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濟的反義詞
和衷共濟的反義詞有:分庭抗禮,離心離德,離群索居,落落寡合,貌合神離,鹿死誰手,和衷共濟[hé zhōng gòng jì]的解釋:衷:內心;濟:渡水。大家一條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團結一致;克服困難。出自:《尚書 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國語 魯語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
和衷共濟的反義詞詳解
- 1 分庭抗禮
- 拼音:
- fēn tíng kàng lǐ
- 解釋:
- 庭:庭院;抗:對等;相當;抗禮:行平等的禮。古時賓客和主人相見;分別站在庭院兩邊相對行禮;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對方以平等或對等的關系相處;不分上下。有時比喻互相對立或搞分裂、鬧獨立。
- 出處:
- 莊周《莊子 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 2 離心離德
- 拼音:
- lí xīn lí dé
- 解釋: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 出處:
- 《尚書 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3 離群索居
- 拼音:
- lí qún suǒ jū
- 解釋:
- 索:單獨;居:起居;生活。離開同伴而孤獨地生活。
- 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 4 落落寡合
- 拼音:
- luò luò guǎ hé
- 解釋: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出處:
-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母親石氏,隨父在任,因鐵公子為人落落寡合。見事又敢作敢為,恐怕招愆,所以留在家下。”
- 5 貌合神離
- 拼音:
- mào hé shén lí
- 解釋:
- 貌:外表;神:內心。指外表上一致;內心里不一樣。形容表面上關系很融洽;而實際上各懷心思。
- 出處:
-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 得新忘舊》:“自有此寵復,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對,亦只貌合神離耳。”
- 6 鹿死誰手
- 拼音:
- lù sǐ shuí shǒu
- 解釋:
- 鹿:獵取的對象。追鹿不知落入誰手。指政權不知落入誰人之手;后借指不知勝利歸屬何人。
- 出處:
- 《晉書 石勒載記下》:“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和衷共濟的近義詞
“和衷共濟”單字解釋
* 和衷共濟的反義詞有:分庭抗禮,離心離德,離群索居,落落寡合,貌合神離,鹿死誰手,和衷共濟[hé zhōng gòng jì]的解釋:衷:內心;濟:渡水。大家一條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團結一致;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