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風景的詞語

    形容風景的詞語:1. 碧綠;2. 郁郁蔥蔥;3. 純凈;4. 絢麗多彩;5. 恬靜;6. 壯觀;7. 神秘;8. 幽靜;9. 清新;10. 美麗;11. 優美;12. 親切;13. 悠閑;14. 富饒;15. 大方;16. 悠久;17. 活力;18. 自然;19. 寧靜;20. 祥和

    形容風景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風景畫 風景畫 風景畫通俗地說是以風景為題材的繪畫。中國畫中的山水畫屬于風景畫,但不用此概念。該詞約在20世紀傳入中國,僅使用于西方傳入的油畫、水彩畫等。西方的油畫風景、中國的山水畫最早只作為人物畫的背景,以后才逐步發展為獨立的畫科。 在西方,風景畫獨立成科,德國畫家A.丟勒的水彩畫和A.阿爾特多費爾的油畫中,出現地方志性風景畫。該畫種成熟于17世紀的荷蘭。J.van雷斯達爾、J.維采爾、M.霍貝瑪對風景畫的發展有較大貢獻。與此同時,又產生了海景畫、夜景畫、街景畫主要分科。意大利又有牧歌式的理想風景畫,法國有古代神話人物點景的英雄風景畫等。18世紀的英國畫家J.康斯特布爾使風景畫取得決定性發展。其直接描寫自然的寫生態度,影響到法國印象主義畫家。19世紀的畫家還注意表現高山、大海、晚秋、晨霧等前人未描繪過的自然風景。以C.柯羅 、J.-F.米萊為首的法國巴比松畫派,開始采取自然主義的態度表現風景。19世紀后期,印象主義畫家以明暗和色彩的微妙協調使風景畫成為繪畫中的重要門類。俄國的風景畫以I.I.希什金、I.I.列維坦為代表。日本則以東山魁夷為代表。西方繪畫傳入中國后,顏文梁作為早期的風景畫家而知名,吳冠中的風景畫富于民族情調。
    風景 風景 (漢語詞語)風景指的是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風景是由光對物的反映所顯露出來的一種景象。猶言風光或景物、景色等,含義廣泛。在中國古書上,尤其純文藝作品的詩文方面,更是延用已久,甚至寫景多于言情,幾乎和旅游打成一片。而且還有一大部分作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大殺風景 大殺風景【解釋】意思是損害景物,破壞人的興致。今泛稱敗人興致為大殺風景。【出處】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
    殺風景 殺風景【解釋】損壞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人掃興的事物。【出處】宋·蘇軾《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詩:“為報年來殺風景,連江夢雨不知春。”【近義詞】煞風景【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風景攝影 風景攝影 這部最新更新版的《風景攝影》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出品的攝影指南中最受歡迎的一部。您將在本書中了解和學習到使用數碼相機和數碼軟件拍攝風景照片的最新信息和技術。您還能再度確認,一個杰出的風景攝影師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不論他使用膠片還是數碼相機。您將學習如何找到最好的角度、最佳的光線、拍出最棒的風景特寫。您將隨著雷蒙德·蓋曼的鏡頭深入荒原,探尋那些正在消失的雨林的故事。您將揭開布魯斯·戴爾能夠連續四十年拍攝出非凡的風景照片的秘密,還能與喬爾·薩托爾一起體會他選擇的攝影對象,他總是那么古怪而又充滿才情。最棒的是,您將在書中看到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攝影師從未公開發表過的部分杰作。請您跟隨我們的鏡頭,游走于泰國、芬蘭、愛爾蘭和美國的俄勒岡、中國和非洲之間。
    煞風景 煞風景 本義是損壞美好的景物,比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人掃興的事物。也作“殺風景”。煞:通“殺”,削弱、損壞、破壞。
    大煞風景 大煞風景【解釋】損傷美好的景致。比喻敗壞興致。【出處】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示例】安公子高高興興的一個酒場,再不想作了這等一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近義詞】興致索然、敗興而歸【反義詞】興致勃勃【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于與好事相對照
    裂風景 裂風景 猶言殺風景;謂減滅興致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六:“有規 楊用脩 者,答書云:‘文有仗境生情,詩或托物起興……古人聊以耗壯心,遣馀年,所謂老顛欲裂風景者,良亦有以。’” 清 王士禛 《上巳修禊水繪園》詩之三:“不怪老顛裂風景,名園上日相逢迎。”
    風景不殊 風景不殊【解釋】殊:不同。用以悲嘆國土破碎或淪亡。【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晉書·王導傳》:“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悲嘆國土破碎或淪亡
    風景畫 風景畫 風景畫通俗地說是以風景為題材的繪畫。中國畫中的山水畫屬于風景畫,但不用此概念。該詞約在20世紀傳入中國,僅使用于西方傳入的油畫、水彩畫等。西方的油畫風景、中國的山水畫最早只作為人物畫的背景,以后才逐步發展為獨立的畫科。 在西方,風景畫獨立成科,德國畫家A.丟勒的水彩畫和A.阿爾特多費爾的油畫中,出現地方志性風景畫。該畫種成熟于17世紀的荷蘭。J.van雷斯達爾、J.維采爾、M.霍貝瑪對風景畫的發展有較大貢獻。與此同時,又產生了海景畫、夜景畫、街景畫主要分科。意大利又有牧歌式的理想風景畫,法國有古代神話人物點景的英雄風景畫等。18世紀的英國畫家J.康斯特布爾使風景畫取得決定性發展。其直接描寫自然的寫生態度,影響到法國印象主義畫家。19世紀的畫家還注意表現高山、大海、晚秋、晨霧等前人未描繪過的自然風景。以C.柯羅 、J.-F.米萊為首的法國巴比松畫派,開始采取自然主義的態度表現風景。19世紀后期,印象主義畫家以明暗和色彩的微妙協調使風景畫成為繪畫中的重要門類。俄國的風景畫以I.I.希什金、I.I.列維坦為代表。日本則以東山魁夷為代表。西方繪畫傳入中國后,顏文梁作為早期的風景畫家而知名,吳冠中的風景畫富于民族情調。
