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手頭緊的詞語
形容手頭緊的詞語:1. 緊巴巴;2. 窮困潦倒;3. 一貧如洗;4. 身無分文;5. 資金短缺;6. 手頭拮據;7. 擠兌;8. 窘迫;9. 經濟拮據;10. 貧窮潦倒;11. 債臺高筑;12. 財政困難;13. 囊中羞澀;14. 貧苦無依;15. 一貧如洗;16. 貧無立錐;17. 沒有盼頭;18. 貧困潦倒;19. 貧病交加;20. 一貧不改
形容手頭緊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兩手空空 | 兩手空空【解釋】形容人手頭很緊,一個錢也沒有。【出處】清·袁枚《子不語》卷二十三:“我客死于此,兩手空空,……。”【示例】你知道我做公債虧得一塌糊涂,差不多~了。 ◎茅盾《子夜》八【近義詞】赤手空拳、兩袖清風、一無所有【反義詞】豐衣足食、家給人足、腰纏萬貫【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
兩手空空 | 【解釋】形容人手頭很緊,一個錢也沒有。【出處】清·袁枚《子不語》卷二十三:“我客死于此,兩手空空,……。”【示例】你知道我做公債虧得一塌糊涂,差不多~了。 ◎茅盾《子夜》八【近義詞】赤手空拳、兩袖清風、一無所有【反義詞】豐衣足食、家給人足、腰纏萬貫【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
拳頭 | 拳頭 (漢語詞語)拳頭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手握緊,五指向內彎曲握攏的手,也比喻產品名牌、優質、具有競爭力量。詞語在《還牢末》、《水滸傳》、《阿毛姑娘》等作品中出現過。 |
匣床 | 匣床 匣床(匣牀)亦作“ 匣床 ”。舊時牢獄中使用的一種刑具,形如木床,命囚犯仰臥其上,將手腳緊緊夾住,全身不能轉動,痛苦異常。 |
匣牀 | 匣床 匣床(匣床)亦作“ 匣床 ”。舊時牢獄中使用的一種刑具,形如木床,命囚犯仰臥其上,將手腳緊緊夾住,全身不能轉動,痛苦異常。 |
寬松 | 寬松 寬松,漢語詞匯。 指寬綽;不擁擠;富裕。如:日子過好了,手頭寬松了。 注音: kuān sōng |
寬鬆 | 寬松 寬松,漢語詞匯。 指寬綽;不擁擠;富裕。如:日子過好了,手頭寬松了。 注音: kuān sōng |
拳頭 | 拳頭 (漢語詞語)拳頭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手握緊,五指向內彎曲握攏的手,也比喻產品名牌、優質、具有競爭力量。詞語在《還牢末》、《水滸傳》、《阿毛姑娘》等作品中出現過。 |
成頭 | 成頭 成頭,是漢語詞匯,拼音是chéng tóu,釋義為承頭;出頭。 |
伏手 | 伏手 詠春之伏手即護手,亦蘊含控制之意。名列攤、膀、伏三大手法之一,妙用無常亦無窮。梁挺以其為內力練法并不錯,但詠春功法即打法,功技是合一的,在實際運用中是在接橋之時,變幻手法,控敵之橋手,封死對方的變化,(常要求一控二,甚至控制對方重心),為同時之破橋作保障。大致而言,以手臂接橋為膀,手心向上接橋為攤,手心向下,向前,向左,向右接橋控橋即為伏手,內中精義,須在黏手中體認,言語難以盡述。至于小念頭中的伏手練法為鉤形,是為了闡述中線原理,使習者明白守中、用中、破中的基本法度。養成歸中(歸肘)的良好習慣。還有一個密秘是:結體。當你將小念頭中伏手動作定住。你就會體認到你的手臂內側及胸腹內側都處于放松狀態,而手臂外側、身體背側以至下肢背側都同時處于一種拉抻,撐張,繃緊的結構,此即是所謂的“陰松陽緊”。這是詠春發力的訣竅之一,關系到攻擊力度,攻擊的效果如何。 |
夾緊 | 夾緊 工件在定位的基礎上由于加工時工件受外力較大(主要是切削力)定位一般會被破壞,這時就需要對工件施加夾緊力,以防止工件移動,這個就叫夾緊。 “夾緊”是一個普通的動作規范,凡是熟悉和了解跳水的人,都很清楚。要順利完成一個跳水的入水動作,需要腰、臀和腿夾緊,才能使整個身體繃上勁兒。 為什么要做到“夾緊” “夾緊”關系到入水姿勢的垂直角度,壓水花的成功與否。在比賽較量中,則關系到選手得分的高低。因此,夾緊成為運動員上場前教練對他最準確和簡約的提示。 2013年浙江衛視播出的新節目《中國星跳躍》中,有周韋彤的粉絲給偶像加油打氣,打出"韋彤夾緊"的宣傳語,令觀眾摸不著頭腦。無獨有偶,4月14日播出的《星跳水立方》,吳建豪也表示賽前總會不斷提醒自己“夾緊,夾緊。”拜兩檔節目所賜,“夾緊”一詞遂在網上引發熱議。 |
翼手龍 | 翼手龍 (已滅絕遠古翼手龍科動物)翼手龍(pterodactylus)侏羅紀晚期的翼龍類,其特征為:由輕而緊密的骨組成的頭骨輕巧,骨骼薄,中空,第一指特別伸長,用以支撐膜翼,后肢短。翼手龍科的所有成員均短尾,頭長。翼手龍中間一些種體型大小如麻雀;另外一些可大到像鷹一樣,兩翼開展可達30--70厘米,以昆蟲為食,有些可能覓食魚類。翼手龍整個群體是翼龍類中的亞目。在分類上并不真正屬于恐龍,而只是恐龍的近親,并且有“不存在”這種稱呼。 |
翼手龍 | 翼手龍 (已滅絕遠古翼手龍科動物)翼手龍(pterodactylus)侏羅紀晚期的翼龍類,其特征為:由輕而緊密的骨組成的頭骨輕巧,骨骼薄,中空,第一指特別伸長,用以支撐膜翼,后肢短。翼手龍科的所有成員均短尾,頭長。翼手龍中間一些種體型大小如麻雀;另外一些可大到像鷹一樣,兩翼開展可達30--70厘米,以昆蟲為食,有些可能覓食魚類。翼手龍整個群體是翼龍類中的亞目。在分類上并不真正屬于恐龍,而只是恐龍的近親,并且有“不存在”這種稱呼。 |
埋頭苦干 | 埋頭苦干【解釋】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近義詞】兢兢業業【反義詞】游手好閑【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懸崖撒手 | 懸崖撒手【解釋】①比喻人至絕境,只能另作選擇,義無反顧。②指在緊急關頭,放下一切不管。 |
批頭 | 批頭 批頭,通常指安裝到手電鉆或者電錘上面擰螺絲的螺絲刀頭。電批頭就是電動螺絲刀,用來緊固或者松開螺絲的,屬于小型電動工具。 |
回手 | 回手 回手,指還手;還擊。 |
懸崖撒手 | 【解釋】①比喻人至絕境,只能另作選擇,義無反顧。②指在緊急關頭,放下一切不管。 |
迴手 | 回手 回手,指還手;還擊。 |
扳手 | 扳手 扳手:安裝與拆卸工具 扳手:[意大利] 普里莫·萊維所著小說 |
嘖聲 | 嘖聲 嘖聲(嘖聲) 做聲;出聲。《檮杌閑評》第三回:“ 云卿 嚇得縮進被去,蒙頭緊抱而睡,不敢嘖聲。”《天雨花》第十六回:“只有 維明 不嘖聲,袖手旁坐微微笑。”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一:“ 林宛芝 坐在小圓桌子旁邊的椅子上,一直沒有嘖聲。” |
