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山峰的詞語有
描寫山峰的詞語有:1. 峰頂;2. 峻峭;3. 雄偉;4. 石峰;5. 山嶺;6. 巖峰;7. 山巔;8. 崇山峻嶺;9. 高聳入云;10. 崇峻;11. 巨峰;12. 懸崖峭壁;13. 險峰;14. 絕頂;15. 雪峰;16. 碧峰;17. 巖壁;18. 大山;19. 紅峰;20. 赤峰
描寫山峰的詞語有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衡山 | 衡山 (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岳”之一,位于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于衡陽市南岳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衡山的命名,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臺寺金剛舍利塔中。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主體部分介于北緯27°4′-27°20′,東經112°34′-112°44′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縣樟木鄉,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岳區,長38千米,最寬處17千米,總面積640平方千米。 1982年,衡山風景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2月,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衡山風景區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8月,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衡山 (詞語)南岳,山名。(1)指衡山。五岳之一。 衡山,又名南岳、壽岳、南山,是中國五岳之一,位于衡陽市南岳區,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拜的神祇,即南岳衡山君神,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海拔1300.2米。由于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有“南岳獨秀”之美稱。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 衡山呈北東—南西走向,北起衡陽市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市衡陽縣樟木鄉,長38公里,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岳區,最寬處17公里,總面積640平方公里。[1]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天柱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東北坡、東坡、東南坡共計河川26條,經衡陽、湘潭、衡山三縣的易俗河、荊坡河、烏石港、龍隱港、萱洲港、白鷺港等注入湘江。[1] 1982年,衡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02月,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22日,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8月1日,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 2008年衡山被評為最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 。書·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禮。” 孔 傳:“南岳,衡山。”(2)指霍山,即天柱山。《爾雅·釋山》:“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岳,霍山為南岳,恒山為北岳,嵩山為中岳。” |
山峰 | 山峰 (作家、編劇)山峰,作家、編劇,貴州省黔南州長順縣人。14歲公開發表詩歌,寫過劇本、童話,歌詞。小說創作題材多圍繞當代人的困惑,探索人和內心,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世界的關系。文風敏銳細膩,構建樸素的生命哲學與精神取向,呈現秘境貴州的古樸之美。長篇旅愛小說《黔上聽香》(《黔上聽香:在最美的地方遇見你》)入圍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受到廣泛關注,被文學評論界譽為“寓言之書”、“女性的伴手禮”,讀者眾多,先后進入上海書城等多個暢銷書榜單,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已在籌拍中。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勵志旅行小說《騎士少年的歌聲》,改編成電影《山那邊有匹馬》入圍韓國大鐘獎,白海濱導演,文藝片影星黃璐領銜主演,2016年5月27日,中國大陸公映。2015年10月,山峰宣布跨界做導演,將自己的小說《秀》改編成公路喜劇商業片《婚禮大師》。電影《婚禮大師》由中澳聯合投資攝制,將在中國貴州和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取景。 |
八仙山 | 八仙山 八仙山,是天津市地勢最高、群峰匯集的地方,9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八仙山主峰海拔1052米,為天津市第二高峰。八仙山保護區位于燕山迎風坡,夏季多雨,是華北地區的多雨中心。 |
神女峰 | 神女峰 (重慶巫山十二峰之最)山峰名,又名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神女天下峰,巫山十二峰之最。相傳巫山神女瑤姬居住在此處。在重慶市巫山縣城東約15公里處的巫峽大江北岸,位于著名的長江三峽風景區內。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巒上主云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每當云煙繚繞峰頂,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紗似的,更顯脈脈含情,嫵媚動人。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后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故名“望霞峰”。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若金龍騰空,有的如雄獅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鳳凰展翅,千姿百態,嫵媚動人,其中以神女峰最秀麗最有名。三峽大壩蓄水后,游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仰頭眺望,才能欣賞到神女的綽約風姿。 巫山神女峰因其宛若綽約多姿的少女、縈繞著飄渺云煙及其神秘浪漫的神話傳說而吸引了歷代無數文人墨客為其留下了燦若繁星的詩篇。歷代詩人的不絕詠唱,與浩浩長江一道,形成了環繞神女奔騰流淌的另一條文化江河,綿延不息,代代相傳。 |
