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秋霽

    一名《春霽》。按此調始自胡浩然,賦春晴詞即名《春霽》。賦秋晴詞即名《秋霽》。

    秋霽(欽譜)簡介

    一名《春霽》。按此調始自胡浩然,賦春晴詞即名《春霽》。賦秋晴詞即名《秋霽》。

    秋霽(欽譜) 格律一 雙調一百五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后段十一句四仄韻 史達祖

      江水蒼蒼 望倦柳愁荷 共感秋色 廢閣先涼 古簾空暮 雁程最嫌風力 故園信息 愛渠入眼南山碧 
      中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仄韻中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平仄中平仄韻中平仄仄韻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胡浩然詞二首,正與此同。若吳詞之多押一韻,陳詞之少押一韻,曾詞之減字,皆變格也。 此詞前段第二句上一下四句法,例作“仄仄仄平平”,周密詞“記芳園載酒”與諸家不同。又第六句例作“仄平仄平平仄”,胡詞“妝點上林春色”、“遠狀水鄉秋色”亦與諸家不同。又后段第六句,例作“平平平仄仄平仄”,曾詞“惟有殘英共寂寞”亦與諸家不同。第十句例作“仄平平仄”,曾詞“弄粉吹花”,亦與諸家不同。譜內概不校注平仄。 按周詞前段第六句“依依似舊相識”,“舊”字仄聲。第七句“年華易失”,“年”字平聲。后段第三、四句“轉眼西風,又成陳跡”,“眼”字、“又”字俱仄聲,“成”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吳、陳、曾三詞。 吳詞后段結句“水宮六六”,上“六”字入聲,此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秋霽(欽譜) 格律二 雙調一百五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吳文英

      一水盈盈 漢影隔游塵 凈洗寒綠 秋沐平煙 日回西照 乍驚飲虹天北 綵蘭翠馥 錦云直下花成屋 
      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仄韻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仄平平仄韻仄平仄仄韻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此與史詞同,惟前結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后段第五句押韻異。

    秋霽(欽譜) 格律三 雙調一百五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十一句四仄韻 陳允平

      千頃玻璃 送滿目斜陽 漸下林闃 題葉人歸 采菱舟散 望中水天一色 碾空桂魄 玉繩低轉云無跡 
      平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仄韻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句仄平仄平仄仄韻仄平仄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此亦與史詞同,惟前段第九句不押韻,結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異。 前段第六句“一”字以入作平,譜內不注可仄。

    秋霽(欽譜) 格律四 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曾紆

      木落山明 暮江碧 樓倚太虛寥廓 素手飛觴 釵頭笑取 金英滿浮桑落 鬢云漫約 酒紅拂破香腮薄 
      仄仄平平句仄平仄句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仄仄韻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此亦與史詞同,惟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又后段第一、二句減二字作六字句異。

    秋霽詞牌名古詩詞(45首)

    1 秋霽》 唐·崔道融

    雨霽長空蕩滌清,遠山初出未知名。
    夜來江上如鉤月,時有驚魚擲浪聲。

    2 秋霽·江水蒼蒼》 宋·史達祖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
    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
    故園信息,愛渠入眼南山碧。
    念上國,誰是、膾鱸江漢未歸客。

    秋景思歸

    3 《青玉案·碧山錦樹明秋霽》 宋·曹組

    碧山錦樹明秋霽
    路轉陡、疑無地。
    忽有人家臨曲水。
    竹籬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涼只恐鄉心起。
    鳳樓遠、回頭謾凝睇。
    何處今宵孤館里。
    一聲征雁,半窗殘月,總是離人淚。

    羈旅孤獨寫景思鄉

    4 秋霽寄遠》 唐·杜牧

    初霽獨登賞,西樓多遠風。
    橫煙秋水上,疏雨夕陽中。
    高樹下山鳥,平蕪飛草蟲。
    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

    5 秋霽望廬山瀑布》 唐·夏侯楚

    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
    一帶連青嶂,千尋倒碧流。
    濕云應誤鶴,翻浪定驚鷗。
    星浦虹初下,爐峰煙未收。
    巖高時褭褭,天凈起悠悠。
    儻見朝宗日,還須濟巨舟。

