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什么七什么的詞語
三什么七什么的詞語,常見的有:三魂七魄、三江七澤、三征七辟、三蛇七鼠、三師七僧、三師七證、三毛七孔。
三什么七什么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三魂七魄 | 三魂七魄【解釋】魂: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道家語,稱人身有“三魂七魄”。【出處】《抱樸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示例】但凡精血成胎者,有~,被桂芳叫一聲,魂魄不居一體,散在各方,自然落馬。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七回 |
三江七澤 | 三江七澤【解釋】泛指江河湖澤。 |
三征七辟 | 三征七辟 三征七辟 (sān zhēng qī bì) 解釋: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指朝廷召舉布衣之士授以官職。形容朝廷多次征召選拔。 出處:《晉書·王裒傳》:“于是隱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
三蛇七鼠 | 三蛇七鼠【解釋】比喻為害的東西多。【出處】清·翟灝《通俗編·禽魚》:“一畝之地,三蛇七鼠。” |
三師七僧 | 三師七僧 佛教語。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師七僧之制。三師指戒和尚、羯磨師和教授師。七僧指七名作證的和尚。也稱為“三師七證”。參閱《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三。《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二:“受戒時須三師七僧。” |
三師七證 | 三師七證 三師七證是三師與七證師的并稱。指僧尼受具足戒時,戒場必須具足的戒師人數。又稱十師、十僧。 |
三毛七孔 | 三毛七孔【解釋】指心思,心機。【出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唐張守節正義:“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示例】及至第二日見著十三妹,費盡~,萬語千言,更不是容易,一樁樁,一件件,都把他說答應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三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