香爐峰 | 香爐峰 (紹興會稽山山峰)香爐峰,與大禹陵所在的會稽山相連。它是會稽山諸峰之一,相傳山上有“金簡玉字之書”,夏禹發之,得“知山河體勢”,終于治平洪水。香爐峰高 354 米,峰頂數十米見方,形似香爐,峰由此而得名,這是一處佛教寺院與風景名勝兼有的游覽勝地。 |
香爐峰 | 香爐峰 (紹興會稽山山峰)香爐峰,與大禹陵所在的會稽山相連。它是會稽山諸峰之一,相傳山上有“金簡玉字之書”,夏禹發之,得“知山河體勢”,終于治平洪水。香爐峰高 354 米,峰頂數十米見方,形似香爐,峰由此而得名,這是一處佛教寺院與風景名勝兼有的游覽勝地。 |
各拉丹冬雪山 | 各拉丹冬雪山 各拉丹冬峰位于中國青海格爾木市與西藏安多縣交匯處,為唐古拉山脈主峰,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脈最高一組雪山群。為典型之角峰。唐古拉山脈屬地槽皺褶,燕山運動成山,更新世后,因喜馬拉雅運動使山脈與青藏高原同時大幅度隆起。各拉丹冬雪峰為其組成部分,以海相侏羅紀地層為主,兼有花崗巖與基性巖侵入。除主峰外,雪山共有6000米以上之山峰20座,南北長50余公里,東西寬達20公里。冰雪覆蓋面積幾近600平方公里,大小現代冰川合計105條。雪線高度,北坡5570米,南坡5800米,冰川末端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300米。 |
嵩山 | 嵩山 (五岳之一)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岳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岳,始稱“中岳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系。介于東經112°56′07″~113°11′32″,北緯34°23′31″~34°35′53″。 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于天”的名句。 嵩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國名勝風景區,為五岳中的中岳。2004年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3月,嵩山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2010年8月,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圍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中岳廟、嵩岳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臺)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鼎湖山 | 鼎湖山 鼎湖山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境東北部,距肇慶市區18公里,由10多座山組成,總面積11.3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米,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高峰。鼎湖山以其是集風景旅游、科學研究、宗教朝拜于一體的勝地而被稱為嶺南四大名山之首。 鼎湖山的得名,眾說紛紜,有說是因山頂有湖,四時不涸,故名頂湖;有說是因中峰圓秀,山麓諸峰三歧, 遠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又有民間傳說黃帝曾賜鼎于此,故習慣稱作鼎湖山。 1979年鼎湖山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首批世界 生物圈保護,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MAB)定位研究站,被譽為"活的自然博物館"。其負離子含量為全國之最享有"天然氧吧"之美稱。 |
玉女峰 | 玉女峰 (福建武夷山山峰)玉女峰,有兔耳嶺的怪石奇觀,泰山之雄偉壯觀,是武夷山典型的柱狀山之一,峰壁有兩條垂直節理將柱狀體分成高度遞增的的三塊削巖,宛如比肩俏立的玉女三姐妹。 |
靈峰 | 靈峰 靈峰:雁蕩山中部山峰 靈峰:浙江安吉縣白水灣鄉山峰 靈峰:杭州西湖西部山峰 靈峰:宋朝杜范詩作 靈峰:宋朝樓鑰詩作 |
敬亭山 | 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中國安徽省宣城市區北郊,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帝諱,易名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自南齊謝脁《游敬亭山》和唐朝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篇傳頌后,敬亭山聲名鵲起。謝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顏真卿,韋應物,陸龜蒙,蘇東坡,梅堯臣, 湯顯祖,施閏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清朝畫僧人石濤更是駐錫于敬亭山腳下的廣教寺,以敬亭風光為背景,留下傳世名作《石濤羅漢百開冊頁》。中國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詞、畫達千數,敬亭山遂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將軍率部東進,途經宣城即興吟《由宣城泛湖東下》七絕一首:“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游。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2012年1月,敬亭山風景名勝區被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
峰林 | 峰林 峰林,國外稱錐狀和塔狀喀斯特(kegel andturm karst)。高聳林立的碳酸鹽巖石峰。分散立和叢聚兩類。當峰叢石山之間的溶蝕洼地再度垂向發展而至飽水帶時,把基座蝕去,成為沒有基座的密集山峰群。叢聚的連座峰林又稱峰叢。錐狀喀斯特由馬席提和萊曼(H. Mazettis and O. Lehman)考察中國后于1927年提出。 |
