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洞仙歌

    唐教坊曲名。此調有令詞,有慢詞。令詞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共三十五首。康與之詞名《洞仙歌令》,潘牥詞名《羽仙歌》,袁易詞名《洞仙詞》。《宋史·樂志》名《洞中仙》,注“林鐘商調”,又“歇指調”。金詞注“大石調”。慢詞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共五首。柳永《樂章集》“嘉景”詞注“般涉調”,“乘興閒泛蘭舟”詞注“仙呂調”,“佳景留心慣”詞注“中呂調”。按張綖《詩馀圖譜》,前段六句三韻,后段七句三韻,前后段第三句俱七字,第四句俱九字,前段結句六字,后段結句九字,此令詞正體也,間有攤破、添字句、添韻者,皆從此出,譜中句讀悉據之。
    唐教坊曲。《樂章集》兼入“中呂”、“仙呂”、“般涉”三調,句豆亦參差不一。茲以《東坡樂府》之《洞仙歌令》為準。音節舒徐,極駘宕搖曳之致。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韻。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緊接又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兩句作結。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闋增一、二襯字,句豆平仄略異者。

    洞仙歌(欽譜)簡介

    唐教坊曲名。此調有令詞,有慢詞。令詞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共三十五首。康與之詞名《洞仙歌令》,潘牥詞名《羽仙歌》,袁易詞名《洞仙詞》。《宋史·樂志》名《洞中仙》,注“林鐘商調”,又“歇指調”。金詞注“大石調”。慢詞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共五首。柳永《樂章集》“嘉景”詞注“般涉調”,“乘興閒泛蘭舟”詞注“仙呂調”,“佳景留心慣”詞注“中呂調”。按張綖《詩馀圖譜》,前段六句三韻,后段七句三韻,前后段第三句俱七字,第四句俱九字,前段結句六字,后段結句九字,此令詞正體也,間有攤破、添字句、添韻者,皆從此出,譜中句讀悉據之。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一 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蘇軾

      冰肌玉骨 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 一點明月窺人 人未寢 敧枕釵橫鬢亂 
      中平中仄句中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中仄中仄平平句中中仄句中仄中平中仄韻

    宋人填《洞仙歌》令詞者,句讀韻腳互有異同,惟蘇、辛兩體填者最多。今以蘇、辛二詞為初體,其馀添字、減字各以類聚,庶不蒙混。 按張炎“中峰壁立”詞前段結句“鷗散煙波茂陵苑”,當是傳寫之訛,多一“陵”字。張翥“功名利達”詞后段第五句“自笑萍蹤久無定”,亦是傳寫之訛,當作“久自笑、萍蹤無定”,便合調矣。故此二體,不為編入。又張肯“金風玉露”詞后段第五句“咸羨世稀有”,減二字。第六句“又堪憐、枝上蟠桃”,減一字,恐有脫誤,亦不編入。 此調前后段第三句第五字,后段第六句第六字例用仄聲,若換平聲,便不協律,金元大石調曲子亦如此。 譜內可平可仄悉參所采諸詞,惟晁補之“今年閏好”詞前段第二句“怪重陽菊早”,“菊”字仄聲;京鏜“三年綿里”詞前段第二句“見重陽藥市”,“藥”字仄聲,此蓋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又晁補之“青煙羃處”詞前段第三句“永夜閒階臥桂影”,“桂”字仄聲;《梅苑》“摧殘萬物”詞前后段第三句“待得春來是早晚”、“只這些兒意不淺”,“早”字、“不”字俱仄聲,皆非定格。又阮閱詞前段第四句“見伊底”,“底”字仄聲;王字中“深庭夜寂”詞后段起句“迎人巧笑道”,“巧”字仄聲;汪元量詞后段第四句“桑枝才長”,“枝”字平聲,“長”字仄聲;辛棄疾詞結句“他家有個西子”,“個”字仄聲。查宋詞諸家,平仄無如此者,故亦不與參校。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 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葛郯

      璚樓十二 無限神仙侶 紫紱丹麾彩鸞馭 步虛聲杳靄 碧落天高 微云澹 點破瑤階白露 
      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讀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蘇詞同,惟前段起句押韻,第四句及后段結句作上五下四句法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 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張炎

      野鵑啼月 便角巾還第 輕擲詩瓢趁流水 最無端 小院寂歷春空 門自掩 柳發離離如此 
      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仄仄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

