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圖書館的詞語

    形容圖書館的詞語:

    形容圖書館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東方圖書館 東方圖書館 東方圖書館又名上海東方圖書館,是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圖書館。1924年建立于上海。以1909年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設立的圖書資料室涵芬樓為基礎,廣事搜購中外圖書,藏書達四十六萬余冊。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被焚毀。東方圖書館是從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資料室發展、演變而成的民營公共圖書館。館址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對面(今寶山路584號上海幼兒師范專科學校),規模之大,設施之新。藏書之豐,珍本之多,管理之善,影響之廣,時為國內之最。曾享有“東亞聞名文化寶庫”、“亞洲第一圖書館”之美譽。東方圖書館又名上海東方圖書館,是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圖書館。
    圖書館 圖書館 (公共文化機構)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現了圖書館,圖書館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據《在辭典中出現的“圖書館”》說,“圖書館”一詞最初在日本的文獻中出現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國文獻中出現,當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擬設簡便圖書館說》,時為1894年。中國最早的省級圖書館為1904年創辦的湖北省圖書館。
    藏書 藏書 (收藏書籍)圖書館或私人等收藏的圖書。《新唐書·藝文志一》:“藏書之盛,莫盛于開元。”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二十四史月日考》:“身后蕭然,無以為斂。藏書手著,斥賣都盡。”茅盾 《革新<小說月報>的前后》:“孫毓修每天很忙,他把整個江南圖書館的藏書都瀏覽一番。”
    借書證 借書證 讀者需要由本人持有效證件和一張一寸彩色或黑白免冠近照來圖書館,由圖書館進行登記造冊,并收取一定費用辦理一張借書憑證。
    圖書館 圖書館 (公共文化機構)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現了圖書館,圖書館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據《在辭典中出現的“圖書館”》說,“圖書館”一詞最初在日本的文獻中出現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國文獻中出現,當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擬設簡便圖書館說》,時為1894年。中國最早的省級圖書館為1904年創辦的湖北省圖書館。
    藏書 藏書 (收藏書籍)圖書館或私人等收藏的圖書。《新唐書·藝文志一》:“藏書之盛,莫盛于開元。”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二十四史月日考》:“身后蕭然,無以為斂。藏書手著,斥賣都盡。”茅盾 《革新<小說月報>的前后》:“孫毓修每天很忙,他把整個江南圖書館的藏書都瀏覽一番。”
    堪培拉 堪培拉 堪培拉(Canberra),是澳大利亞聯邦的首都,位于澳大利亞東南部山脈區的開闊谷地上。東經149°07′,南緯35°17′,面積2395平方公里,人口41.03萬,海拔760米。莫朗格洛河橫市區,西流入馬蘭比吉河。原為牧羊地,1913年按規劃始建,1927年聯邦政府從墨爾本遷此。全國政治中心。以銀行、飯店和公共服務業為主要經濟部門。有鐵路連接各大城市。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連續10年澳洲排名第1位)、堪培拉大學和國立圖書館。市區西南有宇宙航行跟蹤站。旅游業甚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全年降雨量平均,四季都有陽光普照的日子。 作為澳大利亞政治中心,堪培拉城內建有澳大利亞國會大廈、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和眾多其他政府部門與外交機關。也是許多全國性社會和文化機構的所在地,例如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體育學會、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澳大利亞國立博物館及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澳大利亞軍隊總部以及主要軍事教育機構鄧特倫皇家軍事學院和澳大利亞國防學院也設在堪培拉。 二次大戰結束后,在總理羅伯特·孟席斯倡議下,國家首都發展委員會成立、握有執行權力,堪培拉開始以新興首都之姿蓬勃發展。
    借書證 借書證 讀者需要由本人持有效證件和一張一寸彩色或黑白免冠近照來圖書館,由圖書館進行登記造冊,并收取一定費用辦理一張借書憑證。
