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類證治裁》

    作者:林佩琴(清)

    《類證治裁》簡介

    本書為清代醫家林珮琴編者,首刊于咸豐元年,是一部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參考書。

    全書8卷,設卷首一卷。除卷首為論述醫理外,其他各卷主要載內科、雜病、外科、五官科及婦科的各種疾病。每一病下概要而明晰地論述了病因、病機、證候特點、脈象及選用的治法和方藥。同時每病大多附有醫案,提供了自己的臨床心得, 其中有的是與他人同治一人,同用一方,而只是藥量稍加變化 ,收效卻相當顯著,充分揭示了作者豐富的臨床經驗。

    本書的特點是理論聯系實際,突出了中醫“活”的靈魂。同時證候翔備,用藥精當,全書理法方藥通融一體。近代醫家曾譽之為“實用內科學”、“教科書”,這不難看出它的獨到之處。
    茲以初刻本為底本,又廣搜校本,整理刊行,以饗讀者。
    ==============================================================================



    林佩琴,字云和,號羲桐,清代丹陽(今屬江蘇)人。出生于1722年(清干隆三十七年),卒于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享年67歲。嘉慶戊辰(1808年)應恩科鄉試中經魁(五名內舉人),文章膾灸人口。己巳(1809年)后進而學醫,后業于孫慶曾(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五腫脹門),精于醫術,融會貫通《靈樞》、《素問》、《難經》諸書,而不泥古。白天教授生徒,燈下披閱方書,歷數十年。他雖然不以醫為專業,但是診治病人很多。晚年請病人歸還藥方,選擇其中重要的立醫案,題為《證治類裁》,凡八卷,并附外科。此書分門別類,前面是論述,藥方次之,醫案又次之。根據經典著作立論、用方,與《沉氏尊生書》體裁大略相同。此外,他還著有《米燕草堂四書文》五百余篇、《來燕草堂古文》二卷、《駢體文》二卷、《高臥樓古今體詩》二卷、《百鳥詩》一卷、《詩余》一卷。他的兒子林芝本,字筠石,也按醫傳行醫。(見《羲桐府君傳略》) 林佩琴博學通醫,而不以醫為專業,可作為儒醫者代表。他的《類證治裁》一書,分門別類、前論、次方、后案,與《沉氏尊生書》體裁相仿,而言簡法備,較之沉書更為明晰。

    《類證治裁》章節列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