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有才華的詞語

    形容有才華的詞語:1. 才華橫溢;2. 才思敏捷;3. 才情出眾;4. 才華出眾;5. 才氣橫溢;6. 才華獨具;7. 才華過人;8. 才思獨運;9. 才思敏銳;10. 才思敏捷;11. 才情非凡;12. 才思不凡;13. 才思敏捷;14. 才思獨特;15. 才思敏銳;16. 才華煊赫;17. 才情卓越;18. 才華縱橫;19. 才思難得;20. 才情獨具

    形容有才華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文華 文華 (漢語詞語)文華,漢語詞匯。 拼音: wén huá 多指文章的華采。具體有四種解釋1.文章的華采。2.才華,文才。3.指有才華的人。4.文化昌盛。5.指文華殿。
    才名 才名 才名,漢語詞語, 拼音:cái míng 釋義:1、才華與名望。2、指兼有才華與名望。
    才女 才女 才女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cái nǚ,指有才華的有學問的有智慧的女子;也指在某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女子。蔡文姬就是有名的才女。
    女貌郎才 女貌郎才【解釋】女子美麗,男子有才華。比喻姻緣十分美滿。【出處】元·楊暹《西游記》第三本第九出:“俺什么女貌郎才廝撞著,將父母遠鄉相拋,雁杳魚沉沒下落。”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一回:“卻說李衙內和玉樓,兩個女貌郎才,如魚似水。”【示例】有的講究個~,不辭非鴉非鳳的,就有講究個穿衣吃飯,只圖一馬一鞍的。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
    憐才 憐才 (1).愛惜人才。唐·杜甫《不見》詩:“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唐·溫庭筠《秘書省有賀監知章草題詩因有作》詩:“ 越溪漁客賀知章,任達憐才愛酒狂。” (2).愛慕有才華的人。清·李漁《玉搔頭·情試》:“那民間女子遇著個貧賤書生,或是憐才,或是鑒貌,與他一笑留情,即以終身相許。” 清·青閣居士《敘》:“俠妓自豪,原知慕義;儒姬爾雅,定解憐才。”
    憐才 憐才 (1).愛惜人才。唐·杜甫《不見》詩:“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唐·溫庭筠《秘書省有賀監知章草題詩因有作》詩:“ 越溪漁客賀知章,任達憐才愛酒狂。” (2).愛慕有才華的人。清·李漁《玉搔頭·情試》:“那民間女子遇著個貧賤書生,或是憐才,或是鑒貌,與他一笑留情,即以終身相許。” 清·青閣居士《敘》:“俠妓自豪,原知慕義;儒姬爾雅,定解憐才。”
    文華 文華 (漢語詞語)文華,漢語詞匯。 拼音: wén huá 多指文章的華采。具體有四種解釋1.文章的華采。2.才華,文才。3.指有才華的人。4.文化昌盛。5.指文華殿。
    文通殘錦 文通殘錦【解釋】比喻剩下不多的才華。【出處】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文才從此大不如前。
    文通殘錦 【解釋】比喻剩下不多的才華。【出處】典出《南史·江淹傳》。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張大怒說:“那得割截都盡。”江淹的文才從此大不如前。
    當世才度 當世才度【解釋】當世:當代,現世。才:才華。度:氣度。當代具有才華氣度的人。
    當世才度 【解釋】當世:當代,現世。才:才華。度:氣度。當代具有才華氣度的人。
    千里馬 千里馬 (詞語)千里馬,漢語詞條,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現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青少年。也是一個汽車品牌。古代就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說話。
    千里馬 千里馬 (詞語)千里馬,漢語詞條,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現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青少年。也是一個汽車品牌。古代就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說話。
    埋玉 埋玉 埋玉, mái yù 指 ①埋葬有才華的人 ②埋葬女子 ③祭神的一種儀式
    才幹 才干 才干,漢語詞匯。 拼音:cái gàn 指(人物)具有才華橫溢和工作干練的優秀份子。
    日試萬言 日試萬言【解釋】一日寫上萬字的文章。形容富有才華,思路敏捷。【出處】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示例】涉依國學為諸生講說,稍遷國子博士,亦能為文,嘗請有司~,時呼張萬言。 ◎《舊唐書·張涉傳》