    繆荃孫 繆荃孫 (1844.9.20 —1919.12.22),字炎之,又字筱珊,晚號藝風老人,江蘇江陰申港鎮繆家村人。中國近代藏書家、校勘家、教育家、目錄學家、史學家、方志學家、金石家。我國文化教育科技界尊稱他為中國近代圖書館的鼻祖。清光緒年間進士。繆荃孫幼承家學,11歲修畢五經。17歲時太平軍進江陰,侍繼母避兵淮安,麗正書院肄業,習文字學、訓詁學和音韻學。21歲舉家遷居成都,習文史,考訂文字。24歲應四川鄉試中舉。1876年33歲時會試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此后事編撰校勘十余年。
    秘書省 秘書省 秘書省是我國古代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從東漢后期設立秘書監起,到南北朝升為秘書省,金元時期再降為秘書監,至明初被撤銷,其歷史長達1200余年之久。秦始皇焚書后,天下藏書幾為一盡。再加上手抄方式和簡帛載體的限制,對于普通人來說,圖書是至為珍貴的物品。西漢以來,朝廷曾多次下詔求書,藏于宮內秘府,等閑人難得一見,“秘書”一詞即由此而來。在這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秘書省自然備受重視,享有較高的地位。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秘書省也經歷了一個由興而盛、由盛而衰的過程。唐宋以后,印刷出版技術逐步成熟起來,圖書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官府和私人設立的書院、藏書樓等,即使在中央,藏書機構也不僅限于秘書一府了。在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秘書省的重要性逐漸削弱,最終被其他機構取代。秘書省的興廢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古代官方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史。
    文溯閣 文溯閣 (沈陽故宮建筑)沈陽故宮院內的文溯閣之所以名揚四海,不僅僅因為它的建筑別具一格,而且因為它是聞名于世的《四庫全書》的珍藏之所,也是建在宮廷中的最大的一所圖書館。
    宬室 宬室 宬室,是漢語詞匯,拼音是chéng shì,解釋為檔案館或圖書館。
    文溯閣 文溯閣 (沈陽故宮建筑)沈陽故宮院內的文溯閣之所以名揚四海,不僅僅因為它的建筑別具一格,而且因為它是聞名于世的《四庫全書》的珍藏之所,也是建在宮廷中的最大的一所圖書館。
    閉架 閉架 bì jià 閉架 圖書館的一種借閱方式。由讀者填寫借書條交管理員到書架上取書,交給讀者閱覽。參見“ 開架 ”。
    閉架 閉架 bì jià 閉架 圖書館的一種借閱方式。由讀者填寫借書條交管理員到書架上取書,交給讀者閱覽。參見“ 開架 ”。
    閉架式 閉架式 閉架式,讀音是bì jià shì,解釋為圖書館的一種借閱方式。由讀者填寫借書條交管理員到書架上取書,交給讀者閱覽。
    兒童福利事業 兒童福利事業 ér fú lì shì yè 國家和社會為保障兒童身心健康而舉辦的社會福利事業。如:建立兒童公園、兒童娛樂中心、兒童劇場、兒童醫院及保健中心、兒童圖書館以及兒童福利院等。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錄漢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岳《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 傳世《閣帖》宋拓善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拓《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睢陽袁氏家藏本),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等,香港中文大學藏《宋拓淳化閣泉州本·王右軍書》(卷六、卷七、卷八之殘本合并本)。 淳化三年(992年實)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重要節點,它主宰了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淳化閣帖》的刊刻才最終確立了王羲之的“書圣”地位。《淳化閣帖》開啟了官刻叢帖之端,從而掀起了官私刻帖之風。如今宋拓佳本大多已經影印出版,復現了《閣帖》的本來面目。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錄漢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岳《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 傳世《閣帖》宋拓善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拓《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睢陽袁氏家藏本),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等,香港中文大學藏《宋拓淳化閣泉州本·王右軍書》(卷六、卷七、卷八之殘本合并本)。 淳化三年(992年實)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重要節點,它主宰了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淳化閣帖》的刊刻才最終確立了王羲之的“書圣”地位。《淳化閣帖》開啟了官刻叢帖之端,從而掀起了官私刻帖之風。如今宋拓佳本大多已經影印出版,復現了《閣帖》的本來面目。
