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詭異的詞語
形容詭異的詞語:1. 離奇;2. 奇異;3. 異乎尋常;4. 不可思議;5. 離奇古怪;6. 神秘莫測;7. 莫名其妙;8. 奇詭;9. 奇妙;10. 奇特;11. 奇形怪狀;12. 奇幻;13. 奇怪;14. 奇崛;15. 奇珍異寶;16. 奇麗;17. 奇妙絕倫;18. 奇特古怪;19. 奇異無比;20. 奇形怪狀的
形容詭異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詭異 | 詭異 (詞語解釋)詭異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guǐ yì,指很反常,很令人驚訝、奇怪,感到迷惑的事。也可以指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文子·符言》等均有相關記載。 |
詭奇 | 詭奇 詭奇,讀音是guǐ qí,漢語詞語,指的是詭異怪奇的事情,還指怪異奇特。 |
詭異 | 詭異 (詞語解釋)詭異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guǐ yì,指很反常,很令人驚訝、奇怪,感到迷惑的事。也可以指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文子·符言》等均有相關記載。 |
佹詩 | 佹詩 【注音】:guǐ shī 【釋義】:1.辭意詭異﹑語調激切的詩。《荀子·賦》:"天下不治﹐請陳佹詩。"楊倞注:"荀卿請陳佹異激切之詩﹐言天下不治之意也。"后亦指荀況的佹詩。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周朝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佹詩 天下不治,請陳佹詩:① 天地易位,②四時易鄉。③ 列星殞墜,④旦暮晦盲。⑤ 幽闇登昭,⑥日月下藏。⑦ 公正無私,反見從橫。⑧ 志愛公利,重樓疏堂。⑨ 無私罪人,⑩憼革貳兵。⑾ 道德純備,讒口將~。⑿ 仁人絀約,⒀敖暴擅強。⒁ 天下幽險,⒂恐失世英。 螭龍為蝘蜓,⒃鴟梟為鳳凰。⒄ 比干見刳,⒅孔子拘匡。⒆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 拂乎其遇時之不詳也。⒇ 郁郁乎其欲禮義之大行也,(21) 闇乎天下之晦盲也。 皓天不復,(22)憂無疆也。 千歲必反,(23)古之常也。 弟子勉學,天不忘也。 圣人共手,時幾將矣。(24) 與愚以疑,(25)愿聞反辭。(26) 其小歌曰:念彼遠方,(27)何其塞矣。 (28)仁人絀約,暴人衍矣。 (29)忠臣危殆,(30)讒人服矣。 (31)琁玉瑤珠,(32)不知佩也。 襍布與錦,(33)不知異也。 閭娵子奢,(34)莫之媒也。 嫫母力父,(35)是之喜也。(36) 以盲為明,以聾為聰; 以危為安,以吉為兇。 嗚呼上天!曷維其同。(37) ①佹(guǐ詭)詩:奇異激憤的詩。 ②易位:改變了位置。 ③易鄉(xiàng):改變了方向。鄉,同"向"。 ④殞墜:墜落。殞,同"隕"。 ⑤晦盲:昏暗不明。 ⑥幽闇:指奸邪小人。登昭:登上顯要的位置。 ⑦日月:指光明的君子。下藏:下隱潛藏。 ⑧從橫:合縱連橫,比喻反復無常。 ⑨重樓疏堂:高大的樓房、寬敞的廳堂。 ⑩無私罪人:不因私怨而得罪了人,《荀子》楊倞注所謂"果于去惡也"。 ⑾憼(jǐng警):同"儆",準備。革:甲,指兵器。戒兵,備兵。 ⑿將將:通"鏘鏘",聚集的樣子。 ⒀絀(chù觸)約:黜退,窮困。 ⒁敖:通"傲"。擅強:專橫。 ⒂幽險:昏暗、兇險。 ⒃螭(chī)龍:傳說中的蛟龍。蝘(yǎn掩)蜒:壁虎。 ⒄鴟梟(chīxiāo):貓頭鷹。 ⒅比干:商紂的叔父,進諫紂王,被剖腹取心。刳(kū枯):破開挖空。 ⒆匡:古地名,在今河北省長垣縣,孔子曾在這里被匡人包圍。 ⒇拂:違背。 (21)郁郁:文彩很盛的樣子。按:此句"郁郁"二字原與上句"拂"字互易,今據《荀子》楊倞注改。 (22)皓:光明。復:返。 (23)千歲必反:謂亂久必治。 (24)幾:近。將:行,到來。 (25)與愚以疑:我講了愚蠢的話讓您疑惑。 (26)反辭:反復敘說之辭,猶《楚辭》中的"亂曰",即下文的"小歌"。 (27)遠方:指楚國。俞樾說:"不敢斥言楚國,故姑托遠方言之。" (28)塞:蔽塞。 (29)衍:多。 (30)危殆:危險。 (31)服:用。 (32)琁:同"璇",美玉。 (33)雜:同"雜"。 (34)閭娵(lǘjū驢居):戰國時魏國美女。子奢:當為"子都",春秋時鄭國美男子。 (35)嫫(mó磨)母:傳說是黃帝時的丑女。力父:未詳,可能是丑男子。 (36)是之喜也:能夠受人喜歡。 (37)曷維其同:怎么能和這些人同道。 天下不能太平,請讓我呈獻憤激的詩。 天地改變了位置,四季改變了次序。 日月星辰墜落,從早到晚一片黑暗。 小人上據高位,君子隱遁伏潛。 公正無私,被誣為反復無常。 一心為民,被誣為已營造樓臺。 不徇私情懲治壞人,被誣為興兵作亂。 道德完美無瑕,卻招來無邊的讒言。 仁人君子遭罷黜窮困潦倒,傲慢暴虐的小人專橫擅權。 天下如此昏暗危險,恐怕要失去一代圣賢。 把螭龍當作壁虎,把貓頭鷹當作鳳凰。 比干被剖心,孔子被圍困在匡地。 他們的智慧多么光輝,志向不能實現是因為時代不吉祥。 要實行的禮義多么光輝燦爛,但天下云一片黑暗。 莽莽天宇不復光明,憂心忡忡無邊無疆。 長久的動亂之后就會回歸太平,這天理恒久不變。 弟子們一定要努力學習,上天一定不會把我們遺忘。 圣人請暫且拱手等候,好時機卻將到來。 我說的話可能讓人難以相信,請讓我反復陳說我的想法。 那道小歌這樣唱道: 我心中懷念著遠方,那里的道路是多么閉塞。 仁人君子遭罷黜窮困潦倒,暴虐之人卻數不勝數。 忠臣義士危在旦夕,奸佞小人志得意滿。 珍貴的美玉和珠寶,不知道佩戴。 精布和錦緞,不知道它們的區別。 俊美的閭娵和子奢,沒有人為他們做媒, 丑陋的嫫母和力父,卻是人們喜歡的對象。 把眼盲當作目光敏銳,把耳聾當作聽力超卓。 把危險當作安全,把吉祥當作災禍。 唉呀老天爺,我怎么能同這些人志同道合! 《佹詩》見于《荀子·賦篇》。《賦篇》包括《禮》《知》《云》《蠶》《箴》五篇賦,后附《佹詩》。關于五篇賦同《佹詩》的關系,前人爭議頗多,或以為六篇都是荀子晚年作的一組賦,或以為《佹詩》獨立成篇,與前五篇不類,或以為《佹詩》與《小歌》也是并列的兩首詩。我們認為,《荀子·賦篇》包括作于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兩篇作品:前半五首是讔,作于齊宣王朝(前319--前301)初至齊稷下時;后半為賦,作于其初次適楚、又去而至趙國期間。至于《佹詩》后面的“小歌”,就是屈原《抽思》中的“少歌”,與“亂辭”的性質相同,當然是《佹詩》的組成部分而非獨立成篇。 《佹詩》創作的時代背景,《戰國策》上有明確記載:齊滑王末年,荀卿因上書齊相不被采納,遂南適楚,客于春申君。由于讒人的離間,荀卿又不得不離楚去趙。到趙國不久,春申君又使人請荀卿返楚,于是荀卿為書謝春申君,信末附詩一首。《戰國策·楚策四》所錄送春申君的詩,正是這首《佹詩》的“小歌”,只是《楚策》系節錄,略去了頭六句,個別字句略有不同而已。可見這首詩是荀子屢遭讒言、政治上極不得意、心靈蒙受重創之下寫的。詩的開篇就描繪大自然顛倒黑白、四時失序,令人可怖的情景。接著描寫人類社會賢良受誣受困、奸佞猖狂肆虐。然后以比干、孔子為例,說明圣哲遇時不祥,古今一律,是規律性的社會現象。但作者又堅信,物極必反,正義必將戰勝邪惡,光明的天空必將呈現于人間。“小歌”部分,對前文所講之意反覆敘說,飽含憂憤地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楚國統治者,揭露他們是非顛倒、黑白不分,“以盲為明,以聾為聰,以危為安,以吉為兇”。作者的謝絕之意,表露無遺,而寄意遙深,蓋人窮反本也。寫法上,比興象征手法運用成熟而得體,意象生動,情感直率而真摯。句式整齊劃一,讀來朗朗上口,既有回環往復、整齊和諧之美,又帶有濃厚的楚歌情調。其中的一段很像屈原《涉江》的亂辭。因此,它是荀子賦中最有藝術價值的作品。朱熹《楚辭后語》收錄了這首詩,并為敘說,蓋亦取其“出于幽憂窮蹙,怨慕凄涼之意”(《楚辭后語序》)。魯迅先生在其所著《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論《佹詩》:“詞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豈身臨楚邦,居移其氣,終亦生牢愁之思乎?”明確指出了它可與屈原賦媲美的高度的思想藝術水平。 |