    風景線 風景線 (風景線)供游覽的風景優美的狹長地帶,比喻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某種景觀、景象。風景線指的是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在建筑學上風景線則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長形區域。風景線包括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動植物、化石、特殊地質、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地、歷史遺址、園林、建筑、工程設施等人文景物和它們所處的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等。
    風景 風景 (漢語詞語)風景指的是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風景是由光對物的反映所顯露出來的一種景象。猶言風光或景物、景色等,含義廣泛。在中國古書上,尤其純文藝作品的詩文方面,更是延用已久,甚至寫景多于言情,幾乎和旅游打成一片。而且還有一大部分作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殺風景 【解釋】損壞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人掃興的事物。【出處】宋·蘇軾《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詩:“為報年來殺風景,連江夢雨不知春。”【近義詞】煞風景【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衡山 衡山 (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壽岳、南山,為中國“五岳”之一,位于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于衡陽市南岳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衡山的命名,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臺寺金剛舍利塔中。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主體部分介于北緯27°4′-27°20′,東經112°34′-112°44′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縣樟木鄉,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岳區,長38千米,最寬處17千米,總面積640平方千米。 1982年,衡山風景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2月,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衡山風景區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8月,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衡山 (詞語)南岳,山名。(1)指衡山。五岳之一。 衡山,又名南岳、壽岳、南山,是中國五岳之一,位于衡陽市南岳區,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拜的神祇,即南岳衡山君神,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海拔1300.2米。由于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有“南岳獨秀”之美稱。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 衡山呈北東—南西走向,北起衡陽市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市衡陽縣樟木鄉,長38公里,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岳區,最寬處17公里,總面積640平方公里。[1]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天柱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東北坡、東坡、東南坡共計河川26條,經衡陽、湘潭、衡山三縣的易俗河、荊坡河、烏石港、龍隱港、萱洲港、白鷺港等注入湘江。[1] 1982年,衡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6年02月,衡山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7年5月22日,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07年8月1日,衡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 2008年衡山被評為最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 。書·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禮。” 孔 傳:“南岳,衡山。”(2)指霍山,即天柱山。《爾雅·釋山》:“泰山為東岳,華山為西岳,霍山為南岳,恒山為北岳,嵩山為中岳。”
    大殺風景 【解釋】意思是損害景物,破壞人的興致。今泛稱敗人興致為大殺風景。【出處】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
    風景談 風景談 .《風景談》就是談風景,這里的“風景”,不僅包括自然景觀,而且包括人們的活動。表面上談的是自然“風景”,實際上是在寫主宰“風景”的人。
