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風土的詩詞(148首)

    41 《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向畢清晨遣女奴阿稽豎子…往問》 唐·杜甫

    東渚雨今足,佇聞粳稻香。
    上天無偏頗,蒲稗各自長。
    人情見非類,田家戒其荒。
    功夫競搰搰,除草置岸旁。

    42 《鄭典設自施州歸》 唐·杜甫

    吾憐滎陽秀,冒暑初有適。
    名賢慎所出,不肯妄行役。
    旅茲殊俗遠,竟以屢空迫。
    南謁裴施州,氣合無險僻。

    重陽節飲酒登高將士思鄉

    43 《題前溪館》 唐·李嘉祐

    兩年謫宦在江西,舉目云山要自迷。
    今日始知風土異,潯陽南去鷓鴣啼。

    44 《送盧員外往饒州》 唐·李嘉祐

    為郎復典郡,錦帳映朱輪。
    露冕隨龍節,停橈得水人。
    早霜蘆葉變,寒雨石榴新。
    莫怪諳風土,三年作逐臣。

    45 《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唐·岑參

    熱海亙鐵門,火山赫金方。
    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夫子佐戎幕,其鋒利如霜。
    中歲學兵符,不能守文章。

    46 《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贈袁贊府(時經劉展平后)》 唐·劉長卿

    卻見同官喜復悲,此生何幸有歸期。
    空庭客至逢搖落,舊邑人稀經亂離。
    湘路來過回雁處,江城臥聽搗衣時。
    南方風土勞君問,賈誼長沙豈不知。

    47 《奉送盧員外之饒州》 唐·劉長卿

    天書萬里至,旌旆上江飛。
    日向鄱陽近,應看吳岫微。
    暮帆何處落,潮水背人歸。
    風土無勞問,南枝黃葉稀。

    48 《岳陽別李十七越賓》 唐·王昌齡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驛。
    具陳江波事,不異淪棄跡。
    杉上秋雨聲,悲切蒹葭夕。
    彈琴收馀響,來送千里客。

    49 《岳陽別李十七越賓》 唐·王昌齡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驛。
    具陳江波事,不異淪棄跡。
    杉上秋雨聲,悲切蒹葭夕。
    彈琴收馀響,來送千里客。

    50 《送友人尉蜀中》 唐·徐晶

    故友漢中尉,請為西蜀吟。
    人家多種橘,風土愛彈琴。
    水向昆明闊,山連大夏深。
    理閑無別事,時寄一登臨。

    51 《軍中行路難(與駱賓王同作)》 唐·辛常伯

    君不見封狐雄虺自成群,憑深負固結妖氛。
    玉璽分兵征惡少,金壇授律動將軍。
    將軍擁麾宣廟略,戰士橫戈靜夷落。

    52 《郡宅中齋》 唐·宋之問

    郡宅枕層嶺,春湖繞芳甸。
    云甍出萬家,臥覽皆已遍。
    漁商汗成雨,廨邑明若練。
    越俗鏡中行,夏祠云表見。

    53 《餞陳學士還江南同用征字》 唐·張九齡

    荷蓧旋江澳,銜杯餞霸陵。
    別前林鳥息,歸處海煙凝。
    風土鄉情接,云山客念憑。
    圣朝巖穴選,應待鶴書征。

    54 《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 唐·劉商

    漢室將衰兮四夷不賓,動干戈兮征戰頻。
    哀哀父母生育我,見離亂兮當此辰。
    紗窗對鏡未經事,將謂珠簾能蔽身。

    55 《為廣東解嘲》 宋·曾豐

    曲江而下水多石,大庾以南山半茅。
    相國猶余心里印,祖師更剩杖頭包。
    依稀舜樂宜人聽,零落韓文任客抄。
    氣候太偏風土惡,念詩聊解古人嘲。

    56 《靜坐》 宋·曾豐

    履歲投正月,攜家到五羊。
    清明郊外好,朱墨幕中忙。
    得病疑風土,逢人問藥方。
    所傳非所信,靜坐得心涼。

    57 《廣中二首》 宋·王阮

    南來風土已安之,事已當還敢故違。
    銅柱略無功可錄,玉關空幸死前歸。
    眼看余劑憐猶在,力憑征鞍覺尚微。
    此去上還官印綬,卻來傳授祖師衣。

    58 《潛山風土》 宋·釋文珦

    潛為杭古邑,漢郡屬丹陽。
    俗本崇勤儉,民終不寇攘。
    屋頭猶種木,田岸亦栽桑。
    頗與豳風類,吾心愛此鄉。

    59 《東嘉風士》 宋·釋文珦

    山水知我舊永嘉,謝池千古湛清華。
    四郊風土宜柑樹,百里官河盡藕花。
    鴉鷺共棲江面石,漁商分泊渡頭沙。
    他年若向中川住,管定清游少在家。

    60 《鄞中桃花渡即事》 宋·釋文珦

    城北桃花渡,樓居半海商。
    官河通遠浦,津樹雜高檣。
    旭日江煙暖,東風水草香。
    為看風土異,客子又懷鄉。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