峨眉山 | 峨眉山 (中國佛教名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峨眉山(Mount Emei)位于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處于多種自然要素的交匯地區,區系成分復雜,生物種類豐富,特有物種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亞熱帶植被體系,有植物3200多種,約占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1/10。峨眉山還是多種稀有動物的棲居地,動物種類達2300多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游人討食,為該山一大特色。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主體,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禮儀、音樂、繪畫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濃郁氣息。山上多古跡、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勝跡,是中國旅游、休養、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為蝕余山,介于北緯29°16′-29°43′,東經103°10′-103°37′之間,為邛崍山南段余脈,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體南北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約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著花崗巖、變質巖及石灰巖,山頂部蓋有玄武巖。 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峨眉山為主體的峨眉山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
懸峰 | 懸峰 陡峭的山峰。 懸峰鬧淺溪 或 懸峰戲淺溪 景星巖景區懸峰入云,峰頂有休閑度假村。神仙居景區融險峰、幽谷、秀林、奇瀑于一體。 |
靈峰 | 靈峰 一個詞語。有神仙或修道者居處的山峰,山名的意思。 |
險峰 | 險峰 險峰:詞語釋義 險峰:2007年馬克·奧本赫斯執導美國紀錄片 險峰 (詞語釋義)險峰是指海拔高,危險的山峰,顛峰。 |
險峰 | 險峰 險峰:詞語釋義 險峰:2007年馬克·奧本赫斯執導美國紀錄片 險峰 (詞語釋義)險峰是指海拔高,危險的山峰,顛峰。 |
翠微山 | 翠微山 (北京翠微山)翠微山,地名。有北京翠微山和浙江溫州翠微山。北京翠微山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區與海淀區交界處,為香峪大梁東南坡的山峰之一,北與香山遙相對應。 |
燕山 | 燕山 (橫貫北京市北部的山脈)燕山是中國北部著名山脈之一。戰略要地。西起張家口萬全和懷安境內的洋河,東至山海關,北接壩上高原,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西南以關溝與太行山相隔。南側為河北平原,高差大。灤河切斷此山,形成峽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為南北交通孔道。在軍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與近代戰爭中,常常是兵家必爭之地。 東西長約420千米,南北最寬處近200千米,海拔600~1500米,主峰東猴頂,海拔2292.6米。 廣義燕山系指壩上高原以南,河北平原以北,白河谷地以東,山海關以西的山地,狹義則指上述范圍內窄嶺、波羅諾、中關、大仗子一線以南的山地。 山區有密云、潘家口等燕下都1號建筑基址水庫。 主峰東猴頂,海拔2292.6米;北京第二高峰,海坨山,2241米;其南側,有北京市第三高峰,小海陀山,2198米。 山脈東側,有霧靈山,海拔2118米;天津最高峰九山頂,海拔1078;天津第二高峰八仙桌子山,海拔1052米;都山,海拔1846米。秦皇島市最高峰,祖山1428米;第二峰在其北側,老嶺,1424米。整個山脈海拔均不超過2300m,東猴頂比北京市最高峰東靈山2303m少10m左右。 |
龜峰 | 龜峰 (江西省弋陽縣境內山峰)龜峰,又稱圭峰,是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龜峰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的組成部分。位于弋陽縣城南信江南岸,東距上饒60km,西距鷹潭35km,地處三清山、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因其“無山不龜,無石不龜”,且整座山體就像一只碩大無朋的昂首巨龜而得名。 龜峰發育于距今1.35億年的白堊紀晚期,是雨水侵蝕型老年期丹霞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地貌形態以峰林、陡崖、方山、石墻、石柱、石峰為特征,崖壁兩側雨水侵蝕型縱向線性溝槽發育,巖溶弱;微地貌景觀及其景觀組合以珍稀的丹霞造型石峰、石柱等為特色,保存有壯年期丹霞地貌的遺跡。 龜峰共有36峰,集“奇、險、靈、巧”于一身,素有“江上龜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譽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游覽龜峰后發出“蓋龜峰巒嶂之奇,雁蕩所無”的感嘆。以發育丹霞洞穴群為特色,奇洞成群,共有大小28個巖洞。如始建于晉代“中華第一佛洞”南巖石窟、“禪宗古寺”雙巖、“飛來禹跡”龍門巖。 |
龜峰 | 龜峰 (江西省弋陽縣境內山峰)龜峰,又稱圭峰,是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龜峰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的組成部分。位于弋陽縣城南信江南岸,東距上饒60km,西距鷹潭35km,地處三清山、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因其“無山不龜,無石不龜”,且整座山體就像一只碩大無朋的昂首巨龜而得名。 龜峰發育于距今1.35億年的白堊紀晚期,是雨水侵蝕型老年期丹霞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地貌形態以峰林、陡崖、方山、石墻、石柱、石峰為特征,崖壁兩側雨水侵蝕型縱向線性溝槽發育,巖溶弱;微地貌景觀及其景觀組合以珍稀的丹霞造型石峰、石柱等為特色,保存有壯年期丹霞地貌的遺跡。 龜峰共有36峰,集“奇、險、靈、巧”于一身,素有“江上龜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譽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游覽龜峰后發出“蓋龜峰巒嶂之奇,雁蕩所無”的感嘆。以發育丹霞洞穴群為特色,奇洞成群,共有大小28個巖洞。如始建于晉代“中華第一佛洞”南巖石窟、“禪宗古寺”雙巖、“飛來禹跡”龍門巖。 |