嘖聲 | 嘖聲 嘖聲(嘖聲) 做聲;出聲。《梼杌閑評》第三回:“ 云卿 嚇得縮進被去,蒙頭緊抱而睡,不敢嘖聲。”《天雨花》第十六回:“只有 維明 不嘖聲,袖手旁坐微微笑。”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一:“ 林宛芝 坐在小圓桌子旁邊的椅子上,一直沒有嘖聲。” |
急迫 | 急迫 急迫,指匆促;猶緊急。語出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 袁釰 者, 羌豪也。 秦時,拘執為奴隸,后得亡去。 秦人追之急迫,藏於穴中。” |
從容 | 從容 (漢語詞語)從容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cóng róng,基本意思是指人處事不慌張,很鎮定;舒緩悠閑的樣子;充裕、不緊迫。出自《初刻拍案驚奇》、《西游記》等。 |
從容 | 從容 (漢語詞語)從容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為cóng róng,基本意思是指人處事不慌張,很鎮定;舒緩悠閑的樣子;充裕、不緊迫。出自《初刻拍案驚奇》、《西游記》等。 |
成頭 | 成頭 成頭,是漢語詞匯,拼音是chéng tóu,釋義為承頭;出頭。 |
不聽手 | 不聽手 不聽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是指不聽使喚。 |
不聽手 | 不聽手 不聽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是指不聽使喚。 |
索頭 | 索頭 索頭,拼音suǒ tóu,釋義為索虜,是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方民族的蔑稱。出自《宋書·索虜傳》。 |
方便 | 方便 (散打運動員)方便,男,1982年9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吉林體育學院畢業,散打運動員,創作型男歌手,曾連續五年獲得“全國散打錦標賽”80公斤級亞軍,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散打比賽預賽77.5公斤級第一名。 2011年開始打武林風商業賽事,保持武林風47戰全勝記錄。綽號為“死神方便”。2016年正式進軍歌壇,同年2月14日發行首支創作單曲《不愛你的人》,4月12日,第二支創作單曲《不是說好的嗎》正式全網發行。 方便 (漢語詞語)方便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fāngbiàn,基本解釋為便利的、省事的,出自《維摩經·法供養品》。方便可引申為隨機乘便、大小便等意思。 |
四馬攢蹄 | 四馬攢蹄【解釋】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五回:“叫:‘小的們,拿繩來!’眾頭目即取繩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馬攢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時,足足是個弼馬溫。”【示例】父女二人便把燈來照看,一齊動手,把那衙內同孫高、薛寶都洗剝了上蓋衣服,連那兩個親隨,都~,緊緊的捆了。 ◎清·俞萬春 《蕩寇志》第七十四回【語法】復句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
四馬攢蹄 | 【解釋】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五回:“叫:‘小的們,拿繩來!’眾頭目即取繩索。三怪把行者扳翻倒,四馬攢蹄捆住,揭起衣裳看時,足足是個弼馬溫。”【示例】父女二人便把燈來照看,一齊動手,把那衙內同孫高、薛寶都洗剝了上蓋衣服,連那兩個親隨,都~,緊緊的捆了。 ◎清·俞萬春 《蕩寇志》第七十四回【語法】復句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
夾緊 | 夾緊 工件在定位的基礎上由于加工時工件受外力較大(主要是切削力)定位一般會被破壞,這時就需要對工件施加夾緊力,以防止工件移動,這個就叫夾緊。 “夾緊”是一個普通的動作規范,凡是熟悉和了解跳水的人,都很清楚。要順利完成一個跳水的入水動作,需要腰、臀和腿夾緊,才能使整個身體繃上勁兒。 為什么要做到“夾緊” “夾緊”關系到入水姿勢的垂直角度,壓水花的成功與否。在比賽較量中,則關系到選手得分的高低。因此,夾緊成為運動員上場前教練對他最準確和簡約的提示。 2013年浙江衛視播出的新節目《中國星跳躍》中,有周韋彤的粉絲給偶像加油打氣,打出"韋彤夾緊"的宣傳語,令觀眾摸不著頭腦。無獨有偶,4月14日播出的《星跳水立方》,吳建豪也表示賽前總會不斷提醒自己“夾緊,夾緊。”拜兩檔節目所賜,“夾緊”一詞遂在網上引發熱議。 |
助聽器 | 助聽器 (輔助聽力工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只是壓力波通過空氣的運動。壓力波振動內耳的小骨頭(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內耳采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系。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并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 圖1. 人耳結構示意圖 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者的殘余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主要由傳聲器、放大器、耳機、電源和音量調控五部分組成。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按使用方式分類為盒式、眼鏡式、發夾式、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聽器。 圖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聽器 自從二十世紀初,電子助聽器被啟用以來,助聽器的結構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由麥克風、放大器、接收器及電源幾部分構成。但是助聽器各部分的體積逐漸縮小,音質日漸改善,有更多的選擇性控制。 1)麥克風:收集聲音并轉化成電波。 