    此與蘇詞同,惟換頭句押韻,結句作上五下四句法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四 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辛棄疾

      婆娑欲舞 怪青山歡喜 分得清溪半篙水 記平沙鷗鷺 落日漁樵 湘江上 風景依然如此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讀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韻

    此與蘇詞同,惟前段第四句作上五下四句讀小異。宋詞如此填者甚多。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五 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汪元量

      西園春暮 亂草迷行路 風卷殘花墮紅雨 念舊巢燕子 飛傍誰家 斜陽外 長笛一聲今古 
      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仄仄讀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仄平平仄韻

    此與辛詞同,惟前后段起句俱押韻,后段結句作上五下四句法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六 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劉一止

      細風輕霧 鎖山城清曉 冷蕊疏枝為誰好 對斜橋孤驛 流水濺濺 無限意 清影徘徊自照 
      仄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讀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亦汪詞體,惟前后段起句不用韻,后段第四句作上三下六句法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七 雙調八十三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趙長卿

      黃花滿地 庭院重陽后 天氣凄清透襟袖 動離情 最苦旅館蕭條 那堪更 風剪彫零飛柳 
      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仄仄仄仄平平句仄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韻

    此與蘇詞同,惟后段第四句減二字,第五句添二字異。 以上七詞俱八十三字者,內以蘇、葛、張、辛、汪五詞為正體,句讀齊整,可以按譜。若劉詞、趙詞之句讀參差,亦變格也。

    洞仙歌(欽譜) 格律八 雙調八十二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京鏜

      三年錦里 見重陽藥市 車馬喧闐管弦沸 笑籬邊孤寂 臺上疏狂 爭得似 此日西南都會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讀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

    此與辛詞同,惟后段第四句減一字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九 雙調八十二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姜夔

      花中慣識 壓架瓏璁雪 可見湘英間瑯葉 恨春風將了 染額人歸 留得個 裊裊垂香帶月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讀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韻

    此亦與辛詞同,惟后段第五句減一字作三字句異。 以上二詞,俱八十二字,采以備體。 當代秘長青校:按《詞律校勘記》,“花中慣識”一首為姜夔詞,作吳文英誤。又“可見湘英間瑯葉”句,“可見湘英”四字,《白石道人歌曲》作“乍見緗蕤”。又“待黃龍”句,萬氏云:“歷查此調,俱用四字,或有脫落。”按《歌曲》,“待”字下本有“看”字也。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 雙調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晏幾道

      春殘雨過 綠暗東池道 玉艷藏羞媚赪笑 記當時 已恨飛鏡歡疏 那至此 仍苦題花信少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仄仄平仄平平句仄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蘇詞同,惟后段第四句添一字、攤破句法作兩句異。 按蘇軾“江南臘盡”詞后段第四、五句“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又辛棄疾“飛流萬壑”詞“便此地、結吾廬,待學淵明”,蔣捷詞“更誰家、鸞鏡里,貪學纖娥”,正與此同。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一 雙調八十四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李元膺

      廉纖細雨 殢東風如困 縈斷千絲為誰恨 向楚宮一夢 千古悲涼 無處問 愁到而今未盡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仄仄讀平仄平平句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晏幾道“春殘雨過”詞同,惟前段第五句多押一韻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二 雙調八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韻 《梅苑》無名氏

      梳風洗雨 蘭蕙摧殘后 玉蕊檀芳做霜曉 板橋平 溪岸小 月下歸來 乘露冷 贏得清香滿抱 
      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張炎詞同,惟前段第四句添一字攤破句法作兩句,又多押一韻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三 雙調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黃裳

      世間言笑 天上誰歡聚 河漢涵秋靜無暑 望丹霄杳杳 云屋俄開 緣會遠 空引詩情萬縷 
      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讀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詞與辛詞同,惟后段第六句添一字,結句作上五下四句法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四 雙調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周紫芝

      江梅吹盡 更幽蘭香度 可惜濃春為誰住 更嫌他 無數輕薄桃花 推不去 偏守定東風一處 
      平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平仄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此亦與蘇詞同,惟前段結句添一字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五 雙調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晁補之

      群芳老盡 海棠花時候 雨過寒輕好清晝 最妖饒一段 全是初開 云鬟小 涂粉施朱未就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讀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亦與辛詞同,惟后段第四句添一字作上四下六句法,第五句作上五下三,結句作上四下五句法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六 雙調八十四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阮閱