千山 | 千山 (遼寧省鞍山市千山風景區)千山位于遼寧省鞍山市東南17公里處,總面積44平方公里,素有“東北明珠”之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千山為長白山支脈,主峰高708.3米,總面積72平方公里。 山峰總數為999座,其數近千,故名“千山”,又名“積翠山”、“千華山”、“千頂山”、“千朵蓮花山”,千山“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廟不古,無處不幽”,古往今來一直是吸引眾多游人的人間勝境,千山正門就可以看見兩行大字“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 千山由近千座狀似蓮花的奇峰組成,自然風光十分秀麗。它雖無五岳之雄峻,卻有千峰之壯美,以獨特的群體英姿,像一幅無窮無盡的天然畫卷,展示在遼東大地上。“欲向青天數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這是清代詩人姚元之對千山的絕唱。千山亦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有人云:“識得關東千山秀,不看五岳也無悔”。 |
岡底斯山脈 | 岡底斯山脈 岡底斯山脈(KailasRange亦作Kang-ti-ssuShan或GangdisiShan)橫貫中國西藏自治區西南部,與喜馬拉雅山脈平行,呈西北-東南走向,屬褶皺山。為內陸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嶺。北為高寒的藏北高原,南為溫涼的藏南谷地。 岡底斯藏語意為眾山之主,又被稱作“世界之軸”。東接念青唐古拉山脈。長1100千米。海拔約6000米。最高峰為羅波峰(冷布崗日),海拔7095米。山頂有28條冰川,面積只有88.8平方公里,以冰斗冰川和懸冰川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第二主峰岡仁波齊峰 在瑪旁雍錯以北,海拔6656公尺,雪線6000公尺。 象雄雍仲苯教以岡底斯山為宇宙中心,尊為圣地。據《世界地理概說》記載:“里象雄應該是岡底斯山西面三個月路程之外的波斯、巴達先和巴拉一帶……中象雄在岡底斯山西面一天的路程之外。 尼泊爾人、印度人則以山為濕婆(印度教三尊神之一)的樂園。以瑪旁雍錯為圣湖。香客多來此朝拜。由巴噶經普蘭,沿孔雀河谷有道路通往尼泊爾。岡底斯山南北側均為地震活動帶,20世紀70年代以后多次發生六級以上地震。 |
貢嘎山 | 貢嘎山 貢嘎山(Gongga Shan),又叫岷雅貢嘎(Minya Konka),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圍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聳立于群峰之巔,海拔7556米,高出其東側大渡河6000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貢嘎山主峰由花崗閃長巖組成,受海洋季風影響,形成多樣的植被和自然生態環境,山間蜿蜒兩條姐妹峽谷:燕子溝和海螺溝,其中燕子溝又被稱為東方阿爾卑斯。貢嘎山雪線海拔4600~4700米,冰川發育規模較大。東坡最大的海螺溝冰川長14.2公里,末端下達2850米,已落入森林帶內,在長期冰川作用下,山峰發育為錐狀大角峰,周圍繞著60°~70°的峭壁,攀登困難。 |
廬山 | 廬山 (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于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中國最美十大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避暑勝地、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美句。 |
九峰 | 九峰 (福建省平和縣九峰)平和縣九峰鎮,地處博平嶺南段,大芹山西側。東北距平和縣城47公里,距漳州市108公里,西南與詔安縣、廣東省大埔縣、饒平縣接壤,為閩粵邊界重鎮,現有省道郊柏線連接福建與廣東兩省。九峰總體地勢由東向西傾斜,境內群山連綿,東部分布30余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閩南第一高峰———大芹山海拔 1544.8米也在其中。 另有位于浙江省臺州黃巖區城東的九峰,是方山的組成部分,主要由九座山峰組成。 |
阿爾卑斯山脈 | 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英語Alps)位于歐洲中南部,覆蓋了意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后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脈呈弧形,長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約3000米,總面積大約為22萬平方公里。其中有82座山峰超過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法國、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處。 阿爾卑斯山脈地處溫帶和亞熱帶緯度之間,成為中歐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和南歐亞熱帶夏干氣候的分界線。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處年平均氣溫為O℃。山地年降水量一般為1200~2000毫米,但因地而異。海拔3000米左右為最大降水帶。高山區年降水量超過2500毫米,背風坡山間谷地只有750毫米。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同時也是是個巨大的分水嶺,歐洲許多大河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均發源于此。各河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點,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 |
廬山 | 廬山 (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于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中國最美十大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避暑勝地、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美句。 |
