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弱小的詞語
形容弱小的詞語:1. 脆弱;2. 柔弱;3. 細弱;4. 瘦弱;5. 弱不禁風;6. 虛弱;7. 懦弱;8. 無力;9. 不堪一擊;10. 易碎;11. 纖弱;12. 消瘦;13. 嬌弱;14. 差強人意;15. 舉步維艱;16. 衰弱;17. 軟弱;18. 垂頭喪氣;19. 哀憐;20. 病弱
形容弱小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弱小 | 弱小 弱小,讀作 ruò xiǎo,解釋為1.力量單薄,地域狹小。亦指弱小者。 2.指孩子,小孩。 3.力量弱和年齡小。 4.指代婦幼。 5.幼小,稚嫩。 |
小弱 | 小弱 小弱,拼音是xiǎo ruò,釋義是弱小,弱小的國家,幼弱,幼弱的人。 |
濟弱扶傾 | 濟弱扶傾【解釋】弱:弱小;傾:倒塌,比喻境遇困難。扶助弱小和處境困難的人。【出處】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濟弱扶傾。”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示例】倘蒙仁慈隱惻,庶有~,希垂顧答審詳,望感渠荷滴瀝。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近義詞】扶危濟困【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救助弱小危難的人 |
濟弱扶傾 | 【解釋】弱:弱小;傾:倒塌,比喻境遇困難。扶助弱小和處境困難的人。【出處】南朝·梁·周興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濟弱扶傾。”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示例】倘蒙仁慈隱惻,庶有~,希垂顧答審詳,望感渠荷滴瀝。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近義詞】扶危濟困【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救助弱小危難的人 |
小軟兒 | 小軟兒 弱小者;弱點,不足之處 (1).弱小者。 《紅樓夢》第八三回:“奶奶不敢惹人家,何苦來拿我們小軟兒出氣呢?” (2).弱點,不足之處。 李英儒 《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三章二:“你這個家伙,欺侮我老實,拿我的小軟兒啦,我要向組織上反映你!” |
小軟兒 | 小軟兒 弱小者;弱點,不足之處 (1).弱小者。 《紅樓夢》第八三回:“奶奶不敢惹人家,何苦來拿我們小軟兒出氣呢?” (2).弱點,不足之處。 李英儒 《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三章二:“你這個家伙,欺侮我老實,拿我的小軟兒啦,我要向組織上反映你!” |
扶弱抑強 | 扶弱抑強【解釋】扶助弱小,壓制強暴。【示例】《水滸》這本書中,描述了眾多殺富濟貧,扶弱抑強的英雄豪杰。【近義詞】鋤強扶弱、殺富濟貧【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扶助弱小,壓制強暴 |
扶弱抑強 | 【解釋】扶助弱小,壓制強暴。【示例】《水滸》這本書中,描述了眾多殺富濟貧,扶弱抑強的英雄豪杰。【近義詞】鋤強扶弱、殺富濟貧【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扶助弱小,壓制強暴 |
以弱制強 | 以弱制強【解釋】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以弱制強 | 【解釋】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恃強凌弱 | 恃強凌弱【解釋】凌:欺凌。依仗強大,欺侮弱小。【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紂有何罪過?也無非倚貴欺賤,恃強凌弱,總來不過是使勢而已。” |
抑強扶弱 | 抑強扶弱【解釋】抑:壓制;扶:幫助。壓制強暴,扶助弱小。【出處】漢·袁康《越絕書·外傳本事》:“勾踐之時,天子微弱,諸侯皆叛,于是勾踐抑強扶弱。”《漢書·刑罰志》:“而政在抑強扶弱。”【示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本來是~,互相維持之意。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二回【近義詞】鋤強扶弱【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恃強凌弱 | 【解釋】凌:欺凌。依仗強大,欺侮弱小。【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紂有何罪過?也無非倚貴欺賤,恃強凌弱,總來不過是使勢而已。” |
恃強淩弱 | 【解釋】凌:欺凌。依仗強大,欺侮弱小。【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紂有何罪過?也無非倚貴欺賤,恃強凌弱,總來不過是使勢而已。” |
輕弱 | 輕弱 (1).謂力量弱小。 (2).柔弱,纖弱。 (3).脆弱。 (4).削弱。 |
輕弱 | 輕弱 (1).謂力量弱小。 (2).柔弱,纖弱。 (3).脆弱。 (4).削弱。 |
扶傾濟弱 | 扶傾濟弱【解釋】傾:倒塌,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會價記著想念著。” |
抑強扶弱 | 【解釋】抑:壓制;扶:幫助。壓制強暴,扶助弱小。【出處】漢·袁康《越絕書·外傳本事》:“勾踐之時,天子微弱,諸侯皆叛,于是勾踐抑強扶弱。”《漢書·刑罰志》:“而政在抑強扶弱。”【示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本來是~,互相維持之意。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二回【近義詞】鋤強扶弱【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違強陵弱 | 違強陵弱【解釋】避開強暴的,欺凌弱小的。 |