佹詩 | 佹詩 【注音】:guǐ shī 【釋義】:1.辭意詭異﹑語調激切的詩。《荀子·賦》:"天下不治﹐請陳佹詩。"楊倞注:"荀卿請陳佹異激切之詩﹐言天下不治之意也。"后亦指荀況的佹詩。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周朝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佹詩 天下不治,請陳佹詩:① 天地易位,②四時易鄉。③ 列星殞墜,④旦暮晦盲。⑤ 幽暗登昭,⑥日月下藏。⑦ 公正無私,反見從橫。⑧ 志愛公利,重樓疏堂。⑨ 無私罪人,⑩憼革貳兵。⑾ 道德純備,讒口將~。⑿ 仁人絀約,⒀敖暴擅強。⒁ 天下幽險,⒂恐失世英。 螭龍為蝘蜓,⒃鴟梟為鳳凰。⒄ 比干見刳,⒅孔子拘匡。⒆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 拂乎其遇時之不詳也。⒇ 郁郁乎其欲禮義之大行也,(21) 暗乎天下之晦盲也。 皓天不復,(22)憂無疆也。 千歲必反,(23)古之常也。 弟子勉學,天不忘也。 圣人共手,時幾將矣。(24) 與愚以疑,(25)愿聞反辭。(26) 其小歌曰:念彼遠方,(27)何其塞矣。 (28)仁人絀約,暴人衍矣。 (29)忠臣危殆,(30)讒人服矣。 (31)琁玉瑤珠,(32)不知佩也。 襍布與錦,(33)不知異也。 閭娵子奢,(34)莫之媒也。 嫫母力父,(35)是之喜也。(36) 以盲為明,以聾為聰; 以危為安,以吉為兇。 嗚呼上天!曷維其同。(37) ①佹(guǐ詭)詩:奇異激憤的詩。 ②易位:改變了位置。 ③易鄉(xiàng):改變了方向。鄉,同"向"。 ④殞墜:墜落。殞,同"隕"。 ⑤晦盲:昏暗不明。 ⑥幽暗:指奸邪小人。登昭:登上顯要的位置。 ⑦日月:指光明的君子。下藏:下隱潛藏。 ⑧從橫:合縱連橫,比喻反復無常。 ⑨重樓疏堂:高大的樓房、寬敞的廳堂。 ⑩無私罪人:不因私怨而得罪了人,《荀子》楊倞注所謂"果于去惡也"。 ⑾憼(jǐng警):同"儆",準備。革:甲,指兵器。戒兵,備兵。 ⑿將將:通"鏘鏘",聚集的樣子。 ⒀絀(chù觸)約:黜退,窮困。 ⒁敖:通"傲"。擅強:專橫。 ⒂幽險:昏暗、兇險。 ⒃螭(chī)龍:傳說中的蛟龍。蝘(yǎn掩)蜒:壁虎。 ⒄鴟梟(chīxiāo):貓頭鷹。 ⒅比干:商紂的叔父,進諫紂王,被剖腹取心。刳(kū枯):破開挖空。 ⒆匡:古地名,在今河北省長垣縣,孔子曾在這里被匡人包圍。 ⒇拂:違背。 (21)郁郁:文彩很盛的樣子。按:此句"郁郁"二字原與上句"拂"字互易,今據《荀子》楊倞注改。 (22)皓:光明。復:返。 (23)千歲必反:謂亂久必治。 (24)幾:近。將:行,到來。 (25)與愚以疑:我講了愚蠢的話讓您疑惑。 (26)反辭:反復敘說之辭,猶《楚辭》中的"亂曰",即下文的"小歌"。 (27)遠方:指楚國。俞樾說:"不敢斥言楚國,故姑托遠方言之。" (28)塞:蔽塞。 (29)衍:多。 (30)危殆:危險。 (31)服:用。 (32)琁:同"璇",美玉。 (33)雜:同"雜"。 (34)閭娵(lǘjū驢居):戰國時魏國美女。子奢:當為"子都",春秋時鄭國美男子。 (35)嫫(mó磨)母:傳說是黃帝時的丑女。力父:未詳,可能是丑男子。 (36)是之喜也:能夠受人喜歡。 (37)曷維其同:怎么能和這些人同道。 天下不能太平,請讓我呈獻憤激的詩。 天地改變了位置,四季改變了次序。 日月星辰墜落,從早到晚一片黑暗。 小人上據高位,君子隱遁伏潛。 公正無私,被誣為反復無常。 一心為民,被誣為已營造樓臺。 不徇私情懲治壞人,被誣為興兵作亂。 道德完美無瑕,卻招來無邊的讒言。 仁人君子遭罷黜窮困潦倒,傲慢暴虐的小人專橫擅權。 天下如此昏暗危險,恐怕要失去一代圣賢。 把螭龍當作壁虎,把貓頭鷹當作鳳凰。 比干被剖心,孔子被圍困在匡地。 他們的智慧多么光輝,志向不能實現是因為時代不吉祥。 要實行的禮義多么光輝燦爛,但天下云一片黑暗。 莽莽天宇不復光明,憂心忡忡無邊無疆。 長久的動亂之后就會回歸太平,這天理恒久不變。 弟子們一定要努力學習,上天一定不會把我們遺忘。 圣人請暫且拱手等候,好時機卻將到來。 我說的話可能讓人難以相信,請讓我反復陳說我的想法。 那道小歌這樣唱道: 我心中懷念著遠方,那里的道路是多么閉塞。 