    無邊風月 無邊風月【解釋】無邊:無限;歲月:風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后影響深廣。后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出處】宋·朱熹《六先生畫像贊·濂溪先生》:“風月無邊,庭草交翠。”【示例】元·白挺《西湖賦》:“春雨為觀,香月為鄰,水竹院落,~,見天下地心以志之。”【近義詞】風光迤邐【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黃山 黃山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游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岳風光。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后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征,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后人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無邊風月 【解釋】無邊:無限;歲月:風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后影響深廣。后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出處】宋·朱熹《六先生畫像贊·濂溪先生》:“風月無邊,庭草交翠。”【示例】元·白挺《西湖賦》:“春雨為觀,香月為鄰,水竹院落,~,見天下地心以志之。”【近義詞】風光迤邐【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黃山 黃山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游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岳風光。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后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征,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后人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煞風景 煞風景 本義是損壞美好的景物,比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人掃興的事物。也作“殺風景”。煞:通“殺”,削弱、損壞、破壞。
    丹霞山 丹霞山 丹霞山( 中國紅石公園),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東經113°36′25″至113°47′53″,北緯24°51′48″至25°04′12″之間。總面積292平方千米,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風景區、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距今7000年前后,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每萬年上升1米,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景區。 丹霞山境內有大小石峰、石墻、石柱、天生橋共計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 自從1988年開發以來,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五項國家級牌子,2004年2月13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景致 景致 指風景和景物,精致新奇。景 : 環境的風光,致 : 致 zhì 情趣 唐·白居易 《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規模何日創?景致一時新。”
    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前提,是旅游業的基礎。旅游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游資源和人文景觀旅游資源。自然風景旅游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游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筑、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景緻 景致 指風景和景物,精致新奇。景 : 環境的風光,致 : 致 zhì 情趣 唐·白居易 《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規模何日創?景致一時新。”
    裂風景 裂風景 猶言殺風景;謂減滅興致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六:“有規 楊用修 者,答書云:‘文有仗境生情,詩或托物起興……古人聊以耗壯心,遣馀年,所謂老顛欲裂風景者,良亦有以。’” 清 王士禛 《上巳修禊水繪園》詩之三:“不怪老顛裂風景,名園上日相逢迎。”
    大煞風景 【解釋】損傷美好的景致。比喻敗壞興致。【出處】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示例】安公子高高興興的一個酒場,再不想作了這等一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近義詞】興致索然、敗興而歸【反義詞】興致勃勃【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于與好事相對照
