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憶故人
一名《虞美人影》。張先詞或名《胡搗練》,陸游詞名《桃源憶故人》,趙鼎詞名《醉桃園》。韓淲詞有“杏花風里東風峭”,名《杏花風》。
桃源憶故人(欽譜)簡介
一名《虞美人影》。張先詞或名《胡搗練》,陸游詞名《桃源憶故人》,趙鼎詞名《醉桃園》。韓淲詞有“杏花風里東風峭”,名《杏花風》。
桃源憶故人(欽譜) 格律一 雙調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 歐陽修
梅梢弄粉香猶嫩 欲寄江南春信 別后愁腸縈損 說與伊爭穩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宋人多依此填,若王詞之添字乃變格也。
前段起句,朱敦儒詞“雨斜風橫香成陣”,“雨”字仄聲,“風”字平聲。第二句,鄭域詞“低下繡簾休卷”,“繡”字仄聲。第三句,管鑒詞“惟有綠窗朱戶”,“惟”字平聲,馬古洲詞“雪后又開半樹”,“半”字仄聲。結句,黃庭堅詞“花底鶯聲嫩”,“花”字平聲。后段第二句,秦觀詞“驚破一番新夢”,“驚”字平聲,“一”字仄聲,“新”字平聲。第三句,史達祖詞“十五年來凝佇”,“年”字平聲,馬詞“我是西湖處士”,“處”字仄聲。結句,陸游詞“芳草連天暮”,“芳”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王詞。
桃源憶故人(欽譜) 格律二 雙調四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 王庭圭
催花一霎清明雨 留得東風且住 兩岸柳汀煙塢 未放行人去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
此即歐詞體,惟后段第二句添一字作上三下四句法異。
桃源憶故人詞牌名古詩詞(77首)
2
《桃源憶故人》 宋·歐陽修
梅梢弄粉香猶嫩。
欲寄江南春信。
別后寸腸縈損。
說與伊爭穩。
小爐獨守寒灰燼。
忍淚低頭畫盡。
眉上萬重新恨。
竟日無人問。
7
《桃源憶故人》 宋·歐陽修
碧紗影弄東風曉。
一夜海棠開了。
枝上數聲啼鳥。
妝點愁多少。
妒云恨雨腰支裊。
眉黛不忺重掃。
薄幸不來春老。
羞帶宜男草。
8
《桃源憶故人》 宋·朱敦儒
飄蕭我是孤飛雁。
不共紅塵結怨。
幾度蓬萊清淺。
側翅曾傍看。
有時飛入西真院。
許趁風光流轉。
玉蕊綠花開遍。
可惜無人見。
10
《桃源憶故人》 宋·趙彥端
修檐墮玉欺窗竹。
獨坐冷云堆屋。
此味與誰同宿。
幾寸東齋燭。
煙鬟霧鬢春山曲。
好夢淺愁相續。
那慰沈腰如束。
歌意燈前足。
13
《桃源憶故人》 宋·歐陽修
鶯愁燕苦春歸去。
寂寂花飄紅雨。
碧草綠楊岐路。
況是長亭暮。
少年行客情難訴。
泣對東風無語。
目斷兩三煙樹。
翠隔江淹浦。
15
《桃源憶故人》 宋·趙子發
芳菲已有東風露。
寒著輕羅未去。
午夜鸞車鶴馭。
散入千蓮步。
粉香度曲嬉游女。
草草相逢無據。
腸斷淚零無數。
灑作花梢雨。
17
《桃源憶故人》 宋·朱敦儒
小園雨霽秋光轉。
天氣微寒猶暖。
黃菊紅蕉庭院。
翠徑苔痕軟。
眼前明快眉間展。
細酌霞觴不淺。
一曲廣陵彈遍。
目送飛鴻遠。
18
《桃源憶故人》 宋·朱敦儒
西樓幾日無人到。
依舊紅圍綠繞。
樓下落花誰掃。
不見長安道。
碧云望斷無音耗。
倚遍闌干殘照。
試問淚彈多少。
濕遍樓前草。
19
《桃源憶故人》 宋·朱敦儒
誰能留得朱顏住。
枉了百般辛苦。
爭似蕭然無慮。
任運隨綠去。
人人放著逍遙路。
只怕君心不悟。
彈指百年今古。
有甚成虧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