仁人君子遭罷黜窮困潦倒,暴虐之人卻數不勝數。 忠臣義士危在旦夕,奸佞小人志得意滿。 珍貴的美玉和珠寶,不知道佩戴。 精布和錦緞,不知道它們的區別。 俊美的閭娵和子奢,沒有人為他們做媒, 丑陋的嫫母和力父,卻是人們喜歡的對象。 把眼盲當作目光敏銳,把耳聾當作聽力超卓。 把危險當作安全,把吉祥當作災禍。 唉呀老天爺,我怎么能同這些人志同道合! 《佹詩》見于《荀子·賦篇》。《賦篇》包括《禮》《知》《云》《蠶》《箴》五篇賦,后附《佹詩》。關于五篇賦同《佹詩》的關系,前人爭議頗多,或以為六篇都是荀子晚年作的一組賦,或以為《佹詩》獨立成篇,與前五篇不類,或以為《佹詩》與《小歌》也是并列的兩首詩。我們認為,《荀子·賦篇》包括作于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兩篇作品:前半五首是讔,作于齊宣王朝(前319--前301)初至齊稷下時;后半為賦,作于其初次適楚、又去而至趙國期間。至于《佹詩》后面的“小歌”,就是屈原《抽思》中的“少歌”,與“亂辭”的性質相同,當然是《佹詩》的組成部分而非獨立成篇。 《佹詩》創作的時代背景,《戰國策》上有明確記載:齊滑王末年,荀卿因上書齊相不被采納,遂南適楚,客于春申君。由于讒人的離間,荀卿又不得不離楚去趙。到趙國不久,春申君又使人請荀卿返楚,于是荀卿為書謝春申君,信末附詩一首。《戰國策·楚策四》所錄送春申君的詩,正是這首《佹詩》的“小歌”,只是《楚策》系節錄,略去了頭六句,個別字句略有不同而已。可見這首詩是荀子屢遭讒言、政治上極不得意、心靈蒙受重創之下寫的。詩的開篇就描繪大自然顛倒黑白、四時失序,令人可怖的情景。接著描寫人類社會賢良受誣受困、奸佞猖狂肆虐。然后以比干、孔子為例,說明圣哲遇時不祥,古今一律,是規律性的社會現象。但作者又堅信,物極必反,正義必將戰勝邪惡,光明的天空必將呈現于人間。“小歌”部分,對前文所講之意反復敘說,飽含憂憤地把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楚國統治者,揭露他們是非顛倒、黑白不分,“以盲為明,以聾為聰,以危為安,以吉為兇”。作者的謝絕之意,表露無遺,而寄意遙深,蓋人窮反本也。寫法上,比興象征手法運用成熟而得體,意象生動,情感直率而真摯。句式整齊劃一,讀來朗朗上口,既有回環往復、整齊和諧之美,又帶有濃厚的楚歌情調。其中的一段很像屈原《涉江》的亂辭。因此,它是荀子賦中最有藝術價值的作品。朱熹《楚辭后語》收錄了這首詩,并為敘說,蓋亦取其“出于幽憂窮蹙,怨慕凄涼之意”(《楚辭后語序》)。魯迅先生在其所著《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論《佹詩》:“詞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豈身臨楚邦,居移其氣,終亦生牢愁之思乎?”明確指出了它可與屈原賦媲美的高度的思想藝術水平。 |
兵行詭道 | 兵行詭道【解釋】兵:用兵;行:使用;詭:欺詐;道:方法。用兵可以運用詭異和詐偽的戰法。【出處】《孫子·始計》:“兵者,詭道也。”【近義詞】兵不厭詐【語法】主謂式;作分句;指使用詭計來打仗 |
詭奇 | 詭奇 詭奇,讀音是guǐ qí,漢語詞語,指的是詭異怪奇的事情,還指怪異奇特。 |
兵行詭道 | 【解釋】兵:用兵;行:使用;詭:欺詐;道:方法。用兵可以運用詭異和詐偽的戰法。【出處】《孫子·始計》:“兵者,詭道也。”【近義詞】兵不厭詐【語法】主謂式;作分句;指使用詭計來打仗 |
詭駁 | 詭駁 guǐ bó 詭駁 (1).責難駁斥。《后漢書·左雄黃瓊等傳論》:“自 左雄 任事,限年試才,雖頗有不密,固亦因識時宜。而 黃瓊 、 胡廣 、 張衡 、 崔瑗 之徒,泥滯舊方,互相詭駁,循名者屈其短,筭實者挺其効。” (2).詭異駁雜。 宋 王安石 《祭高樞密文》:“乖離詭駁,有萬其辭。” 清 孫詒讓 《<周書斠補>序》:“雖雜以陰符,間傷詭駁,然古事古誼,多足資考證。” |
佻詭 | 佻詭 佻詭(佻詭) 輕浮詭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小說不可用》:“ 謔庵 文體纖仄, 中郎 亦涉佻詭,皆非古文正法眼藏。” |