    祕書省 秘書省 秘書省是我國古代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從東漢后期設立秘書監起,到南北朝升為秘書省,金元時期再降為秘書監,至明初被撤銷,其歷史長達1200余年之久。秦始皇焚書后,天下藏書幾為一盡。再加上手抄方式和簡帛載體的限制,對于普通人來說,圖書是至為珍貴的物品。西漢以來,朝廷曾多次下詔求書,藏于宮內秘府,等閑人難得一見,“秘書”一詞即由此而來。在這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秘書省自然備受重視,享有較高的地位。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秘書省也經歷了一個由興而盛、由盛而衰的過程。唐宋以后,印刷出版技術逐步成熟起來,圖書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官府和私人設立的書院、藏書樓等,即使在中央,藏書機構也不僅限于秘書一府了。在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秘書省的重要性逐漸削弱,最終被其他機構取代。秘書省的興廢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古代官方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史。
    書語 書語 《書語》是2004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玲,陳明。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 (中國古代叢書)《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36000余冊,約八億字。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于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于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后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四庫全書》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中國文、史、哲、理、工、農、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源頭和血脈。
    書格 書格 書格(Shuge.org)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在線古籍圖書館。致力于開放式分享、介紹、推薦有價值的古籍善本,并鼓勵將文化藝術作品數字化歸檔。分享內容限定為公共版權領域的書籍(參照標準伯爾尼公約);我們最大限度地還原書籍品貌、內容;借此計劃讓大家自由、免費地欣賞到那些難以現世的書籍。讓大家能從中感受到人類文明進程。 一般情況下發布的文件為PDF格式(高清彩色)格式。主要語言為中文,也包含部分與中國有關的外文書籍。下載方式主要為網盤(百度云、快傳、微盤、云盤、微盤、谷歌網盤、Skydrive和獨立盤)、P2P鏈接(電騾)。
    崇文館 崇文館 崇文館,原為崇賢館(唐朝官署名),為唐代“六學二館”之一。六學二館,唐代中央官學制度,六學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隸屬國子監,是唐朝最高學府;二館指弘文館、崇文館,設學士二人及校書郎各二人,掌經籍圖書,校理書籍。 貞觀十三年(639年),唐太宗設置崇賢館。
    天祿閣 天祿閣 天祿閣,中國古代傳統建筑名,屬于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區西北7.5公里未央區境內,漢未央宮前殿遺址北面約六七百米處,有兩處馳名古跡,一所叫天祿閣,另一所叫石渠閣。天祿、石渠兩閣,成一條直線,東西相對而立,間距520米,東為天祿閣(在今未央區天祿閣小學內)。西為石渠閣(周河灣村東一座土丘)。天祿閣與石渠閣同為漢宮御用藏書典籍和開展學術活動的地方,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圖書館和檔案館。 距離未央宮前殿遺址不足兩百米的地方,有一個村莊叫天祿閣,現有漢天祿閣遺址,是一個高七米,州三十二米的夯土臺,上面有明代建的廟宇劉向祠,小廟的磚地上還遺留有清同治年間,回漢仇殺時天祿閣村民在此遭大屠殺的血跡。天祿閣在漢代為國家檔案館,石渠閣為國家圖書館,西漢學者劉向曾在此校書,搜集大量秦代書籍,輯錄了《戰國策》等書。新朝時期王莽不重視檔案文書作用,毀了天祿閣和石渠閣,作為鑄幣場所,天祿閣便只留下一個地名了。
    天祿閣 天祿閣 天祿閣,中國古代傳統建筑名,屬于中國最早的國家圖書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區西北7.5公里未央區境內,漢未央宮前殿遺址北面約六七百米處,有兩處馳名古跡,一所叫天祿閣,另一所叫石渠閣。天祿、石渠兩閣,成一條直線,東西相對而立,間距520米,東為天祿閣(在今未央區天祿閣小學內)。西為石渠閣(周河灣村東一座土丘)。天祿閣與石渠閣同為漢宮御用藏書典籍和開展學術活動的地方,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圖書館和檔案館。 距離未央宮前殿遺址不足兩百米的地方,有一個村莊叫天祿閣,現有漢天祿閣遺址,是一個高七米,州三十二米的夯土臺,上面有明代建的廟宇劉向祠,小廟的磚地上還遺留有清同治年間,回漢仇殺時天祿閣村民在此遭大屠殺的血跡。天祿閣在漢代為國家檔案館,石渠閣為國家圖書館,西漢學者劉向曾在此校書,搜集大量秦代書籍,輯錄了《戰國策》等書。新朝時期王莽不重視檔案文書作用,毀了天祿閣和石渠閣,作為鑄幣場所,天祿閣便只留下一個地名了。
