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碧沈沈,分明見百尋。味甘傳邑內,脈冷應山心。圓入月輪凈,直涵峰影深。自從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老師
度歲休籠閉,身輕好羽儀。白云□是伴,滄海得因誰。唳起遺殘食,盤馀在迥枝。條風頻雨去,只恐更相隨。
議論藝術文學組詩
莫辭東路遠,此別豈閑行。職處中軍要,官兼上佐榮。野亭楓葉暗,秋水藕花明。拜省期將近,孤舟促去程。
家住吳王舊苑東,屋頭山水勝屏風。尋常夢在秋江上,釣艇游揚藕葉中。
吊古傷今抒情議論
脫置腰下組,擺落心中塵。行歌望山去,意似歸鄉人。朝蹋玉峰下,暮尋藍水濱。擬求幽僻地,安置疏慵身。本性便山寺,應須旁悟真。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憶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歸。朝為雙蒂花,莫為四散飛。花落還繞樹,游子不顧期。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圣代提封盡海壖,狼荒猶得紀山川。華夷圖上應初錄,風土記中殊未傳。椎髻老人難借問,黃茆深峒敢留連。南宮有意求遺俗,試檢周書王會篇。
古文觀止議論序文
月沒天欲明,秋河尚凝白。皚皚積光素,耿耿橫虛碧。南斗接,北辰連,空濛鴻洞浮高天。蕩蕩漫漫皆晶然,
唐詩三百首懷古議論
天下兵又動,太平竟何時。訏謨者誰子,無乃失所宜。前年關中旱,閭井多死饑。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尸。
明代少知己,夜光頻暗投。迍邅終薄命,動息盡窮愁。自欲歸飛鹢,當為不系舟。雙垂素絲淚,幾弊皂貂裘。
議論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辭賦精選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詠物議論借古諷今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猶對山中月,誰聽石上泉。猿聲知后夜,花發見流年。杖錫閑來往,無心到處禪。
寫景議論
長安初見君,君頷微有須。後於河內逢,秀峻美髯胡。又會在桐鄉,談時多孟盧。寧書得天然,鐘王不能奴。
婉約寫景喜悅
獨鳥沖波去意閑,壞霞如赭水如箋。為誰無盡寫江天。并舫風弦彈月上,當窗山髻挽云還;獨經行處未荒寒。
豪放議論抒懷
予何人、此何時節,駕言我欲行志。青原煮豆然萁后,誰豢龍蛇赤子。心為碎。寬底是、翻疑又怕嚴底是。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議論歷史借古諷今
煙嶠收痕,云沙擁沫,孤槎萬里春聚。蠟杵冰塵,水研花片,帶得海山風露。纖痕透曉,銀鏤小、初浮一縷。重剪紗窗暗燭,深垂繡簾微雨。
送別議論讀書寫人修養
楓葉濃於染。秋正老、江上征衫寒淺。又是秦鴻過,霽煙外,寫出離愁幾點。年來歲去,朝生暮落,人似吳潮展轉。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散文
客里匆匆夢帝州。故人相遇一杯休。疏梅些子最清幽。雙綰香螺春意淺,緩歌金縷楚云留。不知妝鏡若為儔。
愛國抒情議論
和氣應鼙鼓,喜色上轅門。貔貅萬騎,爭相慶主將佳晨。遙望九霄上闕,靄靄慶云澄處,一點將星明。天瑞不虛應,人杰豈虛生。
古文觀止歷史故事議論朋黨
有乾坤、清氣入詩脾,隨龍散神仙。蘸西湖和墨,長空為紙,幾度詩圓。消得宮妃捧硯,夜燭照金蓮。試問隔屏坐,誰后誰先。
宋詞三百首議論豪放愛國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