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的詞語有哪些
黃色的詞語有哪些:1. 橙黃色;2. 檸檬黃;3. 麥黃色;4. 杏黃色;5. 蛋黃色;6. 金黃色;7. 琥珀黃;8. 橘黃色;9. 珊瑚黃;10. 蜜黃色;11. 桔黃色;12. 棕黃色;13. 柿子黃;14. 鵝黃色;15. 米黃色;16. 淺黃色;17. 稻草黃;18. 淡黃色;19. 象牙黃;20. 沙黃色
黃色的詞語有哪些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黃色 | 黃色 (顏色詞)黃色(英文:yellow)給人輕快,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感覺。黃色是由波長介于570-585納米的光線所形成的顏色,紅、綠色光混合可產生黃光。黃的互補色是藍。但傳統上畫師以紫色作為黃的互補色。 黃色是電磁波的可視光部分中的中波長部分,波長大約為570~585nm,紅、綠色光混合可產生黃光,類似熟檸檬或向日葵菊花色,光譜位于綠色和橙色之間的顏色。 黃色對比色是紫色,互補色是藍色,黃色是綠色和紅色的結合色。 四個心理學基色之一,以及減法三原色之一。 注意:詞匯“黃色”所指稱的黃色這種顏色,并不具有詞匯“黃色”所代表的“色情”義項。 |
米黃色 | 米黃色 米黃色近似白色,稍帶淡灰色或淡黃色的顏色,接近于米色或是淡黃色的一種顏色。 |
黃色 | 黃色 (顏色詞)黃色(英文:yellow)給人輕快,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感覺。黃色是由波長介于570-585納米的光線所形成的顏色,紅、綠色光混合可產生黃光。黃的互補色是藍。但傳統上畫師以紫色作為黃的互補色。 黃色是電磁波的可視光部分中的中波長部分,波長大約為570~585nm,紅、綠色光混合可產生黃光,類似熟檸檬或向日葵菊花色,光譜位于綠色和橙色之間的顏色。 黃色對比色是紫色,互補色是藍色,黃色是綠色和紅色的結合色。 四個心理學基色之一,以及減法三原色之一。 注意:詞匯“黃色”所指稱的黃色這種顏色,并不具有詞匯“黃色”所代表的“色情”義項。 |
棣棠 | 棣棠 棣棠花 : 名稱: 棣棠 別名: 地棠(鄢陵)、黃榆葉梅、黃度梅、山吹、麻葉棣棠、黃花榆葉梅。 拉丁名/學名:Kerria japonica :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目: 薔薇目 Rosales 科: 薔薇科 Rosaceae 屬: 棣棠花屬 Kerria 種: 棣棠花 K. japonica :4-5月 :中國、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 : 產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四川、云南、廣東等省。分布于我國華北南部及華中、華南各地,河南大別山、桐柏山、伏牛山區生于海拔400-100Om的山坡山谷灌叢雜林中。鄢陵柏梁鎮、大馬鄉花卉區栽植培育較多。 : 棣棠喜歡溫暖的氣候,耐寒性不是很強,故在北京園林中宜選背風向陽處栽植喜溫暖和濕潤的氣候,較耐陰,不甚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耐旱力較差。 : 灌木,單葉互生;葉卵形至卵狀橢圓形,枝條終年綠色,花金黃色,非常絢麗,瘦果黑褐色,花期4-5月。落葉叢生小灌木,高1-2m。小枝綠色,無毛,髓白色,質軟。葉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2-8cm,寬1.2-3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或近圓形,邊緣有銳尖重鋸齒,葉背疏生短柔毛;葉柄長0.5-1.5cm,無毛;托葉鉆形,膜質,邊緣具白毛。花單生于當年生側枝頂端,花梗長1-1.2cm,無毛;花金黃色,直徑3-4.5cm;萼筒無毛,萼裂片卵狀三角形或橢圓形,長約0.5em,全緣,兩面無毛;花瓣長圓形或近圓形,長1.8-2.5cm,先端微凹;雄蕊長不及花瓣之半;花柱頂生,與雄蕊近等長。瘦果褐黑色、扁球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單顆果子。 : 分株繁殖。生產中常采用播種、分株、扦插3種方法繁殖,但多用扦插和分株進行繁殖。 : 叢植于力拔、墻際、水畔、坡地、林緣及草坪邊緣,或栽做花徑、花籬、或以假山配植,景觀效果極佳。棣棠的花可入藥,有消腫、止咳、止痛、助消化等功效。 : 重瓣棣棠花var.plenifiora 花重瓣,花瓣極多,花冠呈球型,雌雄蕊均瓣化,不能結實,必須采用扦插、分株繁殖。 : 早春2-3月可選1年生硬枝剪成長17cm左右,插在整好的苗床,插后及時灌透水,扦插密度以4cm×5cm為宜,上露lcm左右,保證外露出1個飽滿芽。保持苗床濕潤,生根后即可圃地分栽。 : 可在晚秋和早春進行,整株挖出從根際部劈成數株后定植即可。 : 均進行露地栽培,不需要特殊管理。花芽在新稍上形成,需謝花后短截,每隔2-3年應行重剪1次,更新老枝,促多發新枝,使之年年枝花繁茂。 : 常有褐斑和枯枝病危害,可用50%多可靈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另有棉紅蜘蛛危害,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1500倍液噴殺,多使用農家肥。 : 在園林中可作樹蔭的綠化材料,如林緣、湖畔及建筑物和假山的北面等。常成行栽成花叢、花籬,與深色的背景相襯托,使鮮黃色花枝顯得更加鮮艷。花可藥用。 棣棠花 范成大 乍晴芳草竟懷新,誰種幽花隔路塵。綠地縷金羅結帶,為誰開放可憐春。 