    日試萬言 【解釋】一日寫上萬字的文章。形容富有才華,思路敏捷。【出處】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示例】涉依國學為諸生講說,稍遷國子博士,亦能為文,嘗請有司~,時呼張萬言。 ◎《舊唐書·張涉傳》
    詠絮才 詠絮才 詠絮才指的是東晉女詩人謝道韞的典故,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在家遇雪,叔父謝安召集眾子侄論文義,俄而雪驟,安問:"何所似也?”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答:"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為稱賞。后來便把在詩文創作方面卓有才華的女子贊譽為“詠絮之才”。
    男才女貌 男才女貌 《男才女貌》是中央電視臺影視部出品的一部現代都市情感時裝勵志劇,由蔣家駿執導,陸毅、林心如、曾黎、馮紹峰等主演。 該劇主演講述了大學同學蘇拉和顏如玉與事業有成的年輕CEO邱石等之間的愛恨情仇。該劇于2003年4月12日在中央電視臺八套黃金檔正式播出,收視率在同時段央視電視劇節目中排名第一,全臺灣排名第二,僅次于第一位的新聞節目《新聞聯播》。 男才女貌 (漢語成語)男才女貌主要是對戀人或是新婚夫妻的贊美之詞,就字面理解:男的有才華,而女的漂亮,指男女雙非常般配,養眼。
    金谷友 金谷友 金谷友指富有才華之至友,即“二十四友”。指晉惠帝時以文才而屈節出入于秘書監賈謐之門的石崇 、歐陽建 、陸機 、陸云 、劉琨 、左思 、 潘岳 等二十四人。因常在征虜將軍石崇河南金谷澗別廬中集結,故亦稱“金谷友”。
    女相如 女相如 拼音:nǚ xiàng rú 注音: 條目:女相如 引證解釋: 漢 司馬相如 長于辭賦,后人因稱有才華能詩文的女子為女 相如 。 唐 馮贄 《南部煙花記》:“ 煬帝 以合歡水果賜 吳絳仙 , 絳仙 以紅牋進詩謝。帝曰:‘ 絳仙 才調,女 相如 也。’”
    英英 英英 (詞語釋義)英英,漢語詞匯。 拼音:yīng yīng 釋義:(1).輕盈明亮的樣子。(2).形容音聲和盛。(3).俊美而有才華。(4).光彩鮮明的樣子。(5).奇偉的,杰出的。(6).美好的樣子。
    文郎 文郎 文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wén lánɡ,是指有才華的青少年。
    淹采 淹采 指沉抑于下的有才華之士 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追復楊漣等官爵謝表》:“伏以惟皇御極,拔淹采於辛陽。”
    子奇 子奇 子奇出自《后漢書·順帝紀》,后用以稱年少有才華的人。
    跌宕風流 跌宕風流【解釋】瀟灑放逸而富有才華風情。【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諸君子跌宕風流,自是佳話。”【示例】羽侯道:‘~,我要賀三鐘哩。’ ◎《花月痕》第四三回
    跌宕風流 【解釋】瀟灑放逸而富有才華風情。【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諸君子跌宕風流,自是佳話。”【示例】羽侯道:‘~,我要賀三鐘哩。’ ◎《花月痕》第四三回
    才華橫溢 才華橫溢【解釋】才華:表現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示例】他從小就流露出才華橫溢的天資來。【近義詞】才華蓋世【反義詞】才疏學淺【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很有才華的人
    才華 才華 (漢語詞語)才華,漢語詞匯。 拼音:cái huá 釋義:表現出來的才能,一般指能力,另一說多指文采。 出處:《北齊書·崔瞻傳》:“ 崔瞻文詞之美,實有可稱,但舉世重其風流,所以才華見沒。”
    八斗之才 八斗之才【解釋】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出處】《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示例】乃歸來及一月,竟溘然長逝,年僅愈弱冠耳。懷~,飲萬斛之恨。 ◎清·梁起超《飲冰室詩話·二四》【近義詞】才高八斗、文江學海【反義詞】胸無點墨、繡花枕頭【語法】偏正式;作定語;贊頌文人富有才學
    才士 才士 才士,漢語詞匯,名詞, 拼音:cai shi 釋義:指有才學的人,有才德之士
