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的詞語
東西的詞語:1. 物品;2. 用品;3. 商品;4. 貨物;5. 產品;6. 珍品;7. 寶物;8. 遺物;9. 古董;10. 手工藝品;11. 食品;12. 化妝品;13. 服裝;14. 鞋子;15. 首飾;16. 家具;17. 電器;18. 工具;19. 書籍;20. 玩具
東西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東西 | 東西 (漢語詞語)1. 方位名。東方與西方;東邊與西邊;東部與西部等。 2. 從東到西。 3. 近旁,旁側。 4. 猶四方。 5. 指七、八十歲。 6. 物產于四方,約言稱之為東西。古代亦以指產業。 7.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人、事、物。 8. 特指人或動物(含愛憎、感情)。 |
玉東西 | 玉東西 酒杯名。 宋 黃庭堅 《次韻吉老十小詩》之六:“佳人斗南北,美酒玉東西。” 史容 注:“酒杯名。” 宋 王炎 《和堯章九日送菊》之一:“對花懶舉玉東西,孤負金錢綠滿枝。” 宋 周紫芝 《南柯子》詞:“殷勤猶勸玉東西。不道使君,腸斷已多時。”一說指酒。 清 李調元 《雨村詞話·玉東西》:“玉東西,酒也。本 黃山谷 ‘佳人斗南北,美酒玉東西’。今人謂物件曰‘東西’。玉,狀酒色也。” |
東西南北 | 東西南北【解釋】指四方、到處、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處飄泊,行蹤不定。【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東西南北,誰敢安處。” 《禮記·檀弓上》:“今丘(孔子)也,東西南北之人也。”【示例】后以奔走四方,~,馳驅少暇。 ◎清·黃遵憲《人境廬詩草自序》 |
小東西 | 小東西 (都德長篇小說)《小東西》半自傳式地記敘了作者青少年時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為生計而奔波的經歷,以俏皮和幽默的筆調描繪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酷關系。這部小說是都德的代表作,它集中表現了作者的藝術風格,不帶惡意的諷刺和含蓄的感傷,也就是所謂含淚的微笑。 小東西 (詞語)小東西是指小刀,扁鉆,錘子,螺絲起子,老虎鉗等或對小孩子的稱呼。 |
東西南北人 | 東西南北人【解釋】指居處無定之人。【出處】《禮記·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鄭玄注:“東西南北,言居無常處也。”【示例】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 ◎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 |
壞東西 | 壞東西 《壞東西》是彼得·博格執導且編劇的一部美國影片,該片由喬恩·費儒、卡梅隆·迪亞茨及克里斯蒂安·史萊特等主演,于1988年上映。 |
東西易面 | 東西易面【解釋】指東西方向顛倒。后比喻是非顛倒,視聽淆亂。【出處】漢·賈誼《新書·審微》:“事之適亂,如地形之惑人也,機漸而往,俄而東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見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繆千里也。”【示例】媢疾之臣相繼而居腹之心,其術百變,能使~,人主自為轉移而不覺耳。 ◎清·方苞《跋札》 |
老東西 | 老東西 老東西,拼音lǎo dōng xī,是指詈詞。稱老年人。 |
東西廂 | 東西廂 東西廂,dōng xī xiāng,漢語詞匯,解釋為正房前東西兩邊相對的房屋。 |
東西南北客 | 東西南北客【解釋】指居處無定之人。【出處】參見“東西南北人”。【示例】綸巾老子無遺策,長作~。 ◎宋·陳與義《欲離均陽而雨不止書八句寄何子應》詩 |
東西南朔 | 東西南朔【解釋】指居處無定之人。同“東西南北”。 |
東西 | 東西 (漢語詞語)1. 方位名。東方與西方;東邊與西邊;東部與西部等。 2. 從東到西。 3. 近旁,旁側。 4. 猶四方。 5. 指七、八十歲。 6. 物產于四方,約言稱之為東西。古代亦以指產業。 7.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人、事、物。 8. 特指人或動物(含愛憎、感情)。 |
玉東西 | 玉東西 酒杯名。 宋 黃庭堅 《次韻吉老十小詩》之六:“佳人斗南北,美酒玉東西。” 史容 注:“酒杯名。” 宋 王炎 《和堯章九日送菊》之一:“對花懶舉玉東西,孤負金錢綠滿枝。” 宋 周紫芝 《南柯子》詞:“殷勤猶勸玉東西。不道使君,腸斷已多時。”一說指酒。 清 李調元 《雨村詞話·玉東西》:“玉東西,酒也。本 黃山谷 ‘佳人斗南北,美酒玉東西’。今人謂物件曰‘東西’。玉,狀酒色也。” |
