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城春望》閱讀答案
漢壽城春望①
劉禹錫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③,此地還成要路津。
【注】①這首詩是作者貶任朗州司馬時所作。②芻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拋棄。③東瀛:東海。東瀛變,指滄海桑田的變化。
1.古人認為“此春望詩,最奇”,請指出這首詩“奇”在哪里,并簡要賞析。(5分)
2.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5分)①內容奇特。此詩雖題為“春望”,但所“望”之景卻是野草荊榛,荒祠古墓、頹垣敗碑等荒涼衰敗的景象。(2分)②構思新奇。這首詩首聯、頷聯、頸聯渾然一體,極力鋪陳漢壽城遺址的破敗和荒涼,為尾聯的富有哲理性的議論作準備,構成了全詩的整體層歡。(3分)(意思對即可)
2.(6分)①通過寫登臨古城所望見的破敗荒涼景象,寄托著詩人遭貶謫后的凄涼之感:②借荒臺頹垣、荒祠敗碑,抒發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③在興和廢的轉化之中,表現了詩人不自甘沉淪的樂觀主進取精神。(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
簡析
此詩為作者貶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馬時作,作者想起登臨古城的所見所感,想見滄海桑田的巨變,唏噓不已,便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雖然極力地描繪了漢壽城遺址的荒涼、破敗的景象,但是格調毫不低沉。在興和廢的轉化之中,充分地表現了詩人發展變化的樸素辯證觀點,使全詩充滿了積極的進取精神。
劉禹錫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③,此地還成要路津。
【注】①這首詩是作者貶任朗州司馬時所作。②芻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拋棄。③東瀛:東海。東瀛變,指滄海桑田的變化。
1.古人認為“此春望詩,最奇”,請指出這首詩“奇”在哪里,并簡要賞析。(5分)
2.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5分)①內容奇特。此詩雖題為“春望”,但所“望”之景卻是野草荊榛,荒祠古墓、頹垣敗碑等荒涼衰敗的景象。(2分)②構思新奇。這首詩首聯、頷聯、頸聯渾然一體,極力鋪陳漢壽城遺址的破敗和荒涼,為尾聯的富有哲理性的議論作準備,構成了全詩的整體層歡。(3分)(意思對即可)
2.(6分)①通過寫登臨古城所望見的破敗荒涼景象,寄托著詩人遭貶謫后的凄涼之感:②借荒臺頹垣、荒祠敗碑,抒發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③在興和廢的轉化之中,表現了詩人不自甘沉淪的樂觀主進取精神。(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對即可)
簡析
此詩為作者貶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馬時作,作者想起登臨古城的所見所感,想見滄海桑田的巨變,唏噓不已,便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雖然極力地描繪了漢壽城遺址的荒涼、破敗的景象,但是格調毫不低沉。在興和廢的轉化之中,充分地表現了詩人發展變化的樸素辯證觀點,使全詩充滿了積極的進取精神。
上一篇:李白《行路難》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
下一篇:趙嘏《長安秋望》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 漢壽城春望①劉禹錫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田中牧豎燒芻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不知何日東瀛變③,此地還成要路津。【注】①這首詩是作者貶任朗州司馬時所作。②芻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拋棄。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