    掃眉才子 掃眉才子【解釋】掃眉:婦女畫眉毛。舊指有才華的女子。【出處】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楷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掃眉才子 【解釋】掃眉:婦女畫眉毛。舊指有才華的女子。【出處】唐·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楷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才華橫溢 【解釋】才華:表現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示例】他從小就流露出才華橫溢的天資來。【近義詞】才華蓋世【反義詞】才疏學淺【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很有才華的人
    風華正茂 風華正茂【解釋】風華:風采、才華;茂:旺盛。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出處】《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長沙》:“恰同學年少,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近義詞】年富力強、朝氣勃勃、年輕有為【反義詞】老態龍鐘、年逾古稀、風燭殘年、日落西山【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才華 才華 (漢語詞語)才華,漢語詞匯。 拼音:cái huá 釋義:表現出來的才能,一般指能力,另一說多指文采。 出處:《北齊書·崔瞻傳》:“ 崔瞻文詞之美,實有可稱,但舉世重其風流,所以才華見沒。”
    才力 才力 (中國著名舉重運動員)才力(1970年6月30日—2003年5月31日),遼寧昌圖人,中國舉重運動員。1985年9月,才力在全國首屆青運會舉重比賽中,獲得110公斤以上級冠軍。1990年,才力在第十一屆亞運會上,摘取亞運冠軍,打破亞洲紀錄。 才力一生共獲得全國冠軍40多個,亞洲冠軍20多個,是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力士”。2003年5月31日,過于肥胖的才力因患呼吸睡眠暫停綜合癥致“肺內感染呼吸衰竭”病逝,年僅33歲。 才力 (漢語詞語)才力,指才華;智力。語出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譽。”
    才子 才子 才子,指德才兼備的人,不但才華出眾,而且非常善于寫作。見《左傳·文公十八年》:“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齊圣廣淵,明允誠篤,天下之民謂之八愷。”
    騁才 騁才 施展才能;炫耀才華 chěng cái 騁才 (1).施展才能。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潘勖 憑經以騁才,故絕羣以錫命。” (2).炫耀才華。 南朝 陳 徐陵 《斗雞》詩:“ 季子 聊為戲, 陳王 欲騁才。”《花月痕》第四三回:“真有結構文字,非徒騁才也。”
    風華絕代 風華絕代【解釋】風華:風采才華;絕代:冠絕當世。意思是風采才華為當世第一。【出處】《南史·謝晦傳》:“時謝混風華為江左第一,嘗與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時頓有兩玉人耳。’”
    洛陽才子 洛陽才子【解釋】本指西漢賈誼。泛指有文學才華的人。【出處】晉·潘岳《西征賦》:“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示例】洛陽城里春光好,~他鄉老。 ◎前蜀·韋莊《菩薩蠻》【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騁才 騁才 施展才能;炫耀才華 chěng cái 騁才 (1).施展才能。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潘勖 憑經以騁才,故絕群以錫命。” (2).炫耀才華。 南朝 陳 徐陵 《斗雞》詩:“ 季子 聊為戲, 陳王 欲騁才。”《花月痕》第四三回:“真有結構文字,非徒騁才也。”
    才氣 才氣 才氣,指才華、才情。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
    才氣 才氣 才氣,指才華、才情。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
    宋才潘面 宋才潘面【解釋】宋玉的才華,潘岳的容貌。比喻才華出眾,儀容俊美。【出處】清李漁《奈何天·慮婚》:“我輩居先,常笑文人偃蹇,本自有守才潘面,都貧賤,爭似區區,癡頑福分徼天。”
    洛陽才子 【解釋】本指西漢賈誼。泛指有文學才華的人。【出處】晉·潘岳《西征賦》:“終童山東之英妙,賈生洛陽之才子。”【示例】洛陽城里春光好,~他鄉老。 ◎前蜀·韋莊《菩薩蠻》【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佳人才子 佳人才子【解釋】年輕貌美的女子和才華橫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當,有婚姻或愛情關系的青年男女。【出處】唐·李隱《瀟湘錄·呼延冀》:“妾既與君匹偶,諸鄰皆謂之才子佳人。”宋·柳永《玉女搖仙佩·佳人》:“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且恁相偎依。”
