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行什么步的詞語
什么行什么步的詞語,常見的有:龍行虎步、鴨行鵝步、規行矩步、鵝行鴨步、蝸行牛步、蛇行鼠步、膝行肘步、東行西步、肘行膝步。
什么行什么步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龍行虎步 | 龍行虎步【解釋】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出處】《宋書·武帝紀上》:“劉裕龍行虎步,視瞻不凡,恐不為人下,宜早為其所。”【示例】黃君總率六師,~,茍軍人受謠成惑,當明諭曉導,以解群疑。 ◎章炳麟《駁黃興主張南都電》【近義詞】器宇不凡、氣宇軒昂【反義詞】卑躬屈膝、低三下四【語法】聯合式;作賓語、狀語;含褒義 |
鴨行鵝步 | 鴨行鵝步【解釋】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我覷不的你梢寬也那褶下,肚迭胸高,鴨步鵝行。” |
規行矩步 | 規行矩步【解釋】規、矩:圓規和角尺,引伸為準則;步:用腳走。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毫不茍且。也指辦事死板,不靈活。【出處】晉·潘尼《釋奠頌》:“二學儒官,縉紳先生之徒,垂纓佩玉,規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執事之命。”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規行矩步,安辭定色。”【示例】今士循常習故,~,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 ◎《晉書·張載傳》【近義詞】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反義詞】別開生面、無法無天【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鵝行鴨步 | 鵝行鴨步【解釋】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出處】元·楊景賢《西游記·妖豬幻惑》:“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狼心狗行潛蹤闞,鵝行鴨步懷愚濫。”【示例】你兩個閑常在鎮里抬轎時,只是~,如今卻怎地這等走得快?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二回【近義詞】蝸行牛步【反義詞】大步流星【語法】緊縮式;作賓語、定語、補語;比喻步行緩慢 |
蝸行牛步 | 蝸行牛步【解釋】蝸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動或進展極慢。 |
蛇行鼠步 | 蛇行鼠步【解釋】形容膽小謹慎。 清 新 廣東武生 《黃蕭養回頭》:“雖小道亦有可觀,但我見賢弟蛇行鼠步,鬼鬼馬馬,無文無氣,不過想你學些正經啫。” |
膝行肘步 | 膝行肘步【解釋】用膝蓋和肘部匍匐前進。形容地位低下,不足以與人平起平坐。【出處】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陸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車載斗量;謝靈運、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示例】待到來日,~,肉袒求見。 ◎元·無名氏《誶范叔》第三折 |
東行西步 | 東行西步 東行西步是漢語詞匯,意思是想向東走,卻向西邁步。比喻舉動失措,不知所向。 |
肘行膝步 | 肘行膝步【解釋】匍匐前行,表示虔誠或哀戚。【出處】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下:“時有軍卒,斷左臂于佛前,以手執之,一步一禮,血流灑地,至于肘行膝步,嚙指截發,不可算數。”【示例】既葬,蘆墓,日三時號泣,~,負土成墳。 ◎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忠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