    館閣 館閣 館閣:北宋以后掌管圖書、編修國史之官署。宋沿唐制,置“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和“秘閣”、“龍圖閣”等。
    色色 色色 sè sè 色色  【釋義】分別;樣樣;各式各樣。 《新唐書·選舉志上》:“敦厚浮薄,色色有之。”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七:“地炎熱,上元已衣紗,果實多不知名,瓜大如斗瓶。但有名香異花,此外色色無之。” 葉圣陶 《倪煥之》二:“占據的地方又是全國的樞紐,取給,運輸,色色都便利。” 《紅樓夢》六二回:“平兒忙著打發賞錢道謝,一面又色色的回明鳳姐兒,不過留下幾樣,也有不收的,也有收下即刻賞與人的。” 眼神曖昧、好色等(分兩種情況:①故作好色,不一定有生理沖動。一般在戀人、愛人之間戲謔時;②發自生理沖動,希望有進一步的親密舉動。合法的或非法的,符合道德、身份的或不符合道德、身份的。)。如:~~的看著她,嘻嘻的笑著;他眼神~~的,一步步靠近過來。 “色色”品牌源于李喬先生1919年在廣東江門棠下創辦的“色色照相館”,是中國最早期商業照相館之一,經營非常成功,直至1957年因政策而停業。1990年李喬先生之子,中國攝影大師李建成先生秉承父志,重啟“色色”品牌,在廣東省江門市創建了“江門市色色婚紗藝術影樓”。經過20余年的創業拼搏,在“親切、專業、創意、領先”的經營方針指引下,走出了一條“精細經營、穩步發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民營企業發展之路,如今已發展成為集婚紗攝影、兒童攝影、數碼沖印、廣告印刷、相框相冊生產、職業培訓、拓展培訓、會所酒店等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在全國(包括港澳)擁有50多個直營機構和50多個加盟店,直營機構員工2900余人,實際解決就業近2萬人,是全國婚紗攝影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2003年,“色色”商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公司被評為“全國攝影業百強企業”(排名第一);2006年,公司被評為廣東省誠信示范企業稱號;2007年,色色商標被再次認定為廣東省著名商標;2008年,公司被評為“中國婚紗攝影綜合評價行業500強最佳首選品牌”;2009年,公司獲得“廣東省最信賴服務品牌”稱號;2010年,公司獲得“2009中國結婚產業風云企業”稱號。 廣東色色藝術職業培訓學院 是由廣東省人像攝影協會和色色集團共同開辦的,經教委批準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專業化、權威化的影樓業、美妝業和演藝業人才培訓機構,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一所集攝影、化妝、美工、數碼應用、門市接待、影樓管理、團隊培訓等課程的全面攝影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被中國人像攝影學會、中國攝影家協會指定為“南方培訓基地”,是第一批國家職業資格考核定點單位。 學院位于廣東省江門市鶴山桃源鎮甘棠鄉,方圓450畝,依山傍水、風光旖旎、環境優美、交通便捷,教學占地面積達12萬多平方米,投資總額達三千余萬。建立了現代化的豪華教學大樓、實訓大樓、藝術大樓、圖書館、拓展訓練中心、電腦中心、宿舍、賓館、酒樓,并有完善的體育娛樂設施——游泳池、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室、臺球廳、豪華KTV娛樂廳等。  學院的教學設備和設施先進完善,一應俱全,堪稱國內一流,擁有獨立的攝影、數碼、化妝、美甲、形象設計、演藝等不同專業的教學實習棚,配有一批數碼Nikon、Fuji、Canon、Mamiya、哈蘇、數碼攝像機、直播彩電、高級化妝臺等專業實踐操作設備,能為廣告攝影、風光攝影、人像攝影、數碼攝影及沖印技術、化妝造型的教學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另設有圖書館1個,擁有各類專業書籍,供學員課余學習。學員宿舍、餐廳全部配備空調,實行全封閉式、公寓化管理,并配有專業人員負責學院安全管理。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由中國攝影大師、色色攝影集團董事長李建成先生率眾名師共同授課,尤其是建立了一批基礎扎實、經驗豐富的攝影、化妝、數碼和影樓管理等專業教師隊伍。在李建成先生親自講授的課程中,他嫻熟的攝影技術和獨特的攝影風格以及豐富的經驗,皆使學員受益匪淺。學院以“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使學員在短時間內能迅速提高,確保教學質量.  學院基地內擁有由色色集團斥巨資打造的大型攝影基地----“中國色色環球影城”,建設攝影藝術創意文化產業園區。新建了全國最大型的室內實景攝影城“愛麗絲影城”和具有世界風光的婚紗藝術攝影創作外景基地,真正可稱譽“傳承百年的經典、濃縮現代的精華,集世界名勝美景、匯中西文化創意”。為攝影培訓教育、攝影創作和激發其他各科班學員的藝術靈感創意提供了美輪美奐、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色色集團旗下四十多家直營影樓及沖印店全面開放,為學員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真正使其掌握大型影樓的流程,在學院培養出的優秀人才中,很多人已成為各大、中型影樓主力軍或者自己開辦影樓,成為商業攝影中的佼佼者。  同時,應社會各界所需開設的美妝美甲、形象設計、演藝等職業技能課程,也成為多家省市級電視臺、演藝文化單位、美容美甲經營機構指定提供藝術人才的合作機構,讓輸出人才就業無憂。 魷魚色色,是由小說閱讀網簽約作家暗夜小仙親手鼠繪制作的一系列魷魚QQ表情。 經由小說閱讀網作者逐漸向外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常用QQ表情之一 色色資料 姓名:色色 昵稱:色色 英文名:SESE 生日:2010-11-15 出生地:中國——小說閱讀網 性格:壞壞的,如同其名字也有些色色的,喜歡給家里人添亂,做錯事后表現出一副天真無邪善良清澈無害的表情 類型:魷魚 色色之父:暗夜小仙(詳情見百度百科)