詭駁 | 詭駁 guǐ bóㄍㄨㄟˇ ㄅㄛˊ 詭駁 (1).責難駁斥。《后漢書·左雄黃瓊等傳論》:“自 左雄 任事,限年試才,雖頗有不密,固亦因識時宜。而 黃瓊 、 胡廣 、 張衡 、 崔瑗 之徒,泥滯舊方,互相詭駁,循名者屈其短,筭實者挺其効。” (2).詭異駁雜。 宋 王安石 《祭高樞密文》:“乖離詭駁,有萬其辭。” 清 孫詒讓 《<周書斠補>序》:“雖雜以陰符,間傷詭駁,然古事古誼,多足資考證。” |
佻詭 | 佻詭 佻詭(佻詭) 輕浮詭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小說不可用》:“ 謔庵 文體纖仄, 中郎 亦涉佻詭,皆非古文正法眼藏。” |
詭巧 | 詭巧 guǐ qiǎo 詭巧 詭異奇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自近代辭人,率好詭巧,原其為體,訛勢所變,厭黷舊式,故穿鑿取新。” |
詭巧 | 詭巧 guǐ qiǎo 詭巧 詭異奇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自近代辭人,率好詭巧,原其為體,訛勢所變,厭黷舊式,故穿鑿取新。” |
繁詭 | 繁詭 繁詭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án guǐ,是指復雜詭異;復雜多變。 |
詭詩 | 詭詩 詭詩,漢語詞語,讀音是guǐ shī,是指辭意詭異、語調激切的詩。 |
誳詭 | 誳詭 誳詭,拼音是qū guǐ ,注音是,釋義是詭異。 |
繁詭 | 繁詭 繁詭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án guǐ,是指復雜詭異;復雜多變。 |
詭詩 | 詭詩 詭詩,漢語詞語,讀音是guǐ shī,是指辭意詭異、語調激切的詩。 |
異俗 | 異俗 異俗yì sú,(1).風俗不同(2).詭異的習俗(3).指異域,或荒僻地區(4).指荒僻地區的人。 |
異俗 | 異俗 異俗yì sú,(1).風俗不同(2).詭異的習俗(3).指異域,或荒僻地區(4).指荒僻地區的人。 |
卓譎 | 卓譎 卓譎,讀音zhuó jué,漢語詞語,指詭異;奇異。 |
卓譎 | 卓譎 卓譎,讀音zhuó jué,漢語詞語,指詭異;奇異。 |
侈樂 | 侈樂 侈樂,是一個漢語詞匯, 拼音是chǐ lè, 釋義:1、指聲音洪大、樂調詭異的音樂。2、奢侈享樂。 |
狂譎 | 狂譎 狂譎,詭異多變。 |
侈樂 | 侈樂 侈樂,是一個漢語詞匯, 拼音是chǐ lè, 釋義:1、指聲音洪大、樂調詭異的音樂。2、奢侈享樂。 |
狂譎 | 狂譎 狂譎,詭異多變。 |
詭辭 | 詭辭 詭詞,漢語詞匯。 拼音:guǐ cí 釋義:1、不透露談話的真實內容。2、密談,秘密交談。3、說假話。4、.妄下斷語。5、詭異的言論,異端邪說。 |
詭辭 | 詭辭 詭詞,漢語詞匯。 拼音:guǐ cí 釋義:1、不透露談話的真實內容。2、密談,秘密交談。3、說假話。4、.妄下斷語。5、詭異的言論,異端邪說。 |
碟煞 | 碟煞 靈異怪談 神秘的碟仙殺人彌漫在這個不出名的高中學校里,圍繞著的是各種詭異的事情發生,不僅這個學校如此,整座桃江都在碟仙的籠罩下,變得迷迷幻幻...一個酷愛寫偵探小說的高中生因得作為警察的舅舅所委托,在讀書之馀順手調查著這一系列詭異的案件…… |
弔詭矜奇 | 辭典解釋吊詭矜奇 diào guǐ jīn qí 言行詭異。 如:「其人吊詭矜奇。」英語 strange and paradoxical |
詭麗輻輳 | 辭典解釋詭麗輻輳 guǐ lì fú còu 形容詭異綺麗的文辭聚集在一起。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及七國獻書,詭麗輻輳;漢來筆札,辭氣紛紜。」 |
神異 | 神異 神異,漢語詞匯。 拼音:shén yì, 釋義:1、是指神怪;鬼神。2.神奇;神靈奇異。3.指以為神靈奇異。4. 形容神奇詭異。 |
神異 | 神異 神異,漢語詞匯。 拼音:shén yì, 釋義:1、是指神怪;鬼神。2.神奇;神靈奇異。3.指以為神靈奇異。4. 形容神奇詭異。 |
懷有鬼胎 | 辭典解釋懷有鬼胎 huái yǒu guǐ tāi 比喻心中藏有不可告人的詭計、念頭。如:「他近日行事詭異,必定懷有鬼胎,不安好心。」也作「懷著鬼胎」。 反義詞胸無城府 |
