕句漫興九首(一)》圍繞客愁來寫詩人惱春的情緒。第一句概括說明眼下詩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第二句是說春色不曉人情,莽莽撞撞地來到江亭,闖入詩人的眼簾。第三、四兩句,是詩人的責怪之辭:花匆匆的開放,鶯頻頻地啼叫,似乎故意來作弄家國愁思綿綿中的他鄉游子。本詩以“樂景寫哀情”的藝術手法,符合生活中的實際,結果是哀感倍生。

        題目要求從情與景的關系來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從大的類型來看,情與景有一致和不一致的。一致是指樂景樂情、哀景哀情,不一致是指樂景衷情。結合兩首詩的主旨和具體的詩句,此題不難回答。
    * 渡湘江①杜審言遲日②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絕句漫興九首(一)杜?甫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即遣花開深造次③,便教鶯語太丁寧。【注】①杜審言在唐中宗時曾被貶到南方極為偏遠的峰州,本詩寫在這次流放途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