    殘本 殘本 圖書收藏著錄用語。凡不完整的書,稱為“殘本”。一般來說,一部書缺卷,一本書缺頁、破損、粘連、蟲蛀、缺失、以及印刷錯誤等造成的書籍內容的不完全、不完整,這一類書籍便稱為殘本。通常殘本是收藏價值不高的,一般作為古籍初學者入門的品相,但有些殘本同時還是孤本,這一類價值極高,大部分藏于各大圖書館和博物館,極少數流于民間。
    殘本 殘本 圖書收藏著錄用語。凡不完整的書,稱為“殘本”。一般來說,一部書缺卷,一本書缺頁、破損、粘連、蟲蛀、缺失、以及印刷錯誤等造成的書籍內容的不完全、不完整,這一類書籍便稱為殘本。通常殘本是收藏價值不高的,一般作為古籍初學者入門的品相,但有些殘本同時還是孤本,這一類價值極高,大部分藏于各大圖書館和博物館,極少數流于民間。
    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 (東漢太學石經)《熹平石經》刻于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東漢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后立于當時的漢魏洛陽城開陽門外洛陽太學所在地(太學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墻村)。 東漢時期漢靈帝為了維護統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經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石書,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塊石碑。每塊石碑高3米多,寬1米多。 太學就是當時的國立大學,所以人們又稱這部書為《太學石經》。這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是用隸書一體寫成,字體方平正直、中規人矩,極為有名,故也稱為《一字石經》。 熹平石經后因戰亂毀壞。自宋代以來偶爾有石經殘石出土,歷代總共發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共四十六石,殘石主要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館(491字),部分藏于洛陽博物館(24字)、及北京圖書館。
    欒城集 欒城集 《欒城集》是在2010年9月館藏于長春市圖書館的一部圖書,作者是 (宋)蘇轍。
    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 (東漢太學石經)《熹平石經》刻于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東漢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后立于當時的漢魏洛陽城開陽門外洛陽太學所在地(太學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墻村)。 東漢時期漢靈帝為了維護統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經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抄刻成石書,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塊石碑。每塊石碑高3米多,寬1米多。 太學就是當時的國立大學,所以人們又稱這部書為《太學石經》。這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是用隸書一體寫成,字體方平正直、中規人矩,極為有名,故也稱為《一字石經》。 熹平石經后因戰亂毀壞。自宋代以來偶爾有石經殘石出土,歷代總共發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共四十六石,殘石主要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館(491字),部分藏于洛陽博物館(24字)、及北京圖書館。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 (意大利托斯卡納大區首府)佛羅倫薩(Firenze)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個城市,托斯卡納區首府,位于亞平寧山脈中段西麓盆地中。15-16世紀時佛羅倫薩是歐洲最著名的藝術中心,以美術工藝品和紡織品馳名全歐。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游勝地。1865-1871年曾為意大利王國統一后的臨時首都。工業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級服裝、皮革為主。金銀加工、藝術復制品等工藝品亦很有名。佛羅倫薩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與威尼斯雙年展、米蘭三年展并稱意大利三大藝術展。 