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行(欽譜)簡介
唐教坊曲名。令詞始自韋莊。《中原音韻》注“商調”。《太和正音譜》亦注“商調”。慢詞始自柳永,“繡幃睡起”詞注“中呂調”,“長空降瑞”詞注“仙呂調”。
望遠行(欽譜) 格律一 雙調五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五句四平韻 (南唐)李璟
碧砌花光照眼明 朱扉長日鎮長扃 馀寒欲去夢難成 爐香煙冷自亭亭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韻
按《花草粹編》前段第二句“朱扉鎮日長扃”、換頭句“殘月秣陵砧”各少一字,今從二主詞原本校定。
望遠行(欽譜) 格律二 雙調五十三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五句四平韻 李珣
春日遲遲思寂寥 行客關山路遙 瓊窗時聽語鶯嬌 柳絲牽恨一條條
中仄平平仄仄平韻平仄平平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此與李璟詞同,惟前段第二句、后段第三句各少一字異。
按《花間集》李詞別首前段第一句“露滴幽亭落葉時”,“露”字仄聲。第三句“玉郎一去負佳期”,“玉”字、“一”字俱仄聲。后段第四句“吟蛩斷續漏頻移”,“斷”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望遠行(欽譜) 格律三 雙調六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七句五平韻 韋莊
欲別無言倚畫屏 含恨暗傷情 謝家庭樹錦雞鳴 殘月落邊城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此詞前后段換韻,前段第二句、第四句各五字,后段結多五字兩句,與諸家不同,無可參校。
望遠行(欽譜) 格律四 雙調七十八字,前段六句四平韻,后段七句四平韻 《樂府雅詞》無名氏
當時云雨夢 不負楚王期 翠峰中 高樓十二掩瑤扉 盡人間歡會 祇有兩心自知 漸玉困花柔香汗揮
平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讀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平仄平韻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韻
此見《樂府雅詞》本,宋人無填此格者。惟黃庭堅集有入聲韻詞一體與此字句悉同,只前后兩結皆七字句,少一字。因詞俚不錄。
望遠行(欽譜) 格律五 雙調一百七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六仄韻 柳永
繡幃睡起 殘妝淺 無緒勻紅鋪翠 藻井凝塵 金階鋪蘚 寂寞鳳樓十二 風絮紛紛 煙蕪苒苒
中平仄仄句中中仄讀中中平平平仄韻仄中平中句中中平中句中仄仄平中仄韻中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
汲古閣本后段第四句脫去“對此”二字,結句“圍”字訛作“圖”字,又脫去“小”字,今從《花草粹編》增定。
按宋人填此調者,只柳永詞二首,《梅苑》詞一首,故譜內可平可仄悉參后詞,無他首相校。
望遠行(欽譜) 格律六 雙調一百六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柳永
長空降瑞 寒風剪 淅淅瑤華初下 亂飄僧舍 密灑歌樓 迤邐漸迷鴛瓦 好是漁人 披得一蓑歸去
平平仄仄句平平仄讀仄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平平仄句
此與“繡幃睡起”詞同,惟前段第六、七、八句句讀小異,結句六字,較前詞亦少一字。
望遠行(欽譜) 格律七 雙調一百六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梅苑》無名氏
重陰未解 又早是 年時梅花爭綻 暗香浮動 疏影橫斜 月澹水清亭院 好是前村 雪里一枝開處
平平仄仄句仄仄仄讀平平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仄句
此與“長空降瑞”詞同,惟后段第七、八句句讀小異。
按柳詞句讀未免參差,此詞最為整齊,填者亦宗之。
望遠行(龍譜)簡介
唐教坊曲,原只小令,《金奩集》入“中呂宮”。北宋演為慢調,《樂章集》入“仙呂調”,又入“中呂調”,句豆小有出入。茲以“仙呂調”一曲為準。一百六字,前片四仄韻,后片五仄韻。結尾倒數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
望遠行(龍譜) 格律一 定格 柳永
長空降瑞 寒風剪 淅淅瑤花初下 亂飄僧舍 密灑歌樓 迤邐漸迷鴛瓦 好是漁人 披得一蓑歸去
平平仄仄句平平仄讀仄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平平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