2)放大器:增加電波的強度。 3)接收器:剛好和麥克風相反,把增加的電能再轉回成聲波。 4)電源:小型電池。 5)外殼:保護內部結構。 圖3. 耳掛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 耳機 ,2.接收器 ,3.麥克風,4.音量調節鈕,5.微調電位器 ,6.放大器 ,7.開關,8.電池座) 圖4. 耳內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音量調控器,2.麥克風, 3.放大器,4.微調電位器 5.外殼,6.接收器) 助聽器是幫助提高聽力的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半導體擴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較弱小的聲音,經放大后傳到耳機,使本來聽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聽到聲音。 目前,有如下幾種類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樣的。 (1)從外部結構可分為:盒式、耳背式、耳內式,而耳內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從電子原理可分為:模擬助聽器;可編程助聽器、全數碼助聽器、寬動態語言技術助聽器等。 (3)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盒式、耳背式、耳內式都屬于氣導助聽器。 圖5. 幾種助聽器的外觀 盒式助聽器又叫體佩式或口袋式助聽器。外形有如一個小型收音機般大小的長方形盒子,助聽器的麥克風、放大器及電池組裝在其中,外邊由一根長導線連接耳機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適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動不方便的人使用。助聽器的傳聲器(麥克風)與接收器(耳機)距離較遠,不易產生聲反饋,因而對其最大輸出限制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個手動調節旋鈕。其價格低廉,維修方便,使用5號或7號電池,也可使用充電電池。體佩式助聽器還可以做成雙耳收聽助聽器,由于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隱蔽性差。助聽器采用普通晶體管元件,本底噪聲較高,加之助聽器本身及導線與衣服的摩擦,使聲音易失真,聲音質量降低。同時,耳機導線易損壞,小兒佩戴不安全。 耳內式助聽器是一種微形助聽器,外殼根據病人耳樣定制。放大器、傳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殼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電線或軟管,較隱蔽和輕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內式助聽器問世,由于需要根據個人耳甲腔定做,因此價格較高。一般中、青年人選用較多,對頭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聽器易受潮損壞的,可考慮選擇耳內式助聽器,成長發育期的聾兒因耳廓也在發育,不適合配戴。 深耳道助聽器是目前體積最小,最隱蔽的助聽器。根據使用者的耳道定做,聲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處,外觀上幾乎看不出來,極大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外觀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聽器的優點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聽器放置于耳道內,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結構對聲音尤其是高頻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聽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聽器聲音輸出口離人耳鼓膜很近,助聽器輸出的聲音能立即到達鼓膜,使輸出增益和波形沒有受到衰減,保證了足夠的聲能和音質保真度。使用范圍較窄,僅適用于輕、中度耳聾者,聽力損失在65分貝內效果最佳。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 耳背式助聽器適用于各類聽力損失者,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類助聽器。傳音器、放大器、電池及音量調節、接收器等均裝在呈長鉤形的小盒內,外形纖巧,依賴一個彎曲成半圓形的硬塑料耳鉤掛在耳后,外殼可借用皮膚或頭發的顏色加以掩飾,放大后的聲音經耳鉤通過一根塑膠管傳入耳模的聲孔中。分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類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點是助聽器會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聽器適用于輕、中重度耳聾患者,是高精度的個人專用助聽器。其助聽器外殼根據患者耳形專門設計制造,配戴時非常服貼、嚴密、確保了聲音的密閉及使用時配戴舒適;耳道式助聽器體積比耳內助聽器還小、無外接導線,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對聲音的傳送過程。因耳道式助聽器置于耳道內,配戴隱蔽,不易為人察覺,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配戴助聽器的形象要求。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耳道畸形、狹窄及潰瘍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狀態下,我們至少用兩種方式聽聲音:骨導方式與氣導方式。所謂骨導方式是聲音信號振動顱骨,不通過外耳與中耳直接傳輸到內耳去;而氣導方式是指聲音通過外耳、中耳向內耳傳輸。兩種方式中后者占絕對優勢。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內式等等都是氣導型助聽器。