佛羅倫薩是極為著名的世界藝術之都,歐洲文化中心,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歌劇的誕生地,舉世聞名的文化旅游勝地。屬意大利托斯卡納區,原意大利首都,意大利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連接意大利北部與南部鐵路、公路網的交通樞紐,阿爾諾河橫貫市內,兩岸跨有7座橋梁。人口44.4萬(1982年)。市區仍保持古羅馬時期的格局,多中世紀建筑藝術。全市有40多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烏菲齊和皮提美術館舉世聞名,世界第一所美術學院、世界美術最高學府佛羅倫薩美術學院蜚聲世界,意大利繪畫精華薈萃于此。屬文化中心,有大學,還有藝術、文學、科學研究院與圖書館等。
    書語 書語 《書語》是2004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玲,陳明。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 (中國古代叢書)《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36000余冊,約八億字。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于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于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后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四庫全書》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中國文、史、哲、理、工、農、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源頭和血脈。
    七巧板 七巧板 (智力玩具)七巧板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智力玩具,顧名思義,是由七塊板組成的。而這七塊板可拼成許多圖形(1600種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多邊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種人物、形象、動物、橋、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七巧板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發明,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兩代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一中寫道:近又有七巧圖,其式五,其數七,其變化之式多至千余。體物肖形,隨手變幻,蓋游戲之具,足以排悶破寂,故世俗皆喜為之。在18世紀,七巧板流傳到了國外。李約瑟說它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國劍橋大學的圖書館里還珍藏著一部《七巧新譜》。
    大劈棺 大劈棺 (宗教戲劇)莊學對于死亡的達觀,顯然具有甚高的境界,只是遠超常情之外。正因如此,老百姓們解釋不了莊子“妻死鼓盆”的典故,馮夢龍便鍛造這個偽故事把劇情兜圓。相關史料證明,最遲在晚明,莊周夢蝶已經被小說家與佛教轉型為莊周試妻。(上海市圖書館館藏的19世紀晚期的佛教寶卷,顯示夢蝶故事在晚明已經轉型為莊周試妻的故事。) 這當然是糟蹋圣賢,惡搞莊子。這個以假死來考驗妻子的故事,是典型的男性單邊主義,要求女人從一而終,但卻很投和舊式男人的趣味,近代被改編為京劇《大劈棺》,又被搬上銀幕,叫《莊子試妻》,是最早的港片。見《警世通言》卷二及《今古奇觀》第二十回《莊子休鼓成大道》、《蝴蝶夢》傳奇。一般演出多有色情、恐怖、庸俗丑惡表演。漢劇、桂劇、評劇均有此劇目,川劇有《南華堂》,湘劇、弋腔、徽劇、秦腔都有《蝴蝶夢》,河北梆子也有《莊子扇墳》。 另外,不同戲曲種類均有這個戲碼。比如臺灣歌仔戲。
    古籍 古籍 古籍,是指未采用現代印刷技術印制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隨著時間的進展,將記事類文件加以編排,供人閱讀,并達到傳播知識經驗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圖書,圖書的內容日益增多,載體趨向多元,制作技術不斷改進,為了方便閱讀,產生了“簡冊”、“卷軸”、“冊頁”、“線裝書”等不同的裝幀樣式。 (概述圖片來源)
    金聲 金聲 (明末抗清義軍首領)金聲(1589—1645年),一名子駿,字正希,號赤壁,徽州休寧甌山人(今休寧縣萬安鎮徽光鄉甌山)。明末抗清義軍首領。清軍攻陷南京,金聲同門生江天一(徽州歙縣人)率眾在徽州起兵抗清,應者甚眾。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清軍分三路圍攻徽州,他與江天一等,依憑叢山關險隘,固守績溪,清兵久攻不克,后因黃澍出賣,失陷。拒降清,臨刑前遙拜明孝陵后端坐飲刃,時年56歲,同時殉國的還有門生江天一、其弟及總兵范云龍。金聲治學嚴謹,道德文章,備受后人推崇。遺著有《金太史文章》、《尚志堂集》等。 概述圖片來源:金聲像取自安徽省立圖書館編《安徽先賢像》 金聲 (詞語釋義)金聲,漢語詞匯。 拼音:jīn shēng 釋義:1、指鉦聲。2、指鐘聲。3、指金石聲。4、對人聲音的美稱。5、恭敬的聲音。6、比喻美好的聲譽等等