    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畫派(Barbizon school)是指一群活動于1830至1880年間,在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鎮的法國風景畫家,他們形成了一個非正式的流派,或者說是藝術家群體。他們是第一批直接對照自然寫生的畫家,而不是在畫室中創作風景畫。這種創作態度和他們的對于田園風光和人物的真實寫照影響了印象主義的畫風。巴比松畫派的領袖人物是西奧多·盧梭(Théodore Rousseau,1812-1867)和查理·法蘭斯瓦·杜比尼(Charles Franois Daubigny,1817-1878)。有些畫家雖然也與他們交往,但繪畫風格卻不相同,如卡米耶·柯羅(Camille Corot,1796-1875),他的風景少一些真實卻彌漫著光影;弗朗西斯·米勒(Fran-ois Millet,1814-1875)對生活在這里的農民的興趣遠大于田園本身。見PLEIN AIR。
    冰景 冰景 冰景是漢語詞匯,拼音為bīng jǐng,意思是由冰組成的風景,特指南北極風景。
    大明湖 大明湖 (濟南大明湖)大明湖,位于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與趵突泉、千佛山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泉城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2009年,大明湖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泉水湖”稱號。2016年12月19日,經濟南市有關部門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濟南大明湖風景區現收費開放區城(老區)將向社會免費開放。
    石湖 石湖 石湖屬于太湖支流,居上方山東麓,太湖之濱,位于江蘇省蘇州古城西南5000米、太湖以東5000米處,跨蘇州虎丘區、吳中區兩行政區。 石湖南北長4500米,東西寬2000米,水域面積256萬平方米,分為東石湖、西石湖和南石湖三個湖面,共有吳堤、越堤、石堤、楊堤和范堤5堤橫臥于水面之上。 石湖是一個以吳越遺跡和田園風光見稱的風景區,為太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宋代詩人范成大晚年定居于此,擁有漁莊、天鏡閣、行春橋、石湖串月等景觀景物。 2013年,石湖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洱海 洱海 (洱海風景區)洱海,古代文獻中曾稱為葉榆澤、昆彌川、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云南大理郊區,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長約42.5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9.0公里,湖面面積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達20米。洱海有兩個出水口:1.在下關鎮附近,經西洱河流出;2.“引洱入賓”。洱海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據說因形狀像一個耳朵而取名為“洱海”。洱海水質優良,水產資源豐富,同時也是一個有著迤邐風光的風景區。洱海,雖然稱之為海,但其實是一個湖泊,據說是因為云南深居內陸,白族人民為表示對海的向往,所以稱之為洱海。 2014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環境保護局為加強人們對洱海的環保意識,邀請音樂家為大理的母親湖“洱海”,創(制)作了洱海形象歌曲《洱海情》。
    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解釋】湖的風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風景秀麗。【出處】宋·吳自牧《夢梁錄·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鍾為人物,所以清奇特,為天下寇。”【示例】園內軒窗四啟,看著~,真如仙境。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近義詞】山清水秀、山明水秀【反義詞】窮山惡水【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形容美好的自然風景
    背山起樓 背山起樓【解釋】靠山建造樓房。比喻使人掃興的事。【出處】宋·胡仔《茹溪漁隱叢話前集·西崑體》:“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上曬褲,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近義詞】大煞風景【語法】緊縮式;作補語、定語;指破壞風景
    背山起樓 【解釋】靠山建造樓房。比喻使人掃興的事。【出處】宋·胡仔《茹溪漁隱叢話前集·西昆體》:“其一曰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上曬褲,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近義詞】大煞風景【語法】緊縮式;作補語、定語;指破壞風景
    縉云山 縉云山 (重慶市北碚區縉云山)縉云山位于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是7000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 縉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縉云山總占地面積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縉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素有北有縉云、南有石筍之美譽。 2014年12月17日住建部公布執法檢查結果,縉云山風景名勝區為不達標等級,予以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 2015年12月1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將重慶縉云山風景名勝區納入瀕危名單,并給予黃牌警告;住建部將責令其限期整改并重點督辦。
