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閏章《錢塘觀潮》閱讀答案
錢塘觀潮
施閏章
海色雨中開,飛濤江上臺。
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
絕岸愁傾覆,輕舟②故溯洄。
鴟夷③有遺恨,終古使人哀。
[注]
①施閏章(1618—1683):字尚白,號愚山,清宣城(在今安徽省)人,官至侍讀。
②輕舟:借指江中的弄潮兒。
③鴟夷:是一種皮囊。《史記·伍子胥列傳》:“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借指春秋時吳的伍子胥。
1.頷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是如何描寫錢塘江潮水動人心魄的聲勢的。(5分)
2.頸聯是怎樣來表現弄潮兒的形象的?(6分)
參考答案
1.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作者用“千騎” “萬山”兩個比喻以及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潮水來時,震撼的濤聲像驅趕著千萬匹駿馬疾馳而來,磅礴的氣勢像席卷著千萬重高山奔騰而至。
答出修辭方法給2分,分析具體合理3分。
2.出句寫江岸的峭壁生怕被潮水沖垮,反襯出江中的弄潮兒勇敢地駕著輕舟,隨著潮頭起伏回旋,表現了弄潮兒高超的本領和迎潮而上、不畏艱險的氣魄。
答出反襯給2分,形象特點給2分,分析合理給2分。
二
1.頷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描寫錢塘江潮水動人心魄的聲勢的?有什么效果?(5分)
2.這首詩寫所見所聞所感,內涵豐富。結合詩句對這一特點加以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②作者用“千騎”設喻, “卷萬山”做夸張,寫出潮水來時,震撼的濤聲像驅趕著千萬匹駿馬疾馳而來,磅礴的氣勢像席卷著千萬重高山奔騰而至。③這些修辭手法使錢塘江潮震天動地的濤聲與江潮不可抵擋的氣勢更為具體可感。
答出修辭方法給2分,分析具體合理3分。
2.①所見:“海色雨中開,濤飛江上臺”,“氣卷萬山來”,“絕岸愁傾覆,輕舟故溯洄寫雨中錢塘潮洶涌澎湃,仿佛席卷萬山;”②所聞:“聲驅千騎疾以千萬匹駿馬飛馳而來比喻錢塘江潮震天動地的濤聲;”③所感:“鴟夷有遺恨,終古使人哀”, 發觀潮之慨,耐人尋味。
施閏章
海色雨中開,飛濤江上臺。
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
絕岸愁傾覆,輕舟②故溯洄。
鴟夷③有遺恨,終古使人哀。
[注]
①施閏章(1618—1683):字尚白,號愚山,清宣城(在今安徽省)人,官至侍讀。
②輕舟:借指江中的弄潮兒。
③鴟夷:是一種皮囊。《史記·伍子胥列傳》:“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借指春秋時吳的伍子胥。
1.頷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是如何描寫錢塘江潮水動人心魄的聲勢的。(5分)
2.頸聯是怎樣來表現弄潮兒的形象的?(6分)
參考答案
1.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作者用“千騎” “萬山”兩個比喻以及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潮水來時,震撼的濤聲像驅趕著千萬匹駿馬疾馳而來,磅礴的氣勢像席卷著千萬重高山奔騰而至。
答出修辭方法給2分,分析具體合理3分。
2.出句寫江岸的峭壁生怕被潮水沖垮,反襯出江中的弄潮兒勇敢地駕著輕舟,隨著潮頭起伏回旋,表現了弄潮兒高超的本領和迎潮而上、不畏艱險的氣魄。
答出反襯給2分,形象特點給2分,分析合理給2分。
二
1.頷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描寫錢塘江潮水動人心魄的聲勢的?有什么效果?(5分)
2.這首詩寫所見所聞所感,內涵豐富。結合詩句對這一特點加以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②作者用“千騎”設喻, “卷萬山”做夸張,寫出潮水來時,震撼的濤聲像驅趕著千萬匹駿馬疾馳而來,磅礴的氣勢像席卷著千萬重高山奔騰而至。③這些修辭手法使錢塘江潮震天動地的濤聲與江潮不可抵擋的氣勢更為具體可感。
答出修辭方法給2分,分析具體合理3分。
2.①所見:“海色雨中開,濤飛江上臺”,“氣卷萬山來”,“絕岸愁傾覆,輕舟故溯洄寫雨中錢塘潮洶涌澎湃,仿佛席卷萬山;”②所聞:“聲驅千騎疾以千萬匹駿馬飛馳而來比喻錢塘江潮震天動地的濤聲;”③所感:“鴟夷有遺恨,終古使人哀”, 發觀潮之慨,耐人尋味。
* 錢塘觀潮施閏章海色雨中開,飛濤江上臺。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絕岸愁傾覆,輕舟②故溯洄。鴟夷③有遺恨,終古使人哀。[注]①施閏章(1618—1683):字尚白,號愚山,清宣城(在今安徽省)人,官至侍讀。②輕舟:借指江中的弄潮兒。③鴟夷: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