      趙家姊妹 合在昭陽殿 因甚人間有飛燕 見伊底 盡道獨步江南 便江北 也何曾慣見 
      仄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仄讀仄仄仄仄平平句仄平仄句仄平平仄仄韻

    此亦與蘇詞同,惟前段結句減一字,后段第五句添二字異。 以上七詞俱八十四字者,以晏詞、李詞、無名氏詞為正體,若黃詞、周詞之添一襯字,晁詞、阮詞之句讀參差,皆變格也。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七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京鏜

      東皇著意 妙出妝春手 點綴名花勝于繡 向魚鳧國里 琴鶴堂前 仍共賞 蜀錦堆紅炫晝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讀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韻

    此詞前段與辛棄疾詞同,后段與阮閱詞同。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八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劉子寰

      風饜雨足 也解為花地 收拾浮云放新霽 愛調停小翠 點滴猩紅 新妝了 妃子朝來睡起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讀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京鏜詞同,惟后段起句押韻,第六句作上三下五句法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十九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盧祖皋

      玉肌翠袖 較似酴醾瘦 幾度熏醒夜窗酒 問炎州何事 得許清涼 塵不到 一段冰壺剪就 
      仄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讀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京鏜詞同,惟前后段起句押韻,及后結作上三下六句法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八句四仄韻 李元膺

      雪云散盡 放曉晴庭院 楊柳于人便青眼 更風流多致 一點梅心 相映遠 約略顰輕笑淺 
      仄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讀仄仄平平句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京鏜詞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多押一韻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一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五仄韻,后段八句四仄韻 《梅苑》無名氏

      蓬萊宮殿 去人間三萬 玉體仙娥有誰見 被月朋雪友 邀下瓊樓 溪橋畔 相對寒光淺淺 
      平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仄仄讀平仄平平句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李元膺“雪云散盡”詞同,惟前段起句押韻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二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五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 晁補之

      年年青眼 為江梅腸斷 一句新詩思無限 向碧瓊枝上 白玉葩中 春猶淺 一點龍香清遠 
      平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讀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韻

    此亦與李元膺“雪云散盡”詞同,惟前后段起句各押韻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三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李邴

      一團嬌軟 是將春揉做 撩亂隨風到何處 自長亭 人去后 煙草萋迷 歸來了 裝點離愁無數 
      仄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韻

    此亦蘇、辛詞體,惟前后段第四句各添一字、攤破句法作兩句異。 按管鑒詞前段第四句“剪姚黃、移魏紫”,后段第四句“寶盆翻、銀燭爛”,正與此同。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四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七句五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梅苑》無名氏

      摧殘萬物 不忍臨軒檻 待得春來是早晚 向紛紛 雪里開 一枝見 清香滿 漏泄東君先綻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仄韻仄平平讀仄仄平句仄平仄韻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韻

    此即李邴詞體,惟前段第五句減一字、多押一韻,第六句多押一韻,后段起句減一字,第六句添二字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五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黃庭堅

      月中丹桂 自風霜難老 閱盡人間盛衰早 望中秋 才有幾日十分圓 霾風雨 云表常如永晝 
      仄平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平仄仄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晏幾道“春殘雨過”詞同,惟前段第五句添一字,后段第七句作上五下三句法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六 雙調八十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晁補之

      青煙幕處 碧海飛金鏡 永夜閒階臥桂影 露涼時 零亂多少寒螀 神京遠 惟有藍橋路近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仄韻仄平平讀平仄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蘇詞同,惟后段第四句添二字、攤破句法作兩句異。 以上十詞俱八十五字者,內以京鏜、劉子寰、盧祖皋三詞為一類,李元膺、無名氏、晁補之三詞為一類,李邴、無名氏二詞為一類,均為正體。若黃庭堅“月中丹桂”詞,晁補之“青煙羃處”詞,句讀參差,皆變格也。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七 雙調八十六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吳文英

      芳辰良宴 人日春朝并 細縷青絲裹銀餅 更玉犀金綵 沾座分簪 歌圍暖 梅靨桃唇斗勝 
      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讀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后段第四句校蘇詞添一字、攤破句法作兩句,第六句本蘇詞第五句又添二字異。 按宋呂直夫詞“這言語、便夢里,也在心頭,重相見、不知伊瘦儂瘦”,楊炎昶詞“愿從今、江海上,日日韶華,桃李徑、總為人間種就”,又一首“但如今、經國手,袖里偷閒,天不管、怎得關河事了”,正與此同。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八 雙調八十六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蔡伸