    驚才絕豔 【解釋】形容才華驚人,文辭瑰麗。【出處】清·王晫《今世說·企羨》:“彭羨門驚才絕艷,詞家推為獨步。”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劉英初編修》:“英初本驚才絕艷,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盡。”【示例】不知墮向泥犁者,可有~詞。 ◎清·舒位《鬼》詩
    才韻 才韻 cái yùn ㄘㄞˊ ㄧㄨㄣˋ 才韻(才韻) 才華風韻。 唐 司空圖 《障車文》:“某甲郎不夸才韻,小娘子何暇調粧。” 宋 秦觀 《寄題倪敦復北軒》詩:“ 倪郎 才韻照冰壺,北向開軒頗自娛。”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簽·鄭善夫》:“《國寶新編》:‘……雖才韻弗充,而古色精言,高映霞表,飄飄然有逍遙遠舉之志。’”
    才韻 才韻 cái yùn ㄘㄞˊ ㄧㄨㄣˋ 才韻(才韻) 才華風韻。 唐 司空圖 《障車文》:“某甲郎不夸才韻,小娘子何暇調粧。” 宋 秦觀 《寄題倪敦復北軒》詩:“ 倪郎 才韻照冰壺,北向開軒頗自娛。”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簽·鄭善夫》:“《國寶新編》:‘……雖才韻弗充,而古色精言,高映霞表,飄飄然有逍遙遠舉之志。’”
    別才 別才 別才biécái,有別于普通技能的才華的意思,出自《滄浪詩話·詩辯》。
    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解釋】泛指有才貌的男女。【出處】唐·李隱《瀟湘錄·呼延冀》:“妾既與君匹偶,諸鄰皆謂之才子佳人。”宋·晁補之《鷓鴣天》詞:“夕陽芳草本無恨,才子佳人自多愁。”【示例】此番招贅進蘧公孫來,門戶又相稱,才貌又相當,真個是“~,一雙兩好”。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近義詞】佳人才子、成雙作對【反義詞】棒打鴛鴦【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有才貌的夫妻
    別才 別才 別才biécái,有別于普通技能的才華的意思,出自《滄浪詩話·詩辯》。
    驚才風逸 驚才風逸【解釋】指驚人的才華像風飄逸。【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詞才 詞才 詞語解釋 (1).指文才。唐·陸龜蒙《送潤卿還華陽》詩:“云肆先生分氣調,山圖公子愛詞才。殷勤為向東鄉薦,灑掃含真雪后臺。” (2).有才氣的詞。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喬笙巢﹞又云:‘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于內,不可以傳。’”
    詞才 詞才 詞語解釋 (1).指文才。唐·陸龜蒙《送潤卿還華陽》詩:“云肆先生分氣調,山圖公子愛詞才。殷勤為向東鄉薦,灑掃含真雪后臺。” (2).有才氣的詞。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喬笙巢﹞又云:‘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于內,不可以傳。’”
    驚才風逸 【解釋】指驚人的才華像風飄逸。【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才能 才能 “才”意指“備而未用(的知識、經驗等)”,“能”意指“能力”。故“才能”是指一個人已經具備但未表現出來的知識、經驗和體力、智力。給有才能的人提供一個舞臺,他就能施展其知識、經驗、體力和智力,從而得到社會和個人的雙贏結果。
    秋娘 秋娘 秋娘:漢語詞語 秋娘:1956年香港電影 秋娘:93版《包青天》中的一個故事 秋娘 (漢語詞語)秋娘后被通指聰明有才華的女人。 唐代的李錡,有妾名杜秋。在李琦叛變后入宮,受憲宗寵幸。到穆宗時年紀已老,放回故鄉。詩人杜牧曾寫了《杜秋娘詩》,記述她的身世遭遇。后以泛指美女。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才媛 辭典解釋才媛  cái yuàn     有才華的女子。 也稱為「才女」。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有才華的詞語:1. 才華橫溢;2. 才思敏捷;3. 才情出眾;4. 才華出眾;5. 才氣橫溢;6. 才華獨具;7. 才華過人;8. 才思獨運;9. 才思敏銳;10. 才思敏捷;11. 才情非凡;12. 才思不凡;13. 才思敏捷;14. 才思獨特;15. 才思敏銳;16. 才華煊赫;17. 才情卓越;18. 才華縱橫;19. 才思難得;20. 才情獨具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