    6 秋霽》 唐·白居易

    金火不相待,炎涼雨中變。
    林晴有殘蟬,巢冷無留燕。
    沉吟卷長簟,愴惻收團扇。
    向夕稍無泥,閑步青苔院。

    7 《溧陽秋霽》 唐·孟郊

    晚雨曉猶在,蕭寥激前階。
    星星滿衰鬢,耿耿入秋懷。
    舊識半零落,前心驟相乖。
    飽泉亦恐醉,惕宦肅如齋。
    上客處華池,下寮宅枯崖。
    叩高占生物,齟齬回難諧。

    8 秋霽寄遠》 唐·許渾

    初霽獨登賞,西樓多遠風。
    橫煙秋水上,疏雨夕陽中。
    高樹下山鳥,平蕪飛草蟲。
    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

    寫景贈別友人

    9 秋霽(西湖十詠·平湖秋月)》 宋·陳允平

    千頃玻璃,遠送目斜陽,漸下林闐。
    題葉人歸,采菱舟散,望中水天一色。
    碾空桂魄。
    玉繩低轉云無跡。

    10 《雨晴(一作秋霽)》 唐·杜甫

    天水秋云薄,從西萬里風。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農。
    塞柳行疏翠,山梨結小紅。
    胡笳樓上發,一雁入高空。

    11 《江城秋霽》 唐·戎昱

    霽后江城風景涼,豈堪登眺只堪傷。
    遠天螮蝀收殘雨,映水鸕鶿近夕陽。
    萬事無成空過日,十年多難不還鄉。
    不知何處銷茲恨,轉覺愁隨夜夜長。

    知識人生

    12 秋霽潼關驛亭》 唐·許渾

    霽色明高巘,關河獨望遙。
    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鳥散綠蘿靜,蟬鳴紅樹凋。
    何言此時節,去去任蓬飄。

    13 秋霽》 宋·曾紆

    木落山明,暮江碧,樓倚太虛寥廓。
    素手飛觴,釵頭笑取,金英滿浮桑落。
    鬢云慢約。
    酒紅拂破香腮薄。

    14 《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 唐·儲光羲

    天靜終南高,俯映江水明。
    有若蓬萊下,淺深見澄瀛。
    群峰懸中流,石壁如瑤瓊。
    魚龍隱蒼翠,鳥獸游清泠。

    15 《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 唐·高適

    南山郁初霽,曲江湛不流。
    若臨瑤池前,想望昆侖丘。
    回首見黛色,眇然波上秋。
    深沉俯崢嶸,清淺延阻修。

    16 《江城秋霽》 唐·戎昱

    霽后江城風景涼,豈堪登眺只堪傷。
    遠天螮蝀收殘雨,映水鸕鶿近夕陽。
    萬事無成空過日,十年多難不還鄉。
    不知何處銷茲恨,轉覺愁隨夜夜長。

    17 《溧陽秋霽》 唐·孟郊

    晚雨曉猶在,蕭寥激前階。
    星星滿衰鬢,耿耿入秋懷。
    舊識半零落,前心驟相乖。
    飽泉亦恐醉,惕宦肅如齋。
    上客處華池,下寮宅枯崖。
    叩高占生物,齟齬回難諧。

    18 秋霽》 唐·張祜

    垂老歸休意,棲棲陋巷中。
    暗燈棋子落,殘語酒瓶空。
    滴冪侵檐露,虛疏入檻風。
    何妨一蟬嘒,自抱木蘭叢。

    19 秋霽》 唐·張祜

    垂老歸休意,棲棲陋巷中。
    暗燈棋子落,殘語酒瓶空。
    滴冪侵檐露,虛疏入檻風。
    何妨一蟬嘒,自抱木蘭叢。

    20 《白石潭秋霽作》 唐·周繇

    潭心煙霧破斜暉,殷殷雷聲隔翠微。
    崖蹙盤渦翻蜃窟,灘吹白石上漁磯。
    陵風舴艋謳啞去,出水鸕鶿薄泊飛。
    秋霽更誰同此望,遠鐘時見一僧歸。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