      鶯鶯燕燕 本是于飛伴 風月佳時阻幽愿 但人心 堅固后 天也憐人 相逢處 依舊桃花人面 
      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韻

    前段第五句校蘇詞添二字,與京鏜詞同,惟前段第四句添一字、攤破句法作兩句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二十九 雙調八十六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 林外

      飛梁敧水 虹影澄清曉 橘里漁村半煙草 嘆來今往古 物換人非 天地里 唯有江山不老 
      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讀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仄韻

    此與吳文英“芳辰良宴”詞同,惟后段起句四字,第二句五字,俱押韻異。 按宋楊湜《古今詞話》云:“昔有人題此詞于吳江垂虹橋,不書姓名,或疑仙作,傳入禁中,孝宗笑曰:‘以“鎖”字押“老”字,則“鎖”當音“埽”,乃閩音也。’訪之,果系閩人林外所作。”但此詞后段第二、三句“四海誰知我。一劍橫空幾番過”,亦“哿”、“個”二韻中字,不獨一“鎖”字也,蓋古以魚、虞、蕭、肴、豪、歌、麻、尤八韻為角聲,皆可通轉,故《淮南招隱士》首章:“山氣巃嵷兮、石嵯峨,猿狖群笑兮、虎豹嗥”,四豪與五歌同葉。則知此詞“我”字、“過”字、“鎖”字亦以十九皓與二十哿葉,雖曰方言,實古韻也。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 雙調八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三仄韻 《梅苑》無名氏

      斷云疏雨 冷落空山道 匹馬骎骎又重到 望孤村 兩三間 茅屋疏籬 溪水畔 一簇蘆花晚照 
      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句仄平平讀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韻

    后段第五句較蘇詞添二字,與京鏜詞同,惟前段第四句添一字攤破句法作兩句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一 雙調八十六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趙長卿

      芰荷己老 菊與芙蓉未 一夜秋容上巖桂 間蘩英 嫩黃染就瓊瑰 開未足 已早香傳十里 
      仄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仄平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韻

    后段第五句校蘇詞添二字,與京鏜詞同,惟后段第四句作三字一句、七字一句異。 以上五詞俱八十六字者,內以吳詞、蔡詞、林詞為正體,若無名氏詞、趙詞之句讀參差,亦變格也。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二 雙調八十七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康與之

      若耶溪路 別岸花無數 欲斂嬌紅向人語 與綠荷 相倚恨 回首西風 波淼淼 三十六陂煙雨 
      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讀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句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仄韻

    此與李邴詞同,惟后段第六句添二字異。 按謝懋“愁邊雨細”詞前段第四句至結句“釀輕寒、和暝色,花柳難勝,春自老,誰管啼紅斂翠”,后段第四、五、六句“念陽臺、當日事,好伴云來,因個甚、不入襄王夢里”,正與此同。 八十七字者祇此一體,句讀整齊,可以為法。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三 雙調八十八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 趙長卿

      廣寒宮殿 不在人間世 分付天香與巖桂 向西風 搖曳處 數十里始聞 金翠里 別有出群標致 
      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平仄仄句仄仄仄仄平句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仄韻

    此亦康與之詞體,惟前段第五句添一字作五字句,后段起句四字,第二句五字異。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四 雙調八十八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后段八句三仄韻 潘牥

      雕檐綺戶 倚晴空如畫 曾是吳王舊臺榭 自浣紗人去后 落日平蕪 行云斷 幾見花開花謝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

    此即康與之詞體,惟后段第四句添一字,后結句法異。 以上二詞俱八十八字者,句讀參差,采入譜中,聊以備體。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五 雙調九十三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 《梅苑》無名氏

      廣寒曉駕 姑射尋仙侶 偷被霜華送將去 過越嶺 棲息南枝 勻妝面 凝酥輕聚 愛橫管 
      仄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仄讀平仄平平句平平仄讀平平平仄韻仄平仄讀

    此詞起結與蘇詞同,而中間添字甚多,采之《梅苑》,北宋人作也。前后段句讀最為整齊,惜無別首宋詞可校。 以上三十五詞俱為《洞仙歌》令詞,挨字編次中,仍為分類。此調之源流正變,盡于此矣。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六 雙調一百十八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后段十四句九仄韻 柳永