棣棠花 別名:畫眉槓、雞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條、地棠、黃度梅、金棣棠、黃榆葉梅、麻葉棣棠、地團花、金錢花、蜂棠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 英文名:Flower of Japanese Kerria 拉丁植物名:Kerria japonica (L.) DC.[Rubus japonicus L.] 歸經:肺;胃;脾經 中藥化學成分 花瓣含柳穿魚甙(pectolinarin)即5,7-二羥基-4,6-二甲氧基黃酮-7-蕓香甙(5,7-dihydroxy-4,6-dimethoxyflavone-7-rutinoside)等。 功效:化痰止咳;利尿消腫;解毒 考證: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四川中藥志》:棣棠的根和嫩枝葉與花同功,但藥力較弱。 主治:咳嗽,風濕痹痛,產后勞傷痛,水腫,小便不利,消化不良,癰疽腫毒,濕疹,蕁麻疹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200-3000m的山坡灌叢中。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祛風,潤肺,止咳,化痰。 2.《四川中藥志》:治久咳,消化不良;外洗小兒蕁麻疹。 3.《湖南藥物志》:治水腫。 采收和儲藏:4-5月采花,曬干。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西南及陜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選方 ①治久咳:棣棠花,蜂糖蒸服。(《四川中藥志》)②治風丹,熱毒瘡: 棣棠花枝葉煎水外洗。 (《重慶草藥》)③治風濕關節炎: 棣棠莖葉二錢, 水煎服。 (《云南中草藥》)④治水腫: 棣棠花一錢,青木香一錢半,何首烏一錢,隔山消一錢,桑皮三錢,木賊一錢,通草一錢,車前子二錢,水煎服。 (《湖南藥物志》) 動植物形態 薔薇科落葉灌木,高1-2m,稀達3m。小枝綠色,圓柱形,無毛,常拱垂,嫩枝有棱角,枝條折斷后可見白色的髓。葉互生;葉柄長5-10mm,無毛;托葉膜質,帶狀披針形,有緣毛,早落;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微心形,邊緣有尖銳重鋸齒,上面無毛或有稀疏柔毛,下面沿脈或脈腋有柔毛。花兩性,大而單生,著生在當年生側枝頂端,花梗無毛;花直徑2.5-6cm;萼片5,覆瓦狀排列,卵狀橢圓形,先端急尖,有小尖頭,全緣,無毛,果時宿存;花瓣5。寬橢圓形,先端下凹,比萼片長1-4倍,黃色,具短爪。雄蕊多數,排列成數組,疏被柔毛;雌蕊5-8,分離,生于萼筒內;花柱直立。瘦果倒卵形至半球形,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無毛,有皺褶。花期4-5月,果期6-8月。 功效分類:祛痰藥;健脾藥 性味:苦、澀;平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棣棠花及重瓣棣棠花的花或枝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出處《中華本草》 |
地黃 | 地黃 (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地黃(拉丁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30厘米,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莖紫紅色。直徑可達5.5厘米,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葉脈在上面凹陷,花在莖頂部略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冠外紫紅色,內黃紫色,藥室矩圓形,蒴果卵形至長卵形,花果期4-7月。 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處。因其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最早出典于《神農本草經》。依照炮制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干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此外,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
蒼黃 | 蒼黃 (漢語詞語)蒼指青色,黃指黃色。素絲染色,可以染成青的,也可以染成黃的(語本《墨子·所染》)。比喻事物的變化。本指青色和黃色。語出《墨子.所染》:“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后以“蒼黃”喻事情變化反復。 |