    金聲 金聲 (明末抗清義軍首領)金聲(1589—1645年),一名子駿,字正希,號赤壁,徽州休寧甌山人(今休寧縣萬安鎮徽光鄉甌山)。明末抗清義軍首領。清軍攻陷南京,金聲同門生江天一(徽州歙縣人)率眾在徽州起兵抗清,應者甚眾。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清軍分三路圍攻徽州,他與江天一等,依憑叢山關險隘,固守績溪,清兵久攻不克,后因黃澍出賣,失陷。拒降清,臨刑前遙拜明孝陵后端坐飲刃,時年56歲,同時殉國的還有門生江天一、其弟及總兵范云龍。金聲治學嚴謹,道德文章,備受后人推崇。遺著有《金太史文章》、《尚志堂集》等。 概述圖片來源:金聲像取自安徽省立圖書館編《安徽先賢像》 金聲 (詞語釋義)金聲,漢語詞匯。 拼音:jīn shēng 釋義:1、指鉦聲。2、指鐘聲。3、指金石聲。4、對人聲音的美稱。5、恭敬的聲音。6、比喻美好的聲譽等等
    露書 露書 《露書》共分十四卷。《四庫全書》(存目)云:“其書分《核篇》二(駁《易》、《書》、《詩》三經和孔、曾、思、孟四書諸子的訛誤);《韻篇》三(論詩賦文體的缺陷);《華篇》(評點美文華章);《雜篇》(集雜論隨想);《跡篇》(記載古跡名勝);《風篇》(記述莆、仙的習俗民情);《錯篇》(寫土特名產);《人篇》(記人物);《政篇》(論政事);《籟篇》(記精辟警言);《諧篇》(記風趣笑料);《規篇》(記諷刺喻理);《技篇》(記技藝巧法);《異篇》(記神異靈怪)各一。雜舉經傳,旁證俗說,取名東漢王仲任所謂‘口務明言,筆務露文’之意,名曰《露書》。” 《露書》有抄本,有明末刊本。刊本原為莆田涵江藏書家康修其所珍藏《善本),今歸福建省圖書館。
    書格 書格 書格(Shuge.org)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在線古籍圖書館。致力于開放式分享、介紹、推薦有價值的古籍善本,并鼓勵將文化藝術作品數字化歸檔。分享內容限定為公共版權領域的書籍(參照標準伯爾尼公約);我們最大限度地還原書籍品貌、內容;借此計劃讓大家自由、免費地欣賞到那些難以現世的書籍。讓大家能從中感受到人類文明進程。 一般情況下發布的文件為PDF格式(高清彩色)格式。主要語言為中文,也包含部分與中國有關的外文書籍。下載方式主要為網盤(百度云、快傳、微盤、云盤、微盤、谷歌網盤、Skydrive和獨立盤)、P2P鏈接(電騾)。
    切韻 切韻 (切韻)隋代陸法言著。書成于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共5卷,收1.15萬字。分193韻:平聲54韻,上聲51韻,去聲56韻,入聲32韻。唐代初年被定為官韻。增訂本甚多。《切韻》原書已失傳,其所反映的語音系統因《廣韻》等增訂本而得以完整地流傳下來。現存最完整的增訂本有兩個,一為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為北宋陳彭年等編的《大宋重修廣韻》。《切韻》原本已佚,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有敦煌唐寫本切韻殘卷三種,是目前所存最古的、與陸法言編撰《切韻》最相近的版本。
    切韻 切韻 (切韻)隋代陸法言著。書成于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共5卷,收1.15萬字。分193韻:平聲54韻,上聲51韻,去聲56韻,入聲32韻。唐代初年被定為官韻。增訂本甚多。《切韻》原書已失傳,其所反映的語音系統因《廣韻》等增訂本而得以完整地流傳下來。現存最完整的增訂本有兩個,一為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為北宋陳彭年等編的《大宋重修廣韻》。《切韻》原本已佚,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有敦煌唐寫本切韻殘卷三種,是目前所存最古的、與陸法言編撰《切韻》最相近的版本。
    平山冷燕 平山冷燕 (平山冷燕)《平山冷燕》,又名《四才子書》,清代長篇小說。是刊行于清初的一部流傳甚廣,影響頗大的才子佳人小說,為中國古典名著。現在能見到的最早版本是順治十五年(1658年)由天花藏主人作序的《新刻批評平山冷燕》,現存于大連圖書館。此外,尚有聚錦堂刊天花藏七才子書本及退思堂刊天花藏七才子書本、玉蘭堂本、靜寄山堂本等。清初曾譯成滿文,后又被譯成法文,介紹到歐洲。
    幼童 幼童 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這批學生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因此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公元1872年8月11日,農歷七月初八。這批年齡在10歲到15歲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發,目的港是舊金山。從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費留學生,遠涉重洋,踏上美國的土地。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貴瓷器的碎片,散落在中國和美國,散落在一百多年前中國幼童生活過的城市,他們曾經就讀過的中學、大學,散落在這些城市的歷史學會、公共圖書館,散落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留美幼童的后裔,以及中國幼童當年居住過的美國家庭后裔那里。我們撿拾起歷史留下的碎片——照片、書信、日記、成績單、衣物、剪報,拼接出一個多世紀以前發生在中美兩國之間那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幼童 (詞語)幼童,漢語詞語,讀音為yòu tóng,釋義為小孩,出自蔡邕《與人書》,張翰《周小史》,《清文獻通考·刑二》等。