阿爾卑斯山脈 | 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英語Alps)位于歐洲中南部,覆蓋了意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后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 阿爾卑斯山脈呈弧形,長1200千米,寬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約3000米,總面積大約為22萬平方公里。其中有82座山峰超過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法國、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處。 阿爾卑斯山脈地處溫帶和亞熱帶緯度之間,成為中歐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和南歐亞熱帶夏干氣候的分界線。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處年平均氣溫為O℃。山地年降水量一般為1200~2000毫米,但因地而異。海拔3000米左右為最大降水帶。高山區年降水量超過2500毫米,背風坡山間谷地只有750毫米。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同時也是是個巨大的分水嶺,歐洲許多大河如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等均發源于此。各河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點,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 |
祁連山 | 祁連山 (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的山脈)祁連山,是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的山脈,位于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有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是龐大山系,因位于河西走廊南側張掖市境內,又名張掖南山。 祁連山系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張掖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 它是中國西部一條重要的生態屏障,1988年在祁連山北部的中東段設立甘肅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跨越張掖、武威、金昌三市。甘青兩省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2018年10月29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長期困擾祁連山生態保護的跨地區、跨部門體制性問題至此終結。 |
登山運動 | 登山運動 登山探險一般是指人們在一定器械和裝備的輔助下,以克服各種惡劣自然條件,登上高峰絕頂為目標而進行的登山運動。登山探險運動所面對的山峰往往為海拔三、四千米以上并覆有終年積雪的山峰,它的競技性,不是表現為運動員(或隊)之間在同一時空、同一條件下的比賽和對抗,而是表現為運動員(或隊)與惡劣的大自然環境的抗爭,是人的生命力和嚴酷的生存條件之間的較量。在登山探險活動中,運動員面對的是高山缺氧、強風低溫、陡峭地形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困難和山間危險。對一次成功的登山探險活動的評價,不是從一般意義上的時間、速度、力量和技巧等方面去判定,而是強調所選對象山峰的高度、難度和組織運用戰術的獨特性及其科學程度。登山探險活動,特別是組織較大型活動,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強有力的組織工作保證。對運動員不僅要求他們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思想品質,還要求他們熟練掌握攀登巖石、冰雪、保護等各項登山技術,同時還要盡可能具備識別高山環境中的各種危險因素及遭遇危險時的清醒應變能力。在組織工作上要依據隊伍規模,在大本營建立交通運輸、通訊聯絡、醫務監督、氣象預報、常規炊事等后方保障系統。 |
登山運動 | 登山運動 登山探險一般是指人們在一定器械和裝備的輔助下,以克服各種惡劣自然條件,登上高峰絕頂為目標而進行的登山運動。登山探險運動所面對的山峰往往為海拔三、四千米以上并覆有終年積雪的山峰,它的競技性,不是表現為運動員(或隊)之間在同一時空、同一條件下的比賽和對抗,而是表現為運動員(或隊)與惡劣的大自然環境的抗爭,是人的生命力和嚴酷的生存條件之間的較量。在登山探險活動中,運動員面對的是高山缺氧、強風低溫、陡峭地形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困難和山間危險。對一次成功的登山探險活動的評價,不是從一般意義上的時間、速度、力量和技巧等方面去判定,而是強調所選對象山峰的高度、難度和組織運用戰術的獨特性及其科學程度。登山探險活動,特別是組織較大型活動,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強有力的組織工作保證。對運動員不僅要求他們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思想品質,還要求他們熟練掌握攀登巖石、冰雪、保護等各項登山技術,同時還要盡可能具備識別高山環境中的各種危險因素及遭遇危險時的清醒應變能力。在組織工作上要依據隊伍規模,在大本營建立交通運輸、通訊聯絡、醫務監督、氣象預報、常規炊事等后方保障系統。 |
祁連山 | 祁連山 (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的山脈)祁連山,是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的山脈,位于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有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是龐大山系,因位于河西走廊南側張掖市境內,又名張掖南山。 祁連山系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端至黃河谷地,與秦嶺、六盤山相連,長近1000千米。屬褶皺斷塊山,最寬處在張掖市與柴達木盆地之間,達300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來山、托來南山、野馬南山、疏勒南山、黨河南山、土爾根達坂山、柴達木山和宗務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團結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 它是中國西部一條重要的生態屏障,1988年在祁連山北部的中東段設立甘肅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跨越張掖、武威、金昌三市。甘青兩省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2018年10月29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長期困擾祁連山生態保護的跨地區、跨部門體制性問題至此終結。 |
