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風土的詩詞(148首)
22
《送新羅客歸》 唐·許彬
君家滄海外,一別見何因。
風土難知教,程途自致貧。
浸天波色晚,橫吹鳥行春。
明發千檣下,應為更遠人。
23
《寄蔣二十四》 唐·唐彥謙
鳥囀蜂飛日漸長,旅人情味悔思量。
禪門澹薄無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墻。
二月云煙迷柳色,九衢風土帶花香。
大知高士禁愁寂,試倚闌干莫斷腸。
24
《與鄉人鑒休上人別》 唐·方干
此日因師話鄉里,故鄉風土我偏諳。
一枝竹葉如溪北,半樹梅花似嶺南。
山夜獵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蠶。
如今休作還家意,兩須垂絲已不堪。
25
《送客歸新羅》 唐·項斯
君家滄海外,一別見何因。
風土雖知教,程途自致貧。
浸天波色晚,橫笛鳥行春。
明發千檣下,應無更遠人。
26
《送邵州林使君》 唐·朱慶馀
軒車此去也逢時,地近湘南頗入詩。
一月計程那是遠,中年出守未為遲。
水邊花氣熏章服,嶺上嵐光照畫旗。
想得化行風土變,州人應為立生祠。
28
《春游二林寺》 唐·白居易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29
《春游二林寺》 唐·白居易
下馬二林寺,翛然進輕策。
朝為公府吏,暮作靈山客。
二月匡廬北,冰雪始消釋。
陽叢抽茗芽,陰竇泄泉脈。
30
《江南行》 唐·張籍
江南人家多橘樹,吳姬舟上織白苧。
土地卑濕饒蟲蛇,連木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長為市,落帆度橋來浦里。
32
《送湖南李正字歸》 唐·韓愈
長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隨鴻雁少,江共蒹葭遠。
歷歷余所經,悠悠子當返。
孤游懷耿介,旅宿夢婉娩。
風土稍殊音,魚蝦日異飯。
親交俱在此,誰與同息偃。
33
《酬盧員外》 唐·楊巨源
謝傅旌旗控上游,盧郎樽俎借前籌。
舜城風土臨清廟,魏國山川在白樓。
云寺當時接高步,水亭今日又同游。
滿筵舊府笙歌在,獨有羊曇最淚流。
34
《胡笳十八拍·第六拍》 唐·劉商
怪得春光不來久,胡中風土無花柳。
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姓名音信兩不通,終日經年常閉口。
是非取與在指撝,言語傳情不如手。
36
《田家留客》 唐·王建
人家少能留我屋,客有新漿馬有粟。
遠行僮仆應苦饑,新婦廚中炊欲熟。
不嫌田家破門戶,蠶房新泥無風土。
38
《送海州盧錄事》 唐·耿湋
之官逢計吏,風土問如何。
海口朝陽近,青州春氣多。
郊原鵬影到,樓閣蜃云和。
損益關從事,期聽勞者歌。
39
《覽物(一作峽中覽物)》 唐·杜甫
曾為掾吏趨三輔,憶在潼關詩興多。
巫峽忽如瞻華岳,蜀江猶似見黃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經春長薜蘿。
形勝有馀風土惡,幾時回首一高歌。
40
《寄柏學士林居》 唐·杜甫
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學士亦奔波。
嘆彼幽棲載典籍,蕭然暴露依山阿。
青山萬里靜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