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聞聲的詩詞(134首)

    41 《舞曲歌辭·霓裳辭十首》 唐·王建

    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
    散聲未足重來授,直到床前見上皇。
    中管五弦初半曲,遙教合上隔簾聽。
    一聲聲向天頭落,效得仙人夜唱經。

    42 《攝事十三首》 隋代·佚名

    麗斫割牲,以炰以烹。
    博碩肥腯,芳羞神明。
    祖考來格,享于克誠。
    聞聲欬,式燕以寧。

    43 《攝事十三首》 隋代·佚名

    麗斫割牲,以炰以烹。
    博碩肥腯,芳羞神明。
    祖考來格,享于克誠。
    聞聲欬,式燕以寧。

    44 《入殿左僧舍下遵曲徑仰見崖端高軒絕可舒矚》 明·程嘉燧

    僧房高下居,閉門秋色閑。
    陽樹挺幽徑,陰崖仰層關。
    周垣若澗底,疏翠當窗間。
    窗中如有人,聞聲杳難攀。
    遙知縱目處,樹杪見前灣。
    白日山后沒,好月湖中還。
    念此來何時,使我舒心顏。

    45 《真宗奉圣祖玉清昭應宮十一首》 宋·真宗

    雕俎在御,飚駕聞聲
    真游斯降,旨酒斯盈。
    大樂云闋,大禮云成。
    徹彼常薦,罄此明誠。

    46 《猿》 宋·宋無

    巴峽聞聲愁斷陽,冷泉照影綠陰涼。
    藤搖亂雨領見過,樹曬斜陽拾收忙。
    獻果去尋幽洞遠,攀蘿來撼落花香。
    空山月暗無人見,啼入白云深處藏。

    47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見色明心事已差,聞聲悟道更交加。
    觀音妙智慈悲力,荊棘林生優缽華。

    4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黎杖橫膝,衲衣擁肩。
    默為佛事,情忘世緣。
    家風空掃四壁。
    活計冷坐三椽。
    聞聲色外相討,破曉青山啼杜鵑。

    49 《紹椿行者求頌》 宋·釋印肅

    假使八千五百歲,紹椿松鶴未為奇。
    不若紹明光不變,此中實應出家時。
    念道何憂衣食事,千光影裹聽鶯啼。
    聞聲一囀渾消息,滿目蓮花不見枝。

    50 《頌十玄談·塵異》 宋·釋印肅

    莫向如來行處行,一身墮落萬尋坑。
    人神百億扶難起,耳不聞聲目似盲。

    51 《金剛隨機無盡頌·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宋·釋印肅

    不應貪福德,強接無生客。
    聞聲恰似聾,見聲非外色。

    52 《曹山榘長老請贊》 宋·釋師范

    頭圓象天,足方象地。
    耳朵聞聲,鼻孔出氣。
    馬駒踏殺天下人,瞎驢不受靈山記。

    53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拽轉十二時,不與諸塵對。
    飽和羅飯,瘦策閑嬉。
    三個成團,四個作隊。
    向云坳磵曲,采蕨蕈煎茶,

    54 《觀音贊》 宋·釋法薰

    聞聲聞無所聞,見色見非是見。
    燕坐盤陀,不定不亂。
    盡大地悉證圓通,我方滿度生悲愿。

    55 《拈古十四首》 宋·釋法薰

    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林鴆砧,井底種林擒。

    56 《題猿石手卷二首》 宋·陸文圭

    空山暮雨,枯木曉霜。
    此處聞聲,若為斷腸。

    57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公明宣》 宋·林同

    子於親在日,叱咤不聞聲
    既曰見而說,應無學未能。

    58 《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宋·方回

    飛鴻離魚網,玉石有俱焚。
    冥冥豈無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趙廣漢,誰歟哀王孫。
    粹然東南稟,頑薄推廉敦。

    59 《次韻謝喻巖叟》 宋·方回

    妙年璧水播英辭,半世聞聲鬢未絲。
    賜姓遠從梁武日,家風復見喻鳧詩。
    九霄空闊飛勝勢,萬卷縱橫講授師。
    重到廬山亦何喜,喜君知我我君知。

    60 《次韻贈趙豈卿吟嘯公之孫乃父亦能詩》 宋·方回

    大門祖父昔聞聲,交臂差池恨晚生。
    欲與萬山修郡志,誰能三世擅詩名。
    故知龍頷無魚目,更覺松心異舜英。
    字穩句圓經幾煉,定應九轉已丹成。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