孤山 | 孤山 (浙江省杭州市山峰)孤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風景區旁,是西湖的一個著名景點。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面積20公頃,山高38米,是文物勝跡薈萃之地。現有勝景30處,走在山間小徑頗有山林的感覺。 主要景點有:放鶴亭、林和靖墓、西泠印社,瑪瑙坡、一眼泉水、文瀾閣、中山公園、清行宮、敬一書院、秋瑾墓、六一泉、蘇曼殊墓園、半壁亭等。 孤山碧波環繞,山間花木繁茂,亭臺樓閣錯落別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的立體園林,聞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島,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聞名遐邇,唐詩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明代凌云翰有“凍木晨聞尾畢浦,孤山景好勝披圖”的佳句。更有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墓寢,流傳著有”梅妻鶴子”之說。 林逋是以杰出的詠梅詩詞聞名于世的。他隱居孤山躬耕農桑并大量植梅,寫出了不少詠梅佳句,其中《山園小梅》傳出后膾炙人口,“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在詩詞界引起了轟動,成為從古至今詠梅的第一佳句,無人能與倫比。 冬天是探梅、賞雪勝地。孤山的雪景最為引人入勝。雪后山:“兀峙水中,后帶葛嶺,高低層疊,塑雪平鋪;日光初照,與全湖波光相激射,璀璨奪目”。泛舟湖上,如見瓊樓玉宇,遍山一色銀裝。若置峰山間,宜往放鶴亭踏雪尋梅,除了檀香梅急性先開,其他如宮粉梅俏麗香濃,朱砂梅紫艷色重,綠萼梅潔白素雅,灑金梅紅白相間,各逞妖嬈,各具情趣,揚眉有《孤山的梅》,更反映出對梅的追求與向往。 孤山 (詞語釋義)孤山(monadnock)是指顯著超出周圍地區一般高度,由基巖構成的孤立的丘陵。 |
天目山 | 天目山 (臨安天目山)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臨安區境內,浙皖兩省交界處,距杭州84公里,在杭州至黃山黃金旅游線中段。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是韋陀菩薩的道場。 動植物種類繁多,珍稀物種薈萃,為國家教學科研重要基地。被國家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巒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巖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負"大樹王國""清涼世界"盛名,為古今攬勝頤神勝地。天目千重秀,靈山十里深,她賦予人類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與獨特的大自然風韻。 |
九嶷山 | 九嶷山 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于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寧遠縣城南,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2000余里,南接羅浮山,北連衡岳。這里峰巒疊峙,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有90多處,多為砂頁巖、花崗巖、變質巖組成。素以獨特的風光,奇異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動人的傳說,馳名中外,令人神往。《史記·五帝本紀》: “舜南巡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九嶷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境內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樓、朱明、簫韶、桂林九座峰巒,《水經注》云:“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巖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嶷山。” |
羅浮山 | 羅浮山 (廣東省博羅縣羅浮山)羅浮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它雄峙于嶺南中南部,坐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惠州西湖。漢代司馬遷曰:“羅浮漢佐命南岳,天下十山之一”。被道教尊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稱為羅浮第一禪林。 羅浮山方圓214多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飛瀑名泉多達980多處,洞天奇景18處,石室幽巖72個,以山勢雄偉壯觀,植被繁茂常綠,林木高大森古,神仙洞府超凡脫俗的特色吸引古今無數的名仙名人和游客。歷代詩人陸賈、謝靈運、李白、杜甫、李賀、劉禹錫、韓愈、柳宗元、蘇軾、楊萬里、湯顯祖、屈大鈞等都留下經典的文賦和詩詠。羅浮山的“師雄夢梅”、“東坡啖荔”、“安期天飲”、“稚川煉丹”、“仙凡路別”、“花手游會”、“洞天藥市”、“天龍王夢”等不少的傳說,神奇幽勝,風流華夏。 明代天機妙算大師劉伯溫曾二度登羅浮,測出:“真龍橫臥羅浮峰,百里盤恒豪氣沖。”孰是孰非?果或彌真。 羅浮山素有百粵群山之祖、蓬萊仙境之稱,這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是休閑度假、養生健體、消災納福、商務洽談、賞景會友的絕佳勝地。 2013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