小東西 | 小東西 (都德長篇小說)《小東西》半自傳式地記敘了作者青少年時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為生計而奔波的經歷,以俏皮和幽默的筆調描繪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酷關系。這部小說是都德的代表作,它集中表現了作者的藝術風格,不帶惡意的諷刺和含蓄的感傷,也就是所謂含淚的微笑。 小東西 (詞語)小東西是指小刀,扁鉆,錘子,螺絲起子,老虎鉗等或對小孩子的稱呼。 |
磕打 | 磕打 磕打,指敲打。如:他磕打了一下煙袋鍋。亦指把東西(主要是盛東西的器物)向地上或較硬的東西上碰,使附著的東西掉下來。 |
地中海 | 地中海 (歐洲、非洲和亞洲大陸之間的一塊海域)地中海[dì zhōng hǎi](法語:Méditerranée,西班牙語:Mediterráneo,意大利語:Mediterraneo,希臘語:Μεσογε?ου,英語:Mediterranean Sea)是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和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東西共長約4000千米,南北最寬處大約為1800千米,面積(包括馬爾馬拉海,但不包括黑海)約為251.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陸間海。 地中海以亞平寧半島、西西里島和突尼斯之間的突尼斯海峽為界,分東、西兩部分,平均深度1450米,最深處5121米。鹽度較高,最高達39.5‰。地中海有記錄的最深點是希臘南面的愛奧尼亞海盆,為海平面下5,121米。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歷史比大西洋還要古老。地中海沿岸還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里有古埃及的燦爛文化,有古巴比倫王國和波斯帝國的興盛,更有歐洲文明的發源地(愛琴文明、古希臘文明以及公元世紀時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古羅馬帝國)。 |
東西南北 | 【解釋】指四方、到處、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處飄泊,行蹤不定。【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東西南北,誰敢安處。” 《禮記·檀弓上》:“今丘(孔子)也,東西南北之人也。”【示例】后以奔走四方,~,馳驅少暇。 ◎清·黃遵憲《人境廬詩草自序》 |
東西南北人 | 【解釋】指居處無定之人。【出處】《禮記·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于是封之,崇四尺。”鄭玄注:“東西南北,言居無常處也。”【示例】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 ◎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 |
解池 | 解池 我國最著名的池鹽產地,是山西運城的鹽池,即解池(觧hai chi),又稱河東鹽池。解池位于中條山的北麓,面對黃河由北向東的轉彎處,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3~5公里,面積約130平方公里。解池位于東經110°50' 00"~110°7'30",北緯34°54' 00''~35°04'00"之間,屬季節性氣候帶,夏季氣溫高,多東南風,風速為四季之冠。夏季南風使解池的鹽水加速蒸發,凝結成鹽。 |
粘貼 | 粘貼 (動詞)“粘貼”一詞的正確讀音是[zhān tiē]: (1)用黏性的東西使紙張等附著在別的東西上; (2) 濕的東西貼在別的物體上。 粘貼:網絡術語,指將一個文本或一段文字復制或剪切后移動到另一個位置或另一個文本中。 |
泰東西 | 泰東西 泛指 歐 美 東亞 南亞 各國 引證解釋 泛指 歐 美 和 東亞 、 南亞 、 東南亞 各國。《冷眼觀》第十七回:“怎么變法圖強,是泰東西一件極文明的事,諸大臣中又沒有顯露甚么極力反對的意見,何以要叫我用出野蠻手段來,拿兵力去壓制他們呢?” 嚴復 《中俄交誼論》:“果如是也,不特 俄 人之交可以歷久而不渝,即泰東西各國亦將從容揖讓。” |
