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途說的反義詞
道聽途說的反義詞有:所見所聞,有根有據,百聞不如一見,目擊耳聞,目睹耳聞,目知眼見,耳聞不如目見,耳聞目擊,耳聞目見,言之有據,身臨其境,身入其境,身歷其境,身當其境,道聽途說[dào tīng tú shuō]的解釋:道、途:路。路上聽說來的;又在路上傳播。指隨便傳說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沒有根據的消息。出自: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道聽而涂(途)說,德之棄也。”
道聽途說的反義詞詳解
- 1 所見所聞
- 拼音:
- suǒ jiàn suǒ wén
- 解釋:
- 看到的和聽到的。
- 出處:
- 宋·王安石《慈溪縣學記》:“則士朝夕所見所聞,無非所以治天下國家之道。”
- 2 有根有據
- 拼音:
- yǒu gēn yǒu jù
- 解釋:
- 有根據,不是憑空捏造
- 出處:
-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八回:“鄭恩聽了這一席話,欲待不信,這賣油梆子現在,是他掐算出來的,似乎有根有據,怎么不信?”
- 3 百聞不如一見
- 拼音:
-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 解釋:
- 聞:聽。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指多聽不如親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 4 目擊耳聞
- 拼音:
- mù jī ěr wén
- 解釋:
- 親眼看到,親耳聽到。
- 出處:
- 《資治通鑒·唐紀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 5 目睹耳聞
- 拼音:
- mù dǔ ěr wén
- 解釋:
- 睹:看見;聞:聽見。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 出處:
- 《資治通鑒 唐紀睿宗景云二年》:“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 6 目知眼見
- 拼音:
- mù zhī yǎn jiàn
- 解釋:
- 親眼所見。形容熟悉了解。
- 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放著恁般目知眼見的倒不嫁,難道到在那些酒包飯袋里去搜覓?”
- 7 耳聞不如目見
- 拼音:
-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 解釋:
- 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
- 出處:
- 漢 劉向《說苑 政理》:“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 8 耳聞目擊
- 拼音:
- ěr wén mù jī
- 解釋:
- 擊:接觸。親自聽說,親眼看見。
- 出處:
- 宋·劉克莊《后村全集·回劉汀州書》:“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聞目擊,一旦因賢嗣顯揚之請,遂得附名驥尾,以詔不朽,豈非幸歟!”
- 9 耳聞目見
- 拼音:
- ěr wén mù jiàn
- 解釋:
- 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 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歸心》:“夫信謗之征,有如影響;耳聞目見,其事已多,或乃精誠不深,業緣未感,時儻差闌,終當或報耳。”
- 10 言之有據
- 拼音:
- yán zhī yǒu jù
- 解釋:
- 說話和寫文章有充分的證據或事實根據
- 11 身臨其境
- 拼音:
- shēn lín qí jìng
- 解釋:
- 身:親身;臨:到;其:那個;境:環境;地方。親身到過那個地方。
- 出處:
- 明 袁宏道《八識略說序》:“向非身歷其境,惡能窮其邊崖,指其歸宿者哉!”
- 12 身入其境
- 拼音:
- shēn rù qí jìng
- 解釋:
- 身:親身;境:環境。指親自經歷了那種境地
- 出處:
- 清·周生《揚州夢·夢中人·畢生婦》:“時而點頭會意……時而如身入其境。”
- 13 身歷其境
- 拼音:
- shēn lì qí jìng
- 解釋:
- 親身來到某個地方
- 出處:
-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而曹公已臨其境。”
- 14 身當其境
- 拼音:
- shēn dāng qí jìng
- 解釋:
- 見“身臨其境”。
- 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可惜這些資料,我在目前不能得到,我不能寫些更具體的事實來,使未身當其境的朋友們也同樣感泣一下。”
道聽途說的近義詞
“道聽途說”單字解釋
* 道聽途說的反義詞有:所見所聞,有根有據,百聞不如一見,目擊耳聞,目睹耳聞,目知眼見,耳聞不如目見,耳聞目擊,耳聞目見,言之有據,身臨其境,身入其境,身歷其境,身當其境,道聽途說[dào tīng tú shuō]的解釋:道、途:路。路上聽說來的;又在路上傳播。指隨便傳說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沒有根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