扶傾濟弱 | 【解釋】傾:倒塌,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會價記著想念著。” |
輶弱 | 輶弱 yóu ruò 輶弱 弱小的人。 南朝 梁 王僧孺 《為南平王妃拜改封表》:“恩深外邸,榮照下庭,豈期輶弱所能勝荷!” |
陵弱暴寡 | 陵弱暴寡【解釋】指欺凌弱小者和少數。【出處】語出《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陵弱,以眾暴寡。”【示例】粵之驕兵悍將,凡可以據戶霸財、~者,無一不至。 ◎古應芬《民國十二年大元帥東征日記》 |
違強陵弱 | 【解釋】避開強暴的,欺凌弱小的。 |
魯弱 | 魯弱 魯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ǔ ruò,是指愚魯弱小。 |
柔懦 | 柔懦 柔懦,漢語詞匯。 拼音:róu nuò 釋義:意思是優柔懦弱或指指弱小者。 |
魯弱 | 魯弱 魯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lǔ ruò,是指愚魯弱小。 |
稚藐 | 稚藐 稚藐 幼小;弱小。《梁書·孝行傳·吉翂》:“ 翂 對曰:‘囚雖蒙弱,豈不知死可畏憚;顧諸弟稚藐,唯囚為長,不忍見父極刑,自延視息,所以內斷胸臆,上干萬乘。’” |
小微 | 小微 (詞語)小微,讀音是xiǎo wē,漢語詞語,釋義是弱小、微小。 |
小種 | 小種 小種,拼音xiǎo zhǒng,指部族分支之弱小者。也形體小的品種。 |
小寡 | 小寡 小寡,讀音xiǎo guǎ,漢語詞語,謂國土小,百姓少。指弱小之國。 |
小種 | 小種 小種,拼音xiǎo zhǒng,指部族分支之弱小者。也形體小的品種。 |
羸小 | 羸小 弱小 《三國志·吳志·華覈傳》:“士民妻孥羸小,墾殖又薄,若有水旱,則永無所獲。” |
貧小 | 貧小 貧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pín xiǎo,是指貧窮弱小。 |
貧小 | 貧小 貧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pín xiǎo,是指貧窮弱小。 |
眇然 | 眇然 眇然,漢語詞匯。 拼音:miǎo rán 注音: 釋義:1、高遠貌;遙遠貌。2、弱小貌;微小貌。 |
暴內陵外 | 暴內陵外【解釋】暴:殘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對內殘害百姓,對外欺壓弱小。【出處】《周禮·夏官·司馬上》:“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陵外,則壇之。”【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胳膊擰不過大腿 | 胳膊擰不過大腿 胳膊擰不過大腿,拼音gē bo nǐng bú guodà tuǐ,意思是比喻弱小的敵不過強大的。 |
寡力 | 寡力 是指力量弱小。 《戰國策·韓策一》:“ 摎留 曰:‘今王兩用之,其多力者內樹其黨,其寡力者藉外權。’” |
羸微 | 羸微 羸微 指弱小者。《鬼谷子·中經》:“解仇鬭郄,謂解羸微之仇。鬭郄者,鬭強也。” 陶弘景 注:“辨說之道,其猶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故羸微為仇,從而解之;強者為郄,從而鬭之也。” |
米粒之珠 | 米粒之珠【解釋】比喻細微弱小的東西。【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3回:“料爾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蠅翅飛舞,去而不遠。”【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
豪強 | 豪強 豪強,指強橫而有權勢的人,經常對那些比自己弱小者恐嚇、苛刻或殘酷的人。如:《明史》:“力摧豪強。” |
暴內陵外 | 【解釋】暴:殘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對內殘害百姓,對外欺壓弱小。【出處】《周禮·夏官·司馬上》:“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陵外,則壇之。”【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駑羸 | 駑羸 駑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nú léi ,是喻才智低下、能力弱小的人。 |
暮楚朝秦 | 暮楚朝秦【解釋】①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時而事秦,時而事楚。后以之比喻反復無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歸屬變換不定。 |
駑羸 | 駑羸 駑羸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nú léi ,是喻才智低下、能力弱小的人。 |
豪強 | 豪強 豪強,指強橫而有權勢的人,經常對那些比自己弱小者恐嚇、苛刻或殘酷的人。如:《明史》:“力摧豪強。” |
貧弱 | 貧弱 貧弱,漢語詞匯。 拼音:pín ruò 釋義:1、貧窮,弱小。2.窮苦弱小的人。3.貧窮衰弱。4.貧乏;薄弱;低劣。 例如:因而受到強者的欺凌。如:中國因為貧弱,不斷遭受帝國主義列強欺辱。 |
稚弱 | 稚弱 稚弱(zhì ruò) 釋義①脆弱;幼小;弱小。 ②幼稚;不成熟。 柯靈《鄉土情結》:“許多稚弱的童男童女,為了維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著眼淚打發出門,去串演各種悲劇。” |
貧弱 | 貧弱 貧弱,漢語詞匯。 拼音:pín ruò 釋義:1、貧窮,弱小。2.窮苦弱小的人。3.貧窮衰弱。4.貧乏;薄弱;低劣。 例如:因而受到強者的欺凌。如:中國因為貧弱,不斷遭受帝國主義列強欺辱。 |