天山 | 天山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歐亞大陸腹地,東西橫跨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國,全長約2500千米,南北平均寬250—350千米,最寬處達8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區最大的山系。 天山呈東西走向,綿延中國境內1700千米,占地57萬多平方千米,占新疆全區面積約1/3。中國境內的天山山脈把新疆大致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托木爾峰是天山山脈的最高峰,海拔7443.8米。錫爾河、楚河和伊犁河都發源于天山。 2013年6月21日,中國境內天山的托木爾峰、喀拉峻-庫爾德寧、巴音布魯克、博格達4個片區以“新疆天山”名稱成功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成為中國第44處世界遺產。2017年7月10—17日,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就西部天山山脈申遺在內的6個自然遺產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境內天山山脈由三列平行的褶皺山脈組成,山勢西高東低,山體寬廣。天山北脈有阿拉套山、科古琴山、博羅科努山、博格達山等;天山中脈(主干)有阿拉喀爾山、那拉提山、艾爾溫根山、霍拉山等;天山南脈有科克沙爾山、哈爾克山、貼爾斯克山、喀拉鐵克山等。 |
壞東西 | 壞東西 《壞東西》是彼得·博格執導且編劇的一部美國影片,該片由喬恩·費儒、卡梅隆·迪亞茨及克里斯蒂安·史萊特等主演,于1988年上映。 |
東西晉演義 | 東西晉演義 《東西晉演義》(又題《繡象東西晉全志》),【明】楊爾曾撰,歷史演義小說。分為《西晉演義》和《東晉演義》兩部。 十二卷五十回。 |
東東西西 | 東東西西 東東西西是漢語詞匯,拼音dōng dōng xī xī,解釋為指各種物品。 |
東奔西向 | 東奔西向【解釋】指各奔東西,互不相關。【出處】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二折:“你也光,我也光,東奔西向,我就養遍濮州城,你也難來攔當。” |
粘貼 | 粘貼 (動詞)“粘貼”一詞的正確讀音是[zhān tiē]: (1)用黏性的東西使紙張等附著在別的東西上; (2) 濕的東西貼在別的物體上。 粘貼:網絡術語,指將一個文本或一段文字復制或剪切后移動到另一個位置或另一個文本中。 |
七拼八湊 | 七拼八湊【解釋】指把零碎的東西拼湊起來。引申為胡亂湊合。【示例】他這篇論文沒有新意,都是從雜志上東抄西抄,七拼八湊來的。【近義詞】東拼西湊、東拉西扯【反義詞】渾然一體、無懈可擊【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伯勞飛燕 | 伯勞飛燕【解釋】借指離別的親人或朋友。【出處】《玉臺新詠·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示例】~東西別,忍向江城一笛吹。 ◎郁達夫《別戴某》詩 |
富春山 | 富春山 (浙江富春江沿岸群山)一說:山名。在 浙江 桐廬縣 南(今富春江鎮)。一名 嚴陵山 。前臨 富春江 ,山下有灘稱 嚴陵瀨 ,為 漢 隱士 嚴光 游釣處。山腰有二盤石,稱東西二釣臺。各高百余米,巍然對峙,聳立江湄。東稱 嚴子陵釣臺 ,西為 宋 處士 謝翱 哭 文天祥 處。 《后漢書·逸民傳·嚴光》:“﹝ 嚴光 ﹞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釣處為 嚴陵瀨 焉。” 李賢 注:“今 杭州 富陽縣 也。本 漢 富春縣 ,避 晉 簡文帝 鄭太后 諱,改曰 富陽 。”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二:“長揖萬乘君,還歸 富春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嚴州府》:“ 富春山 ,縣( 桐廬縣 )西三十里,一名 嚴陵山 ,前臨大江, 漢 子陵 釣處,人號 嚴陵瀨 ,有東西二釣臺,各高數百丈。” 另一說法:富春山泛指富春江沿岸的群山,并非特指某座山。富春江北岸的山是天目山的余脈,而江南的山是龍門山脈,兩岸群山夾岸對峙,蔚為壯觀。黃公望在傳世之作《秋山招隱圖》中寫道,“此富春山之別徑也。予向構一堂于其間,每春秋焚香煮茗,游焉息焉。當晨嵐夕照,月戶雨窗,或登眺,或憑欄,不知身世在塵寰矣!” |
