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慢(欽譜)簡介
一作《拜新月》。唐教坊曲名。《宋史·樂志》:“般涉調”。
拜星月慢(欽譜) 格律一 雙調一百四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八句六仄韻 周邦彥
夜色催更 清塵收露 小曲幽坊月暗 竹檻燈窗 識秋娘庭院 笑相遇 似覺 瓊枝玉樹相倚
仄仄平平句中平中仄句中仄平平中仄韻仄仄平平句仄平平平仄韻仄平仄句仄仄讀平平仄仄平仄句
此調始自此詞,應以此詞為正體,吳文英詞照此填。若周詞之句讀小異,陳詞、彭詞之減字,皆變格也。
此詞前段第七句八字,上二字例作一讀,第八句六字,與上六字對偶,如吳文英詞之“暫負、吟花酌露尊俎,冷玉紅香罍洗”,最為合格。
此詞前段第五句、結句、后段第四句、結句例作上一下四句法,如吳文英詞之“老扁舟身世”、“古陶洲十里”、“洗湘娥春膩”、“泣秋檠燭外”,皆然。
按吳文英詞前段第二句“碧霞籠夜”,“碧”字仄聲。第九句“眼眩意迷”,“意”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馀平仄,悉參周、陳、彭三詞。
吳文英詞前段結句“古陶洲十里”,“十”字入聲。后段第六句“吹不散、繡屋重門閉”,“不”字入聲。俱以入作平,不注可仄。
拜星月慢(欽譜) 格律二 雙調一百四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八句六仄韻 周密
膩葉陰清 孤花香冷 迤邐芳洲春換 薄酒孤吟 悵相如游倦 想人在 絮幕香簾凝望 誤認幾許
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句仄平平平仄韻仄平仄讀仄仄平平平仄句仄仄仄仄句
此與周邦彥詞同,惟前段第六、七、八句作九字一句、四字兩句異。
拜星月慢(欽譜) 格律三 雙調一百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八句六仄韻 陳允平
漏閣閒簽 琴窗倦譜 露濕宵螢欲暗 雁咽涼聲 寂寞芙蓉院 畫檐外 樹色驚霜漸改 澹碧云疏星爛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平仄韻
此和周詞也,惟前段第七句減二字異。
此調前段第五句例作上一下四句法,此詞泛作五言,與調不合,故不校注。
拜星月慢(欽譜) 格律四 雙調一百一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后段八句六仄韻 彭泰翁
霧罥觚棱 塵侵團扇 恨滿哀彈倦理 控雨籠云 共閒情孤倚 斂娥黛 怕似流鶯歷歷 惹得玉銷瓊碎
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句仄平平平仄韻仄平仄讀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仄平平仄韻
此與陳詞同,惟后段第五句又減一字異。
諸家前后段結句俱作上一下四句法,此詞后結亦與調不合。
當代秘長青校:“霧罥觚棱”句,影印本為“霧滑觚楞”。
拜星月慢(龍譜)簡介
唐教坊曲,《宋史·樂志》入“般涉調”,《清真集》入“高平調”。一百四字,前片四仄韻,后片六仄韻。前片第五句及結句,后片第四句及結句,皆上一、下四句式。
拜星月慢(龍譜) 格律一 定格 周邦彥
夜色催更 清塵收露 小曲幽坊月暗 竹檻燈窗 識秋娘庭院 笑相遇 似覺 瓊枝玉樹相倚
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句仄平平平仄韻仄平仄句仄仄讀平平仄仄平仄句