氣導型助聽器將放大的聲音信號向外耳道內傳輸。骨導助聽器不同。嚴格地說,骨導助聽器最終產生的不是聲音信號而是振動信號。骨導助聽器沒有所謂“耳機”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夠產生振動信號的震蕩器。將震蕩器在壓緊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蕩器的震動會引起顱骨的震蕩并將信號越過外耳與中耳——骨導助聽器的優勢正在于此——直接傳遞到內耳。由于具備這樣的優勢,從理論上講,骨導助聽器特別適合傳導性聾患者(也即外耳與中耳出現問題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骨導助聽器遠沒有想象的那樣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導聽覺方式就遠不如氣導方式有效;第二,骨導助聽器的輸出裝置——震蕩器戴用不僅極不美觀,而且極不舒適,很難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說來,只要能用氣導助聽器就應首先選用氣導助聽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復流膿不止,無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內式助聽器等情況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骨導助聽器。 目前市場上的助聽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內式和耳道式幾種類型。 1)盒式助聽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機身與耳機有導線相接,使用時耳機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優點是干擾較小,功率較大,使用方便,容易調節,使用時間也長,價格較低,可滿足耳聾程度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這種助聽器盒放在衣袋里會產生摩擦聲,影響語言辨別,配戴時很顯眼,所以有時會覺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聽器外形為3~4厘米長彎鉤形,放在耳郭背后,通過一個羊角形耳鉤和塑料管把聲音送入耳道。它的優點是無導線,體積小巧,較隱蔽,干擾小,可裝上感應線圈增加聽電話的功能。不足之處是需專門配制一個耳模,初用時不太習慣以及調節不太方便等。 3)耳內式和耳道式助聽器屬于小型助聽器,具有微小、隱蔽、無導線、無需另做耳模、聽聲效果好、可提高聽力等優點;但調節不方便,價格昂貴,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來定制。由于功率較小,只適用于中度耳聾,對重度及極重度耳聾者不適宜。 選配助聽器時最好去醫院,對聽力做一次全面檢查,用電測聽等儀器準確地評價出耳聾的程度,再選助聽器,如果當地沒有相應條件的醫院,聽力損失程度與助聽器功率的選配可按口語試驗來估計。例如,聽不到耳語聲的人聽力損失30~40分貝,聽不到低小聲的人聽力損失約40~50分貝,此時宜選購低功率及中功率助聽器;聽不到普通講話聲的人聽力損失約50~60分貝,聽不到高聲講話的人聽力損失60~70分貝,可選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聽器;聽不到大聲喊叫聲的人,聽力損失70~80分貝,選用中、大功率助聽器;全力喊叫聲聽不到的人聽力損失約約80~90分貝或更高,可選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聽器。 兒童“失聰”往往分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兩種情況。可治愈性耳聾,如中耳炎、耳耵聹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針或清洗耳道即可轉好,如果硬配助聽器,助聽器放大的聲音,反而會對孩子聽力造成損傷。 佩戴助聽器前一定要明確診斷。因為兒童表達能力較弱,檢查起來不容易配合,加上兒童聽力有時有一定波動性,一次檢查不能輕易下結論。家長要帶孩子多做幾次檢查,在正規醫院至少做兩次相關檢查后,才能決定是否為孩子配助聽器。佩戴助聽器時,也不要只考慮美觀,覺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聽器不好看。其實,選配不適合的助聽器才會影響孩子聽力和發音。佩戴助聽器1~2個月后,一定要去醫院再進行聽力測試,以便及時調整。戴上助聽器后孩子從無聲世界到能聽見聲音,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家長應堅持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但不要急于求成,經過訓練,孩子一般在佩戴3~4個月后開始學說話。 [1] 馬小玲,劉訓,張思幸. 國內助聽器的現狀調研與發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碩,董瑞娟.人工耳蝸植入者使用音調信息識別聲調能力的評價[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麗穎,劉勇智. 人工聽覺植入裝置的發展[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5):56-580 [4] 陳克光,戴培東,楊琳.人工中耳研究進展[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4,35(1):23-27 [5] 張戌寶,現代助聽器的降噪技術(單麥克風類)和性能.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4,22(5):514-517 |