奇謀異策 | 辭典解釋奇謀異策 qí móu yì cè 神奇詭異,出人意料的計謀。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唐主至懷州,朝夕以晉安為憂,出黃榜募有奇謀異策之士。」 |
不雜 | 不雜 不雜(不雜) 1.不混雜,不混淆。《國語·楚語下》:“古者民神不雜。” 2.猶言不奇異。《文子·符言》:“ 老子 曰:圣人無屈奇之服,詭異之行,服不雜,行不觀,通而不華,窮而不懾。” |
不雜 | 不雜 不雜(不雜) 1.不混雜,不混淆。《國語·楚語下》:“古者民神不雜。” 2.猶言不奇異。《文子·符言》:“ 老子 曰:圣人無屈奇之服,詭異之行,服不雜,行不觀,通而不華,窮而不懾。” |
送子天王圖 | 送子天王圖 《送子天王圖》(又名《天王送子圖》、《釋迦降生圖》)是唐代吳道子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創作紙本墨筆畫,一說宋人摹本。該作現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全圖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描繪一位王者氣度的天神端坐中間,兩旁是手執筋板的文臣、捧著硯臺的仙女,以及仗劍圍蛇的武將力士面對一條由二神降伏的巨龍。第二段畫的是一個踞坐在石頭之上的四臂披發尊神,身后烈焰騰騰。神像形貌詭異,頗具氣勢,左右兩邊是手捧瓶爐法器的天女神人。第三段即《釋迎牟尼降生圖》,內容是印度凈飯王的兒子出生的故事。從畫面上,可以看到釋迎牟尼降生時,他的父親抱著他到寺廟朝謁見自在天神的情景。 此圖寫異域故事,而畫中的人、鬼神、獸等卻完全加以中國化、道教化,當是佛教與中國本土變化至唐日趨融合之勢所致。此圖意象繁富,以釋迦降生為中心,天地諸界情狀歷歷在目,技藝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馳目眩。該圖著色較淡,近乎白描。 |
訞詭 | 1.妖邪詭異。 |
酉陽雜俎 | 辭典解釋酉陽雜俎 yǒu yáng zá zǔ 書名。唐朝段成式撰。前集二十卷,續集十卷。所記多為詭異不經之談,仙佛人鬼以至山川異物,無不畢具,頗為后世文人所援引。 德語 Youyang zazu, /Ein bunter Teller von Geschichten von der Südseite des You-Hügels" (Eig, Lit)? |
不今不古 | 不今不古【解釋】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現代都不曾有過。原譏諷人學無所得卻故作詭異。后常比喻折衷。【出處】漢·揚雄《太玄經·更》:“童牛角馬,不今不古。”【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古今都找不到的人或物 |
暗算 | 暗算 (麥家創作長篇小說)《暗算》是中國當代作家麥家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2003年。 《暗算》分為《聽風者》、《看風者》、《捕風者》三部分,每部分含有若干故事章節,有七個敘述者,都以第一人稱分別敘述了自己的故事,而以敘述者之一的記者“麥家”巧妙地將其串聯起來。小說通過這種詭異迷離的敘事方式和幻疑莫測的懸念情節,展示了一個有別于人們固有印象的特工世界,重新詮釋了特工的悲劇宿命。 2005年,《暗算》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2012年,《暗算》被改編成電影《聽風者》。2008年,《暗算》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暗算 (漢語詞匯)暗算,漢語詞匯。 拼音:àn suàn 釋義:1、私下計數。 2、是暗地里陷害他人或者是暗中圖謀傷害或陷害。 |
常類 | 常類 常類是漢語詞匯,讀音是chánglèi,出自《論衡·講瑞》。 指一般的物或人。 漢 王充 《論衡·講瑞》:“且瑞物皆起和氣而生,生於常類之中,而有詭異之性,則為瑞矣。”《后漢書·酈炎傳》:“賢愚豈常類,稟性在清濁。” |
