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此調有令詞,有慢詞。令詞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共三十五首。康與之詞名《洞仙歌令》,潘牥詞名《羽仙歌》,袁易詞名《洞仙詞》。《宋史·樂志》名《洞中仙》,注“林鐘商調”,又“歇指調”。金詞注“大石調”。慢詞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共五首。柳永《樂章集》“嘉景”詞注“般涉調”,“乘興閒泛蘭舟”詞注“仙呂調”,“佳景留心慣”詞注“中呂調”。按張綖《詩馀圖譜》,前段六句三韻,后段七句三韻,前后段第三句俱七字,第四句俱九字,前段結句六字,后段結句九字,此令詞正體也,間有攤破、添字句、添韻者,皆從此出,譜中句讀悉據之。
唐教坊曲。《樂章集》兼入“中呂”、“仙呂”、“般涉”三調,句豆亦參差不一。茲以《東坡樂府》之《洞仙歌令》為準。音節舒徐,極駘宕搖曳之致。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韻。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緊接又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兩句作結。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闋增一、二襯字,句豆平仄略異者。
唐教坊曲。《樂章集》兼入“中呂”、“仙呂”、“般涉”三調,句豆亦參差不一。茲以《東坡樂府》之《洞仙歌令》為準。音節舒徐,極駘宕搖曳之致。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韻。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緊接又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兩句作結。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闋增一、二襯字,句豆平仄略異者。
洞仙歌詞牌名古詩詞(214首)
103
《洞仙歌(方庵春日花勝宴客,為得雛慶·花翁賦詞,俾屬韻末)》 宋·吳文英
芳辰良宴,人日春朝并。
細縷青絲裹銀餅。
更玉犀金犀,沾座分簪,歌圍暖,梅靨桃唇斗勝。
露房花曲折,鶯入新年,添個宜男小山枕。
104
《洞仙歌(次韻蘇子瞻)》 宋·陳著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午夢醒來盼嬌滿。
扇輕拈又放,淺炷蘭薰,微笑處、吹著煙絲散亂。
涼亭還獨步,曾是憑闌,攜手心盟指云漢。
碧云斜陽外,信有如今,音書杳、寸腸千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