助聽器 | 助聽器 (輔助聽力工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只是壓力波通過空氣的運動。壓力波振動內耳的小骨頭(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內耳采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系。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并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 圖1. 人耳結構示意圖 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者的殘余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主要由傳聲器、放大器、耳機、電源和音量調控五部分組成。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按使用方式分類為盒式、眼鏡式、發夾式、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聽器。 圖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聽器 自從二十世紀初,電子助聽器被啟用以來,助聽器的結構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由麥克風、放大器、接收器及電源幾部分構成。但是助聽器各部分的體積逐漸縮小,音質日漸改善,有更多的選擇性控制。 1)麥克風:收集聲音并轉化成電波。 2)放大器:增加電波的強度。 3)接收器:剛好和麥克風相反,把增加的電能再轉回成聲波。 4)電源:小型電池。 5)外殼:保護內部結構。 圖3. 耳掛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 耳機 ,2.接收器 ,3.麥克風,4.音量調節鈕,5.微調電位器 ,6.放大器 ,7.開關,8.電池座) 圖4. 耳內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音量調控器,2.麥克風, 3.放大器,4.微調電位器 5.外殼,6.接收器) 助聽器是幫助提高聽力的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半導體擴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較弱小的聲音,經放大后傳到耳機,使本來聽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聽到聲音。 目前,有如下幾種類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樣的。 (1)從外部結構可分為:盒式、耳背式、耳內式,而耳內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從電子原理可分為:模擬助聽器;可編程助聽器、全數碼助聽器、寬動態語言技術助聽器等。 (3)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盒式、耳背式、耳內式都屬于氣導助聽器。 圖5. 幾種助聽器的外觀 盒式助聽器又叫體佩式或口袋式助聽器。外形有如一個小型收音機般大小的長方形盒子,助聽器的麥克風、放大器及電池組裝在其中,外邊由一根長導線連接耳機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適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動不方便的人使用。助聽器的傳聲器(麥克風)與接收器(耳機)距離較遠,不易產生聲反饋,因而對其最大輸出限制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個手動調節旋鈕。其價格低廉,維修方便,使用5號或7號電池,也可使用充電電池。體佩式助聽器還可以做成雙耳收聽助聽器,由于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隱蔽性差。助聽器采用普通晶體管元件,本底噪聲較高,加之助聽器本身及導線與衣服的摩擦,使聲音易失真,聲音質量降低。同時,耳機導線易損壞,小兒佩戴不安全。 耳內式助聽器是一種微形助聽器,外殼根據病人耳樣定制。放大器、傳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殼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電線或軟管,較隱蔽和輕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內式助聽器問世,由于需要根據個人耳甲腔定做,因此價格較高。一般中、青年人選用較多,對頭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聽器易受潮損壞的,可考慮選擇耳內式助聽器,成長發育期的聾兒因耳廓也在發育,不適合配戴。 深耳道助聽器是目前體積最小,最隱蔽的助聽器。根據使用者的耳道定做,聲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處,外觀上幾乎看不出來,極大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外觀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聽器的優點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聽器放置于耳道內,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結構對聲音尤其是高頻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聽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聽器聲音輸出口離人耳鼓膜很近,助聽器輸出的聲音能立即到達鼓膜,使輸出增益和波形沒有受到衰減,保證了足夠的聲能和音質保真度。使用范圍較窄,僅適用于輕、中度耳聾者,聽力損失在65分貝內效果最佳。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 耳背式助聽器適用于各類聽力損失者,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類助聽器。傳音器、放大器、電池及音量調節、接收器等均裝在呈長鉤形的小盒內,外形纖巧,依賴一個彎曲成半圓形的硬塑料耳鉤掛在耳后,外殼可借用皮膚或頭發的顏色加以掩飾,放大后的聲音經耳鉤通過一根塑膠管傳入耳模的聲孔中。分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類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點是助聽器會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聽器適用于輕、中重度耳聾患者,是高精度的個人專用助聽器。