以強陵弱 | 辭典解釋以強陵弱 yǐ qiáng líng ruò 憑恃強權來欺侮弱小。《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陵弱,以眾暴寡。」《晉書.卷四三.王戎傳》:「繆坦可謂小人,疑誤視聽,奪人私地,以強陵弱。」也作「倚強凌弱」、「倚強欺弱」。 |
以強陵弱 | 憑借強勢,欺凌弱小。亦作:以強凌弱 |
助聽器 | 助聽器 (輔助聽力工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只是壓力波通過空氣的運動。壓力波振動內耳的小骨頭(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內耳采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系。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并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 圖1. 人耳結構示意圖 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者的殘余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主要由傳聲器、放大器、耳機、電源和音量調控五部分組成。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按使用方式分類為盒式、眼鏡式、發夾式、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聽器。 圖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聽器 自從二十世紀初,電子助聽器被啟用以來,助聽器的結構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由麥克風、放大器、接收器及電源幾部分構成。但是助聽器各部分的體積逐漸縮小,音質日漸改善,有更多的選擇性控制。 1)麥克風:收集聲音并轉化成電波。 2)放大器:增加電波的強度。 3)接收器:剛好和麥克風相反,把增加的電能再轉回成聲波。 4)電源:小型電池。 5)外殼:保護內部結構。 圖3. 耳掛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 耳機 ,2.接收器 ,3.麥克風,4.音量調節鈕,5.微調電位器 ,6.放大器 ,7.開關,8.電池座) 圖4. 耳內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音量調控器,2.麥克風, 3.放大器,4.微調電位器 5.外殼,6.接收器) 助聽器是幫助提高聽力的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半導體擴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較弱小的聲音,經放大后傳到耳機,使本來聽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聽到聲音。 目前,有如下幾種類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樣的。 (1)從外部結構可分為:盒式、耳背式、耳內式,而耳內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從電子原理可分為:模擬助聽器;可編程助聽器、全數碼助聽器、寬動態語言技術助聽器等。 (3)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盒式、耳背式、耳內式都屬于氣導助聽器。 圖5. 幾種助聽器的外觀 盒式助聽器又叫體佩式或口袋式助聽器。外形有如一個小型收音機般大小的長方形盒子,助聽器的麥克風、放大器及電池組裝在其中,外邊由一根長導線連接耳機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適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動不方便的人使用。助聽器的傳聲器(麥克風)與接收器(耳機)距離較遠,不易產生聲反饋,因而對其最大輸出限制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個手動調節旋鈕。其價格低廉,維修方便,使用5號或7號電池,也可使用充電電池。體佩式助聽器還可以做成雙耳收聽助聽器,由于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隱蔽性差。助聽器采用普通晶體管元件,本底噪聲較高,加之助聽器本身及導線與衣服的摩擦,使聲音易失真,聲音質量降低。同時,耳機導線易損壞,小兒佩戴不安全。 耳內式助聽器是一種微形助聽器,外殼根據病人耳樣定制。放大器、傳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殼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電線或軟管,較隱蔽和輕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內式助聽器問世,由于需要根據個人耳甲腔定做,因此價格較高。一般中、青年人選用較多,對頭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聽器易受潮損壞的,可考慮選擇耳內式助聽器,成長發育期的聾兒因耳廓也在發育,不適合配戴。 深耳道助聽器是目前體積最小,最隱蔽的助聽器。根據使用者的耳道定做,聲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處,外觀上幾乎看不出來,極大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外觀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聽器的優點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聽器放置于耳道內,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結構對聲音尤其是高頻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聽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聽器聲音輸出口離人耳鼓膜很近,助聽器輸出的聲音能立即到達鼓膜,使輸出增益和波形沒有受到衰減,保證了足夠的聲能和音質保真度。