地黃 | 地黃 (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地黃(拉丁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30厘米,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莖紫紅色。直徑可達5.5厘米,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葉脈在上面凹陷,花在莖頂部略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冠外紫紅色,內黃紫色,藥室矩圓形,蒴果卵形至長卵形,花果期4-7月。 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處。因其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最早出典于《神農本草經》。依照炮制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干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此外,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
蒼黃 | 蒼黃 (漢語詞語)蒼指青色,黃指黃色。素絲染色,可以染成青的,也可以染成黃的(語本《墨子·所染》)。比喻事物的變化。本指青色和黃色。語出《墨子.所染》:“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后以“蒼黃”喻事情變化反復。 |
柳鶯 | 柳鶯 (柳鶯屬鳥類的統稱)柳鶯屬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鶯科(Sylviidae)鳥類,鳴禽類,俗稱柳串兒或槐串兒,是我國最常見的、數量最多的小型食蟲鳥類。 柳鶯種類很多,常見有黃眉柳鶯、黃腰柳鶯和極北柳鶯三種。繁殖于東北、內蒙古及西北等地,冬季遷徙至云南、廣西、廣東、臺灣等地越冬。體型纖巧,比麻雀更小些。上體皆為黃綠色,偶也有暗褐色;腹羽白色,略顯黃綠色斑;具黃色、黃綠色或淡黃色眉紋。 |
米黃色 | 米黃色 米黃色近似白色,稍帶淡灰色或淡黃色的顏色,接近于米色或是淡黃色的一種顏色。 |
小黃魚 | 小黃魚 小黃魚(Larimichthys polyactis)又名小黃花魚,脊椎動物,硬骨魚綱,石首魚科,又名:小鮮、大眼、花色、小黃瓜、古魚、黃鱗魚、小春色、金龍、厚鱗仔,也叫“黃花魚”、“小黃花”。體形似大黃魚,但頭較長,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5-6行鱗,金黃色。椎骨28~30塊。耳石較大。體長約20余厘米,體長最長可達40cm。體背灰褐色,腹部金黃色。為近海底層結群性洄游魚類,棲息于泥質或泥沙底質的海區。產卵場在沿岸海區水深10~25米,越冬場一般為40~80米,魚群有明顯的垂直移動現象,黃昏時上升,黎明下降,白晝棲息于底層或近底層。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間產卵,主要以糠蝦、毛蝦及小型魚類為食,秋末返回深海。鰾能發聲。中國產于東海、黃海、渤海,朝鮮半島西海岸也有分布。為中國重要經濟魚類。供鮮食或制成咸干品;鰾可制魚鰾膠;精巢可制魚精蛋白。 |
白屈菜 | 白屈菜 白屈菜(學名:Chelidonium majus),為雙子葉植物綱、罌粟科、白屈菜屬的一個植物種。出自《救荒本草》,屬全草類。為多年生草本,主根圓錐狀,土黃色。莖直立,高30~100厘米,多分枝,有白粉,疏生白色細長柔毛,斷之有黃色乳汁。主根粗壯,圓錐形,土黃色或暗褐色,密生須根。莖直立,多分枝,有白粉,具白色細長柔毛。 別名:地黃連、牛金花、土黃連、八步緊、斷腸草、山西瓜、雄黃草、山黃連、假黃連、小野人血草、黃湯子、胡黃連、小黃連。 全草入藥有鎮病、止咳、利尿、解毒等功效。主治:鎮病;止咳;利尿;解毒。主胃痛;腹痛;腸炎;痢疾;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咳嗽;黃疸;水腫;腹水;疥癬瘡腫;蛇蟲咬傷。 |
柳鶯 | 柳鶯 (柳鶯屬鳥類的統稱)柳鶯屬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鶯科(Sylviidae)鳥類,鳴禽類,俗稱柳串兒或槐串兒,是我國最常見的、數量最多的小型食蟲鳥類。 柳鶯種類很多,常見有黃眉柳鶯、黃腰柳鶯和極北柳鶯三種。繁殖于東北、內蒙古及西北等地,冬季遷徙至云南、廣西、廣東、臺灣等地越冬。體型纖巧,比麻雀更小些。上體皆為黃綠色,偶也有暗褐色;腹羽白色,略顯黃綠色斑;具黃色、黃綠色或淡黃色眉紋。 |
小黃魚 | 小黃魚 小黃魚(Larimichthys polyactis)又名小黃花魚,脊椎動物,硬骨魚綱,石首魚科,又名:小鮮、大眼、花色、小黃瓜、古魚、黃鱗魚、小春色、金龍、厚鱗仔,也叫“黃花魚”、“小黃花”。體形似大黃魚,但頭較長,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5-6行鱗,金黃色。椎骨28~30塊。耳石較大。體長約20余厘米,體長最長可達40cm。體背灰褐色,腹部金黃色。為近海底層結群性洄游魚類,棲息于泥質或泥沙底質的海區。產卵場在沿岸海區水深10~25米,越冬場一般為40~80米,魚群有明顯的垂直移動現象,黃昏時上升,黎明下降,白晝棲息于底層或近底層。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間產卵,主要以糠蝦、毛蝦及小型魚類為食,秋末返回深海。鰾能發聲。中國產于東海、黃海、渤海,朝鮮半島西海岸也有分布。為中國重要經濟魚類。供鮮食或制成咸干品;鰾可制魚鰾膠;精巢可制魚精蛋白。 |
金黃 | 金黃 金黃(golden) ,是指一種顏色,金黃色非常亮的、金燦燦明亮的、在黃色的基礎上更加鮮亮的顏色,類似黃色,但比黃色要明亮、鮮亮。 |
青黃 | 青黃 青黃:漢語詞語 青黃:格非著作的小說選集 青黃 (漢語詞語)青黃是漢語詞語,讀音為qīng huáng,意思為青色和黃色。 |