      嘉景 況少年彼此 爭不雨沾云惹 奈傅粉英俊 夢蘭品雅 金絲帳暖銀屏亞 并粲枕輕倚 
      平仄句仄仄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句仄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句

    按柳永詞三首亦名《洞仙歌》,實慢詞也。《樂章集》各注宮調,雖字句參差,而音節仿佛,蓋般涉調為黃鐘之羽聲,仙呂調為夷則之羽聲,中呂調為夾鐘之羽聲,同為羽聲,故其聲亦不甚相遠也。但所注宮調既不同,字句平仄自不容相混,填此調者審之。 此調慢詞,柳詞共三體,晁詞二首即仙呂調體之一,因句讀小異,故不參校平仄。 當代秘長青校:按《詞律校勘記》,柳永“嘉景”一首“并燦枕輕偎輕倚”句,落“輕偎”二字,應從宋本增。又“早恁背人淚灑”句,“淚”誤作“沾”。又“愛揾了雙眉,索人重畫”句,“揾”誤作“印”,亦應從宋本改正。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七 雙調一百二十三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四句八仄韻 柳永

      乘興 閒泛蘭舟 渺渺煙波東去 淑氣散幽香 滿蕙蘭江渚 綠蕪平畹 和風輕暖 曲岸垂楊 
      平仄句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句

    此與“嘉景”詞校,惟前段第二句減一字,第五句添一字,第六、七、八句添二字攤破句法作四字三句、六字一句,少押一韻。后段第二句減一字,第五句添二字,第六、七、八句添一字攤破句法作六字三句,少押一韻,第十二句添一字,馀皆同。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八 雙調一百二十六字,前段十句七仄韻,后段十五句九仄韻 柳永

      佳景留心慣 況少年彼此 風情非淺 有笙歌巷陌 綺羅庭院 傾城巧笑如花面 恣雅態 明眸回美盼 
      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讀平平平仄仄韻

    此與“嘉景”詞校,惟前段起句添三字,第三句減二字,第七、八句添二字攤破句法作八字一句、三字一句,多押一韻。第九、十句添一字,作五字兩句。后段第二句添一字,作四字兩句,第七、八句添一字攤破句法作八字一句、三字一句,多押一韻,第九、十句添一字作三字一句、七字一句,第十一句減一字,第十三句添二字,馀皆同。

    洞仙歌(欽譜) 格律三十九 雙調一百二十三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六句七仄韻、一疊韻 晁補之

      當時我醉 美人顏色 如花堪悅 今日美人去 恨天涯離別 青樓朱箔 嬋娟蟾桂 三五初圓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仄句仄平平平仄韻平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句

    此與柳永“乘興,閒泛蘭舟”詞大同小異,句讀較為整齊,可以為法。

    洞仙歌(欽譜) 格律四十 雙調一百二十四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十八句九仄韻 晁補之

      花恨月惱 更夏牗涼風 冬軒雪皎 閒事不關心 算四時皆好 從來又說 春臺登覽 人意多同 
      平仄仄仄韻仄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句

    此與“當時我醉”詞同,惟前段第二句多一字,后段第三句以下作四字四句,第十五句多押一韻異。 以上五詞俱《洞仙歌》慢詞,與令詞截然不同,因調名同,故亦類列。

    洞仙歌(龍譜)簡介

    唐教坊曲。《樂章集》兼入“中呂”、“仙呂”、“般涉”三調,句豆亦參差不一。茲以《東坡樂府》之《洞仙歌令》為準。音節舒徐,極駘宕搖曳之致。八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韻。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緊接又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兩句作結。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闋增一、二襯字,句豆平仄略異者。

    洞仙歌(龍譜) 格律一 定格 蘇軾

      冰肌玉骨 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 一點明月窺人 人未寢 攲枕釵橫鬢亂 
      中平中仄句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讀中仄平仄平平句平中仄讀中仄平平中仄韻

    洞仙歌詞牌名古詩詞(214首)

    1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永夜閑階臥桂影。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螀,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中秋節豪放賞月抒懷

    2 洞仙歌·冰肌玉骨》 宋·蘇軾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
    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宋詞三百首女子生活感嘆人生

    3 洞仙歌·雪云散盡》 宋·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
    至鶯花爛漫時,則春已衰遲,使人無復新意。
    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無后時之悔。
    雪云散盡,放曉晴池院。