使用范圍較窄,僅適用于輕、中度耳聾者,聽力損失在65分貝內效果最佳。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 耳背式助聽器適用于各類聽力損失者,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類助聽器。傳音器、放大器、電池及音量調節、接收器等均裝在呈長鉤形的小盒內,外形纖巧,依賴一個彎曲成半圓形的硬塑料耳鉤掛在耳后,外殼可借用皮膚或頭發的顏色加以掩飾,放大后的聲音經耳鉤通過一根塑膠管傳入耳模的聲孔中。分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類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點是助聽器會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聽器適用于輕、中重度耳聾患者,是高精度的個人專用助聽器。其助聽器外殼根據患者耳形專門設計制造,配戴時非常服貼、嚴密、確保了聲音的密閉及使用時配戴舒適;耳道式助聽器體積比耳內助聽器還小、無外接導線,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對聲音的傳送過程。因耳道式助聽器置于耳道內,配戴隱蔽,不易為人察覺,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配戴助聽器的形象要求。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耳道畸形、狹窄及潰瘍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狀態下,我們至少用兩種方式聽聲音:骨導方式與氣導方式。所謂骨導方式是聲音信號振動顱骨,不通過外耳與中耳直接傳輸到內耳去;而氣導方式是指聲音通過外耳、中耳向內耳傳輸。兩種方式中后者占絕對優勢。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內式等等都是氣導型助聽器。氣導型助聽器將放大的聲音信號向外耳道內傳輸。骨導助聽器不同。嚴格地說,骨導助聽器最終產生的不是聲音信號而是振動信號。骨導助聽器沒有所謂“耳機”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夠產生振動信號的震蕩器。將震蕩器在壓緊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蕩器的震動會引起顱骨的震蕩并將信號越過外耳與中耳——骨導助聽器的優勢正在于此——直接傳遞到內耳。由于具備這樣的優勢,從理論上講,骨導助聽器特別適合傳導性聾患者(也即外耳與中耳出現問題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骨導助聽器遠沒有想象的那樣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導聽覺方式就遠不如氣導方式有效;第二,骨導助聽器的輸出裝置——震蕩器戴用不僅極不美觀,而且極不舒適,很難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說來,只要能用氣導助聽器就應首先選用氣導助聽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復流膿不止,無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內式助聽器等情況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骨導助聽器。 目前市場上的助聽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內式和耳道式幾種類型。 1)盒式助聽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機身與耳機有導線相接,使用時耳機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優點是干擾較小,功率較大,使用方便,容易調節,使用時間也長,價格較低,可滿足耳聾程度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這種助聽器盒放在衣袋里會產生摩擦聲,影響語言辨別,配戴時很顯眼,所以有時會覺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聽器外形為3~4厘米長彎鉤形,放在耳郭背后,通過一個羊角形耳鉤和塑料管把聲音送入耳道。它的優點是無導線,體積小巧,較隱蔽,干擾小,可裝上感應線圈增加聽電話的功能。不足之處是需專門配制一個耳模,初用時不太習慣以及調節不太方便等。 3)耳內式和耳道式助聽器屬于小型助聽器,具有微小、隱蔽、無導線、無需另做耳模、聽聲效果好、可提高聽力等優點;但調節不方便,價格昂貴,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來定制。由于功率較小,只適用于中度耳聾,對重度及極重度耳聾者不適宜。 選配助聽器時最好去醫院,對聽力做一次全面檢查,用電測聽等儀器準確地評價出耳聾的程度,再選助聽器,如果當地沒有相應條件的醫院,聽力損失程度與助聽器功率的選配可按口語試驗來估計。例如,聽不到耳語聲的人聽力損失30~40分貝,聽不到低小聲的人聽力損失約40~50分貝,此時宜選購低功率及中功率助聽器;聽不到普通講話聲的人聽力損失約50~60分貝,聽不到高聲講話的人聽力損失60~70分貝,可選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聽器;聽不到大聲喊叫聲的人,聽力損失70~80分貝,選用中、大功率助聽器;全力喊叫聲聽不到的人聽力損失約約80~90分貝或更高,可選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聽器。 