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書》
作者:蕭子顯《南齊書》簡介
南齊書是一部記載南齊封建割據政權歷史的書,齊梁皇族蕭子顯作。全書六十卷,現存五十九卷。 南齊是南北朝時期繼宋以后在南方割據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蕭道成(南齊高帝)建立南齊,傳了三代。四九四年,蕭道成的侄子蕭鸞(南齊明帝)奪取了帝位,傳了兩代。五○二年,蕭衍(梁武帝)滅了南齊,另建了梁朝。南齊的統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時期最短促的一個朝代。它建都在建康(今南京),統治的地區西到現在的四川,北到淮河、漢水,蕭鸞時期又在淮河以南失去一些地方。當時同南齊對立的,是割據北方的北魏封建政權(公元三八六到五三四),北魏的軍事力量要比南齊強些。
蕭子顯(約公元四八九到五三七),字景陽,南蘭陵郡南蘭陵縣(今江蘇常州西北)人,是蕭道成的孫子。他父親豫章王蕭嶷在南齊前期曾煊赫一時,他本人在梁做到吏部尚書。他雖然還是梁朝統治集團中的上層人物,但這時他家的政治地位已經衰落下來。
蕭子顯入梁以后,還是積極地為鞏固梁朝政權效力。蕭衍曾當面向蕭子顯兄弟表示,希望他們作梁朝的「忠臣」。蕭子顯也就特別利用了自己的文史才能為梁朝的封建統治服務。他曾奏請編纂蕭衍的文集,贊美蕭衍掛名主編的通史,并在國學里講解由蕭衍題名的五經義。他還編寫了五卷普通北伐記,這書雖已不可見,而顧名思義,應是頌揚蕭衍在普通年間(公元五二○到五二六)的軍事活動的。他編寫南齊書,也是經過奏請的。蕭子顯還著有后漢書一百卷、貴儉傳三十卷、文集二十卷,都沒有流傳下來。 南齊初年,蕭道成設置史官,命檀超、江淹等編集「國史」。在梁代,沈約著有齊紀,吳均著有齊春秋。蕭子顯的南齊書,多取材於檀超、江淹等的書稿,而他們的稿子沒有,傳下來。沈約、吳均的書約在十一世紀以后也散失了。關於南齊的最早只有這部南齊書。
南齊書六十卷,見於梁書蕭子顯傳。到了舊唐書經籍志著錄這部書,就只有五十九卷了。劉知幾史通序例曾說過南齊書原有序錄,后人從而推論南齊書佚失的一卷就是。蕭子顯雖然是以封建史臣的觀點來修史的,但他以當代人記當代事,在南齊書里保留了一定數量的比較原始的史料。關於統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及統治階級集團內部的傾軋殘殺,書中都有所記載。對當時唐禹之領導的農民起義,在豫章文獻王嶷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沈文季傳等里,也提供了材料。此外對南齊一代的文學史、思想史、科學史方面的情況也有一定的反映。如科學家祖沖之,在南齊書里就有一篇比較詳細的傳。總的來說,南齊書是一部研究南齊歷史的重要史書。
點校南齊書,是用商務印書館影印的宋大字本(簡稱百衲本)作底本,參校了明、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另外,還參校了沈約宋書中的志,以及南史、通典、冊府元龜、太平御覽、資治通鑑、資治通鑑考異等書的有關部分。對於前人校勘的成果,我們採用了周星詒、張元濟、張森楷的三種南齊書校勘記稿本,以及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等書。
蕭子顯(約公元四八九到五三七),字景陽,南蘭陵郡南蘭陵縣(今江蘇常州西北)人,是蕭道成的孫子。他父親豫章王蕭嶷在南齊前期曾煊赫一時,他本人在梁做到吏部尚書。他雖然還是梁朝統治集團中的上層人物,但這時他家的政治地位已經衰落下來。
蕭子顯入梁以后,還是積極地為鞏固梁朝政權效力。蕭衍曾當面向蕭子顯兄弟表示,希望他們作梁朝的「忠臣」。蕭子顯也就特別利用了自己的文史才能為梁朝的封建統治服務。他曾奏請編纂蕭衍的文集,贊美蕭衍掛名主編的通史,并在國學里講解由蕭衍題名的五經義。他還編寫了五卷普通北伐記,這書雖已不可見,而顧名思義,應是頌揚蕭衍在普通年間(公元五二○到五二六)的軍事活動的。他編寫南齊書,也是經過奏請的。蕭子顯還著有后漢書一百卷、貴儉傳三十卷、文集二十卷,都沒有流傳下來。 南齊初年,蕭道成設置史官,命檀超、江淹等編集「國史」。在梁代,沈約著有齊紀,吳均著有齊春秋。蕭子顯的南齊書,多取材於檀超、江淹等的書稿,而他們的稿子沒有,傳下來。沈約、吳均的書約在十一世紀以后也散失了。關於南齊的最早只有這部南齊書。