佛頭著糞 | 佛頭著糞【解釋】著: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頭上放糞也不計較。后多比喻不好的東西放在好東西上面,玷污的好的東西。【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七:“崔相公入寺,見鳥雀于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曰:‘為什么向佛頭上放糞?’師曰:‘是伊為什么不向鷂子頭上放?’”【示例】今人標點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亂點一通,~:這是古書的水火兵蟲以外的三大厄。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之余》 |
配房 | 配房 合院式民居的形制特征是組成院落的各幢房屋是分離的,住屋之間以走廊相聯或者不相聯屬,各幢房屋皆有堅實的外檐裝修,住屋間所包圍的院落面積較大,門窗皆朝向內院,外部包以厚墻。屋架結構采用抬梁式構架。這種民居形式在夏季可以接納涼爽的自然風,并有寬敞的室外活動空間;冬季可獲得較充沛的日照,并可避免寒風的侵襲,所以合院式是中國北方地區通用的形式,盛行于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合院式民居中以北京四合院最為規則典型。完整的北京四合院是由三進院落組成,沿南北軸線安排倒座房、垂花門、正廳、正房、后罩房。每進院落有東西廂房,正廳房兩側有耳房。院落四周有穿山游廊及抄手游廊將住房聯在一起。大門開在東南角。大型住宅尚有附加的軸線房屋及花園、書房等。宅內各幢住房皆有固定的使用用途,倒座房為外客廳及賬房、門房;正廳為內客廳,供家族議事;正房為家長及長輩居住。屬于合院式的民居尚有:晉中民居,其院落呈南北狹長形狀;晉東南民居,其住房層數多為兩層或三層;關中民居,除院落狹長以外,其廂房多采用一面坡形式;臨夏回族民居,其布局形式較自由,朝向隨意,并帶有花園;吉林滿族民居,院落十分寬大,正房中以西間為主,三面設萬字炕;青海莊窠是平頂的四合院,周圍外墻全為夯土制成;白族民居,即大理一帶的民居,其典型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兩種;納西族民居,與白族民居類似,但吸收有藏族的上下帶前廊的樓房形制。 |
七拼八湊 | 【解釋】指把零碎的東西拼湊起來。引申為胡亂湊合。【示例】他這篇論文沒有新意,都是從雜志上東抄西抄,七拼八湊來的。【近義詞】東拼西湊、東拉西扯【反義詞】渾然一體、無懈可擊【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伯勞飛燕 | 【解釋】借指離別的親人或朋友。【出處】《玉臺新詠·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示例】~東西別,忍向江城一笛吹。 ◎郁達夫《別戴某》詩 |
佛頭著糞 | 【解釋】著:放置。原指佛性慈善,在他頭上放糞也不計較。后多比喻不好的東西放在好東西上面,玷污的好的東西。【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七:“崔相公入寺,見鳥雀于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曰:‘為什么向佛頭上放糞?’師曰:‘是伊為什么不向鷂子頭上放?’”【示例】今人標點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亂點一通,~:這是古書的水火兵蟲以外的三大厄。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之余》 |
的溜溜 | 的溜溜 拼音:de liū liū 注音:ㄉㄜ ㄌㄧㄨ ㄌㄧㄨ 條目:的溜溜 引證解釋:形容圓形東西滾動或轉動的樣子。《儒林外史》第十回:“正待舉起箸來到嘴,忽然席口一個烏黑的東西,的溜溜的滾了來,乒乓一聲,把兩盤點心打的稀爛。”《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嘩啷一聲,一大捧東西一齊丟在地下,還有些珠子的溜溜在地下亂滾。”《收獲》1981年第2期:“雙雙眼睛的溜溜盯著他,研究他是什么人?” |
合浦珠還 | 合浦珠還【解釋】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出處】《后漢書·循吏傳·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示例】我當時雖失的一件無足重輕的東西,究竟能夠~,我心里總覺喜歡得很。 ◎《晚清文學叢鈔·冷眼觀》第十五回【近義詞】物歸原主、合浦還珠【語法】主謂式;作賓語;比喻物歸原主或人去而復歸 |
琳瑯滿目 | 琳瑯滿目【解釋】琳瑯:精美的玉石。滿眼都是珍貴的東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瑯珠玉。”【示例】這些壽禮陳列在坤寧宮的東西廡中,~。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近義詞】金碧輝煌、美不勝收【反義詞】瘡痍滿目【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滿眼都是珍貴的東西 |