姜黃 | 姜黃 (姜科姜黃屬植物)姜黃(拉丁學名:Curcuma longa L.)又名:郁金、寶鼎香、毫命、黃姜等。 姜黃芭蕉目,姜科、姜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根莖很發達,根粗壯,末端膨大呈塊根;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葉頂端短漸尖;苞片卵形或長圓形,淡綠色,頂端鈍,花冠淡黃色;花期8月。 姜黃能行氣破瘀,通經止痛。主治胸腹脹痛,肩臂痹痛,心痛難忍,產后血痛,瘡癬初發,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又可提取黃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黃素可作分析化學試劑。 |
落花生 | 落花生 (豆科植物)落花生(學名:Arachis hypogaea Linn.):薔薇目、豆科,落花生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根部有豐富的根瘤;莖和分枝均有棱,葉紙質對生;葉柄基部抱莖,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先端鈍圓形,兩面被毛,邊緣具睫毛;葉脈邊緣互相聯結成網狀;花長約8毫米;苞片披針形;花冠黃色或金黃色,旗瓣開展,翼瓣與龍骨瓣分離,長圓形或斜卵形,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莢果膨脹,莢厚,6-8月花果期。 分布于巴西、中國、埃及等地。落花生中國各地均有種植,主要分布于遼寧、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四川、吉林等省(區)。其中以山東省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 落花生的果實為莢果,果殼的顏色多為黃白色,也有黃褐色、褐色或黃色的,這與花生的品種及土質有關。花生果殼內的種子通稱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種皮、子葉和胚三部分組成。種皮的顏色為淡褐色或淺紅色。種皮內為兩片。是生產食用植物油的原料,花生果仁中提取油脂呈透明、淡黃色,味芳香,種子含脂肪油40-50%,含氮物質20-30%,淀粉8-21%,纖維素2-5%,水分5-8%,灰分2-4%,維生素等。花生米可以加工成副食品。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生地 | 生地 生地(拉丁學名: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別名生地黃,野地黃、山煙根等,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體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細胞長柔毛和腺毛。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直徑可達5.5厘米,莖紫紅色。葉通常在莖基部集成蓮座狀,向上則強烈縮小成苞片,或逐漸縮小而在莖上互生;性喜溫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主產于中國河南、河北、內蒙古及東北等地,用藥部位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干燥塊根,具有清熱涼血、益陰生津之功效。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干舌絳,如清營湯。李時珍對生地黃的評價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輕身不老。為玄參科植物,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最早出典于《神農本草經》。依照炮制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生地黃、鮮生地)、干地黃(生地黃、干生地)與熟地黃(熟地)。生地黃、干地黃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株高15-30厘米,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 |
綠衣黃里 | 綠衣黃里【解釋】綠、黃:古時以黃色為正色,綠為閑色。以綠色為衣,用黃色為里。舊喻尊卑反置,貴賤顛倒。【出處】《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
金黃 | 金黃 金黃(golden) ,是指一種顏色,金黃色非常亮的、金燦燦明亮的、在黃色的基礎上更加鮮亮的顏色,類似黃色,但比黃色要明亮、鮮亮。 |
姜黃 | 姜黃 (姜科姜黃屬植物)姜黃(拉丁學名:Curcuma longa L.)又名:郁金、寶鼎香、毫命、黃姜等。 姜黃芭蕉目,姜科、姜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根莖很發達,根粗壯,末端膨大呈塊根;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葉頂端短漸尖;苞片卵形或長圓形,淡綠色,頂端鈍,花冠淡黃色;花期8月。 姜黃能行氣破瘀,通經止痛。主治胸腹脹痛,肩臂痹痛,心痛難忍,產后血痛,瘡癬初發,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又可提取黃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黃素可作分析化學試劑。 |
