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桂林道中作》閱讀答案
桂林道中作
李商隱①
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
空奈蟬嘒嘒②.猶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
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
【注】①李商隱:晚唐詩人,河南沁陽人。受牛李黨爭牽累,一生不得志。寫作本詩時,作者為廣西桂林觀察使鄭亞的幕僚。②嘒嘒:蟬鳴聲。
1.頷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7請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運用了寓情于物的手法。作者將主觀情感移置于客觀物象,在秋蟬身上賦予人的情感;在作者聽來,秋蟬的鳴叫聲好像在安慰,挽留客居之人,表達對來客的依依不舍。(手法2分,分析3分)
2.表達了客居異鄉的寂寞孤獨和思念故鄉的感情。(2分,如有考生答成“懷才不遇”,可酌情給分)“無秋色”“有暮暉”隱含著一絲客居異鄉的愁緒,“空余”“獨歸”等表現了難以排解的孤獨寂寞之感。尾聯“西北望”“鷓鴣飛”則抒發了深切的思鄉之情。
李商隱①
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
空奈蟬嘒嘒②.猶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
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
【注】①李商隱:晚唐詩人,河南沁陽人。受牛李黨爭牽累,一生不得志。寫作本詩時,作者為廣西桂林觀察使鄭亞的幕僚。②嘒嘒:蟬鳴聲。
1.頷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7請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運用了寓情于物的手法。作者將主觀情感移置于客觀物象,在秋蟬身上賦予人的情感;在作者聽來,秋蟬的鳴叫聲好像在安慰,挽留客居之人,表達對來客的依依不舍。(手法2分,分析3分)
2.表達了客居異鄉的寂寞孤獨和思念故鄉的感情。(2分,如有考生答成“懷才不遇”,可酌情給分)“無秋色”“有暮暉”隱含著一絲客居異鄉的愁緒,“空余”“獨歸”等表現了難以排解的孤獨寂寞之感。尾聯“西北望”“鷓鴣飛”則抒發了深切的思鄉之情。
上一篇:《鳴沙過雁》《春雁》閱讀答案
下一篇:李白《謝公亭》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 桂林道中作李商隱①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空奈蟬嘒嘒②.猶向客依依。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注】①李商隱:晚唐詩人,河南沁陽人。受牛李黨爭牽累,一生不得志。寫作本詩時,作者為廣西桂林觀察使鄭亞的幕僚。②嘒嘒:蟬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