其助聽器外殼根據患者耳形專門設計制造,配戴時非常服貼、嚴密、確保了聲音的密閉及使用時配戴舒適;耳道式助聽器體積比耳內助聽器還小、無外接導線,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對聲音的傳送過程。因耳道式助聽器置于耳道內,配戴隱蔽,不易為人察覺,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配戴助聽器的形象要求。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耳道畸形、狹窄及潰瘍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狀態下,我們至少用兩種方式聽聲音:骨導方式與氣導方式。所謂骨導方式是聲音信號振動顱骨,不通過外耳與中耳直接傳輸到內耳去;而氣導方式是指聲音通過外耳、中耳向內耳傳輸。兩種方式中后者占絕對優勢。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內式等等都是氣導型助聽器。氣導型助聽器將放大的聲音信號向外耳道內傳輸。骨導助聽器不同。嚴格地說,骨導助聽器最終產生的不是聲音信號而是振動信號。骨導助聽器沒有所謂“耳機”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夠產生振動信號的震蕩器。將震蕩器在壓緊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蕩器的震動會引起顱骨的震蕩并將信號越過外耳與中耳——骨導助聽器的優勢正在于此——直接傳遞到內耳。由于具備這樣的優勢,從理論上講,骨導助聽器特別適合傳導性聾患者(也即外耳與中耳出現問題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骨導助聽器遠沒有想象的那樣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導聽覺方式就遠不如氣導方式有效;第二,骨導助聽器的輸出裝置——震蕩器戴用不僅極不美觀,而且極不舒適,很難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說來,只要能用氣導助聽器就應首先選用氣導助聽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復流膿不止,無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內式助聽器等情況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骨導助聽器。 目前市場上的助聽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內式和耳道式幾種類型。 1)盒式助聽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機身與耳機有導線相接,使用時耳機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優點是干擾較小,功率較大,使用方便,容易調節,使用時間也長,價格較低,可滿足耳聾程度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這種助聽器盒放在衣袋里會產生摩擦聲,影響語言辨別,配戴時很顯眼,所以有時會覺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聽器外形為3~4厘米長彎鉤形,放在耳郭背后,通過一個羊角形耳鉤和塑料管把聲音送入耳道。它的優點是無導線,體積小巧,較隱蔽,干擾小,可裝上感應線圈增加聽電話的功能。不足之處是需專門配制一個耳模,初用時不太習慣以及調節不太方便等。 3)耳內式和耳道式助聽器屬于小型助聽器,具有微小、隱蔽、無導線、無需另做耳模、聽聲效果好、可提高聽力等優點;但調節不方便,價格昂貴,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來定制。由于功率較小,只適用于中度耳聾,對重度及極重度耳聾者不適宜。 選配助聽器時最好去醫院,對聽力做一次全面檢查,用電測聽等儀器準確地評價出耳聾的程度,再選助聽器,如果當地沒有相應條件的醫院,聽力損失程度與助聽器功率的選配可按口語試驗來估計。例如,聽不到耳語聲的人聽力損失30~40分貝,聽不到低小聲的人聽力損失約40~50分貝,此時宜選購低功率及中功率助聽器;聽不到普通講話聲的人聽力損失約50~60分貝,聽不到高聲講話的人聽力損失60~70分貝,可選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聽器;聽不到大聲喊叫聲的人,聽力損失70~80分貝,選用中、大功率助聽器;全力喊叫聲聽不到的人聽力損失約約80~90分貝或更高,可選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聽器。 兒童“失聰”往往分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兩種情況。可治愈性耳聾,如中耳炎、耳耵聹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針或清洗耳道即可轉好,如果硬配助聽器,助聽器放大的聲音,反而會對孩子聽力造成損傷。 佩戴助聽器前一定要明確診斷。因為兒童表達能力較弱,檢查起來不容易配合,加上兒童聽力有時有一定波動性,一次檢查不能輕易下結論。家長要帶孩子多做幾次檢查,在正規醫院至少做兩次相關檢查后,才能決定是否為孩子配助聽器。佩戴助聽器時,也不要只考慮美觀,覺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聽器不好看。其實,選配不適合的助聽器才會影響孩子聽力和發音。佩戴助聽器1~2個月后,一定要去醫院再進行聽力測試,以便及時調整。戴上助聽器后孩子從無聲世界到能聽見聲音,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家長應堅持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但不要急于求成,經過訓練,孩子一般在佩戴3~4個月后開始學說話。 [1] 馬小玲,劉訓,張思幸. 國內助聽器的現狀調研與發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碩,董瑞娟.人工耳蝸植入者使用音調信息識別聲調能力的評價[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麗穎,劉勇智. 人工聽覺植入裝置的發展[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5):56-580 [4] 陳克光,戴培東,楊琳.人工中耳研究進展[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4,35(1):23-27 [5] 張戌寶,現代助聽器的降噪技術(單麥克風類)和性能.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4,22(5):514-517 |