    秘本 秘本 秘本是漢語詞匯,解釋為珍藏而罕見的圖書或版本。
    祕本 秘本 秘本是漢語詞匯,解釋為珍藏而罕見的圖書或版本。
    開架 開架 開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kāi jià ,是指由讀者直接在書架上選取圖書。
    開架 開架 開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kāi jià ,是指由讀者直接在書架上選取圖書。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永樂大典》編撰于明朝永樂年間,是由姚廣孝以及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由二千名學者在1403年——1408年編成(目錄占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但《永樂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長陵外,永樂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亡于戰火,今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永樂大典》編撰于明朝永樂年間,是由姚廣孝以及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由二千名學者在1403年——1408年編成(目錄占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但《永樂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長陵外,永樂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亡于戰火,今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
    杜威 ①梅爾維爾·杜威(melvildewey,1851-1931)。美國圖書館學家。阿默斯特學院畢業后留校任圖書館員。后曾任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紐約州立圖書館館長。所創“十進分類法”,是大型圖書分類法之一。②約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曾任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在哲學上是實用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教育上認為教育就是生活,學校就是生活,應讓兒童“從做中學”。著作主要有《學校與社會》、《哲學的改造》等。
    崇文館 崇文館 崇文館,原為崇賢館(唐朝官署名),為唐代“六學二館”之一。六學二館,唐代中央官學制度,六學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隸屬國子監,是唐朝最高學府;二館指弘文館、崇文館,設學士二人及校書郎各二人,掌經籍圖書,校理書籍。 貞觀十三年(639年),唐太宗設置崇賢館。
    國立臺灣圖書館 辭典解釋國立臺灣圖書館  guó lì tái wān tú shū guǎn     民國七十六年籌設于新北市中和區,隸屬于教育部,由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改制升格而成。館藏一百余萬冊,其重點則將朝亞洲資料中心、臺灣資料中心、兒童文學資料中心及盲人資料中心的搜藏發展。館址占地一萬多坪,將是國內最大的圖書館。
    國立中央圖書館 辭典解釋國立中央圖書館  guó lì zhōng yāng tú shū guǎn     為收藏保管全國文獻的機構,于民國二十二年由教育部籌備成立。其下設有采訪、編目、閱覽、特藏、總務等組。負有保存文化、闡揚學術、配合研究、推行社教及領導全國圖書館事業的責任,為一具文化性、學術性與參考性的國家圖書館。已于民國八十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改名為「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 辭典解釋國家圖書館  guó jiā tú shū guǎn     原為國立中央圖書館,于民國八十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改名為國家圖書館。參見「國立中央圖書館」條。 英語 national library德語 Nationalbibliothek (S, Lit)?法語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館閣 館閣 館閣:北宋以后掌管圖書、編修國史之官署。宋沿唐制,置“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和“秘閣”、“龍圖閣”等。
    資訊圖書館 辭典解釋資訊圖書館  zī xùn tú shū guǎn     屬于專門性質的圖書館。民國七十三年教育部報請行政院核定,由國立中央圖書館針對資訊研究、進修及其從業人員的需要,于科技大樓內設置。協同資策會資料服務組設立聯合服務處,共同搜集相關圖書資料,并會合兩單位館藏與資訊研究、管理、生產、教學等單位為民眾服務,以達資源共享的效益。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圖書館的詞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