兒童“失聰”往往分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兩種情況。可治愈性耳聾,如中耳炎、耳耵聹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針或清洗耳道即可轉好,如果硬配助聽器,助聽器放大的聲音,反而會對孩子聽力造成損傷。 佩戴助聽器前一定要明確診斷。因為兒童表達能力較弱,檢查起來不容易配合,加上兒童聽力有時有一定波動性,一次檢查不能輕易下結論。家長要帶孩子多做幾次檢查,在正規醫院至少做兩次相關檢查后,才能決定是否為孩子配助聽器。佩戴助聽器時,也不要只考慮美觀,覺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聽器不好看。其實,選配不適合的助聽器才會影響孩子聽力和發音。佩戴助聽器1~2個月后,一定要去醫院再進行聽力測試,以便及時調整。戴上助聽器后孩子從無聲世界到能聽見聲音,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家長應堅持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但不要急于求成,經過訓練,孩子一般在佩戴3~4個月后開始學說話。 [1] 馬小玲,劉訓,張思幸. 國內助聽器的現狀調研與發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碩,董瑞娟.人工耳蝸植入者使用音調信息識別聲調能力的評價[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麗穎,劉勇智. 人工聽覺植入裝置的發展[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5):56-580 [4] 陳克光,戴培東,楊琳.人工中耳研究進展[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4,35(1):23-27 [5] 張戌寶,現代助聽器的降噪技術(單麥克風類)和性能.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4,22(5):514-517 |
助聽器 | 助聽器 (輔助聽力工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只是壓力波通過空氣的運動。壓力波振動內耳的小骨頭(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內耳采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系。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并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 圖1. 人耳結構示意圖 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者的殘余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主要由傳聲器、放大器、耳機、電源和音量調控五部分組成。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按使用方式分類為盒式、眼鏡式、發夾式、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聽器。 圖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聽器 自從二十世紀初,電子助聽器被啟用以來,助聽器的結構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由麥克風、放大器、接收器及電源幾部分構成。但是助聽器各部分的體積逐漸縮小,音質日漸改善,有更多的選擇性控制。 1)麥克風:收集聲音并轉化成電波。 2)放大器:增加電波的強度。 3)接收器:剛好和麥克風相反,把增加的電能再轉回成聲波。 4)電源:小型電池。 5)外殼:保護內部結構。 圖3. 耳掛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 耳機 ,2.接收器 ,3.麥克風,4.音量調節鈕,5.微調電位器 ,6.放大器 ,7.開關,8.電池座) 圖4. 耳內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音量調控器,2.麥克風, 3.放大器,4.微調電位器 5.外殼,6.接收器) 助聽器是幫助提高聽力的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半導體擴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較弱小的聲音,經放大后傳到耳機,使本來聽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聽到聲音。 目前,有如下幾種類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樣的。 (1)從外部結構可分為:盒式、耳背式、耳內式,而耳內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從電子原理可分為:模擬助聽器;可編程助聽器、全數碼助聽器、寬動態語言技術助聽器等。 (3)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盒式、耳背式、耳內式都屬于氣導助聽器。 圖5. 幾種助聽器的外觀 盒式助聽器又叫體佩式或口袋式助聽器。外形有如一個小型收音機般大小的長方形盒子,助聽器的麥克風、放大器及電池組裝在其中,外邊由一根長導線連接耳機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適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動不方便的人使用。