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的反義詞
三位一體的反義詞有:勢不兩立,格格不入,三位一體[sān wèi yī tǐ]的解釋:比喻三個人、三件事或三個方面聯成一個整體。出自:毛澤東《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為什么提出‘鞏固和平’、‘爭取民主’、‘實現抗戰’這樣三位一體的口號?”
三位一體的反義詞詳解
- 1 勢不兩立
- 拼音:
- shì bù liǎng lì
- 解釋:
- 兩立:并存。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調和。
- 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一》:“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
- 2 格格不入
- 拼音:
- gé gé bù rù
- 解釋:
- 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格格:阻礙;隔閡。入:融洽。
- 出處:
- 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以前輩之典型,合后來之花樣,自然格格不入。”
三位一體的近義詞
“三位一體”單字解釋
* 三位一體的反義詞有:勢不兩立,格格不入,三位一體[sān wèi yī tǐ]的解釋:比喻三個人、三件事或三個方面聯成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