霹靂尖 | 霹靂尖 霹靂尖位于萊城東北36.25公里處,茶業口鎮政府駐地東偏北9公里處,海拔833米,山下有一村名為臥鋪村。因村莊地勢高,常被云霧覆蓋,由此得名臥云鋪,后簡稱臥鋪。臥鋪村民居房舍大都以石頭壘砌,頗有特色,而且不少還是兩層,走進村里儼然走進一座石頭城堡。此村東、北兩面與淄博市博山區接壤,西北與章丘市毗連。臥鋪村北峰巒疊障,主峰霹靂尖海拔833米。址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陰雨天常與高空雷電相接,故稱霹靂尖。霹靂尖是章丘、萊蕪、博山三地界線的會合點,峰頂之處立有三界碑。 |
霹靂尖 | 霹靂尖 霹靂尖位于萊城東北36.25公里處,茶業口鎮政府駐地東偏北9公里處,海拔833米,山下有一村名為臥鋪村。因村莊地勢高,常被云霧覆蓋,由此得名臥云鋪,后簡稱臥鋪。臥鋪村民居房舍大都以石頭壘砌,頗有特色,而且不少還是兩層,走進村里儼然走進一座石頭城堡。此村東、北兩面與淄博市博山區接壤,西北與章丘市毗連。臥鋪村北峰巒疊障,主峰霹靂尖海拔833米。址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陰雨天常與高空雷電相接,故稱霹靂尖。霹靂尖是章丘、萊蕪、博山三地界線的會合點,峰頂之處立有三界碑。 |
羅浮山 | 羅浮山 (廣東省博羅縣羅浮山)羅浮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它雄峙于嶺南中南部,坐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惠州西湖。漢代司馬遷曰:“羅浮漢佐命南岳,天下十山之一”。被道教尊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稱為羅浮第一禪林。 羅浮山方圓214多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飛瀑名泉多達980多處,洞天奇景18處,石室幽巖72個,以山勢雄偉壯觀,植被繁茂常綠,林木高大森古,神仙洞府超凡脫俗的特色吸引古今無數的名仙名人和游客。歷代詩人陸賈、謝靈運、李白、杜甫、李賀、劉禹錫、韓愈、柳宗元、蘇軾、楊萬里、湯顯祖、屈大鈞等都留下經典的文賦和詩詠。羅浮山的“師雄夢梅”、“東坡啖荔”、“安期天飲”、“稚川煉丹”、“仙凡路別”、“花手游會”、“洞天藥市”、“天龍王夢”等不少的傳說,神奇幽勝,風流華夏。 明代天機妙算大師劉伯溫曾二度登羅浮,測出:“真龍橫臥羅浮峰,百里盤恒豪氣沖。”孰是孰非?果或彌真。 羅浮山素有百粵群山之祖、蓬萊仙境之稱,這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是休閑度假、養生健體、消災納福、商務洽談、賞景會友的絕佳勝地。 2013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
五指山 | 五指山 (海南省五指山市)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是海南島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也是海南省中部少數民族的聚居地。 五指山市是有名的“翡翠山城”,因海南島上最高山峰五指山而得名,有五指山市熱帶雨林、海南民族博物館、七指嶺 、熱帶植物園、中華民族文化村、臥龍山、太平山瀑布、瓊州學院 、海瑞祖居、瓊崖公學紀念亭、鸚歌嶺、甘什嶺、民族博物館和仿古黎村、白沙起義紀念館、仙龍洞 、黎苗民族歌舞長廊、木色旅游度假風景區等風景名勝。 自治州時期,五指山是海南島南部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為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轄通什、三亞2市和樂東、保亭、白沙、東方、瓊中、陵水、昌江7縣。 2017年3月,入圍“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名單。 2018年11月,被科技部確定為首批創新型縣(市)。 |
八面山 | 八面山 (湖南桂東縣—資興市、炎陵縣的山脈)湖南郴州市的八面山(山脈):位于湖南省桂東縣西部北部—資興市東部、炎陵縣西南部,主體在桂東縣,東北—西南走向。是羅霄山脈四個組成單位里最小的,很少受關注,但江西省地形圖上萬洋山—八面山二者名稱獨立又大體相連,它南方是諸廣山脈。 狹義廣義:狹義八面山即小八面山,在桂東縣,廣義八面山是山脈,是羅霄山脈的下級組成單位。防止誤解:八面山是山脈,包括一批山。主峰石牛仙在桂東縣并在地圖上標注八面山,導致一些人誤以為八面山只在桂東縣。 八面山的腹地(小八面山)有山八面,以此而得名,古諺“八面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去鞍;一線猿猱路,險如蜀道難”。主峰石牛仙海拔2042米,為湖南省第二高山,地圖上八面山名稱就標注在其主峰點。 分界:與萬洋山在炎陵縣中部分界,與諸廣山在桂東縣東南部分界。 湖南八面山自然保護區是華南虎保護區之一。 |
紫金山 | 紫金山 (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紫金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區,又稱鐘山,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譽,是南京名勝古跡薈萃之地,全國生態文化示范地、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首批國家5A級景區鐘山風景名勝區位于紫金山南麓。 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圍約30公里,三峰相連形如巨龍,山、水、城渾然一體,古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早在三國與漢朝就極負盛名。紫金山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閑文化、佛教文化系列于一山之中,是為“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 紫金山周圍名勝古跡甚多,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等景點,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愷何香凝墓,東有靈谷寺,鄧演達墓,山北有明徐達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等古跡。 |
公格爾山 | 公格爾山 公格爾峰海拔7649米,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山峰呈金字塔形,幾乎全由巖石和冰雪構成。公格爾在柯爾克孜語中意為“褐色的山”,據說,征服公格爾之難不亞于珠穆朗瑪。直到1981年,英國登山隊從南坡首次登上峰頂。其北峰尤為險要,迄今尚無一人從北坡到達過峰頂。 |