    旖旎風光 旖旎風光【解釋】旖旎:柔和美麗。柔和而美麗的韻致風采或自然風景。【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霎時局已到齊,真正是翠繞珠圍,金迷紙醉,說不盡溫柔景象,旖旎風光。”
    風月無邊 風月無邊【解釋】極言風景之佳勝。【出處】宋·朱熹《六先生畫像·濂溪先生》:“風月無邊,庭草交翠。”【示例】西湖~景,都在詩翁杖履中。 ◎金·侯克中《過友生新居》詩
    燕家景 燕家景 指北宋畫家燕文季繪的四時風景畫 指 北宋 畫家 燕文季 所繪的四時風景畫。 宋 鄧椿 《畫繼·山水林石》:“ 燕文季 工畫山水,清雅秀媚。予家舊有《花村曉月》、《平江晚雨》、《竹林暮靄》、《松溪殘雪》四時景,畫院謂之 燕 家景。”
    名勝 名勝 名勝指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動植物、化石、特殊地質、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地、歷史遺址、園林、建筑、工程設施等人文景物以及它們所處的環境,風土人情等。風景名勝是指資源集中、自然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們游覽、觀賞、休息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
    名勝 名勝 名勝指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動植物、化石、特殊地質、天文氣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地、歷史遺址、園林、建筑、工程設施等人文景物以及它們所處的環境,風土人情等。風景名勝是指資源集中、自然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游覽條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定命名、劃定范圍,供人們游覽、觀賞、休息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
    旖旎風光 【解釋】旖旎:柔和美麗。柔和而美麗的韻致風采或自然風景。【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霎時局已到齊,真正是翠繞珠圍,金迷紙醉,說不盡溫柔景象,旖旎風光。”
    風月無邊 【解釋】極言風景之佳勝。【出處】宋·朱熹《六先生畫像·濂溪先生》:“風月無邊,庭草交翠。”【示例】西湖~景,都在詩翁杖履中。 ◎金·侯克中《過友生新居》詩
    青城山 青城山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游景區)青城山(Mount Qingcheng)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球道教天師道圣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里,處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景區面積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后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景區內外,天師洞和圓明宮幽靜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風物 風物 風物,漢語詞匯。 拼音:fēng wù 釋義:指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 語出晉 陶潛 《游斜川》詩序:“天氣澄和,風物閑美。”
    絕景 絕景 絕景,美好無比的風景。
    風物 風物 風物,漢語詞匯。 拼音:fēng wù 釋義:指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 語出晉 陶潛 《游斜川》詩序:“天氣澄和,風物閑美。”
    絶景 絕景 絕景,美好無比的風景。
    絕景 絕景 絕景,美好無比的風景。
    峨眉山 峨眉山 (中國佛教名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峨眉山(Mount Emei)位于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處于多種自然要素的交匯地區,區系成分復雜,生物種類豐富,特有物種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亞熱帶植被體系,有植物3200多種,約占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1/10。峨眉山還是多種稀有動物的棲居地,動物種類達2300多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游人討食,為該山一大特色。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主體,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禮儀、音樂、繪畫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濃郁氣息。山上多古跡、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勝跡,是中國旅游、休養、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為蝕余山,介于北緯29°16′-29°43′,東經103°10′-103°37′之間,為邛崍山南段余脈,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體南北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約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著花崗巖、變質巖及石灰巖,山頂部蓋有玄武巖。 峨眉山-樂山大佛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古建筑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峨眉山為主體的峨眉山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風景不殊 【解釋】殊:不同。用以悲嘆國土破碎或淪亡。【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晉書·王導傳》:“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悲嘆國土破碎或淪亡