挖單 | 挖單 讀音:wā dān 釋義: 包袱,包裹衣服等東西的織物。有一定的規格,也可用來罩東西。 現代漢語中少用,但某些涉及到傳統文化的地方仍保留此用語,如中國古彩戲法中用的蓋布即稱“挖單”。 示例: 《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看那彩亭時,前面一座抬的兩座不高的佛像,只是用紅綢挖單幪著。” 《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安老爺道﹞‘來,把我給大奶奶那份東西拿來!’只聽侍候的人大家答應了一聲,抬過一個大方盤來,上面蓋著塊大紅挖單。” |
玩具 | 玩具 (漢語詞語)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類社會中常常被作為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 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體,即是沙、石、泥、樹枝等等的非人工東西,對玩具應作廣義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賣的供人玩的東西,凡是可以玩的、看的、聽的和觸摸的東西,都可以叫玩具。 玩具適合兒童,更適合青年和中老年人。它是打開智慧天窗的工具,讓人們機智聰明。 |
吸西北風 | 吸西北風 xī xī běi fēng 吸西北風(吸西北風) 猶言喝西北風。謂沒有東西吃;挨餓。 魯迅 《墳·堅壁清野主義》:“ 俄 人便大發揮其清野手段,同時在這地方縱火,將生活所需的東西燒個干凈,請 拿破侖 和他的雄兵猛將在空城里吸西北風。” |
賀蘭山 | 賀蘭山 (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北山脈)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此說疑有誤,唐代韋蟾有詩云:“賀蘭山下果園成”,蒙古人在13世紀才崛起,說源于蒙語只是通用說法)。 賀蘭山南北長220公里,東西寬20~40公里。南段山勢緩坦,三關口以北的北段山勢較高,海拔2000~3000米。主峰亦稱賀蘭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東西不對稱,西側坡度和緩,東側以斷層臨銀川平原。賀蘭山為強烈地震帶,1739年銀川附近發生8級地震,1561年在中寧、1709年在中衛都發生過7.5級地震。賀蘭山北段煤藏豐富,新建有賀蘭山煤炭工業基地。包蘭鐵路有支線由平羅伸至賀蘭山的汝箕溝。 |
郟室 | 郟室 jiá shì ㄐㄧㄚˊ ㄕㄧˋ 郟室 夾室。內堂東西廂的后室。郟,通“ 夾 ”。《大戴禮記·諸侯釁廟》:“雍人割雞屋下,當門夾室,割雞于室中。” 盧辯 注:“郟室,門郟之室。一曰東西廂也。” 孔廣森 注:“郟室,東西堂之室也。前堂曰廂,后堂曰郟。” |
搭頭 | 搭頭 搭頭,指搭配的東西;次等貨。今多指與熱銷的東西一起搭賣給別人的滯銷貨物。 |
郟室 | 郟室 jiá shì ㄐㄧㄚˊ ㄕㄧˋ 郟室 夾室。內堂東西廂的后室。郟,通“ 夾 ”。《大戴禮記·諸侯釁廟》:“雍人割雞屋下,當門夾室,割雞于室中。” 盧辯 注:“郟室,門郟之室。一曰東西廂也。” 孔廣森 注:“郟室,東西堂之室也。前堂曰廂,后堂曰郟。” |
賀蘭山 | 賀蘭山 (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北山脈)賀蘭山脈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此說疑有誤,唐代韋蟾有詩云:“賀蘭山下果園成”,蒙古人在13世紀才崛起,說源于蒙語只是通用說法)。 賀蘭山南北長220公里,東西寬20~40公里。南段山勢緩坦,三關口以北的北段山勢較高,海拔2000~3000米。主峰亦稱賀蘭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東西不對稱,西側坡度和緩,東側以斷層臨銀川平原。賀蘭山為強烈地震帶,1739年銀川附近發生8級地震,1561年在中寧、1709年在中衛都發生過7.5級地震。賀蘭山北段煤藏豐富,新建有賀蘭山煤炭工業基地。包蘭鐵路有支線由平羅伸至賀蘭山的汝箕溝。 |
吸西北風 | 吸西北風 xī xī běi fēng 吸西北風(吸西北風) 猶言喝西北風。謂沒有東西吃;挨餓。 魯迅 《墳·堅壁清野主義》:“ 俄 人便大發揮其清野手段,同時在這地方縱火,將生活所需的東西燒個干凈,請 拿破侖 和他的雄兵猛將在空城里吸西北風。” |