    宋詞三百首春天詠物迎春

    4 洞仙歌·詠柳》 宋·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
    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詠物柳樹同情少女

    5 洞仙歌·中秋》 宋·向子諲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凈。
    何處飛來大明鏡。
    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余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

    中秋節詠物月亮抒懷

    6 洞仙歌·荷花》 宋·劉光祖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凈。
    獨倚胡床酒初醒。
    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云藻亂,葉底游魚動影。
    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

    詠物荷花抒懷

    7 洞仙歌·詠黃葵》 清·納蘭性德

    鉛華不御,看道家妝就。
    問取旁人入時否。
    為孤情淡韻、判不宜春,矜標格、開向晚秋時候。
    無端輕薄雨,滴損檀心,小疊宮羅鎮長皺。

    詠物品格

    8 洞仙歌》 宋·柳永

    嘉景,向少年彼此,爭不雨沾云惹。
    奈傅粉英俊,夢蘭品雅。
    金絲帳暖銀屏亞。
    并粲枕、輕偎輕倚,綠嬌紅姹。

    9 洞仙歌》 宋·林外

    飛梁壓水,虹影澄清曉。
    橘里漁村半煙草。
    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風帽。

    10 洞仙歌(中呂調)》 宋·柳永

    佳景留心慣。
    況少年彼此,風情非淺。
    有笙歌巷陌,綺羅庭院。
    傾城巧笑如花面。

    11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宋·辛棄疾

    賢愚相去,算其間能幾。
    差以毫厘繆千里。
    細思量義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雞鳴而起。
    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12 洞仙歌(次韻蘇子瞻)》 宋·陳著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午夢醒來盼嬌滿。
    扇輕拈又放,淺炷蘭薰,微笑處、吹著煙絲散亂。
    涼亭還獨步,曾是憑闌,攜手心盟指云漢。
    碧云斜陽外,信有如今,音書杳、寸腸千轉。

    13 洞仙歌(對雨思友)》 宋·蔣捷

    世間何處,最難忘杯酒。
    惟是停云想親友。
    此時無一盞,千種離愁,西風外,長伴枯荷衰柳。
    去年深夜語,傾倒書□,窗燭心懸小紅豆。

    14 洞仙歌》 宋·沈端節

    夜來驚怪,冷逼流蘇帳。
    夢破初聞打窗響。
    向曉開簾,凌亂千里寒光,清興發,鶴毛誰同縱賞。
    江南春意動,梅竹潛通,醉帽沖風自來往。

    15 洞仙歌》 宋·李元膺

    廉纖細雨,殢東風如困。
    縈斷千絲為誰恨。
    向楚宮一夢,千古悲涼,無處問。
    愁到而今未盡。

    16 洞仙歌(溫園賞海棠)》 宋·晁補之

    群芳老盡,海棠花時候。
    雨過寒輕好清晝。
    最妖饒一段,全是初開,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
    全開還自好,駘蕩春余,百樣宮羅斗繁繡。

    17 洞仙歌(訪泉於期師,得周氏泉,為賦)》 宋·辛棄疾

    飛流萬壑,共千巖爭秀。
    孤負平生弄泉手。
    嘆輕衫短帽,幾許紅塵,還自喜,濯發滄浪依舊。
    人生行樂耳,身后虛名,何似生前一杯酒。

    18 洞仙歌(黃木香贈辛稼軒)》 宋·姜夔

    花中慣識,壓架玲瓏雪。
    乍見緗蕤間瑯葉。
    恨春見將了,染額人歸,留得個、裊裊垂香帶月。
    鵝兒真似酒,我愛幽芳,還比酴醿又嬌絕。

    19 洞仙歌(和居厚弟韻)》 宋·劉克莊

    眇難攬鏡,跛尤難穿履。
    賴有胡公菊潭水。
    信醫言、斷了重碧輕紅,禁害殺,不遺高吟大醉。
    古來稀七十,添許多年,贏得箋天致君事。

    秋天登樓抒懷愛國壯志

    20 洞仙歌》 宋·潘牥

    雕檐綺戶,倚晴空如畫。
    曾是吳王舊臺榭。
    自浣紗去后,落日平蕪,行云斷,幾見花開花謝。
    凄涼闌干外,一簇江山,多少圖王共爭霸。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