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猶不及的反義詞
過猶不及的反義詞有:不疾不徐,恰到好處,恰如其分,有過之無不及,有過之而無不及,適可而止,過猶不及[guò yóu bù jí]的解釋:事情做過了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出自: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過猶不及的反義詞詳解
- 1 不疾不徐
- 拼音:
- bù jí bù xú
- 解釋:
- 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
- 出處:
- 宋 黃庭堅《王純中墓志銘》:“君調用財力,不疾不徐,勞民勸功,公私以濟。”
- 2 恰到好處
- 拼音:
- qià dào hǎo chù
- 解釋:
- 恰:正好。辦事、說話正好達到最適當的地步。
- 出處:
- 清 王士禛《帶經常詩話》:“元倡如初寫黃庭,恰到好處;諸名士和作皆不觸及。”
- 3 恰如其分
- 拼音:
- qià rú qí fèn
- 解釋:
- 恰:恰好;分:分寸。合適的界限。指辦事或說話正合分寸。
- 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08回:“賞分輕重,俱是閻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無不欣喜。”
- 4 有過之無不及
- 拼音:
- 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 解釋:
-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 5 有過之而無不及
- 拼音:
- yǒu guò zhī ér wú bù jí
- 解釋:
- 過:超過;及:趕上。達到。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 出處:
- 《論語·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 6 適可而止
- 拼音:
- shì kě ér zhǐ
- 解釋:
- 做到適當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處。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鄉黨》:“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過猶不及的近義詞
“過猶不及”單字解釋
* 過猶不及的反義詞有:不疾不徐,恰到好處,恰如其分,有過之無不及,有過之而無不及,適可而止,過猶不及[guò yóu bù jí]的解釋:事情做過了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