毒蛇 | 毒蛇 (能分泌毒液的蛇類)毒蛇,英文Viper,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類,是性格狡猾,出擊狠毒的捕食者,敏銳的感官讓獵物無處逃竄,詭異的攻擊讓死亡如影隨形。 毒蛇是美麗的動物。它們的唾液通常從尖牙射出,用來麻痹敵人。人們一般認為毒蛇有毒,然而毒蛇的毒液只能在血液中才能起到相應作用,而飲用毒液則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前提是口腔內沒有創口)。白唇竹葉青,體長60-75厘米,尾長14-18厘米,體重約600克。頭呈三角形,腹面為淡黃綠色,各腹鱗的后緣為淡白色,尾端呈焦紅色。有毒的蛇,頭部多為三角形,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毒蛇咬人或動物時,毒液從毒牙流出使被咬的人或動物中毒。蝮蛇、白花蛇等就是毒蛇。毒液可供醫藥用。 |
法俗 | 法俗 語出:(1).風俗習慣。《后漢書·東夷傳·濊》:“耆舊自謂與 句驪 同種,言語法俗大抵相類。”《晉書·江統傳》:“言語不通,贄幣不同,法俗詭異,種類乖殊。”(2).僧侶和俗人。 南朝 梁 寶唱 《序》:“大弘經教,竝利法俗,廣延博古,旁采遺文。” |
雰圍 | 雰圍 籠罩在某個特定場合的氣氛和情調 雰圍 “你看這書里所寫的,幾乎只是和 平伯 有著幾重親的H君的一家人-- 平伯 夫人也在內;就這幾個人,給他一種溫暖濃郁的雰圍氣。”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上篇四:“在舞臺上,除了音樂,有色有光,最便于建立雰圍,加強情調,幾乎能和音樂一樣有效的!” 曹禺 《原野》第三幕:“半圓月沉浮在天空,薄霧籠罩地面,一切的雰圍仍然是詭異幽寂。” |
孤墳 | 孤墳 (圖書名稱)癡情漢恐怖長篇小說《孤墳》,劉雨文是考古專業的研究生,小時候曾被女鬼纏身,這次講師讓他們去民間去搜尋古老的傳說,他被分配到最具神秘色彩的陜西,在路途中不幸失憶,親身經歷詭異的水蛇灣,恐怖的鶴骨洞,被日軍廢棄已久的隧洞,活死人,食人族,千年古墓,巴國圖騰中到底藏著什么秘密?而這一切的謎團如何解開?預計《孤墳》恐怖小說于2013年10月份出版,本書在盛大文學網旗下榕樹下網站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好評,劇情恐怖離奇,是當代不可多得的恐怖歷險小說。《孤墳》題材新穎,情節曲折懸疑,扣人心弦。 |
古鏡 | 古鏡 《古鏡》是由芒果TV、北京龍音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驚悚愛情懸疑網絡自制劇,由藍志偉執導,鄭希怡、應昊茗、張雪迎等聯袂主演。 該劇主要講述記者陸淺淺為調查一個凄美民間傳說來到斷龍川古鎮,但在采訪過程中卻遭遇系列詭異事件的故事。 該劇于2015年4月30日在芒果TV播出。 |
駭心動目 | 駭心動目【解釋】猶言驚心動目。【出處】宋·蘇軾《順濟王廟新獲石砮記》:“傳觀左右,失手墜于江中,乃禱于神,愿復得之,當藏之廟中,為往來者駭心動目詭異之觀。” |
狐狼 | 狐狼 狐狼,是出現在何馬小說《藏地密碼》中的一支特殊盜獵團體。他們的首領西米,曾是藍蜘蛛特別別動隊隊員。他們行蹤詭異,狡詐如狐,性情兇狠,貪婪如狼。他們制造了幾起特大盜獵藏羚羊活動,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派了許多有豐富經驗的尋山隊,幾次大規模的搜山,都沒有發現他們。那些人不同于普通盜獵分子,他們分工嚴密,組織性極強,而且他們好像長期居住在無人區內,以至于他們對可可西里的地形地貌比尋山隊還要熟悉。最初只有兩到三個人,最后發展到了幾十人。他們每次盜獵出動的人數都在十人左右。起初碰到尋山隊或科考隊,他們會落荒而逃,隨著人數越來越多,他們的武器也在不斷改進,最后他們幾乎不怕尋山隊了,反倒是尋山隊員們每次尋山感到岌岌可危。時不時會有落單或是整隊整隊的尋山隊員消失在可可西里,既沒有尸體,也不見蹤跡。后來他們被莫金收買,為莫金效力,成為莫金手下一支勁旅,給卓木強巴等人帶來一定的麻煩,卻也有不少人成了莫金尋找帕巴拉神廟路上的替死鬼。 |
詼怪 | 1.亦作"詼怪"。 2.詼諧詭異。 |
