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作者: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簡介
《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方》,又名《千金要方》。成書于652年。作者孫思邈。方濟之,德逾于此”,所以千金名其書。
《備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現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種,大致可分為兩類。
此書30卷本內容,卷1為醫學總論,包括醫學倫理、本草、制藥等;卷2~4為婦科病;卷5為兒科病;卷6為七竅病;卷7~8論諸風腳氣;卷9~10為傷寒;卷11~20為臟腑病論;卷21論消渴淋閉諸癥;卷22為瘡腫痛疽;卷23系痔漏;卷24論解毒并雜治;卷25為備急諸術;卷26~27系食治并養性;卷28平脈;卷29~30針灸孔穴主治,總計233門,含方論5300余首,創分證列方的編寫體例。
書中系統總結了唐代以前的醫學成就,取材廣泛,內容豐富,遍涉臨床各科及針灸、食療、藥物、預防、衛生保健等。該書有述有作,驗方經方兼備,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全的醫學巨著,是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后,中國醫學的又一次總結,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
《備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現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種,大致可分為兩類。
此書30卷本內容,卷1為醫學總論,包括醫學倫理、本草、制藥等;卷2~4為婦科病;卷5為兒科病;卷6為七竅病;卷7~8論諸風腳氣;卷9~10為傷寒;卷11~20為臟腑病論;卷21論消渴淋閉諸癥;卷22為瘡腫痛疽;卷23系痔漏;卷24論解毒并雜治;卷25為備急諸術;卷26~27系食治并養性;卷28平脈;卷29~30針灸孔穴主治,總計233門,含方論5300余首,創分證列方的編寫體例。
書中系統總結了唐代以前的醫學成就,取材廣泛,內容豐富,遍涉臨床各科及針灸、食療、藥物、預防、衛生保健等。該書有述有作,驗方經方兼備,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全的醫學巨著,是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后,中國醫學的又一次總結,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
《備急千金要方》章節列表
- 卷第二 (婦人方上) 178方
- 卷第三 (婦人方中) 200方
- 卷第四 (婦人方下) 127方
- 卷第五上 (少小嬰孺方上) 82方
- 卷第五下 (少小嬰孺方下) 242方
- 卷第六上 (七竅病上) 217方
- 卷第六下 (七竅病下) 223方
- 卷第七 (風毒腳氣) 67方
- 卷第八 (諸風) 60方
- 卷第九 (傷寒上) 99方
- 卷第十 (傷寒下) 144方
- 卷第十一 (肝臟) 62方
- 卷第十二 (膽腑) 68方
- 卷第十三 (心臟) 157方
- 卷第十四 (小腸腑) 85方
- 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 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
- 卷第十六 (胃腑) 117方
- 卷第十七 (肺臟) 128方
- 卷第十八 (大腸腑) 142方
- 卷第十九 (腎臟) 112方
- 卷第二十 (膀胱腑) 25方
- 卷第二十一 (消渴淋閉尿血水腫) 78方
- 卷第二十二 (丁腫癰疽) 183方
- 卷第二十三 (痔漏) 187方
- 卷第二十四 (解毒井雜治) 131方
- 卷第二十五 (備急) 329方
- 卷第二十六 (食治) 1方
- 卷第二十七 (養性) 14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