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梅苑》名《武林春》。
武陵春(欽譜)簡介
《梅苑》名《武林春》。
武陵春(欽譜) 格律一 雙調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毛滂
風過冰檐環佩響 宿霧在華茵 剩落瑤花襯月明 嫌怕有纖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仄仄平平韻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若李詞、萬俟詞之添字,皆變格也。
按晏幾道詞三首,換頭句或作“梁王苑路香英密”,或作“年年歲歲登高飾”,或作“熏香繡被心情懶”,與此調平仄全異。宋媛魏氏詞“玉人近日書來少”,或宗之,馀與此詞同。
毛詞別首前段起句“城上落梅風料峭”,“落”字仄聲。第二句“寒馥逼清尊”,“寒”字平聲。晏詞第三句“誰似龍山秋興濃”,“誰”字、“秋”字俱平聲。后段第三句“曾看飛瓊戴滿頭”,“曾”字平聲。結句“浮動舞梁州”,“浮”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之,馀參下詞。
武陵春(欽譜) 格律二 雙調四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李清照
風住塵香春已盡 日曉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平仄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此即毛詞體,惟后段結句添一字作六字句異。趙師俠“乍雨籠晴”詞后結“流不盡、許多愁”正與此同。
武陵春(欽譜) 格律三 雙調五十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四句四平韻 萬俟詠
燕子飛來春在否 微雨過 掩重門 正滿院梨花雪照人 獨自個 憶黃昏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仄讀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讀仄平平韻
此與毛詞同,惟前后段第二、三、四句各添一字,換頭句又押韻異。
武陵春詞牌名古詩詞(65首)
3
《武陵春》 宋·楊萬里
春,因呈子西
長鋏歸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
道是今年勝去年。
特地減清歡。
舊賜龍團新作崇,頻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
兒信問平安。
5
《武陵春》 宋·歐陽修
寶幄華燈相見夜,妝臉小桃紅。
斗帳香檀翡翠籠。
攜手恨匆匆。
金泥雙結同心帶,留與記情濃。
卻望行云十二峰。
腸斷月斜鐘。
6
《武陵春》 宋·晏幾道
煙柳長堤知幾曲,一曲一魂消。
秋水無情天共遙。
愁送木蘭橈。
熏香繡被心情懶,期信轉迢迢。
記得來時倚畫橋。
紅淚滿鮫綃。
7
《武陵春》 宋·魏夫人
小院無人簾半卷,獨自倚闌時。
寬盡春來金縷衣。
憔悴有誰知。
玉人近日書來少,應是怨來遲。
夢里長安早晚歸。
和淚立斜暉。
8
《武陵春》 宋·趙長卿
落了丹楓殘了菊,秋色苦無多。
誰喚西風泣淚羅,吹恨入星河。
碧枝頭金粟鬧,曾乖翠云窩。
重柔檀英憶兩娥。
無奈冷香何。
11
《武陵春》 宋·曹勛
春到小園春草綠,煙雨濕云山。
池上梅花已半殘。
無奈晚來寒。
不怕醉多只怕醒,花影上闌干。
人在東風縹緲間。
誰與伴幽閑。
12
《武陵春》 宋·晏幾道
九日黃花如有意,依舊滿珍叢。
誰似龍山秋興濃。
吹帽落西風。
年年歲歲登高節,歡事旋成空。
幾處佳人此會同。
今在淚痕中。
13
《武陵春色》 唐·張白
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樓。
大醉方回首,逢人不舉頭。
是非都不采,名利混然休。
戴個星冠子,浮沈逐世流。
14
《武陵春》 宋·毛滂
迎得春來聞好語,賀燕立簾鉤。
轉蕙風光柳弄柔。
喜氣與春游。
萬錢珍鼎期公飯,天自壽留侯。
文物升平速置郵。
江左屬風流。
王儉云:江左風流宰相,唯有謝安。
15
《武陵春》 宋·萬俟詠
燕子飛來花在否,微雨退、掩重門。
正滿院梨花雪照人。
獨自個、怯黃昏。
輕風淡月總消魂。
羅衣暗惹啼痕。
謾覷著、秋千腰褪裙。
可セ是、不宜春。
17
《武陵春》 宋·魏夫人
小院無人簾半卷,獨自倚闌時。
寬盡春來金縷衣。
憔悴有誰知。
玉人近日書來少,應是怨來遲。
夢里長安早晚歸。
和淚立斜暉。
19
《武陵春(雙調)》 宋·張先
秋染青溪天外水,風棹采菱還。
波上逢郎密意傳。
語近隔叢蓮。
相看忘卻歸來路,遮日小荷圓。
菱蔓雖多不上船。
心眼在郎邊。
20
《武陵春(茶)》 宋·謝逸
畫燭籠紗紅影亂,門外紫騮嘶。
分破云團月影虧。
雪浪皺清漪。
捧碗纖纖春筍瘦,乳霧泛冰瓷。
兩袖清風拂袖飛。
歸去酒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