簡嚴 | 簡嚴 jiǎn yán (1).指文辭簡樸而嚴謹。宋·戴埴《鼠璞·十五國風二雅三頌》:“ 周、魯、商三頌,以盛德成功為主……《周頌》簡嚴,《商頌》敷暢,已非一體。” 元·劉壎《隱居通議·文章三》:“今徒以詭異險澀難讀為工,其於六經簡嚴易直之旨合乎否也。” 明·張居正《重刊序》:“ 遷據《左氏》、《國語》、《世本》、《國策》作《史記》,而固承父彪之后修《西漢書》,然子長之書雖馳騁該博,類取雜家小說以實之,其為文多不馴雅,不如固之簡嚴明切,敘次有紀。” 康有為《序》:“《春秋》萬九千字,簡嚴矣,而其恉數千。” (2).簡約而嚴明。《宋史·李及傳》:“及資質清介,所治簡嚴,喜慰薦下吏,而樂道人之善。” |
日怪 | 日怪 日怪是指行為詭異,不按常理做事。 |
跳大神 | 跳大神 (網絡小說)跳大神兒’發源于東北遼源黑土中的薩滿巫教文化,是一種活人與死人邪祟溝通的方式,而官面兒的解釋則多半是歸于封建迷信一類,充滿了神秘的民間怪誕色彩,而且現代的人很少見過,但卻差不多都聽說過,就好像這種‘東西’似乎離我們并不是那么遠,但卻又好像也不怎么近。 這種感覺就像接下來我要講的這個也許就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一樣。 這件事過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希望把他記錄下來,紀念那段不算陌生的年月中發生的種種恐怖詭異的經歷,以及那些本應當存活于迷信之中的人們,所以請不要問我這個故事的真假,因為回頭想想,就連我自己也不敢肯定這一切是否真的發生過……………………………… |
文妖 | 文妖 讀音:wényāo [unorthodox essays or writers] 影響社會正統思想的文章或作家 元代文人楊維楨詩文清秀雋逸,別具一格,長于樂府詩,多以史事與神話為題材,詭異譎怪,曾被人譏為“文妖”。 |
相思債 | 相思債 中國電影《相思債》由上海實驗電影工場于1948年攝制。該片由胡心靈執導,項堃、張帆、江山、龔秋霞、周峰、懷錦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羅潔夫家中所發生的一系列恐怖驚悚的詭異事件。 相思債 (漢語詞語)相思債,漢語詞語,讀音是xiāng sī zhài,解釋為比喻男女相思情深如負孽債。 |
儇淺 | 儇淺 輕巧淺薄。 宋 蘇軾 《答劉沔都曹書》:“ 李陵 蘇武 贈別 長安 ,而詩有 江 漢 之語,及 陵 與 武 書,詞句儇淺,正 齊 梁 間小兒所擬作,決非 西漢 文。” “當 漢 唐 之盛時,學者皆重厚質實,而不為浮躁儇淺之行,彼其源流有自來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樊紹述文》:“按 紹述 文甚多,鮮有傳,是篇獨為好事者蓄示詭異,折儇淺以資笑,甚矣人情之好奇也。” |
陽冰 | 陽冰 陽冰,本名楊斌,新銳音樂人,04年以一曲《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1]入行,并斬獲頗多音樂獎項,從而正式進入唱片業,一直從事幕后的音樂創作以及制作,參與制作的單曲以及專輯數十張,07年填詞作品《不要再來傷害我》入圍音樂風云榜最佳專輯提名,2012年開始轉入影視音樂圈,湖南衛視年度女人攻心大戲《笑紅顏》主題曲就出自于陽冰之手,2013年操刀宅男女神趙奕歡主演的中國首部青春校園驚悚電影《校花詭異事件》主題音樂,以及小清新喜劇電影《愛愛囧事》主題曲以及插曲 |
遺棄 | 遺棄 (邁克爾·費法執導電影)《遺棄》是由邁克爾·費法執導的恐怖片,布蘭妮·墨菲、迪恩·凱恩參加演出。《遺棄》講述了銀行經理瑪麗被懷疑精神出現問題的詭異故事。 遺棄 (漢語詞語)遺棄,是指家庭成員中負有贍養、扶養、撫養義務的一方,對需要贍養、扶養和撫養的另一方,不履行其應盡的義務的違法行為。如父母不撫養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贍養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養對方的義務等。遺棄以不作為的形式出現,該為而不為,致使被遺棄人的權益受到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