薑黃 | 姜黃 (姜科姜黃屬植物)姜黃(拉丁學名:Curcuma longa L.)又名:郁金、寶鼎香、毫命、黃姜等。 姜黃芭蕉目,姜科、姜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根莖很發達,根粗壯,末端膨大呈塊根;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葉頂端短漸尖;苞片卵形或長圓形,淡綠色,頂端鈍,花冠淡黃色;花期8月。 姜黃能行氣破瘀,通經止痛。主治胸腹脹痛,肩臂痹痛,心痛難忍,產后血痛,瘡癬初發,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又可提取黃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黃素可作分析化學試劑。 |
黃白 | 黃白 (漢語詞匯)漢語詞匯,有五個意思:1、淡黃色,2、黃金白銀,3、煉丹化金銀的法術,4、黃色和白色,5、金印和銀印。 |
葉黃素 | 葉黃素 葉黃素,別名類胡蘿卜素、胡蘿卜醇、植物黃體素、核黃體、萬壽菊花素及植物葉黃素等,英文名為Lutein,分子式為C40H56O2,相對分子量為568.85。橙黃色粉末,漿狀或液體,不溶于水,溶于己烷等有機溶劑。 一般在綠葉的蔬菜中可以找得到。葉黃素本身是一種抗氧化物,并可以吸收藍光等有害光線。 自然界中與玉米黃素共同存在,是構成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組分,含于葉子的葉綠體中,可將吸收的光能傳遞給葉綠素a,推測對光氧化、光破壞具有保護作用。也是構成人眼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 葉黃素是人類日常食用生果及蔬菜時可吸收到的營養素,但吸收利用率一般較低。如果缺乏葉黃素,可服用補充劑。如果有較差消化系統的老年人,可以使用舌下的噴劑來補充葉黃素。早在1996年葉黃素已被加入為膳食補充劑。另外,過量吸取葉黃素會對肝臟造成多余的負擔,建議用量每日大約為12毫克。 |
雌黃 | 雌黃 雌黃:漢語詞匯 雌黃:歌曲 雌黃 (漢語詞匯)雌黃包含有礦物和藥物兩種形態。中藥部分為硫化物類礦物雌黃的礦石,塊狀或粒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深紅色或橙紅色,條痕淡橘紅色,晶面有金剛石樣光澤。質脆,易碎,斷面具樹脂樣光澤。微有特異的臭氣,味淡。精礦粉為粉末狀或粉末集合體,質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黃色,無光澤。 |
葉黃素 | 葉黃素 葉黃素,別名類胡蘿卜素、胡蘿卜醇、植物黃體素、核黃體、萬壽菊花素及植物葉黃素等,英文名為Lutein,分子式為C40H56O2,相對分子量為568.85。橙黃色粉末,漿狀或液體,不溶于水,溶于己烷等有機溶劑。 一般在綠葉的蔬菜中可以找得到。葉黃素本身是一種抗氧化物,并可以吸收藍光等有害光線。 自然界中與玉米黃素共同存在,是構成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組分,含于葉子的葉綠體中,可將吸收的光能傳遞給葉綠素a,推測對光氧化、光破壞具有保護作用。也是構成人眼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 葉黃素是人類日常食用生果及蔬菜時可吸收到的營養素,但吸收利用率一般較低。如果缺乏葉黃素,可服用補充劑。如果有較差消化系統的老年人,可以使用舌下的噴劑來補充葉黃素。早在1996年葉黃素已被加入為膳食補充劑。另外,過量吸取葉黃素會對肝臟造成多余的負擔,建議用量每日大約為12毫克。 |
黃白 | 黃白 (漢語詞匯)漢語詞匯,有五個意思:1、淡黃色,2、黃金白銀,3、煉丹化金銀的法術,4、黃色和白色,5、金印和銀印。 |
雌黃 | 雌黃 雌黃:漢語詞匯 雌黃:歌曲 雌黃 (漢語詞匯)雌黃包含有礦物和藥物兩種形態。中藥部分為硫化物類礦物雌黃的礦石,塊狀或粒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深紅色或橙紅色,條痕淡橘紅色,晶面有金剛石樣光澤。質脆,易碎,斷面具樹脂樣光澤。微有特異的臭氣,味淡。精礦粉為粉末狀或粉末集合體,質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黃色,無光澤。 |
黃紙 | 黃紙 黃紙就是黃色的紙。現代一般應用僅表示這種顏色的紙與其它顏色紙的區別,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因為黃色比較醒目,所以,警告和提示用黃紙是比較多的。古代寓意死人用的黃金,或道士使用的符所用的材料。 |
黃帶 | 黃帶 黃帶是指有帶下而色黃者,宛如黃茶濃汁,其氣腥臭,所謂黃帶也。此為任脈中濕熱,任脈本不能容水濕,安得入而化為黃帶者,則以帶脈橫生,通為任脈,水色本黑火色本紅,今濕為熱合,欲化紅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成汁,變而為黃。此乃不從水火之化,而從濕化。所以有皮黃色也。 在跆拳道中,黃帶是跆拳道的一個級別。 |
黃粉 | 黃粉 (藥品)黃粉學名呋喃西林,是一種化學藥品,藥品呈亮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初淡,余味發苦;日光下色漸變深黃色;極微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堿性溶液后色澤漸變為暗棕色,飽和水溶液的酸堿度為5.5~7.5。 黃粉能干擾細菌的糖代謝過程和氧化酶系統而發揮抑菌或殺菌作用。 |
金色 | 金色 (色彩之一)金色是一種材質色,一種略深的黃色,是指表面極光滑(鏡面)并呈現金屬質感的黃色物體的視覺效果。帶有光澤,是金屬金的顏色。金色象征著高貴、光榮、華貴和輝煌。金色可以象征著閃耀、光輝、光明的代表,所以通常用金色制作衣服。在許多國家,因為黃金的顏色是金色,所以金色代表至高無上。 |