南齊書六十卷,見於梁書蕭子顯傳。到了舊唐書經籍志著錄這部書,就只有五十九卷了。劉知幾史通序例曾說過南齊書原有序錄,后人從而推論南齊書佚失的一卷就是。蕭子顯雖然是以封建史臣的觀點來修史的,但他以當代人記當代事,在南齊書里保留了一定數量的比較原始的史料。關於統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及統治階級集團內部的傾軋殘殺,書中都有所記載。對當時唐禹之領導的農民起義,在豫章文獻王嶷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沈文季傳等里,也提供了材料。此外對南齊一代的文學史、思想史、科學史方面的情況也有一定的反映。如科學家祖沖之,在南齊書里就有一篇比較詳細的傳。總的來說,南齊書是一部研究南齊歷史的重要史書。
點校南齊書,是用商務印書館影印的宋大字本(簡稱百衲本)作底本,參校了明、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另外,還參校了沈約宋書中的志,以及南史、通典、冊府元龜、太平御覽、資治通鑑、資治通鑑考異等書的有關部分。對於前人校勘的成果,我們採用了周星詒、張元濟、張森楷的三種南齊書校勘記稿本,以及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等書。
《南齊書》章節列表
- 卷一本紀第一 高帝上
- 卷二本紀第二 高帝下
- 卷三本紀第三 武帝
- 卷四本紀第四 郁林王
- 卷五本紀第五 海陵王
- 卷六本紀第六 明帝
- 卷七本紀第七 東昏侯
- 卷八本紀第八 和帝
- 卷九志第一 禮上
- 卷十志第二 禮下
- 卷十一志第三 樂
- 卷十二志第四 天文上
- 卷十三志第五 天文下
- 卷十四志第六 州郡上
- 卷十五志第七 州郡下
- 卷十六志第八 百官
- 卷十七志第九 輿服
- 卷十八志第十 祥瑞
- 卷十九志第十一 五行
- 卷二十列傳第一 皇后
- 卷二十一列傳第二 文惠太子
- 卷二十二列傳第三 豫章文獻王
- 卷二十三列傳第四 褚淵(淵弟澄 徐嗣) 王儉
- 卷二十四列傳第五 柳世隆 張瑰
- 卷二十五列傳第六 垣崇祖 張敬兒
- 卷二十六列傳第七
- 卷二十七列傳第八 劉懷珍 李安民 王玄載(弟玄邈)
- 卷二十八列傳第九 崔祖思 劉善明 蘇侃 垣榮祖
- 卷二十九列傳第十 呂安國(全景文) 周山圖 周盤龍 王廣之
- 卷三十列傳第十一 薛淵 戴僧靜 桓康(尹略) 焦度 曹虎
- 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二 江謐 荀伯玉
- 卷三十二列傳第十三 王琨 張岱 褚炫 何戢 王延之 阮韜
- 卷三十三列傳第十四 王僧虔 張緒
- 卷三十四列傳第十五 虞玩之 劉休 沈沖 庾杲之 王諶
- 卷三十五列傳第十六 高帝十二王
- 卷三十六列傳第十七 謝超宗 劉祥
- 卷三十七列傳第十八 到捴 劉悛 虞悰 胡諧之
- 卷三十八列傳第十九 蕭景先 蕭赤斧(子穎胄)
- 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 劉瓛(弟巉) 陸澄
- 卷四十列傳第二十一 武十七王
- 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二 張融 周颙
- 卷四十二列傳第二十三 王晏 蕭諶 蕭坦之 江祏
- 卷四十三列傳第二十四 江敩 何昌宇 謝抃 王思遠
- 卷四十四列傳第二十五 徐孝嗣 沈文季
- 卷四十五列傳第二十六 宗室
- 卷四十六列傳第二十七 王秀之 王慈 蔡約 陸慧曉(顧憲之) 蕭惠基
- 卷四十七列傳第二十八 王融 謝朓
- 卷四十八列傳第二十九 袁彖 孔稚珪 劉繪
- 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 王奐(從弟繢) 張沖
- 卷五十列傳第三十一 文二王 明七王
- 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二 裴叔業 崔慧景 張欣泰
- 卷五十二列傳第三十三 文學
- 卷五十三列傳第三十四 良政
- 卷五十四列傳第三十五 高逸
- 卷五十五列傳第三十六 孝義
- 卷五十六列傳第三十七 幸臣
- 卷五十七列傳第三十八 魏虜
- 卷五十八列傳第三十九 蠻 東南夷
- 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 芮芮虜 河南 氐 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