掃頭 | 掃頭 掃頭(掃頭) 戲曲鑼經。戲曲中為使劇情緊湊,減去末句唱詞,而以動作代替,配合這種動作的鑼經稱“掃頭”。京劇《串龍珠》第十四場:“﹝ 花母 唱﹞:要把胡兒刀刀斬,好與媳婦報仇冤,手拿鋼叉朝前趕。[掃頭,耍叉下。]” |
拉皮 | 拉皮 (美容項目)拉皮,臉部整容的一種,主要形式有電波拉皮和手術拉皮兩種。通過拉皮收緊臉部皮膚,以恢復青春面貌。人到了一定的階段,不論如何掩飾,臉上的皺紋都會泄露年齡的秘密,除皺自然成了中年女性最關心的話題。選擇除皺方法要分階段,而對于過了40歲的人,最佳的除皺方法就是做“臉部上提手術”,通過手術把組織下墜的皮膚拉緊,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拉皮術。 |
寒癥 | 寒癥 (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如寒邪外束,衛陽受損出現惡寒,寒邪中里傷陽而出現各臟腑寒象、身寒肢冷,嘔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痰涎稀薄等。 (2)寒性凝滯主痛:寒使機體氣血凝滯、運行不暢,因而疼痛,如外感寒邪周身疼痛;寒中胃腸則脘腹疼痛:侵犯骨節則骨節疼痛。 (3)寒性收引:寒在皮毛腠理,則毛竅收縮、衛陽郁閉出現惡寒、無汗、寒客血脈則血脈收縮而顯緊脈;寒在筋骨、經絡,則筋脈拘急、關節屈伸不利。 (4)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熱:寒邪使腠理閉寒,陽不能泄,陽氣內閉而化熱,或邪正相爭,陽盛于外;或邪傳陽明.入里化熱。 (1)外寒:寒邪由外侵入機體而致病。 ①傷寒:外感寒邪,客于肌表,營衛運行不暢,腠理閉阻,惡寒,發熱,無汗,頭項強痛、身痛、苔白、脈浮緊。治宜辛溫解表。 ② 寒痹:寒邪傷絡或筋骨、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四肢拘急,屈伸不利,得熱痛減,遇寒加劇,治宜溫經散寒。 ③中寒:寒邪直接傷里,腹痛腹瀉、腸鳴、嘔吐清水,或戰栗身涼,四肢冷,脈伏,治宜溫中散寒。 (2)內寒;:陽氣虛弱后各臟腑功能低下,衰退出現陽虛里證,畏寒肢冷,氣短、唇青、腹脹便溏。納差,腰脊冷痛,小便頻數,男子陽痿,女子帶下清稀。 表惡寒者溫之,內中者劫之。表證見傷寒例。 正治主乎溫散,桂枝、四逆輩。甚者,三建霹靂散。有卒中天地之寒,口傷生冷之物。 從治熱藥加涼劑引之,或熱藥冷凍飲料。經曰從而逆之。 反攻蜜煎烏頭之類。 灸陰寒及下陷脈絕者,宜灸之。 熨寒郁作痛,灰包熨之。 補氣虛中寒,脈沉遲弱,于補中益氣加桂,甚者加附子。 下寒積怫郁作痛,桂枝大黃湯,逆而從之。 劫寒氣結搏,附子類。溫熱而不回者,用金液丹、二氣丹,壯益陽氣。 各經主治藥 肝(氣,吳茱萸;血,當歸) 心(氣,桂心;血,同上) 脾(氣,吳茱萸;血,同上)肺(氣,麻黃;血,干姜) 腎(氣,細辛;血,附子) 膽(氣,生姜,血,川芎) 大腸(氣,白芷;血,秦艽) 小腸(氣,茴香;血,玄胡) 三焦(氣,黑附;血,川芎) 膀胱(氣,麻黃;血,桂枝) 心包絡(氣,附子;血,川芎)。 |
中惡 | 中惡 中惡 ①病名。又稱客忤、卒忤。感受穢毒或不正之氣,突然厥逆,不省人事。出《肘后備急方》卷一。《證治要訣·中惡》:“中惡之證,因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逆冷,肌膚粟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緊口噤,或頭旋暈倒,昏不知人。即此是卒厥、客忤、飛尸、鬼去。吊死、問喪、入廟、登家,多有此病。蘇合香丸灌之,候稍蘇,以調氣散和平胃散服,名調脈平胃散。”《諸病源候論·中惡病諸候》有中惡候、中惡死候、尸厥候、卒死候、卒忤候、卒忤死候、鬼擊候、卒魘死候、魘不寤候、自縊死候、溺死候、中熱喝候、冒熱困乏候、凍死候等。②經外穴名。《肘后備急方》:“五尸者……灸乳后三寸十四壯,男左女右。不止,更加壯數,差。”《醫宗金鑒》列作經外穴,名中惡。近代《中國針灸學》易名傳尸。在胸側部,乳頭外側3寸處,約當第四肋間隙。主治疰忤,腹痛,胸肋痛,肋間神經痛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又,禍祟邪氣所導致的病證,即中惡、客忤、中(撞)客者等,或名祟病。 |
中惡 | 中惡 中惡 ①病名。又稱客忤、卒忤。感受穢毒或不正之氣,突然厥逆,不省人事。出《肘后備急方》卷一。《證治要訣·中惡》:“中惡之證,因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逆冷,肌膚粟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緊口噤,或頭旋暈倒,昏不知人。即此是卒厥、客忤、飛尸、鬼去。吊死、問喪、入廟、登家,多有此病。蘇合香丸灌之,候稍蘇,以調氣散和平胃散服,名調脈平胃散。”《諸病源候論·中惡病諸候》有中惡候、中惡死候、尸厥候、卒死候、卒忤候、卒忤死候、鬼擊候、卒魘死候、魘不寤候、自縊死候、溺死候、中熱喝候、冒熱困乏候、凍死候等。②經外穴名。《肘后備急方》:“五尸者……灸乳后三寸十四壯,男左女右。不止,更加壯數,差。”《醫宗金鑒》列作經外穴,名中惡。近代《中國針灸學》易名傳尸。在胸側部,乳頭外側3寸處,約當第四肋間隙。主治疰忤,腹痛,胸肋痛,肋間神經痛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又,禍祟邪氣所導致的病證,即中惡、客忤、中(撞)客者等,或名祟病。 |
行若無事 | 行若無事【解釋】行:行動,辦事;若:好像。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定,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出處】《孟子·離婁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近義詞】泰然自若、神色不驚【反義詞】手忙腳亂、大驚小怪【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