土黃 | 土黃 (漢語詞匯)一種屬于黃色種類的顏色 |
綠衣黃裡 | 【解釋】綠、黃:古時以黃色為正色,綠為閑色。以綠色為衣,用黃色為里。舊喻尊卑反置,貴賤顛倒。【出處】《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
綠衣黃裏 | 【解釋】綠、黃:古時以黃色為正色,綠為閑色。以綠色為衣,用黃色為里。舊喻尊卑反置,貴賤顛倒。【出處】《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
黃帶 | 黃帶 黃帶是指有帶下而色黃者,宛如黃茶濃汁,其氣腥臭,所謂黃帶也。此為任脈中濕熱,任脈本不能容水濕,安得入而化為黃帶者,則以帶脈橫生,通為任脈,水色本黑火色本紅,今濕為熱合,欲化紅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成汁,變而為黃。此乃不從水火之化,而從濕化。所以有皮黃色也。 在跆拳道中,黃帶是跆拳道的一個級別。 |
黃袍 | 黃袍 古代帝王的袍服。“黃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黃袍”作為帝王專用衣著源于漢朝。漢文帝劉恒是第一個穿黃色皇袍的皇帝。但“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征,則始于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 |
金絲雀 | 金絲雀 (雀科絲雀屬鳥類的一種)金絲雀又名芙蓉鳥、芙蓉、白玉、白玉鳥、玉鳥、白燕,是雀目科食谷類鳥。原產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納利、馬狄拿、愛蘇利茲等島嶼,是羽色和鳴叫兼優的籠養觀賞鳥。有24個品種,在國內外皆被列為高貴籠養觀賞鳥之一。我國雖然自19世紀40年代起就從外國引進,但并未注意品種品系的保持,目前純種的不多。 經人工飼養出現了黃色、白色、灰色、綠色、橘紅色、古銅色、桂皮色、花色等羽色。其體型和姿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人工培育出現了不同的品系。近年來培育出的直立型、大彎月型、直立鷹型尤為珍貴。 |
柳黃 | 柳黃 柳黃,灌木,高l一2米,樹皮灰白色,小枝黃色色,無毛,有光澤,長圓形,紅黃色。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腺鋸齒,上面淡綠色,下而較淡。常早落。花先葉開放,花序橢圓形至短圓柱形;苞片長圓形,先端鈍,色暗,兩面有灰色長毛;花期4月,果期5月。耐寒、耐熱、抗風沙、易繁殖、生長快、耐沙埋。喜光。喜生于草原地帶地下水位較高的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 |
鬧羊花 | 鬧羊花 杜鵑花科羊躑躅(黃花杜鵑)。因葉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剛毛;花冠大,黃色或金黃色,極易識別。落葉灌木,高1~4m。老枝光滑,帶褐色;幼枝有短柔毛。 單葉互生,葉柄短,有毛;葉片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而具短尖,基楔形,全緣,邊緣具向上微彎剛毛,幼時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數,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與葉同時開放;5數,花冠漏斗狀,鮮黃色;雌蕊1枚,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于雄蕊。蒴果長橢圓形,熟時深褐色,室間開裂。 種子多數,細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常見于山坡、石縫、灌叢中。花或花序入藥。花期采收。 |
緗縹 | 緗縹 淺黃色與淺青色。亦指這兩種顏色的織物。 出處:《后漢書·輿服志下》:“公主、貴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錦綺羅縠繒,采十二色,重緣袍……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黃紅綠。賈人,緗縹而已。” 古人常用淺黃或淺青色布帛作書衣。因以指書卷。 出處: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詩書乃陳,緗縹斯備。” |
蟹黃 | 蟹黃 螃蟹體內的卵巢和消化腺,橘黃色、味鮮美。蟹黃不是螃蟹的卵,雖然成份和蟹卵基本一致,但是兩者有本質區別。蟹黃中確實含有未排出體外的卵細胞,但還有其他的螃蟹的器官、腺體、組織液等物質,并非單純的蟹卵。蟹黃體積變大、呈鮮艷的橘黃色時代表母蟹的性腺已經成熟,此時生產排出體外的是蟹卵,留在體內性腺中的卵細胞仍然屬于蟹黃的一部分。 蟹黃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磷脂和其他營養物質,營養豐富,但是同時含有較高含量的油脂和膽固醇。蟹黃可制成很多美食:蟹黃粥等。上海灘還有著名的美味小吃——蟹粉小籠。顧名思義,主料就是蟹黃。蟹黃有河蟹黃和海蟹黃兩種。 |
昏黃 | 昏黃 昏黃,指黃昏;形容天色、燈光等呈幽暗的黃色或有風沙的天色。如:日落的時候,天地間一片昏黃。 |