狼餐虎咽 | 狼餐虎咽【解釋】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二回:“[行者]迎著里面燈光,仔細觀看。只見那大小群妖,一個個狼餐虎咽,正都吃東西哩。”【示例】老軍道:“忒過分了!”父子二人正在饑餒之時,拿起飯來,~,盡情一飽。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卷 |
琳瑯滿目 | 【解釋】琳瑯:精美的玉石。滿眼都是珍貴的東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瑯珠玉。”【示例】這些壽禮陳列在坤寧宮的東西廡中,~。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近義詞】金碧輝煌、美不勝收【反義詞】瘡痍滿目【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滿眼都是珍貴的東西 |
合浦珠還 | 【解釋】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出處】《后漢書·循吏傳·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示例】我當時雖失的一件無足重輕的東西,究竟能夠~,我心里總覺喜歡得很。 ◎《晚清文學叢鈔·冷眼觀》第十五回【近義詞】物歸原主、合浦還珠【語法】主謂式;作賓語;比喻物歸原主或人去而復歸 |
搭頭 | 搭頭 搭頭,指搭配的東西;次等貨。今多指與熱銷的東西一起搭賣給別人的滯銷貨物。 |
挖單 | 挖單 讀音:wā dān 釋義: 包袱,包裹衣服等東西的織物。有一定的規格,也可用來罩東西。 現代漢語中少用,但某些涉及到傳統文化的地方仍保留此用語,如中國古彩戲法中用的蓋布即稱“挖單”。 示例: 《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看那彩亭時,前面一座抬的兩座不高的佛像,只是用紅綢挖單幪著。” 《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安老爺道﹞‘來,把我給大奶奶那份東西拿來!’只聽侍候的人大家答應了一聲,抬過一個大方盤來,上面蓋著塊大紅挖單。” |
狼餐虎嚥 | 【解釋】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二回:“[行者]迎著里面燈光,仔細觀看。只見那大小群妖,一個個狼餐虎咽,正都吃東西哩。”【示例】老軍道:“忒過分了!”父子二人正在饑餒之時,拿起飯來,~,盡情一飽。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卷 |
蒲昌海 | 蒲昌海 蒲昌海,今新疆東南部的羅布泊。自漢至唐稱為蒲昌海,又名鹽澤、牢蘭海、泑澤、輔日海、臨海。地當西域東方的門戶,為當時東西交通主要路線所經過。 |
偷嘴 | 偷嘴 偷嘴:詞語解釋 偷嘴:龍梅子演唱歌曲 偷嘴 (詞語解釋)“偷嘴”是北方方言,漢語詞匯。 拼音:tōu zuǐ 意即背著人吃東西,也就是偷吃東西。 “偷嘴”一詞在(明)吳承恩《西游記》、(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等古時經典小說中就時常運用。 |
子陵臺 | 子陵臺 子陵臺,東漢嚴子陵隱居釣魚處。在 浙江桐廬縣南富春山腰間,有東西兩臺,各高百余米。東稱 嚴子陵釣臺 ,西是宋末謝翱哭文天祥處。唐 譚用之 《寄王侍御》詩:“鳥盡弓藏良可哀,誰知歸釣 子陵臺 。 第二釋義:宋代詩人柴望的作品之一。 曾與劉郎共起居,如何不肯受除書。 最憐人笑先生錯,正好為官卻釣魚。 |
舉重若輕 | 舉重若輕【解釋】舉起沉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蘇東坡詩》二:“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示例】公聽視機警,受大任~。上愛其才敏,倚若股肱。 ◎清·昭梿《嘯亭雜錄·七·裘文達公》【近義詞】精明強干、輕而易舉、游刃有余【反義詞】心余力絀、力不勝任、力不從心【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
子陵臺 | 子陵臺 子陵臺,東漢嚴子陵隱居釣魚處。在 浙江桐廬縣南富春山腰間,有東西兩臺,各高百余米。東稱 嚴子陵釣臺 ,西是宋末謝翱哭文天祥處。唐 譚用之 《寄王侍御》詩:“鳥盡弓藏良可哀,誰知歸釣 子陵臺 。 第二釋義:宋代詩人柴望的作品之一。 曾與劉郎共起居,如何不肯受除書。 最憐人笑先生錯,正好為官卻釣魚。 |
老東西 | 老東西 老東西,拼音lǎo dōng xī,是指詈詞。稱老年人。 |
東奔西向 | 【解釋】指各奔東西,互不相關。【出處】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二折:“你也光,我也光,東奔西向,我就養遍濮州城,你也難來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