埋頭苦幹 | 【解釋】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近義詞】兢兢業業【反義詞】游手好閑【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
行若無事 | 【解釋】行:行動,辦事;若:好像。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定,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出處】《孟子·離婁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近義詞】泰然自若、神色不驚【反義詞】手忙腳亂、大驚小怪【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
批頭 | 批頭 批頭,通常指安裝到手電鉆或者電錘上面擰螺絲的螺絲刀頭。電批頭就是電動螺絲刀,用來緊固或者松開螺絲的,屬于小型電動工具。 |
握拳透爪 | 握拳透爪【解釋】爪:指甲。緊握拳頭,指甲穿過掌心。形容憤慨到極點。【出處】唐·鄭綮《開天傳言記》:“棺配而肌肉如生,握拳不開,爪透手背,遠近驚異。”【示例】高虎文如大力爭持,~。 ◎清·錢振倫《文評》【近義詞】握拳透掌【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牙關 | 牙關 生理牙關 人的下頜骨與頭蓋骨相接的地方,當你張大嘴時將雙手放置在兩耳下就能摸到兩個凹陷,那就是你的牙關處。 |
不便 | 不便 漢語詞語,指不方便,會引起麻煩和問題的。也指鄭融歌曲。 |
牙關 | 牙關 生理牙關 人的下頜骨與頭蓋骨相接的地方,當你張大嘴時將雙手放置在兩耳下就能摸到兩個凹陷,那就是你的牙關處。 |
箭衣 | 箭衣 1.古代射士所穿的一種緊袖服裝。袖端上半長可覆手﹐下半特短﹐便于射箭。2.箭衣:又稱箭袖衣,是戲曲舞臺上扮演帝王、駙馬及高級武官的軍常服。它的造型是清代蟒袍的原型,又稱龍箭袖(指馬蹄)。滿族發源于長白山區,以游牧為主,冬季寒冷,為防手凍,常用獸皮護于腕部及手背,并能翻上、放下,久而久之便形成“馬蹄”形狀的袖口-一馬蹄袖。箭衣是便于射箭的服裝。而射箭時又常常騎馬,為方便起見,清代蟒袍下擺四面開口。在戲曲舞臺上,為適應表演的需要,將箭袖衣作為動作幅度較大的武將軍常服。 |
張口結舌 | 張口結舌【解釋】結舌: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愣。【出處】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兇手感到這聲音象是一個鐵棒擊打在他的頭上,他轉頭一看,大驚失措,張口結舌。”【近義詞】啞口無言、瞠目結舌【反義詞】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
張口結舌 | 【解釋】結舌: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愣。【出處】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兇手感到這聲音象是一個鐵棒擊打在他的頭上,他轉頭一看,大驚失措,張口結舌。”【近義詞】啞口無言、瞠目結舌【反義詞】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
聽手 | 辭典解釋聽手 tīng shǒu 聽指揮。 《金瓶梅.第一一回》:「那頃這丫頭在娘房里,著緊不聽手。」 |
急中生智 | 急中生智【解釋】智:智謀。緊急的時候,猛然想出辦法。【出處】唐·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窘,然敵則氣作,急則生智。”【示例】當我把《語絲》讀完的時候,想念《莽原》的心思卻忽然增高萬倍,~,馬上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可愛的表弟。 ◎魯迅《田原思想》【近義詞】情急生智【反義詞】無計可施、束手無策【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平貼 | 平貼 píng tiē 平貼 (1).謂平展地緊挨著;按平。 明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黃山日記后》:“柏雖大干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 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八章:“手掌從褲袋里抽出來又毫無必要地去平貼他那稀疏的頭發。” (2).平整;妥帖。 葉圣陶 《病夫》:“ 薛振之 走上扶梯,踏著鋪得極平貼的柔軟的棕毯,兩只腳覺得有點沉重,舉一步似乎要費十分的力氣。” |
套購 | 套購 套購,指用不法手段獲得平價或緊俏的國家計劃物品。 |
暈針 | 暈針 暈針 在針刺過程中病人突然發生頭暈、目眩、心慌、惡心,甚至暈厥的現象。 暈針常由于患者體質虛弱、精神緊張;或饑餓、大汗、大瀉、大出血之后;或體位不當;或醫者在針刺時手法過重,以致針刺時或留針時發生此證。 |
套購 | 套購 套購,指用不法手段獲得平價或緊俏的國家計劃物品。 |
平貼 | 平貼 píng tiē 平貼 (1).謂平展地緊挨著;按平。 明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黃山日記后》:“柏雖大干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 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八章:“手掌從褲袋里抽出來又毫無必要地去平貼他那稀疏的頭發。” (2).平整;妥帖。 葉圣陶 《病夫》:“ 薛振之 走上扶梯,踏著鋪得極平貼的柔軟的棕毯,兩只腳覺得有點沉重,舉一步似乎要費十分的力氣。” |
暈針 | 暈針 暈針 在針刺過程中病人突然發生頭暈、目眩、心慌、惡心,甚至暈厥的現象。 暈針常由于患者體質虛弱、精神緊張;或饑餓、大汗、大瀉、大出血之后;或體位不當;或醫者在針刺時手法過重,以致針刺時或留針時發生此證。 |
踹坊 | 踹坊 亦稱“踹布坊”、“踹布房”。進行棉布整理加工的作坊。踹坊的業主是包頭,清初蘇州踹布業中,一個包頭往往設坊數處,所以每坊又設坊長,進行管理。踹布工匠腳踏菱角樣式巨石,左右滾動,使布質緊密光滑,勞動強度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