金絲雀 | 金絲雀 (雀科絲雀屬鳥類的一種)金絲雀又名芙蓉鳥、芙蓉、白玉、白玉鳥、玉鳥、白燕,是雀目科食谷類鳥。原產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納利、馬狄拿、愛蘇利茲等島嶼,是羽色和鳴叫兼優的籠養觀賞鳥。有24個品種,在國內外皆被列為高貴籠養觀賞鳥之一。我國雖然自19世紀40年代起就從外國引進,但并未注意品種品系的保持,目前純種的不多。 經人工飼養出現了黃色、白色、灰色、綠色、橘紅色、古銅色、桂皮色、花色等羽色。其體型和姿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人工培育出現了不同的品系。近年來培育出的直立型、大彎月型、直立鷹型尤為珍貴。 |
柳黃 | 柳黃 柳黃,灌木,高l一2米,樹皮灰白色,小枝黃色色,無毛,有光澤,長圓形,紅黃色。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腺鋸齒,上面淡綠色,下而較淡。常早落。花先葉開放,花序橢圓形至短圓柱形;苞片長圓形,先端鈍,色暗,兩面有灰色長毛;花期4月,果期5月。耐寒、耐熱、抗風沙、易繁殖、生長快、耐沙埋。喜光。喜生于草原地帶地下水位較高的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 |
黃袍 | 黃袍 古代帝王的袍服。“黃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黃袍”作為帝王專用衣著源于漢朝。漢文帝劉恒是第一個穿黃色皇袍的皇帝。但“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征,則始于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陳橋兵變。 |
黃粉 | 黃粉 (藥品)黃粉學名呋喃西林,是一種化學藥品,藥品呈亮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初淡,余味發苦;日光下色漸變深黃色;極微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堿性溶液后色澤漸變為暗棕色,飽和水溶液的酸堿度為5.5~7.5。 黃粉能干擾細菌的糖代謝過程和氧化酶系統而發揮抑菌或殺菌作用。 |
鬧羊花 | 鬧羊花 杜鵑花科羊躑躅(黃花杜鵑)。因葉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剛毛;花冠大,黃色或金黃色,極易識別。落葉灌木,高1~4m。老枝光滑,帶褐色;幼枝有短柔毛。 單葉互生,葉柄短,有毛;葉片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而具短尖,基楔形,全緣,邊緣具向上微彎剛毛,幼時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多數,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與葉同時開放;5數,花冠漏斗狀,鮮黃色;雌蕊1枚,上位,5室,外被灰色長毛,花柱細,長于雄蕊。蒴果長橢圓形,熟時深褐色,室間開裂。 種子多數,細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常見于山坡、石縫、灌叢中。花或花序入藥。花期采收。 |
土黃 | 土黃 (漢語詞匯)一種屬于黃色種類的顏色 |
緗縹 | 緗縹 淺黃色與淺青色。亦指這兩種顏色的織物。 出處:《后漢書·輿服志下》:“公主、貴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錦綺羅縠繒,采十二色,重緣袍……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黃紅綠。賈人,緗縹而已。” 古人常用淺黃或淺青色布帛作書衣。因以指書卷。 出處: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詩書乃陳,緗縹斯備。” |
橙色 | 橙色 (色系)橙色,是電磁波的可視光部分中的長波,波長大約為590~610nm。界于紅色和黃色之間的間色。又稱桔黃或桔色。橙色是歡快活潑的光輝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溫暖的色。 自然界中,橙柚、玉米、鮮花果實、霞光、燈彩、太陽,都有豐富的橙色。因其具有明亮、華麗、健康、興奮、溫暖、歡樂、輝煌、以及容易動人的色感,喜作裝飾色。 |
哈士蟆 | 哈士蟆 (動物名稱)哈士蟆(學名:Rana chensinensis、Rana amurensis):是蛙科動物中國林蛙或黑龍江林蛙的商品名稱。各地區個體變異較大。頭體和四肢較細長,行動敏捷,跳躍力強,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體背多為土黃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背側褶在鼓膜上方向外側彎曲。干燥的哈士蟆,全身僵直,有紫褐色斑點,腹部黃白色,微帶紅色,腹中空虛,后肢腹面常呈淡紅色。肉質干枯,體輕松,氣腥。以體大,腹面色澤黃紅,身干者為佳 。 以陸棲為主,常在沒有強烈光照、濕潤涼爽的環境中生活。以多種昆蟲為食。食物主要為鞘翅類昆蟲,亦有少數的蜘蛛類動物。廣泛分布于中國、老撾、蒙古、俄羅斯、朝鮮。 林蛙油不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而且有很高的食用價值。林蛙油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被廣泛應用于保健和膳食,用以烹制多種菜肴,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