助聽器的傳聲器(麥克風)與接收器(耳機)距離較遠,不易產生聲反饋,因而對其最大輸出限制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個手動調節旋鈕。其價格低廉,維修方便,使用5號或7號電池,也可使用充電電池。體佩式助聽器還可以做成雙耳收聽助聽器,由于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隱蔽性差。助聽器采用普通晶體管元件,本底噪聲較高,加之助聽器本身及導線與衣服的摩擦,使聲音易失真,聲音質量降低。同時,耳機導線易損壞,小兒佩戴不安全。 耳內式助聽器是一種微形助聽器,外殼根據病人耳樣定制。放大器、傳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殼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電線或軟管,較隱蔽和輕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內式助聽器問世,由于需要根據個人耳甲腔定做,因此價格較高。一般中、青年人選用較多,對頭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聽器易受潮損壞的,可考慮選擇耳內式助聽器,成長發育期的聾兒因耳廓也在發育,不適合配戴。 深耳道助聽器是目前體積最小,最隱蔽的助聽器。根據使用者的耳道定做,聲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處,外觀上幾乎看不出來,極大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外觀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聽器的優點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聽器放置于耳道內,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結構對聲音尤其是高頻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聽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聽器聲音輸出口離人耳鼓膜很近,助聽器輸出的聲音能立即到達鼓膜,使輸出增益和波形沒有受到衰減,保證了足夠的聲能和音質保真度。使用范圍較窄,僅適用于輕、中度耳聾者,聽力損失在65分貝內效果最佳。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 耳背式助聽器適用于各類聽力損失者,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類助聽器。傳音器、放大器、電池及音量調節、接收器等均裝在呈長鉤形的小盒內,外形纖巧,依賴一個彎曲成半圓形的硬塑料耳鉤掛在耳后,外殼可借用皮膚或頭發的顏色加以掩飾,放大后的聲音經耳鉤通過一根塑膠管傳入耳模的聲孔中。分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類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點是助聽器會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聽器適用于輕、中重度耳聾患者,是高精度的個人專用助聽器。其助聽器外殼根據患者耳形專門設計制造,配戴時非常服貼、嚴密、確保了聲音的密閉及使用時配戴舒適;耳道式助聽器體積比耳內助聽器還小、無外接導線,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對聲音的傳送過程。因耳道式助聽器置于耳道內,配戴隱蔽,不易為人察覺,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配戴助聽器的形象要求。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耳道畸形、狹窄及潰瘍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狀態下,我們至少用兩種方式聽聲音:骨導方式與氣導方式。所謂骨導方式是聲音信號振動顱骨,不通過外耳與中耳直接傳輸到內耳去;而氣導方式是指聲音通過外耳、中耳向內耳傳輸。兩種方式中后者占絕對優勢。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內式等等都是氣導型助聽器。氣導型助聽器將放大的聲音信號向外耳道內傳輸。骨導助聽器不同。嚴格地說,骨導助聽器最終產生的不是聲音信號而是振動信號。骨導助聽器沒有所謂“耳機”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夠產生振動信號的震蕩器。將震蕩器在壓緊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蕩器的震動會引起顱骨的震蕩并將信號越過外耳與中耳——骨導助聽器的優勢正在于此——直接傳遞到內耳。由于具備這樣的優勢,從理論上講,骨導助聽器特別適合傳導性聾患者(也即外耳與中耳出現問題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骨導助聽器遠沒有想象的那樣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導聽覺方式就遠不如氣導方式有效;第二,骨導助聽器的輸出裝置——震蕩器戴用不僅極不美觀,而且極不舒適,很難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說來,只要能用氣導助聽器就應首先選用氣導助聽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復流膿不止,無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內式助聽器等情況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骨導助聽器。 目前市場上的助聽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內式和耳道式幾種類型。 