鰲山 | 鰲山 (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境內山峰)鰲山屬于秦嶺的主脈。古稱垂山、武功山,中隔跑馬梁與拔仙臺東西遙遙相望,又稱西太白。主峰海拔3476米,最高峰麥秸嶺海拔為3520米,太白境內秦嶺第二獨立高峰。 鰲山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縣城東南25千米處,為渭河一級支流石頭河和漢江二級支流紅巖河(虢川河)的發源地。 鰲山 (漢語詞匯)鰲山,漢語詞匯,宋元時俗。元宵節用彩燈堆疊成的山,像傳說中的巨鰲形狀,亦作“鰲山”。堆成巨鰲形狀的燈山。 |
鰲山 | 鰲山 (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境內山峰)鰲山屬于秦嶺的主脈。古稱垂山、武功山,中隔跑馬梁與拔仙臺東西遙遙相望,又稱西太白。主峰海拔3476米,最高峰麥秸嶺海拔為3520米,太白境內秦嶺第二獨立高峰。 鰲山位于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縣城東南25千米處,為渭河一級支流石頭河和漢江二級支流紅巖河(虢川河)的發源地。 鰲山 (漢語詞匯)鰲山,漢語詞匯,宋元時俗。元宵節用彩燈堆疊成的山,像傳說中的巨鰲形狀,亦作“鰲山”。堆成巨鰲形狀的燈山。 |
丈人峯 | 丈人峯 詞語:丈人峯 [釋義]:1.亦作"丈人山"。在四川省青城山。唐杜甫有《丈人山》詩,仇兆鰲題解引《寰宇記》:"山在青城縣西北三十二里。" 2.山峰名。在山東省泰山。 |
層巒疊嶂 | 層巒疊嶂【解釋】層巒:山連著山;疊嶂:許多高險的像屏障一樣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險峻。【出處】宋·陸九淵《與王謙仲書》:“方丈檐間,層巒疊嶂,奔騰飛動,近者數十里,遠者數百里,爭奇競秀。”【示例】~,出沒翠濤。 ◎明·袁宏道《西洞庭》【近義詞】千山萬壑【反義詞】一馬平川【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形容山嶺重疊,峰巒相接 |
獨秀峰 | 獨秀峰 (袁枚的詩)《獨秀峰》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的詩。詩的前六句描摹獨秀峰的孤立狀態,平淡無奇,突然筆鋒一轉由山峰說到做人:為人正直有時可能會被孤立,這也同獨秀峰一樣,有獨秀之美,不必為此煩惱。 |
層巒疊嶂 | 【解釋】層巒:山連著山;疊嶂:許多高險的像屏障一樣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險峻。【出處】宋·陸九淵《與王謙仲書》:“方丈檐間,層巒疊嶂,奔騰飛動,近者數十里,遠者數百里,爭奇競秀。”【示例】~,出沒翠濤。 ◎明·袁宏道《西洞庭》【近義詞】千山萬壑【反義詞】一馬平川【語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形容山嶺重疊,峰巒相接 |
獨秀峰 | 獨秀峰 (袁枚的詩)《獨秀峰》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的詩。詩的前六句描摹獨秀峰的孤立狀態,平淡無奇,突然筆鋒一轉由山峰說到做人:為人正直有時可能會被孤立,這也同獨秀峰一樣,有獨秀之美,不必為此煩惱。 |
靈峯 | 靈峯 一個詞語。有神仙或修道者居處的山峰,山名的意思。 |
山脊 | 山脊 (地理學基本概念)山脊,指山高處像獸脊凸起的部分。是由兩個坡向相反坡度不一的斜坡相遇組合而成條形脊狀延伸的凸形地貌形態。山脊最高點的連線就是兩個斜坡的交線,叫做山脊線。等高線,向低處凸的是山脊。山脊是連成一排的山峰,山峰之間連成一條長線,好像動物的脊骨有一條突出的線條,故名。山脊分為不同的種類。 |
君山 | 君山 (洞庭湖中的小島)君山在岳陽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古稱洞庭山、湘山、有緣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傳說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徹于山頂”。后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總面積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區。 |
牛山 | 牛山 (陜西安康牛山)稱牛頭山,位于陜西省安康城區西北39公里處,屬花園、譚壩兩鄉的界山,山體南北長114公里,東西寬13公里,面積182平方公里,是市境中部最高的山峰.,地形險要,山勢巍峨.,主峰頂有“望京石”(恨京石),海拔1547.5米。 |
天外有天 | 天外有天【解釋】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無窮無盡的境界。多用來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認識的領域需要不斷擴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閱歷不盡。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出處】《敦煌曲·何滿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邊更有天。” |
木客詩 | 木客詩 木客詩(木客詩)宋 蘇軾《虔州八境圖》詩之八:“回峰亂嶂郁參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誰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 王十朋 注引 趙次公 曰:“《寰宇記》所載 上洛山 多木客,乃鬼類也,形似人,語亦似人。而 徐鉉 小說載 鄱陽 山中有木客,自言 秦 時造 阿房宮 采木者也,食木實,遂得不死,時就民間飲酒,為詩一章云:‘酒盡君莫酤,壺傾我當發。城市多囂塵,還山弄明月。’”后因以“木客詩”謂山居野人所吟之歌詩。 清 趙翼《奉命出守鎮安歲杪出都》詩:“離筵忍打花奴鼓,空谷將賡木客詩。”參閱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 明明鄺露《赤雅》卷上。 |
丘壑 | 丘壑 丘壑,指山峰與河谷;山野幽僻的地方;比喻深遠的意境。 見南朝宋 謝靈運《齋中讀書》詩:“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 |
木客詩 | 木客詩 木客詩(木客詩)宋 蘇軾《虔州八境圖》詩之八:“回峰亂嶂郁參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誰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 王十朋 注引 趙次公 曰:“《寰宇記》所載 上洛山 多木客,乃鬼類也,形似人,語亦似人。而 徐鉉 小說載 鄱陽 山中有木客,自言 秦 時造 阿房宮 采木者也,食木實,遂得不死,時就民間飲酒,為詩一章云:‘酒盡君莫酤,壺傾我當發。城市多囂塵,還山弄明月。’”后因以“木客詩”謂山居野人所吟之歌詩。 清 趙翼《奉命出守鎮安歲杪出都》詩:“離筵忍打花奴鼓,空谷將賡木客詩。”參閱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 明明鄺露《赤雅》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