槲寄生 | 槲寄生 (植物)槲寄生〔拉丁學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別名: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黃寄生、凍青、寄生子,為桑寄生科槲寄生屬灌木植物,通常寄生于麻櫟樹、蘋果樹、白楊樹、松樹各樹木,有害于宿主,莖柔韌呈綠色;葉呈倒披針形、革質、淡綠色,早春,葉間分出小梗,著生小花,淡黃色、單性、雌雄異株,果實半透明,呈黃綠色;果肉有黏質物。 植物帶葉的莖枝可供藥用,具有舒筋活絡,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體拘攣,腰背酸痛,跌打損傷。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環,其總生物堿還具有抗腫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如被英國德魯伊視為圣物,在英語里有特殊的寓意。 |
黃刺玫 | 黃刺玫 黃刺玫,拉丁學名: Rosa xanthina Lindl,落葉灌木。小枝褐色或褐紅色,具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常7枚-13枚,近圓形或橢圓形,邊緣有鋸齒;托葉小,下部與葉柄連生,先端分裂成披針形裂片,邊緣有腺體,近全緣。花黃色,單瓣或蘭重瓣,無苞片。花期5月-6月。果球形,紅黃色。果期7月-8月。遼寧省阜新市市花。晉南俗稱“馬茹子”。 |
金盞花 | 金盞花 (菊科金盞菊屬植物)金盞花(Calendula officinalis L.),為菊科兩年生草本,全株被毛。葉互生,長圓形。花黃色或橙黃色,花期4~9月,果期6~10月。喜生長于溫和、涼爽的氣候,怕熱、耐寒。原產于南歐、地中海沿岸一帶。 金盞花富含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預防色素沉淀、增進皮膚光澤與彈性、減緩衰老、避免肌膚松弛生皺。幾乎各部位都可以食用;其花瓣有美容之功能,花含類胡蘿卜素、番茄烴、蝴蝶梅黃素、玉紅黃質、揮發油、樹脂、黏液質、蘋果酸等。根含苦味質,山金東二醇;種子含甘油酯、蠟醇和生物堿。放入洗發精里可以使得頭發顏色變淡。古埃及人認為金盞花能延緩衷老,印度人則尊奉它為神圣的花。中世紀時人們已將金盞花用于療傷,更藉以對抗瘟疫和黑死病。 金盞花是早春園林和城市中最常見的草本花卉之一。在古代西方作為藥用或染料,也可以作為化妝品原料或食物,其葉和花瓣可以食用,因此可以用作菜肴的裝飾。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
無患子 | 無患子 (植物)無患子(拉丁學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別名:木患子(本草綱目),油患子(四川)苦患樹(海南),黃目樹、目浪樹(臺灣),油羅樹、洗手果,其他地方名:搓目子、假龍眼、鬼見愁等等。 無患子落葉喬木,枝開展,葉互生;無托葉;有柄;圓錐花序,頂生及側生;花雜性,花冠淡綠色,有短爪;花盤杯狀;花絲有細毛,藥背部著生,兩性花雄蕊小,花絲有軟毛。核果球形,熟時黃色或棕黃色。種子球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原產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島各地、印度和日本。果皮含有皂素,可代肥皂,木材可做箱板和木梳等。根、 嫩枝葉、種子:苦、微辛,寒。有小毒。清熱祛痰,消積殺蟲。用于白喉,咽喉腫痛,乳蛾,咳嗽,頓咳,食滯蟲積;外用于陰道滴蟲。 種仁:辛,平。消積辟惡。用于疳積,蛔蟲病,腹中氣脹,口臭。 |
陰黃 | 陰黃 陰黃由寒濕所致,起病緩,病程長,黃色晦黯如煙熏,脘悶腹脹,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淡白,苔白膩,脈濡緩或沉遲,一般病情纏綿,不易速愈。分寒濕阻遏型,肝郁血瘀型,脾虛血虧型。 中醫所指的陰黃.是陰盛寒重,平素脾陽不足,濕從寒化而致寒濕為患.寒濕阻滯.淤滯肝膽.膽失常道 其臨床特點為:黃色晦暗如煙熏;發病較慢、病程較長;無發熱.口不渴.口淡無味;大便不實或溏,小便色黃不利;舌質淡.舌苔白膩或白滑;脈象見沉遲、沉遲、弦細。其病理性質為陰寒虛證。 |
西葫蘆 | 西葫蘆 (葫蘆科南瓜屬植物)西葫蘆(Cucurbita pepo L.)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有棱溝。葉柄粗壯,被短剛毛;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彎缺半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兩面均有糙毛。卷須稍粗壯。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棱角,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頂端銳尖;雄蕊花絲長15毫米,花藥靠合。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壯,有明顯的棱溝,果蒂變粗或稍擴大。果實形狀因品種而異;種子卵形,白色,長約20毫米,邊緣拱起而鈍。 原產北美洲南部,中國于19世紀中葉開始從歐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果實作蔬菜。(概述圖片來源:) |
螌蝥 | 螌蝥 螌蝥即斑蝥。有黑色硬殼。鞘翅基部有兩個大黃斑﹐中央前后各有一黃色波紋狀橫帶。足具黑色長絨毛﹐關節處能分泌黃色毒液﹐皮膚接觸后能起水泡。成蟲危害大豆﹑花生等農作物。中醫入藥﹐有毒﹐主治瘰癘惡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