1)盒式助聽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機身與耳機有導線相接,使用時耳機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優點是干擾較小,功率較大,使用方便,容易調節,使用時間也長,價格較低,可滿足耳聾程度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這種助聽器盒放在衣袋里會產生摩擦聲,影響語言辨別,配戴時很顯眼,所以有時會覺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聽器外形為3~4厘米長彎鉤形,放在耳郭背后,通過一個羊角形耳鉤和塑料管把聲音送入耳道。它的優點是無導線,體積小巧,較隱蔽,干擾小,可裝上感應線圈增加聽電話的功能。不足之處是需專門配制一個耳模,初用時不太習慣以及調節不太方便等。 3)耳內式和耳道式助聽器屬于小型助聽器,具有微小、隱蔽、無導線、無需另做耳模、聽聲效果好、可提高聽力等優點;但調節不方便,價格昂貴,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來定制。由于功率較小,只適用于中度耳聾,對重度及極重度耳聾者不適宜。 選配助聽器時最好去醫院,對聽力做一次全面檢查,用電測聽等儀器準確地評價出耳聾的程度,再選助聽器,如果當地沒有相應條件的醫院,聽力損失程度與助聽器功率的選配可按口語試驗來估計。例如,聽不到耳語聲的人聽力損失30~40分貝,聽不到低小聲的人聽力損失約40~50分貝,此時宜選購低功率及中功率助聽器;聽不到普通講話聲的人聽力損失約50~60分貝,聽不到高聲講話的人聽力損失60~70分貝,可選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聽器;聽不到大聲喊叫聲的人,聽力損失70~80分貝,選用中、大功率助聽器;全力喊叫聲聽不到的人聽力損失約約80~90分貝或更高,可選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聽器。 兒童“失聰”往往分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兩種情況。可治愈性耳聾,如中耳炎、耳耵聹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針或清洗耳道即可轉好,如果硬配助聽器,助聽器放大的聲音,反而會對孩子聽力造成損傷。 佩戴助聽器前一定要明確診斷。因為兒童表達能力較弱,檢查起來不容易配合,加上兒童聽力有時有一定波動性,一次檢查不能輕易下結論。家長要帶孩子多做幾次檢查,在正規醫院至少做兩次相關檢查后,才能決定是否為孩子配助聽器。佩戴助聽器時,也不要只考慮美觀,覺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聽器不好看。其實,選配不適合的助聽器才會影響孩子聽力和發音。佩戴助聽器1~2個月后,一定要去醫院再進行聽力測試,以便及時調整。戴上助聽器后孩子從無聲世界到能聽見聲音,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家長應堅持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但不要急于求成,經過訓練,孩子一般在佩戴3~4個月后開始學說話。 [1] 馬小玲,劉訓,張思幸. 國內助聽器的現狀調研與發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碩,董瑞娟.人工耳蝸植入者使用音調信息識別聲調能力的評價[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麗穎,劉勇智. 人工聽覺植入裝置的發展[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5):56-580 [4] 陳克光,戴培東,楊琳.人工中耳研究進展[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4,35(1):23-27 [5] 張戌寶,現代助聽器的降噪技術(單麥克風類)和性能.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4,22(5):514-517 |
欺大壓小 | 欺大壓小【解釋】欺騙強大的,壓迫弱小的。【出處】元·馬致遠《漢宮秋》楔子:“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壓小,全憑諂佞奸貪。”【近義詞】欺弱怕強【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
弱勢 | 弱勢 本義: 力量弱小的:未成年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應該得到更多的保護。 引申: 變弱的趨勢,股票市場漸現弱勢。 |
弱勢 | 弱勢 本義: 力量弱小的:未成年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應該得到更多的保護。 引申: 變弱的趨勢,股票市場漸現弱勢。 |
弱息 | 弱息 弱息(ruò xī):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兒。 |
欺大壓小 | 【解釋】欺騙強大的,壓迫弱小的。【出處】元·馬致遠《漢宮秋》楔子:“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壓小,全憑諂佞奸貪。”【近義詞】欺弱怕強【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
尪孱 | 尪孱 wāng chán (尪:孱弱;瘦弱。孱:軟弱,弱小。) 尪孱:羸弱。 |
倚強欺弱 | 辭典解釋倚強欺弱 yǐ qiáng qī ruò 倚仗強勢來欺負弱小。《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今曹操殘害百姓,倚強欺弱,何不與融同往救之?」也作「以強陵弱」、「倚強凌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