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兄弟的詩詞(1004首)

    861 《食黍行》 宋·王安石

    周公兄弟相殺戮,李斯父子夷三族。
    富貴常多患禍嬰,貧賤亦復難為情。
    身隨衣食南與北,至親安能常在側。
    謂言黍熟同一炊,欻見隴上黃離離。
    游人中道忽不返,從此食黍還心悲。

    862 《送別韓虞部》 宋·王安石

    客舍街南初著巾,與君兄弟即相親。
    當年豈意兩家子,今日更為同社人。
    京洛風塵嗟阻閣,江湖杯酒惜逡巡。
    歸帆嶺北茫茫水,把手何時寂寞濱。

    863 《書陳祈兄弟屋壁》 宋·王安石

    千里歸來倦宦身,欲尋田宅豫求鄰。
    能將孝友傳家世,鄉邑如君更幾人。

    864 《寄虞氏兄弟》 宋·王安石

    一身兼抱百憂虞,忽忽如狂久廢書。
    疇昔心期俱喪勇,此來腰疾更悉虛。
    久聞陽羨安家好,自度淵明與世疏。
    亦有未歸溝壑日,會應相近置田廬。

    865 《送純甫如江南》 宋·王安石

    青溪看汝始蹁躚,兄弟追隨各少年。
    壯爾有行今納婦,老吾無用亦求田。
    初來淮北心常折,卻望江南眼更穿。
    此去還知苦相憶,歸時快馬亦須鞭。

    866 《送蕭山錢著作》 宋·王安石

    才高諸彥故無嫌,兄弟同時舉孝廉。
    東觀外除方墨綬,西州相見已蒼髯。
    靈胥引水清穿市,神禹分山翠入簾。
    好去弦歌聊自慰,郡人誰敢慢陶潛。

    867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宋·王安石

    父兄為學眾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家勢到今宜有後,士才如此豈無時。
    久聞陽羨溪山好,頗與淵明性分宜。
    但愿一門皆貴仕,時將車馬過茆茨。

    868 《字謎詩二首》 宋·王安石

    兄弟四人兩人大,一人立地三人坐。
    家中更有一兩口,任是兇年也得過。

    869 《寄吳沖卿二首》 宋·王安石

    塞垣花氣欲飛浮,眼底紛紛綠漸抽。
    悠遠山川嗟我老,急難兄弟想君愁。
    舊知白日諸曹滿,試問紅燈幾客留。
    時節只應無意思,亦如何路判春休。

    870 《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 宋·蘇軾

    彭蠡東北源,廬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種此一雙玉。
    思之不可見,破宅余修竹。
    四鄰戒莫犯,十畝森似束。

    871 《次前韻答馬忠玉》 宋·蘇軾

    坡陀巨麓起連峰,積累當年慶自鐘。
    靈運子孫俱得鳳,慈明兄弟孰非龍。
    河梁會作看云別,詩社何妨載酒従。
    祗有西湖似西子,故應宛轉為君容。

    872 《孔毅甫妻挽詞》 宋·蘇軾

    結褵記初歡,同穴期晚歲。
    擇夫得溫嶠,生子勝王濟。
    高風相賓友,古義仍兄弟
    従君吏隱中,窮達初不計。

    873 《予以事系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 宋·蘇軾

    圣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874 《和孫叔靜兄弟李端叔唱和》 宋·蘇軾

    病骨瘦欲折,霜髯籋更疏。
    喜聞新國政,兼得故人書。
    秉燭真如夢,傾杯不敢余。
    天涯老兄弟,懷抱幾時攄。

    875 《小飲西湖,懷歐陽叔弼兄弟,贈趙景貺、陳履》 宋·蘇軾

    歲暮自急景,我閑方緩觴。
    歡飲西湖晚,步轉北渚長。
    地坐略少長,意行無澗岡。
    久知薺麥青,稍喜榆柳黃。

    876 《次前韻送程六表弟》 宋·蘇軾

    君家兄弟真連璧,門十朱輪家萬石。
    竹使猶分刺史符,尚方行賜尚書舄。
    前年持節發倉廩,到處賣刀收繭栗。
    歸來閉口不論功,卻走渡江誰復惜。

    877 《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 宋·蘇軾

    空山不難到,絕境未易名。
    何時謫仙人,來作鈞天聲。
    胸中幾云夢,余地方恢宏。
    長庚與北斗,錯落綴冠纓。

    878 《新茶送簽判程朝奉以饋其母有詩相謝次韻答之》 宋·蘇軾

    縫衣付與溧陽尉,舍肉懷歸潁谷封。
    聞道平反供一笑,會須難老待千鐘。
    火燧試焙分新胯,雪里頭綱輟賜龍。
    従此升堂是兄弟,一甌林下記相逢。

    879 《次韻子由五月一日同轉對》 宋·蘇軾

    跪奉新書笏在腰,談王正欲伴耕樵。
    晉陽豈為一門事,(唐高祖謂溫大雅兄弟云:我起義晉陽,止為卿一門耳。
    )宣政聊同五月朝。
    (貞元中詔曰:自今后五月一日御宣政殿,與文武百僚相見。

    880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宋·蘇軾

    只知楚越為天涯,不知肝膽非一家。
    此身如線自縈繞,左旋右轉隨繅車。
    誤拋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従稚川隱羅浮,先與靈運開永嘉。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