    大煞風趣 大煞風趣【解釋】損傷美好的景致。比喻敗壞興致。同“大煞風景”。【出處】郭末若《故事補遺二》:“三十未嫁,不近情理,如作為再醮亦無根據,且覺大煞風趣,因此我仍照原似未改。”
    廬山 廬山 (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于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中國最美十大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避暑勝地、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美句。
    廬山 廬山 (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于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中國最美十大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避暑勝地、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美句。
    大龍湫 大龍湫 雁蕩山景區分散,東起羊角洞,西至鋸板嶺;南起筋竹溪,北至六坪山。在方圓450平方公里的景區內,東西闊28公里,南北長7.5公里,面積為28平方公里。其中有15峰、13巖、7石、5 嶂、6洞、1尖、3門、2闕、8嶺、5瀑、2湫、8潭、1泉、3溪、2澗、1峽、4庵、7亭、1院、1鑊、1軒、2橋,合計景點105個。共分為靈峰、靈巖、大龍湫、顯勝門、仙橋、羊角洞、凈名三折瀑、雁湖八大景區,而東南部地區最稱風景薈萃。其中“二靈一龍”即靈峰、靈巖和大龍湫又被稱為“雁蕩三絕”, 大龍湫在三絕中又被認為是獨占鰲頭。南宋樓鑰有詩云:“北上太行東禹穴,雁蕩山中最奇絕。龍湫一派天下無,萬眾贊揚同一舌。”(《攻瑰集·大龍湫》)可見在宋代,大龍湫便已揚四海。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首府)那不勒斯(又譯納波利、拿坡里;意大利語:Napoli;那不勒斯語:Nàpule;英語: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坎帕尼亞大區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城市面積117平方公里,人口略低于100萬。那不勒斯都會區有大約380萬人人口,是僅次于米蘭和羅馬的意大利第三大都會區和歐洲第15大都會區。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該城風光綺麗,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風景勝地之一。維蘇威火山位于那不勒斯市東南,海拔高度1281米。它是座活火山,歷史上曾多次噴發,最著名的一次是79年的大規模噴發,灼熱的火山碎屑流毀滅了當時極為繁華的龐貝古城。火山附近建有觀測站。那不勒斯最秀麗的地方是風光明媚的桑塔露琪亞海岸,這里的日出景色十分美麗,隔著那不勒斯灣,可以眺望到維蘇威火山。那不勒斯王宮建于17世紀,曾是總督和國王的寓所,現為國立圖書館、新堡和國家美術館。 那不勒斯始于前600年,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美食而著稱,那不勒斯歷史中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其存在的2500余年歷史中,大部分時間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該市為古希臘人所創建,在“大希臘”中扮演重要角色;后來,羅馬人、諾曼人和西班牙人都在該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也曾經是波旁王朝統治的兩西西里王國的首都,直到意大利統一。 此外,意甲球隊那不勒斯在2014-2015賽季的意甲排名第5。
    山水 山水 (漢語詞語)山水一詞有三層意思:(1)山上流下來的水;(2)山和水,泛指山、江、河、湖、海;(3)山水畫的簡稱,指以風景為題材的中國畫。山水畫是以自然風景為主要描寫對象的繪畫,是中國傳統三大畫科之首。
    浮世繪 浮世繪 (日本的風俗畫)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大龍湫 大龍湫 雁蕩山景區分散,東起羊角洞,西至鋸板嶺;南起筋竹溪,北至六坪山。在方圓450平方公里的景區內,東西闊28公里,南北長7.5公里,面積為28平方公里。其中有15峰、13巖、7石、5 嶂、6洞、1尖、3門、2闕、8嶺、5瀑、2湫、8潭、1泉、3溪、2澗、1峽、4庵、7亭、1院、1鑊、1軒、2橋,合計景點105個。共分為靈峰、靈巖、大龍湫、顯勝門、仙橋、羊角洞、凈名三折瀑、雁湖八大景區,而東南部地區最稱風景薈萃。其中“二靈一龍”即靈峰、靈巖和大龍湫又被稱為“雁蕩三絕”, 大龍湫在三絕中又被認為是獨占鰲頭。南宋樓鑰有詩云:“北上太行東禹穴,雁蕩山中最奇絕。龍湫一派天下無,萬眾贊揚同一舌。”(《攻瑰集·大龍湫》)可見在宋代,大龍湫便已揚四海。
    浮世繪 浮世繪 (日本的風俗畫)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風景的詞語:1. 碧綠;2. 郁郁蔥蔥;3. 純凈;4. 絢麗多彩;5. 恬靜;6. 壯觀;7. 神秘;8. 幽靜;9. 清新;10. 美麗;11. 優美;12. 親切;13. 悠閑;14. 富饒;15. 大方;16. 悠久;17. 活力;18. 自然;19. 寧靜;20. 祥和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